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6 23: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呂佳玲
研究生(外文):Lu Chiu Ling
論文名稱:台新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策略之研究-SWOT分析及藍海策略之應用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the Taishin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s Managerial Strategies|The SWOT Analysi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lue Ocean Strategy.
指導教授:黃泉興黃泉興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Chuan Hs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真理大學
系所名稱:財經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一般商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7
中文關鍵詞:金融控股公司SWOT策略草圖新價值曲線藍海策略
外文關鍵詞: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SWOTStrategy CanvasNew Value CurveBlue Ocean Strateg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461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金控公司的成立,對國內金融業的經營策略發展、金融服務及業務多元化等產生莫大的影響,使國內金融生態產生重大的變化,並已成為金融市場發展主流。另外,政府積極推動一連串金融改革,其目的在使國內金融機構提升競爭力與經營績效,以因應來自跨國金融集團的競爭。而各金控公司為能在競爭激烈環境下生存,皆利用集團內成員各擅所長,整合多元化的金融服務,積極拓展新業務,進而擴大市場佔有率及提高獲利。

因而,本研究運用SWOT分析法先對台新金融控股公司﹙Taishin Financial Holdings Co.,Ltd;以下簡稱台新金控﹚作全面性分析,再運用SWOT分析法的策略架構,研究台新金控可行之策略;接著運用現今矚目之新管理思維-「藍海策略」的分析工具與架構,研擬台新金控可行之經營策略。期望藉由對台新金控之探討,藉以提升台新金控的經營績效並使更為卓越。

本文兼採個案研究法,在14家金控公司中,台新金控運用其極具獨特經營策略及優異的購併能力,躍升為國內資產規模第二大的金控公司,故以其進行個案研究。
Title of Thesis:The study of the Taishin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s Managerial Strategies|The SWOT Analysi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lue Ocean Strategy.
Key words: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SWOT, Strategy Canvas, New Value Curve,
Blue Ocean Strategy
Name of Institute:Graduate Institute of Finance & Economics, Aletheia University
Graduate Date:June, 2006 Degree Conferred:Master
Name of Student:Lu Chiu Ling Advisor:Huang Chuan Hsing
呂佳玲 黃泉興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which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domestic financial industry’ management strategy development,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service diversification, then which also causes the domestic financial ecology to have the tremendous change, and become the finance market development mainstream. Besides, the government impels a succession of financial innovations, its goal is to promote domestic financial institution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the management achievements; then to reflect on the transnational financial group's competition.' But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in order to survive under the competition intense environment, all take advantage of team members’ capability ,integrate multiplication financial services, positively develop the new business, then expands the market share and raise company’s profit.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make use of the SWOT analysis to do all-round analysis at Taishin Financial Holdings Co.,Ltd. And use its framework to simulate the strategy of Taishin Financial Holdings Co.,Ltd. Afterward it use management though of nowadays to simulate the strategy "the blue ocean strategy" the analysis tool and framework of Taishin Financial Holdings Co.,Ltd. Finally, this research hope the result can make.

This research is implemented by case study. In the Fourteen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Taishin Financial Holdings Co.,Ltd was chosen as the target for the reason of its use unique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M&A ability, jumps the property scale second of the domestic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2
第三節 本文架構與流程4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金融控股公司相關理論 6
第二節 經營策略相關理論22
第三節 SWOT分析相關理論31
第四節 近年熱門管理思維介紹 36
第三章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現況分析41
第一節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前後之重大發展41
第二節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業務經營分析47
第三節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與其它金融控公司之比較分析49
第四節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現有經營策略57
第四章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策略—SWOT分析之運用63
第一節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經營之SWOT分析63
第二節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深化優勢策略82
第三節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改善劣勢策略86
第四節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結合機會與優勢策略89
第五節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結合機會與劣勢策略91
第五章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策略—藍海策略之運用95
第一節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運用藍海策略﹙一﹚95
第二節 台新金融控股公司運用藍海策略﹙二﹚9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18
第一節 結論118
第二節 建議120
參考文獻 123












