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6 09: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馨瑩
研究生(外文):WANG HSIN YING
論文名稱:從《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探討中國大陸賄賂犯罪
論文名稱(外文):Probe into the crime of bribery of China's Mainland from "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 "
指導教授:曾淑瑜曾淑瑜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大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7
中文關鍵詞: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賄賂犯罪貪污腐敗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5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貪腐現象已經成為困擾整個國際社會的問題,在中國尤其嚴重。為解決此一國際性問題,於2003年10月31日,歷時兩年多時間起草完成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獲得聯合國大會通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指導國際反腐敗的法律。《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內容中即表明,各締約國必須在符合本國法律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採取必要的措施,使本國法律與該公約的內容趨於一致。而中國大陸政府於2003年12月10日正式簽署《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後,國務院統籌了15個部門組成了研究實施《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工作協調小組,研究公約的利弊以及與其國內法律制度相銜接的方案。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的成長和外來投資的增加,更伴隨各種權力下放進程的延伸,貪腐問題便滋生蔓延。在過去的數十年間,被以各種方式揭露於公眾面前的貪腐案件數量、涉案官員數量、涉案中高級官員數量均在不斷上升,顯示出貪腐現象在中國社會裡不斷擴大,趨於嚴重,貪腐的類型與特性也不斷推陳出新。造成這一狀況的因素固然複雜,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法律體系之不完備,其賄賂犯罪相關立法欠缺立法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中國大陸賄賂犯罪相關之立法結構、條文的解釋與適用,仍存在有傳統中國特色,迥異於世界先進立法,從而,借鑑《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經驗,在立法模式上建立賄賂犯罪的專門性綜合立法為絕佳途徑。而綜觀立法沿革來看,中國大陸的相關立法路徑,亦殊值作深入分析研究。再者,為探討《公約》內容和刑法中關於賄賂犯罪之間的相互銜接與協調,以及對中國大陸廉政建設的影響,有必要將兩者關於賄賂犯罪於法律面來做分析,並輔以實際面來做觀察。
首先,本文在第二章中提出對中國大陸賄賂犯罪刑事立法體系的評價,並詳述其立法沿革、現狀、特點以及原因與變遷。在第三章中,是對於中國大陸賄賂罪的解釋及適用,分別探討各該條文之構成要件、法律特徵以及特別規定,說明其刑事立法要點。在各條文當中之構成要件以及特別規定,在解釋及適用上一直有相當程度的爭議性存在,為求掌握爭點,並且釐清此等爭議,將挑選其中較為重要的幾個爭點,搭配司法實務上的賄賂案例來研究,以求實務案件能夠獲得適當之解決,因此須於本章中先將賄賂罪之解釋與適用加以闡明。第四章則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內容為基礎,解析中國大陸賄賂犯罪的立法發展,以國際刑法的國內化為視角,通過比較分析的方法,對於賄賂犯罪的主體、範圍、構成要件、處罰的對稱性以及刑罰的配置等作深入的探討,並結合中國大陸國情,對中國大陸刑法賄賂犯罪的立法完善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議。第五章為結論,將回顧整篇論文,總結本論文的分析,最後做出評估與展望。經由以上立法脈絡之探詢,將對中國大陸賄賂犯罪之相關立法有深入之瞭解。
總體來說,中國大陸現行刑法中的規定與《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內容仍存在較大差異,《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之內容較中國大陸現行刑法的規定更為寬泛。為更有效地預防和懲治腐敗犯罪,完善相關刑事法律體系,中國大陸應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為基本依據與法律前提,並結合中國大陸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中國大陸現行刑法中有關貪污賄賂等腐敗犯罪的法律條文配合修訂。《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不僅將為中國大陸近期推動的反腐敗政策提供重要的根據,更有助於中國大陸進一步完善反腐敗的法律機制,並將促使中國大陸相關立法和理念與國際接軌,使預防和懲治貪污腐敗工作更具成效。
第一章 緒論 3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的界定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文獻與理論探討 8
第四節 研究設計 1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19
第二章 中國大陸賄賂犯罪概述 20
第一節 賄賂犯罪的立法沿革 20
第二節 賄賂犯罪的概念、特徵和原因 28
第三節 當前中國大陸賄賂犯罪的現狀、特點和誘因 34
第四節 賄賂犯罪的社會危害 47
第五節 小結 48
第三章 中國大陸賄賂罪的探討 50
第一節 賄賂的範圍 50
第二節 賄賂罪的種類 55
第一項 受賄罪 55
第二項 單位受賄罪 75
第三項 行賄罪 80
第四項 對單位行賄罪 93
第五項 單位行賄罪 96
第六項 介紹賄賂罪 101
第三節 小結 109
第四章 從《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看賄賂犯罪的立法發展 111
第一節 《公約》與《刑法》關於賄賂犯罪的宏觀比較 112
第二節 《公約》與《刑法》中賄賂犯罪具體罪名比較 126
第一項 賄賂本國公職人員罪 126
第二項 賄賂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公共組織官員罪 128
第三項 影響力交易罪 132
第四項 私營部門內的賄賂犯罪 138
第三節 以《公約》為視角提出相關立法完善建議 142
第一項 罪名的增加 142
第二項 中國大陸現行刑法關於賄賂犯罪構成要件的改進方向 146
第四節 小結 153
第五章 結論 155
參考書目 159
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171
