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26 22: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戴富仁
研究生(外文):Fu-Jen Tai
論文名稱:顧客偽造抱怨型態與服務補救型態關係之量化研究-以台灣不織布及其加工產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Quantification Research on Fake Customer Complaint and Service Recovery —Take Taiwan Nonwoven and its Processing Product Industr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曾信超曾信超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ENG, HSIN-CHAUTSENG, HSIN-CHAUTSENG, HSIN-CHA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長榮大學
系所名稱: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8
中文關鍵詞:關鍵字情緒動機分層方式
外文關鍵詞:taiw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8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有鑑於本人服務之企業-康那香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從2007年至2009年,近三年來所接獲顧客偽造抱怨行為案件數有逐年升高之趨勢,加上國內外學者對於顧客偽造抱怨之相關研究鮮少,故本研究將以顧客「偽造」抱怨為前提,來探討台灣不織布及其加工產品產業顧客偽造抱怨型態及其補救方式。故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是找出台灣不織布及其加工產品產業中,顧客偽造抱怨的動機及種類,並於企業面臨這一群異常顧客時,所選擇服務補救的方式。
由於多數當代對顧客偽造抱怨型態的研究並不多,且針對不織布及其加工產品產業者鮮少,為了能瞭解該產業中顧客偽造抱怨的動機及型態,本研究以分層隨機抽樣抽取該產業中不同服務接觸的企業進行分析,以呈現不同服務接觸下,顧客偽造抱怨型態及其補救方式之選擇。
本研究經統計分析後結果顯示,於台灣不織布及其加工產品產業中,顧客偽造抱怨的動機主要為「偷竊勒索」、「推卸責任加報復」以及「心理情緒」,而在中度服務接觸的企業對於「偷竊勒索」及「推卸責任加報復」之動機有顯著關係,而「心理情緒」動機與服務接觸程度則不相關。在服務補救的方面,依據資料分析結果顯示,該產業中無論「偷竊勒索」及「推責報復」動機,皆以「退款順從補償」為主要首選,在「心理情緒抱怨」則選用「道歉解釋」。



關鍵字:異常顧客、顧客僞造抱怨、服務接觸、服務補救。
From Year 2007 to 2009, Kang Na Hsiung Enterprise Co. Ltd, which I am now holding a post, received more and more fake customer complaints, plus few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on fake customer complaints; that’s why this research is aimed to study fake customer complaints and its recovery in Taiwan nonwoven and its processing product industry, on the premise that customers did fake their complaints. It shall cover customers’ motives and types and enterprise’s recovery measures when facing such aberrant customers.
Since current researches on fake customer complaints are deficient, those on Taiwan nonwoven and its processing product industry are even les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customers’ motives and types, the research analyzes companies with different service encounter based on delaminating sample survey to present fake customer complaint types and its recovery measures under different service encounter.
After statistics analysis, it is reported customers fake their complaints mostly for “blackmail”, “relieving responsibility and revenge,”and “emotional factor.” Among companies with medium service encounter, “blackmail” and “relieving responsibility and revenge” are relevant motives; while “emotional factor” is not relevant with service encounter. With regard to recovery measures, “refund and compensation”is a major move no matter it’s “blackmail” or “relieving responsibility and revenge.” “Apology and explanation” is used to recover “emotional factors.”


Keywords: Aberrant customer, customer fake complaint, service encounter, service recovery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
第五節 論文結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服務的定義……………………………………………… 8
第二節 異常顧客………………………………………………… 8
第三節 服務接觸…………………………………………………11
第四節 服務失誤…………………………………………………15
第五節 顧客抱怨行為……………………………………………20
第六節 服務補救之意義與類型…………………………………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30
第二節 研究假設的推導…………………………………………30
第三節 研究變數之定義與衡量…………………………………34
第四節 抽樣方法…………………………………………………35
第五節 問卷設計…………………………………………………36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39
第四章 實證結果分析………………………………………………42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42
第二節 顧客偽造抱怨型態因素分析……………………………46
第三節 服務補救型態因素分析…………………………………49
第四節 假設檢定…………………………………………………53
第五節 整體模式相關分析………………………………………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6
第一節 研究結論…………………………………………………76
第二節 管理意涵…………………………………………………78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與討論……………………………………81
參考文獻………………………………………………………………83
一、中文部份………………………………………………………83
二、英文部份………………………………………………………87
【附錄】顧客偽造抱怨型態與服務補救型態關係之研究問卷……95