表 目 錄

表2-1 經營策略定義彙整表 24
表2-2 Ansoff 策略矩陣表 26
表2-3 Porter一般性競爭策略 27
表2-4 大前研一的基本策略 28
表2-5 Walker & Ruekert 之事業策略類型 29
表2-6 策略分類的彙整表 30
表2-7 SWOT 分析項目因素要件:內外部環境構面要素 34
表2-8 SWOT分析策略分析矩陣 35
表2-9 紅海與藍海策略的重要特質 38
表2-10 從直接競爭到創造藍海表 40
表3-1 台新金控成立前後重大事件表 46
表3-2 台新金控2004年重要財務概況表 49
表3-3 14家金控公司金融業務範疇表 50
表3-4 14家金控公司營運績效表﹙一﹚ 51
表3-5 14家金控公司營運績效表﹙二﹚ 52
表3-6 14家金控公司營運績效表﹙三﹚ 53
表3-7 14家金控公司營運績效表﹙四﹚ 54
表3-8 14家金控公司放款總額及市佔率 55
表3-9 14家金控公司存款總額及市佔率 56
表3-10 台新金控主要商品之銷售主要市場區域及目標市場 58
表3-11 台新金控訓練羅盤 61
表4-1 金控公司旗下銀行子公司之信用卡業務表 64
表4-2 金控公司旗下銀行子公司之銷售通路表 65
表4-3 金控公司旗下銀行子公司之ATM比較表 67
表4-4 台新金控財富管理執照 69
表4-5 台新金控旗下子公司營業收入及獲利狀況表 72
表4-6 信用卡業務統計比較表 73
表4-7 現金卡業務統計比較表 74
表4-8 台新金控之SWOT分析表 82
表4-9 台新金控旗下銀行營業據點分佈情況 84
表4-10 台新金控購併時間表 85
表5-1 台新金控董事及監察人資料表 100
表5-2 國內金控公司經營成本比較表 104
表5-3 台新銀行消金貸款表 106
表5-4 台新金控銀行子公司聯名卡及認同卡一覽表 112
表5-5 台新銀行與彰化銀行企業文化比較表 113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流程 5
圖2-1 台新金控運作組織圖 16
圖2-2 台新金控與子公司之關係企業組織圖 19
圖2-3 金控公司之運作方式 20
圖2-5 策略規劃程序模式 31
圖2-6 使用SWOT 分析形成策略 33
圖2-7 SWOT分析所採取的策略 36
圖2-8 四項行動架構圖 39
圖4-1 我國對巴賽爾資本協定之配合措施 76
圖5-1 台新金控策略草圖 96
圖5-2 台新金控四項行動架構圖 97
圖5-3 刺蝟原則的三個圓圈 102
圖5-4 台新金控旗下子公司獲利貢獻圖 110
圖5-5 台新金控事業群獲利圖 111
圖5-6 台新金控新價值曲線 11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方國雄、蘇偉倫﹙2005﹚,卓越背後的發現,廣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方世榮譯﹙1997﹚,Griffin著,基礎管理學,東華書局。
3.方燕玲﹙2001﹚,「以財務觀點論金融控股公司設立之規劃及考量」,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二輯第二期,頁181。
4.王德順﹙2005﹚,企業管理,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5.王寶玲、方守基、王人傑、何建達、柯明朗﹙2004﹚,紫牛學管理,創見文化。
6.王建民﹙2005﹚,「金融機構如何因應巴賽爾協定」,財金資訊,第38期,頁3-7。
7.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遠流出版社。
8.余尚武、江玉柏﹙1998﹚,「影響企業購併成敗之因素與策略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四卷,第二期,頁125-144。
9.李正文﹙2005﹚,行銷管理,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0.李桐豪﹙2001﹚,「由美國金融服務業現代化看我國的金融控股公司」,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二輯第二期,頁1-18。
11.李惠美﹙2000﹚,「經營型態經營策略與經營績效相關之實證研究-我國中藥業為例」,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7-23。
12.李美惠﹙2002﹚,「看人家如何掏空銀行,也是寶貴經驗」,商業週刊,第756期,頁44。
13.李素美﹙2005﹚,「談作業風險之重要性兼論破產個案—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華南金控月刊,第2005031期,七月號,頁5-14。