附錄二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 174
一、專書
1.孔祥仁,國際反腐敗隨筆(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 年)。
2.王作富,刑法分則實務研究(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年)。
3.王季君,貪污賄賂罪-瀆職罪(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4.王俊平、李山河,受賄罪研究(北京: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
5.王振川,公職人員預防職務犯罪必讀(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7年)。
6.外交部條約法律司編譯,《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及相關法律文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7.甘雨沛、高格,國際刑法學新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8.何秉松,刑法教科書(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1997年)。
9.何秉松,法人犯罪與刑事責任(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
10.呂天奇,賄賂罪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
11.李宏民,龐克道,國家公務人員職務犯罪99問(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
12.李昌道,新編中國法律日用全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年)。
13.李政軍,尋租-對尋租活動的經濟學分析(四川: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
14.李偉民,法學辭源(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4年)。
15.李國光,中華法學大辭典-刑法卷(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6年)。
16.李國光,中華法學大辭典-刑法卷(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6年)。
17.李強,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分層結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18.肖介清,受賄罪的定罪與量刑(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
19.肖揚,賄賂犯罪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
20.周振想,中國新刑法釋論與罪案(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1997年)。
21.周振想,公務犯罪研究綜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22.孟慶華,貪污賄賂罪重點疑點難點問題判解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
23.於志剛,刑法問題與爭鳴(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年)。
24.於志剛,多發十種職務犯罪的定罪與量刑(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
25.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合著,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7年)。
26.林山田著,刑法各罪論,修訂五版(台北:台大法學院圖書部,2006年)。
27.林亞剛,貪污賄賂罪疑難問題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
28.林亞剛,貪污賄賂罪疑難問題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
29.林准,中國刑法教程(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89年)。
30.邵沙平,控制洗錢與相關犯罪的法律控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2003年)。
31.邸瑛琪,新舊刑法比較研究(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32.侯國雲,白岫雲,新刑法疑難解析與適用(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8年)。
33.俞可平,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34.宣炳昭,刑法各罪的法理與實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
35.柳晞春,職務犯罪的實證分析與防範(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36.胡耀晉,最新職務犯罪辦案實用手冊(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
37.孫應征,公務賄賂犯罪研究(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06年)。
38.孫謙,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39.徐久生,德國刑法典(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
40.祝銘山,典型案例與法律適用-受賄罪(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
41.馬克昌,刑法理論探索(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
42.高明暄,中國刑法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43.高銘喧,刑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44.高銘暄,21 世紀刑法學新問題研討(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1年)。
45.高銘暄,中國刑法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46.高銘暄,刑法專論(下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7.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48.高銘暄、趙秉志,世紀刑法學新問題研討(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1年)。