表 目 錄
表2-1 服務接觸之定義……………………………………………12
表2-2 服務的傳遞形式……………………………………………13
表2-3 服務失誤產生的後果………………………………………17
表2-4 服務失誤類型彙整表………………………………………18
表2-5 不同服務接觸下顧客偽造抱怨行為之動機………………22
表2-6 服務補救之意義……………………………………………25
表2-7 零售業之服務補救方式……………………………………26
表2-8 餐飲業之服務補救方式……………………………………27
表2-9 服務補救的相關研究………………………………………28
表3-1 顧客偽造抱怨行為之動機衡量變項………………………37
表3-2 服務補救方式衡量變項……………………………………38
表3-3 問卷構面信度表……………………………………………40
表4-1 受訪者及其所屬企業基本資料之次數分配表……………43
表4-2 顧客偽造抱怨型態KMO與Bartlett檢定…………………47
表4-3 顧客偽造抱怨型態特徵值與解釋變異……………………47
表4-4 顧客偽造抱怨型態轉軸後成分矩陣………………………48
表4-5 服務補救型態KMO與Bartlett檢定………………………50
表4-6 服務補救型態各因素之特徵值與解釋變異數……………50
表4-7 服務補救型態轉軸後成分矩陣……………………………51
表4-8 服務接觸程度與顧客偽造抱怨型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54
表4-9 研究假說一驗證結果彙整表………………………………55
表4-10 企業資本額與顧客偽造抱怨型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56
表4-11 企業員工人數與顧客偽造抱怨型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56
表4-12 企業成立時間與顧客偽造抱怨型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57
表4-13 研究假說二驗證結果彙整表………………………………57
表4-14 企業資本額與服務補救型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58
表4-15 企業員工人數與服務補救型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59
表4-16 企業成立時間與服務補救型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0
表4-17 研究假說三驗證結果彙整表………………………………60
表4-19 研究假說四驗證結果彙整表………………………………61
表4-18 顧客偽造抱怨型態與服務補救型態之Pearson積差相關
分析…………………………………………………………62
表4-20 人口統計變項與顧客偽造抱怨型態之t檢定……………63
表4-21 年齡與顧客偽造抱怨型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4
表4-22 學歷與顧客偽造抱怨型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4
表4-23 年資與顧客偽造抱怨型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5
表4-24 工作部門與顧客偽造抱怨型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6
表4-25 研究假說五驗證結果彙整表………………………………66
表4-26 人口統計變項與服務補救型態之t檢定…………………67
表4-27 年齡與服務補救型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8
表4-28 學歷與服務補救型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8
表4-29 年資與服務補救型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9
表4-30 工作部門與服務補救型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70
表4-31 研究假說六驗證結果彙整表………………………………70
表4-32 整體模式配適度摘要表……………………………………74
表5-1 不同服務接觸程度與顧客偽造抱怨動機關係排序表……76
表5-2 不織布及其加工產品產業顧客偽造抱怨型態與動機關係
表……………………………………………………………77
表5-3 顧客偽造抱怨動機與服務補救關係排序表………………78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7
圖3-1 研究架構……………………………………………………33
圖4-1 研究架構整體模型…………………………………………72
圖4-2 顧客偽造抱怨型態與服務補救型態SEM整體模型………75
一、中文文獻
1.尹子平(2003),難纏顧客對領隊服務品質影響之研究。世新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2.中村卯一郎(1992),抱怨處理讀本—化「抱怨」為企業「利潤」的法則。 (謝文龍譯) 。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原著出版年:1992年)
3.李育葶(2006),壽險公司保戶抱怨與其補救行為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4.杉本辰夫(1986),事務、營業、服務的品質管制。 (盧淵源譯) 。中興管理顧問公司,p107。
5.呂萬吉(2003),自助餐廳顧客抱怨原因之研究。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6.林怡秀(2008),不同服務失誤與補救策略對於消費者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中壢市。
7.林宛瑩(2005),探討員工自尊、情緒勞務負荷及蠻橫顧客對服務破壞之影響-以第一線護理人員為例。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8.青峰(2009),服務失誤歸因對服務補救策略之影響。逢甲大學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9.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2版)。臺北市:五南。
10.柯怡君(2007),網路購物服務失誤後服務補救之有效性研究 —以服務補救滿意度為中介變數。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1.施柏均(1999),服務失誤、服務補救、顧客滿意與購買意願之探討-以北部地區行動電話服務業為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2.梁國彥(2009),服務失誤、服務補救與顧客行為意圖之研究—以國內某咖啡連鎖店為例。逢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13.凌儀玲、許郁菁、陳如瑩(2006),服務破壞金三角:組織情緒勞務負荷、員工性格與蠻橫顧客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94-2416-H-415-003),未出版。
14.許雅媚(2007),服務補救、認知公平與服務補救後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網路實體通路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15.郭德賓(2006),餐飲業難纏顧客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國際觀光旅館餐廳為例。顧客滿意學刊,2,1-26。
16.陳伊翔(2007),惡質顧客行為對目標顧客情緒反應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17.陳順宇(2000),多變量分析(2版)。臺北市:華泰書局。
18.勒伯夫博士(2006),如何永遠贏得顧客。 (李成嶽譯) 。臺北縣:中國生產力中心。(原著出版年:2000年)
19.覃月珍(2008),服務品質、服務失誤及服務補救對客戶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商用軟體客戶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20.黃文翰(2002),服務補救不一致、服務補救後滿意度與消費者後續行為意圖之關係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21.黃筱萍 (2008),顧客偽造抱怨行為型態與服務補救型態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22.曾志民(1996),消費者抱怨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23.詹定宇、蔣麗君(2004),顧客抱怨分類之探索研究--以百貨公司為例。企銀季刊,3,182-204。
24.蔡政宏(2002),服務品質、疏失、補救與顧客滿意之結構性分析—以高雄地區為例。管理研究學報,第2卷,2期,209-237。
25.鄭紹成(2005),行銷學:本土觀點與國際視野。臺北市: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26.鄭紹成(1997),服務業服務補救、挽回服務與顧客反應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27.賴明政(2008),服務失誤、服務補救、工作滿意、組織承諾與處理反應關係之研究-服務端觀點。東吳經濟商學學報,60期,105-130。
28.盧啟文(1997),航空公司旅客抱怨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29.謝欣玲(2009),服務失誤、服務補救及服務補救結果之探討—以T公司網路電話節費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30.蕭鋐鑫(2009),服務補救與信任重建研究:以線上交易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31.戴維•賈里、朱莉婭•賈里(2005),社會學辭典。 (周業謙、周光淦譯) 。臺北:貓頭鷹。(原著出版年:1995年)
32.闕河士(1989),顧客抱怨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33.蘇于婷(2009),不同類型服務接觸對顧客關係利益之影響及其干擾效果之探討。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