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2 02: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伍靜香
研究生(外文):Ruangjaratphiphat SAENGNAPHA
論文名稱:金枝芒和黃錦樹的馬共書寫研究——以《饑餓》與《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為討論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Malayan-Communists Writings inJin Zhi Mang’s Hunger and Ng Kim Chew’s Memorandum of People\'\'sRepublic of the South Seas
指導教授:高嘉勵高嘉勵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li Kao
口試委員:劉智濬詹閔旭
口試日期:2019-07-1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台灣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9
中文關鍵詞:華語語系馬共書寫集體記憶女性在地語言金枝芒黃錦樹
外文關鍵詞:Sinophone LiteratureMalayan-Communist writingcollective memorywomendialectJin Zhi MangNg Kim Che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4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的研究將以華語語系提及的南洋個案,透過20世紀中前後兩個世代的作家,關於書寫馬共的作品,即金枝芒的《饑餓》與黃錦樹的《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本文以1950年代前後,國際共產理念籠罩下的馬來亞時期與現今的馬來西亞,作為文本時空區域範疇進行探討,再以華語語系的脈絡下,研究兩位作者的馬共歷史題材小說的歷史「再現」與「再構」的層面,解析當中的內容、目的與意義。論文以三大主軸為探究議題,在四個章節當中,筆者把第二章與第三章分別探討了作者的身份與作品的內容,而這兩章的前後小節的主題,是相互對應的以同類議題進行探究。首先,第一個主軸是作者的身份認同進程與馬共書寫的呈現,探討的是兩位作者在怎樣的大環境下移民,爬梳他們在寫作生涯中的創作歷程,對其身份認同的心理狀態與轉變進行探討,以及他們書寫馬共的意義。第二個主軸是馬共時代的集體記憶與性別角色的扮演,爬梳文本中馬共人員與民眾,被暴力前後的記憶再現,青年加入馬共革命隊伍的氛圍因素與他們的家國理想為何;接著是性別關係的議題,尤其探究兩位男性作者書寫殖民戰亂時代的女性立場與心理狀態。而第三個主軸是南洋文化語境與華語美學,分別探討兩位作者的寫作特色風格,其南洋在地語言與文化的運用呈現。最後總結研究結果,再將兩個文本的內容議題作比較。
This study uses Nanyang cases mentioned in Sinophone Literature to analyze two generations of Malayan-Communist writings around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Hunger written by Jin Zhi Mang and Memorandum of People’s Republic of the South Seas by Ng Kim Chew. This research explores Malaya affected by international communism and Malaysia around 1950s, which serve a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ope of this study. It investigates the aspects of “reprod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Malayan-Communist historical writings by the two wri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nophone Literature, and analyzes the content, purposes, and meanings of the writing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ree major approaches. This paper comprises four chapters. Chapter Two and Three are major chapters, which focus on the comparison of authorship and similar issues of how both write the Malayan-Communists. The first major topic focuses on the processes of formation of writers’ self-identities and their presentation of the Malayan-Communist writings, such as exploring how the two writers immigrated and created their works, and how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uses and changed regarding their self-identities, and what significance their writings of Malayan-Communism are. The second major topic focuses on collective memory and gender role that played in the Malayan-Communist guerrilla war period. This part examines Malayan-Communist members’ experiences of violence and explains why young people joined Malayan-Communist revolutionary teams and what their ideals they had toward their home country. Particularly, it explores gender relationship in both male writers’ writings about women’s stands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es during the colonial and war period. The third major topic focuses on Nanyang cultural context and Sinophone aesthetics and explores the writing styles of the two writers and how they presented Nanyang dialects and cultures. In the final chapter,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nd topics in the two writings are compared.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先行研究與文獻回顧 5