14.李禮仲﹙2006﹚,「卡奴問題正本清源之道」,智庫研究報告,財金(評)095-011號。
15.李明軒、高登等譯﹙2001﹚,Michael E. Porter著,競爭論<上>,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6.林姿儀﹙2005﹚,當前卡債問題之研析,智庫研究報告,財金(析)094-013號。
17.柯如龍﹙2005﹚,「非接觸式卡片的創新與服務」,財金資訊,第39期,頁34-35。
18.吳思華﹙1995﹚,策略九說,臉譜出版社。
19.吳琬瑜、劉妤葶﹙2005﹚,「金融版圖大地震,人才大淘汰?」,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60號,頁72-75。
20.周樹林﹙2004﹚,「金融業eBusiness應用案例分析」,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頁4-6。
21.周慧如﹙2004﹚,「學習就在彈指之間-深入探訪台新金控數位學習奧秘」,工商時報,9月1日,第C1版。
22.施敏雄﹙2001﹚,「日本金融控股公司法之立法背景與運用」,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二輯第二期,頁19-18。
23.高有智﹙2005﹚,「林全:辜家持股須增逾15%」,中國時報,11月12日,第B3版。
24.高長﹙2006﹚,「大陸宣布進一步開放銀行業」,全球台商e焦點,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第43期。
25.翁景民﹙2000﹚,策略行銷管理,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6.夏博位﹙2005﹚,禿鷹的晚餐—金融併購的社會後果,中華民國銀行員工工會全國聯合會。
27.黃宏義譯﹙1984﹚,大前研一著,策略家的智慧,長河出版社。
28.黃昱程﹙2001﹚,現代金融市場,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9.黃靖文﹙2002﹚,「知識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與經營策略間關係之研究-以高科技公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頁31。
30.黃詩凱﹙2006﹚,惠譽評等台新金 展望穩定,時報資訊。
31.黃文玲﹙2005﹚,「多功能儲值卡之設計與安控」,財金資訊,第39期,頁17-19。
32.黃秀媛譯﹙2005﹚,W. Chan Kim、Renee Mauborgne著,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3.郭照英、沈中華譯﹙2001﹚,Anthony Saunders著,金融機構管理,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4.郭育信﹙2003﹚,「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交叉銷售訓練模式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組,頁47。
35.彭金隆﹙2004﹚,金融控股公司法-法制監理與經營策略,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6.齊若蘭譯﹙2003﹚,J im Collins著,從A到A+,遠流出版社。
37.週一鴻、楊德豪﹙2005﹚,金融控股公司法解析,台灣金融研訓院。
38.榮泰生﹙2004﹚,管理學,三民書局。
39.陳致中﹙2004﹚,「台新金控除了溝通,還是溝通」,遠見雜誌,6月號,頁246-247。
40.陳伊信﹙2004﹚,「作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之關係-以G10二十家金融機構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5-87。
41.張幸惠﹙2005﹚,「小額支付工具之評價與趨勢」,財金資訊,第39期,頁20-22。
42.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心理出版社,頁213-214。
43.葉一青﹙2003﹚,「我國金融控股公司購併選擇策略之研究—以銀行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頁36。