49.康樹華、郭翔,犯罪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50.張明楷,外國刑法綱要(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
51.張明楷,刑法學(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52.張明楷,刑法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53.張穹,修定刑法條文實用概說(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7年)。
54.張穹,修定刑法條文實用概說(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7年)。
55.張穹,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精闢(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年)。
56.張穹,職務犯罪概論(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1年)。
57.張耕,刑事案例訴辯審評(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
58.張景,國際刑法綜述(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
59.許海波,貪污賄賂罪若干問題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
60.陳正雲、李翔、陳鵬展,《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全球反腐敗的法律基石(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
61.陳正雲、李翔、陳鵬展,《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全球反腐敗的法律基石(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
62.陳正雲、李翔、陳鵬展,《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全球反腐敗的法律基石(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
63.陳正雲、錢舫,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的定罪與量刑(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
64.陳國慶,新型受賄犯罪的認定與處罰(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65.陳連福、王衛星,貪污賄賂犯罪(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年)。
66.陳興良,刑法疏義(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7年)。
67.陳興良,新舊刑法比較研究-廢‧改‧立(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8年)。
68.最高人民檢察院本書編輯組,職務犯罪辦案必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69.博登海默,鄧政來譯,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
70.曾釗新,道德心理學(湖南: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87年)。
71.楊宇冠、吳高慶,《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解讀(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
72.詹复亮,貪污賄賂犯罪及其偵查實務(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73.趙秉志,中國刑法案例與學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74.趙秉志,刑法評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75.趙秉志,刑法評論(第四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76.趙秉志,最新刑法典分則實用叢書-貪污賄賂罪(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
77.趙秉志,新千年刑法熱點問題研究與適用(上)(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
78.趙秉志,新千年熱點問題研究與適用(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
79.趙秉志,新刑法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80.趙秉志、王志祥、郭理蓉,《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暨相關重要文獻資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81.趙秉志、王志祥、郭理蓉,《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暨相關重要文獻資料》(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
82.趙長青,中國刑法教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
83.趙長青,賄賂個案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年)。
84.劉正平,國際刑法與國際犯罪(北京:群眾出版社,1986年)。
85.劉生榮,腐敗七罪刑法精要(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
86.劉生榮、張相軍、許道敏,貪污賄賂罪(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
87.劉白筆,劉用生,經濟刑法學(北京:群眾出版社,1998年)。
88.劉佑生,職務犯罪研究綜述(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
89.劉志遠,新型受賄犯罪司法指南與案例評析(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7年)。
90.劉家琛,新刑法釋義(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
91.蔡德輝、楊士隆,犯罪學(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11月)。
92.蔡興教,財產貪賄犯罪的疑難和辨症(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9 年)。
