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方國雄、蘇偉倫﹙2005﹚,卓越背後的發現,廣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方世榮譯﹙1997﹚,Griffin著,基礎管理學,東華書局。
3.方燕玲﹙2001﹚,「以財務觀點論金融控股公司設立之規劃及考量」,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二輯第二期,頁181。
4.王德順﹙2005﹚,企業管理,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5.王寶玲、方守基、王人傑、何建達、柯明朗﹙2004﹚,紫牛學管理,創見文化。
6.王建民﹙2005﹚,「金融機構如何因應巴賽爾協定」,財金資訊,第38期,頁3-7。7.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遠流出版社。
8.余尚武、江玉柏﹙1998﹚,「影響企業購併成敗之因素與策略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四卷,第二期,頁125-144。9.李正文﹙2005﹚,行銷管理,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0.李桐豪﹙2001﹚,「由美國金融服務業現代化看我國的金融控股公司」,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二輯第二期,頁1-18。
11.李惠美﹙2000﹚,「經營型態經營策略與經營績效相關之實證研究-我國中藥業為例」,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7-23。12.李美惠﹙2002﹚,「看人家如何掏空銀行,也是寶貴經驗」,商業週刊,第756期,頁44。
13.李素美﹙2005﹚,「談作業風險之重要性兼論破產個案—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華南金控月刊,第2005031期,七月號,頁5-14。14.李禮仲﹙2006﹚,「卡奴問題正本清源之道」,智庫研究報告,財金(評)095-011號。
15.李明軒、高登等譯﹙2001﹚,Michael E. Porter著,競爭論<上>,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6.林姿儀﹙2005﹚,當前卡債問題之研析,智庫研究報告,財金(析)094-013號。
17.柯如龍﹙2005﹚,「非接觸式卡片的創新與服務」,財金資訊,第39期,頁34-35。18.吳思華﹙1995﹚,策略九說,臉譜出版社。
19.吳琬瑜、劉妤葶﹙2005﹚,「金融版圖大地震,人才大淘汰?」,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60號,頁72-75。
20.周樹林﹙2004﹚,「金融業eBusiness應用案例分析」,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頁4-6。
21.周慧如﹙2004﹚,「學習就在彈指之間-深入探訪台新金控數位學習奧秘」,工商時報,9月1日,第C1版。
22.施敏雄﹙2001﹚,「日本金融控股公司法之立法背景與運用」,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二輯第二期,頁19-18。
23.高有智﹙2005﹚,「林全:辜家持股須增逾15%」,中國時報,11月12日,第B3版。
24.高長﹙2006﹚,「大陸宣布進一步開放銀行業」,全球台商e焦點,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第43期。
25.翁景民﹙2000﹚,策略行銷管理,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6.夏博位﹙2005﹚,禿鷹的晚餐—金融併購的社會後果,中華民國銀行員工工會全國聯合會。
27.黃宏義譯﹙1984﹚,大前研一著,策略家的智慧,長河出版社。
28.黃昱程﹙2001﹚,現代金融市場,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9.黃靖文﹙2002﹚,「知識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與經營策略間關係之研究-以高科技公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頁31。30.黃詩凱﹙2006﹚,惠譽評等台新金 展望穩定,時報資訊。
31.黃文玲﹙2005﹚,「多功能儲值卡之設計與安控」,財金資訊,第39期,頁17-19。32.黃秀媛譯﹙2005﹚,W. Chan Kim、Renee Mauborgne著,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3.郭照英、沈中華譯﹙2001﹚,Anthony Saunders著,金融機構管理,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4.郭育信﹙2003﹚,「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交叉銷售訓練模式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組,頁47。35.彭金隆﹙2004﹚,金融控股公司法-法制監理與經營策略,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6.齊若蘭譯﹙2003﹚,J im Collins著,從A到A+,遠流出版社。
37.週一鴻、楊德豪﹙2005﹚,金融控股公司法解析,台灣金融研訓院。
38.榮泰生﹙2004﹚,管理學,三民書局。
39.陳致中﹙2004﹚,「台新金控除了溝通,還是溝通」,遠見雜誌,6月號,頁246-247。
40.陳伊信﹙2004﹚,「作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之關係-以G10二十家金融機構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5-87。
41.張幸惠﹙2005﹚,「小額支付工具之評價與趨勢」,財金資訊,第39期,頁20-22。42.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心理出版社,頁213-214。
43.葉一青﹙2003﹚,「我國金融控股公司購併選擇策略之研究—以銀行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頁36。二、英文部份
1.Aldagand,R. J. & T.M, Steam,﹙1987﹚,Managemnt,Cincinnati,South-Westerm Publishing Company。
2.Ansoff, H.I.﹙1965﹚,Corporate strategy, New York:McGraw-Hill.
3.Ansoff, I. H.﹙1988﹚,The new corporate strategy, 3rd ed..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
4.Andrews, K.R. (1971),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 Homewood, I11.:Dow Jones-Irwin.
5.Andrews, K.R.(1980),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 Homewood, IL:Richard Irwin.
6.Charles WL. Hill&Gareth R. Tones﹙1988﹚, Strategic Management,P.5。
7.Chandler, Alfred D.﹙1962﹚,Stragegy and structure,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Industrial Enterpris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M. L. T. Press.
8.Collett Starcy (1999), “SWOT Analysis”,Computerworld,Vol.33 ssue 29,p.58。
9.David F. R.﹙1986﹚,Fundamental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Columbus,Merri Publishing Company.
10.Glueck, W. F. ﹙1976﹚, Business policy, stragey formulation and management action, 2nded. New York: McGraw-Hill.
11.Griffin, A.(1997), “PDMA Research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actices: Updating Trends and Benchmarking Best Practice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 14(6) , pp.429~458.
12.Jauch, L.& W. F.Glueck, ﹙1989﹚, Stragey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policy, 3rded.New York:McGraw-Hill.
13.Luffman ,G., Lea, E., Sanderson S.& Kenny, B.﹙1996﹚, Strategic Management,An Analy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4.Kotler, P.(196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5.Porter Michael E.﹙1980﹚,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competitors,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6.Turner, Myra Faye (2001), “Business planning; Business enterprises”, Black Enterprise, Vol. 32, ssue 4, p52.
17.Walker,O.C. Jr. & R.W.Ruekert,﹙1987﹚,“Marketing's role in the mplementation ofbusiness strategies”,A critical re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Marketing, 51: 25.
18.Weihrich﹙1982﹚, “The TOWS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Vol.15 No.2,p.66.
19.Zack, M.H.﹙1999﹚,“Developing a knowledge stragegy.”,California Managament Review, 41(3):125~145.
三、其他部份
1.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newmops.tse.com.tw/。
2.行管院金管會銀行局網站http://www.banking.gov.tw/dp.asp?mp=7。
3.台新金控網站http://www.taishinholdings.com.tw/index.jsp。
4.台新銀行網站http://www.taishinbank.com.tw/。
5.彰化銀行網站https://www.chb.com.tw/wcm/web/home/index.html。
6.時報資訊網站:http://www.infotimes.com.tw/new2/index.htm。
7.MasterCard財富管理大師網站http://www.mastercard.com/tw/index.html。
8.台新金控公司章程。
9.台新金控2004年度年報。
10.台新金控2005年度年報。
11.台新金控2005年第三季公開說明書。
12.台新金控2005年第四季財務報告書。
13.台新銀行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