一、 馬共書寫的歷史發展與相關議題的文類討論 6
二、 關於華語語系的南洋個案研究的相關探討 13
三、 與文本議題的相關研究 1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1
第五節 章節結構 24
第二章 金枝芒《饑餓》中的馬共書寫 27
第一節 金枝芒的身份與馬共書寫 29
第二節 馬共的戰爭生活記載 33
一、 饑餓、暴力與死亡的現代性書寫 33
二、 文中馬來亞的母性與女性 42
第三節 寫實雨林中看見本土南洋與在地語言特色 46
第四節 本章小結 53
第三章 黃錦樹《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中的馬共書寫 54
第一節 黃錦樹的在台馬華身份與馬共書寫 55
第二節 馬共書寫中的集體歷史記憶 66
一、 知識青年面臨的暴力威脅的與家國理想 67
二、 南洋共和國中性別角色的扮演與問題 76
第三節 多元族群的南洋性與華語特色 79
第四節 本章小結 87
第四章 結論 88
參考書目 97
參考書目
一、圖書
(一)中文專書:(依作者或編者姓氏筆劃排列)
1.金枝芒著《饑餓》,吉隆玻,21世紀出版社,2008年6月。
2.黃錦樹《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聯經出版社,2013年10月。
3.方山《馬來亞共產黨歷史畫冊》,吉隆玻,21世紀出版社,2012年5月。
4.王德威《歷史與怪獸》,麥田出版社,臺北,2004年10月。
5.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麥田出版社,2008年2月。
6.陳平口述《我方的歷史》,Media Masters出版社,2004年10月。
7.黃巧力《新村》,紅蜻蜓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8月19日。
8.曾漢添《漫漫林海路》,香港見證出版社,2003年。
9.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聯經出版社,2017年6月。
10.林清如《我的黑白青春》,脊頂圖書出版社,2014年7月。
11.波瀾《葵山英姿》,策略資訊研究中心,2015年10月。
12.史書美《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譯者楊華慶,聯經出版社,2013年4月。
13.張錦忠《關於馬華文學》,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出版,2009年12月。
14.黃錦樹《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麥田出版社,2015年3月。
15.黃錦樹《火笑了》,麥田出版,2015年11月。
16.林清如《我的黑白青春》,脊頂圖書出版社,2014年7月。
17.潘婉明《一個新村,一種華人?》,馬來西亞大將出版社,2004年11月。
18.邱依虹著,黎照珍譯《生命如河流——新、馬、泰十六位女性的生命故事》,吉隆玻:策略資訊研究中心,2004年。
19.波瀾《葵山英姿》,策略資訊研究中心,2015年10月。
20.金枝芒《抗英戰爭小說選》,吉隆玻,二十一世紀出版,2004年。
21.張錦忠〈離散在台馬華文學〉,《馬來西亞華語語系文學》,吉隆玻,有人出版,2011年。
22.何啟良〈“黃錦樹現象”的深層意義〉,見氏著《文化馬華—繼承與批判》,馬來西亞吉隆玻:十方出版社,1999年。
23.陳建忠編,《跨國的殖民經驗與冷戰記憶》,莊華興〈離散華文作家的書寫困境:以黃錦樹為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出版,2011年。
24.萬家安校編《時代的餘音——森美蘭人的口述歷史》,吉隆玻,益新印務有限公司,2012年6月。
25.謝詩堅《中國革命文學影響下的馬華左翼文學(1926-1976)》,馬來西亞檳城,韓江學院出版,2009年11月。
26.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文化出版,1998年。
27.楊進發,〈早期馬來亞歷史激進派運動領導層——南洋臨時委員會(1928-1930)個案〉,《新馬華族領導層的初探》。
28.陳田,〈馬來亞共產黨史料(1930-1962)〉,收入林雁等編,《陳田紀念文集》,(吉隆坡:策略資訊研究中心,2008年)。
29.鐘怡雯、陳大為編《馬華文學批評大系》,元智大學中文系出版,2019年2月。
30.阿都拉·西·迪著,阿凡提譯《馬共主席阿都拉·西·迪回憶錄》,吉隆坡,21世紀出版,2007年。
31.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主編《馬華文學與現代性》,高嘉謙〈歷史與敘事:論黃錦樹的寓言書寫〉,新銳文創出版,2012年3月。

二、期刊論文 (依作者或編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期刊論文
1.王德威 〈「根」的政治,「勢」的詩學——華語論述與中國文學〉,《中國現代文學》,2012年12月。
2.黃錦樹 〈最後的戰役—論金枝芒的《饑餓》〉,星洲日報,2010年3月14日。
3.張錦忠〈華語語系文學:一個學科話語的播散與接受〉,《中國現代文學》,2012年12月。
4.潘婉明,〈在地‧跨境‧身體移動‧知識傳播——馬來亞共產黨史的再思考〉,《華人研究國際學報》三卷二期,2011年。
5.王德威,〈壞孩子黃錦樹--黃錦樹的馬華論述與敘述〉,中山人文學報,2001年。
6.潘婉明,〈馬華與臺灣:重返歷史現場的複眼思考〉,《今藝術》,2015年11月。
7.陳芳明,〈後戒嚴時期的後殖民文學—臺灣作家的歷史記憶之再現〉,《後殖民臺灣》,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三、網路資料
1.國家電影中心官方網http://www.tfi.org.tw/
2.21老友網(馬共官方網站)http://www.of21.com/v1/21oldfriend/discoveryResearch/
3.謝詩賢(馬來西亞知名評論家)《文學與政治—戰前戰後的郁達夫、胡愈之及金枝芒》2006年,飛揚網路(作者官方網)。http://seekiancheah.blogspot.tw/2006/09/blog-post_29.html
4.黃錦樹,「文學臺灣:南投篇1」〈在欉熟〉,聯合報新聞網,2017年9月。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2682351
5.黃錦樹「〈馬華文學90年〉3:10年來馬華文學在臺灣」,雨林小站,2012年3月。http://freesor.blogspot.com/2012/03/90310.html
6.南方人物周刊,〈黃錦樹:馬華文學隨時可能消失,而我剛好身在其中〉,2019年1月3日。http://www.nfpeople.com/article/8949
7.馬來西亞BBC新聞網,2013年5月5日。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3/05/130505_malaysia_election.shtml
8 . 鄧雁霞,〈馬華文學前途無量——記第十三屆花蹤文學獎〉,《明報月刊》,2015年8月1日。https://mingpaomonthly.co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