93.蔡興敦,財產貪污犯罪的疑難和辯症(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9年)。
94.儲槐植,美國刑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95.鍾樹欽,新中國反貪污賄賂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
96.魏平雄、王然冀,貪污賄賂罪的認定與對策(北京:群眾出版社,1999年)。
97.魏平雄、王然翼,貪污賄賂罪的認定與對策(北京:群眾出版社,1992年)。
98.蘇惠漁,刑法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

二、論文/期刊
1.王作富、但未麗,「《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與我國賄賂犯罪之立法完善」,法學雜誌(2006年)。
2.王作富、陳興良,「受賄罪构成新探」,政法論壇,第1期(1991年)。
3.王作富、韓耀元,「論賄賂犯罪的刑罰完善」,檢察理論研究,第1期(1997 年)。
4.王明高,「借“外力”更需練“內功”——《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對我國廉政建設的影響」,黨建(2004/Z1)。
5.王陳立、趙獻華,「完善介紹賄賂罪的若干思考」,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5卷第4期(2005年11月)。
6.王鋒,「關於依法反腐的若干思考」,遼寧行政學院學報,第11期(2007年11月)。
7.史丹,「和諧社會視角下我國公務員行政倫理建設」,理論觀察,第5期(2007年05月),頁62-63。
8.曲新久,「懲治商業賄賂犯罪的基本思路」,華東政法大學學報,第5期(2006年)。
9.何顯兵,「受賄罪主體研究」,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5卷第2期(2007年06月)。
10.何顯兵,「論介紹賄賂罪的本質」,刑事法學論壇,第20卷第1期(2007年03月)。
11.吳益民,「《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與我國賄賂犯罪刑事立法比較探析」,上海大學學報(2008年02月)。
12.宋陽、王倩,「全球視角下的腐敗危害與治理」,渤海大學學報,(2007年05月)。
13.李旭東,「淺論受賄罪的完善」,新疆職業大學學報,第15卷第3期(2007年09月)。
14.李昌道,「《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解析」,復旦學報,第4期(2006年04月)。
15.李海瀅,「完善我國反賄賂犯罪之刑法立法的若干思考—來自國際反賄賂犯罪立法發展的借鑒」,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5期(2007年)。
16.李莉、任忠臣,「單位受賄罪研究」,今日南國,總第100期(2008年08月)。
17.李買生,「性賄賂行為入罪問題探析」,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第2008卷第2期(2008年2月)。
18.杜強,「論國際刑法中的賄賂外國官員罪」,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第6期(2003 年)。
19.杜慶貴,「論受賄罪與斡旋受賄罪」,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5期(2007年10月)。
20.肖慧芳,「論受賄罪」,全國刑法碩士論文薈萃(1989年)。
21.孟慶華,「受賄罪主體構成中的幾個問題探討」,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第3期(2005年03月)。
22.屈學武,「《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實施機制及其施行方略研究」,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7年12月)。
23.林立公,「十六大以來中國開展的反腐敗國際合作」,社會主義研究,第3期(2007年03月)。
24.林雍昇,「實質的刑法公務員概念--兼論職務犯罪之保護法益及不法內涵」,律師雜誌,(2006年01月)。
25.武秀豔,「《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對中國立法的影響」,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月)。
26.金衛東,「應設立性賄賂罪」,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學報,第14卷第6期(2000年11月)。
27.胡祥福、何學忠,「論介紹賄賂罪」,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4期(2002年)。
28.唐丹、唐青利,「在我國設立對外國公職人員賄賂罪的立法建議」,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7期(2003年)。
29.唐丹、唐青利,「在我國設立對外國公職人員賄賂罪的立法建議」,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7期(2003年)。
30.唐彥博,「貪腐問題與防治措施之檢視」,展望與探索月刊,第6卷第4期(2008年4月15日)。
31.唐稷堯,「中國當前經濟犯罪的界定和分析」,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0年)。
32.孫以群、周洪波,「行賄罪司法認定中的若干問題」,中國刑事法雜談,總第44期(2001年)。
33.柴華,「受賄罪若干問題探析」,陝西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2006年08月)。
34.袁秀岩,「賄賂犯罪預防論網」,河北法學,第7期(2006年06月)。
35.袁彬,「論賄賂外國公職人員或國際公共組織官員罪」,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2期(2005年)。
36.馬克昌,「受賄罪客觀要件探析」,武漢大學學報,第1期(1999年)。
37.馬德才,「《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析論」,武漢大學學報,第60卷第5期(2007年09月)。
38.高麗江,「懲治走私、貪污、賄賂等犯罪的重要法律武器」,法學研究,第4期(1998年)。
39.張平,「對單位行賄罪的立法完善研究」,湖北大學學報,第33卷第3期(2006年5月)。
40.張建田,「關於受賄罪的幾個問題」,法學季刊,第4期(1982 年)。
41.張洪成、黃瑛琦,「性賄賂犯罪化研究」,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4卷第3期(2006年9月)。
42.張紅俠,「受賄罪中賄賂範圍的釐定」,法學論壇(2007年08月)。
43.張梅珍,「介紹賄賂罪若干問題的探討」,廣東法學,第5期(1996年)。
44.張智輝,「《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中國賄賂犯罪的立法完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與中國刑事法治的協調完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5.梁彤,「行賄罪侵犯的客體和主觀要件」,法學,第9期(1998年)。