二、英文部份

1.Aldagand,R. J. & T.M, Steam,﹙1987﹚,Managemnt,Cincinnati,South-Westerm Publishing Company。
2.Ansoff, H.I.﹙1965﹚,Corporate strategy, New York:McGraw-Hill.
3.Ansoff, I. H.﹙1988﹚,The new corporate strategy, 3rd ed..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
4.Andrews, K.R. (1971),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 Homewood, I11.:Dow Jones-Irwin.
5.Andrews, K.R.(1980),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 Homewood, IL:Richard Irwin.
6.Charles WL. Hill&Gareth R. Tones﹙1988﹚, Strategic Management,P.5。
7.Chandler, Alfred D.﹙1962﹚,Stragegy and structure,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Industrial Enterpris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M. L. T. Press.
8.Collett Starcy (1999), “SWOT Analysis”,Computerworld,Vol.33 ssue 29,p.58。
9.David F. R.﹙1986﹚,Fundamental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Columbus,Merri Publishing Company.
10.Glueck, W. F. ﹙1976﹚, Business policy, stragey formulation and management action, 2nded. New York: McGraw-Hill.
11.Griffin, A.(1997), “PDMA Research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actices: Updating Trends and Benchmarking Best Practice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 14(6) , pp.429~458.
12.Jauch, L.& W. F.Glueck, ﹙1989﹚, Stragey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policy, 3rded.New York:McGraw-Hill.
13.Luffman ,G., Lea, E., Sanderson S.& Kenny, B.﹙1996﹚, Strategic Management,An Analy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4.Kotler, P.(196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5.Porter Michael E.﹙1980﹚,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competitors,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6.Turner, Myra Faye (2001), “Business planning; Business enterprises”, Black Enterprise, Vol. 32, ssue 4, p52.
17.Walker,O.C. Jr. & R.W.Ruekert,﹙1987﹚,“Marketing's role in the mplementation ofbusiness strategies”,A critical re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Marketing, 51: 25.
18.Weihrich﹙1982﹚, “The TOWS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Vol.15 No.2,p.66.
19.Zack, M.H.﹙1999﹚,“Developing a knowledge stragegy.”,California Managament Review, 41(3):125~145.

三、其他部份

1.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newmops.tse.com.tw/。
2.行管院金管會銀行局網站http://www.banking.gov.tw/dp.asp?mp=7。
3.台新金控網站http://www.taishinholdings.com.tw/index.jsp。
4.台新銀行網站http://www.taishinbank.com.tw/。
5.彰化銀行網站https://www.chb.com.tw/wcm/web/home/index.html。
6.時報資訊網站:http://www.infotimes.com.tw/new2/index.htm。
7.MasterCard財富管理大師網站http://www.mastercard.com/tw/index.html。
8.台新金控公司章程。
9.台新金控2004年度年報。
10.台新金控2005年度年報。
11.台新金控2005年第三季公開說明書。
12.台新金控2005年第四季財務報告書。
13.台新銀行月刊。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3. 李素美﹙2005﹚,「談作業風險之重要性兼論破產個案—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華南金控月刊,第2005031期,七月號,頁5-14。
2. 8. 余尚武、江玉柏﹙1998﹚,「影響企業購併成敗之因素與策略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四卷,第二期,頁125-144。
3. 6. 王建民﹙2005﹚,「金融機構如何因應巴賽爾協定」,財金資訊,第38期,頁3-7。
4. 17. 柯如龍﹙2005﹚,「非接觸式卡片的創新與服務」,財金資訊,第39期,頁34-35。
5. 31. 黃文玲﹙2005﹚,「多功能儲值卡之設計與安控」,財金資訊,第39期,頁17-19。
6. 41. 張幸惠﹙2005﹚,「小額支付工具之評價與趨勢」,財金資訊,第39期,頁20-22。
7. 邵慧綺(民92)視知覺能力與聲韻能力對閱讀障礙者識字學習之影響。特殊教育季刊,87期,27-33頁。
8. 洪蘭(民87)威廉氏症候群的故事。科學月刊,29(8),634-639頁。
9. 莊妙芬 (民89)替代性溝通訓練對重度智能障礙兒童溝通能力與異常行為之影響。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8期,1-26頁。
10. 曾志朗 (民93)生命如百花多樣。科學人雜誌,8號,2004,頁11-12。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11. 錡寶香(民88)國小學童語意與語法能力之研究。國教學報,10期,165頁-196頁。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12. 鍾玉梅(民78)智能不足兒童之語言異常與治療。載於聽語會刊,6期,54-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