46.郭杰、劉國章,「《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在我國的適用」,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26卷第3期(2006年05月)。
47.郭杰、劉國章,「《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在我國的適用」,南都學壇,第26卷第3期(2006年05月)。
48.陳為,「對賄賂罪的兩點立法建議」,山東法學,第2期(1990年)。
49.陳結淼,「《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框架下我國反腐敗國際合作機制的構建與完善」,法學評論(2007年)。
50.陳裕厚,「論受賄罪的認定」,河南法學,第2期(1986年)。
51.陳雷,「國際公約影響力交易罪與我國刑法斡旋賄賂犯罪的比較研究」,福建法學,第2期(2006年)。
52.陳興良,「受賄罪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之探討」,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1期(1994 年)。
53.陳興良,「受賄罪研究」,刑事法判解,第3卷(2001年)。
54.曾淑瑜,「賄賂與職務之關聯性」,月旦法學雜誌,第151期(2007年12月)。
55.湖藤瀚,「貪污賄賂罪主體認定中的若干問題」,彭城職業大學學報(2002年4月)。
56.馮菁,「行賄罪若干問題的探討」,社會科學,第11期(2000年)。
57.黃值夏、李黎源,「對賄賂犯罪的經濟分析」,遼寧警察學報,第3期(2004年05月)。
58.黃濤,「性賄賂罪之探討-從刑法的謙益性論其不足」,人民檢察,第7期(2001年)。
59.萬金冬、郎俊義,「《聯合國反腐敗公約》關於私營部門內腐敗犯罪的規定及啟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第1期(2005年)。
60.熊靜,「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反腐敗理論和實踐創新」,高校黨建(2007年08月)。
61.趙紅梅,「《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與我國的反腐敗工作」,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第30卷第1期(2007年02月)。
62.趙軍,「論我國刑法賄賂罪賄賂範圍的重新定位」,中國刑事法雜誌,第6期(2003年)。
63.劉明祥,「簡析全國人大常委會《補充規定》對賄賂罪的修改」,法學研究,第6期(1998年)。
64.劉偉,「貪汙賄賂犯罪立法模式研究」,法學研究(2006年06月)。
65.劉傳,「貪汙賄賂犯罪立法模式研究」,江蘇行政學院學報,第6期(2006年06月)。
66.鄭齊猛,「論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4月)。
67.鄭齊猛,「論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4月)。
68.鄧馨華,「中共成立國家預防腐敗局之評析」,展望與探索月刊(2008年4月)。
69.盧建平,「從《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看賄賂犯罪的立法發展」,人民檢察(2005年03月)。
70.盧建平,郭健,「中國賄賂犯罪立法之缺陷與完善-以適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為視角」,河北法學,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
71.盧建平、張旭輝,「商業賄賂的刑法規制——以私營部門為例」,法學雜誌,第1期(2007年)。
72.盧建平、張旭輝,「商業賄賂的刑法規制——以私營部門為例」,法學雜誌,第1期(2007年)。
73.盧建平、郭健,「中國賄賂犯罪立法之缺陷與完善」,河北法學,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
74.錢小平、魏昌東,「論中國賄賂犯罪立法之修正與完善——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對中國正式生效為背景」,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6 年)。
75.顏鵬,「從《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看我國刑事立法的發展」,法制與社會(2008年01月)。
76.蘇彩霞,「《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與國際刑法的新發展—兼論《公約》對我國刑事法的影響」,法學評論,第1期(2006年)。
三、學位論文
1. 陳棋銘,中共貪污犯罪刑事立法之研究-兼論海峽兩岸貪污犯罪立法之異同,(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1995年)。
四、研討會論文
1.林碧炤,「全球治理與國際安全」,發表於全球治理與國際關係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系主辦,2001年06月02日)。
2.劉坤億,「治理概念與國家角色的轉變」,發表於國家角色與治理型態學術研討會(台北: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主辦,2001年)。
五、報刊、非學術性的雜誌
1.趙秉志,「立足本國應對國際商業賄賂犯罪」,檢察日報,2005年07月05日,第4版。
六、網路資源
1.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思想研究網 http://www.dxpllyj.net.cn/
2.中國法學網 http://www.iolaw.org.cn/index.asp
3.中國網-網上中國http://www.china.org.cn/chinese/
4.北大法律信息網 http://www.chinalawinfo.com
5.台灣地區大陸研究及資料一覽 http://www.mac.gov.tw/big5/rpir/twstudy.htm
6.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http://www.mac.gov.tw
7.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 http://lib.mac.gov.tw/urical.html
8.法律思想網 http://www.law-thinker.com/index.asp
9.法制網 http://www.legaldaily.com.cn/
10.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 http://www.gwytb.gov.cn/
11.新華網-全球新聞網 http://www.xinhuanet.com/
12.中國反腐倡廉網,http://www.lianzheng.com.cn/html/pc/20070821143752532.htm
13.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200373/00034559.htm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