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4 23: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龍旭
研究生(外文):HUNG, LUNG-HSU
論文名稱:社區觀光發展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Key Success Factors for Community Based Tourism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林永森林永森引用關係黃文雄黃文雄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YUNG-SENHUANG, WEN-SHIUNG
口試委員:張良漢
口試委員(外文):CHANG, LIANG-HAN
口試日期:2019-06-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嶺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觀光與休閒管理系碩士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觀光休閒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4
中文關鍵詞:社區觀光人文歷史環境資源層級程序分析法關鍵成功因素
外文關鍵詞:community tourismhuman historyenvironmental resource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key success facto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5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摘要
依據2017年衛生福利部統計,全臺經主管單位核定立案的社區發展協會總計為6,839個。因社區型態組合的不同,有都會型社區、城鄉型社區、臨海型社區、山地型社區、農村型社區、部落型社區……等,因社區多元型態組合的不同,社區的資源型態亦為不一,社區觀光發展資源條件多寡,關係到社區觀光發展能否成功的關鍵。所以挖掘社區觀光資源重要性是惟關鍵,從社區資源調查,如文化、歷史、人物、古蹟、遺址、自然、生態、景點、河川、地形、地貌、特產、小吃、族群、宗教、表演、節慶、體驗、學習、生活、運動、靈性、電影……等,彙整出有利於社區觀光發展的條件。
本研究從國內挑選出6個發展社區觀光成功的社區及學者專家、政府相關單位中
,找出發展社區觀光的關鍵成功因素,並藉以實證的科學分析後,希冀找出社區觀光發展的重要指標,提供政府單位輔導社區發展,亦或是準備發展或發展中之社區作為後續參考之策略與方向。本研究旨在建構社區觀光發展關鍵成功因素屬性評估。本研究採用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依據文獻採內容分析法-從六個社區觀光發展成功案例及參考過往文獻,初步擬出四大構面因素「環境資源」、「人文歷史」、「民眾合作」、「觀光投資」之訪談大綱。第二階段再找出五個熱心參與社區,現職社區幹部及里長做深度訪談,萃取其中關鍵成功因素加入四大構面標的因素「環境資源」、「人文歷史」、「民眾合作」、「觀光投資」,八個次指標因素及二十一個第三層級標的因素衡量指標,其中於「環境資源」中的第二層級「自然景觀」新增第三層級標的因素「季節性景觀」。第三階段邀請16位產、官、學、業者等專家進行問卷填寫,藉以層級程序分析法進行問卷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第一層級標的四大構面因素,其權重值以「B人文歷史」構面權重值為0.380 最高排名第一、其次為「A環境資源」構面權重值為0.317排名第二、「C民眾合作」構面權重值為0.198排名第三、「D觀光投資」構面權重值為0.105排名第四。第二層級總體評估準則因素評估值標共分為8個,其權重值以「B2古蹟建築」權重值為0.196 最高排名第一、其次為「B1歷史背景」權重值為0.184排名第二、其次為「A1自然景觀」權重值為0.159 排名第三、其次為「A2社區特色」權重值為0.158排名第四、其次為「C1居民合作」權重值為0.105 排名第五、其次為「C2當地導覽」權重值為0.093排名第六、其次為「D1政府合作」權重值為0.062 排名第七、最後為「D2休閒遊憩投資」權重值為0.043 排名第八。第三層級總體評估準則因素評估值標共分為21個,經與主要標的進行串聯權重計算後,學者專家認為「B2Ⅰ 在地古蹟建築」是所有評估指標中最為重要的,整體權重為0.1257 ,其次依序為「B1Ⅰ 社區在地古人事蹟」評估指標整體權重值為0.0936排名第二、「B1Ⅱ 社區在地歷史文化」評估準則整體權重值0.0903排名第三、「A2Ⅰ 特色景點挖掘」評估準則整體權重值0.0745 排名第四、「B2Ⅱ 在地廟宇建築」評估準則整體權重值0.0704 排名第五。而最後三名為「D2Ⅱ 公共休閒設施的建置」權重值為0.0161排名第十九,其次依序為「D1Ⅲ 專家學者的輔導」權重值為0.0124排名第二十,最後為「D2Ⅰ 增設遊客造訪社區代步工具」權重值為0.0098排名最後。希望研究結果能提供有意發展觀光之社區及政府對經費補助給社區的方式作為討論的方針,並提供相關議題之學術研究。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in 2017, the total amount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approved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was 6,839. Due to a variety types of community types, there are metropolitan communities, urban-rural communities, coastal-type communities, mountain-type communities, rural-type communities, tribal communities, etc., due to the diversity of community type, community resource patterns are also different.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is related to the resources for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importance of exploring community tourism resources is the key. By surveying community resource, such as culture, history, people, monuments, sites, nature, ecology, attractions, rivers, terrain, landforms, specialties, snacks, ethnic groups, religion, performances, festivals, experience, study, life, sports, spirituality, film, etc, we can collect the advantages of community to develop local tourism.
In this study, we selected six communities and scholars who hav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community tourism, and relevant government agencies to find out the key success factors for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By thoroughly empirical scientific analysis, we hope to find out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o provide government to guide community for developing, and even to provide a model or a strategy for developed community or developing community. This study aims to construct an attribute assessment of key success factors for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study is conducted in three phases. The first phase i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to conduct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 from six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success cases and refer to the past literature, preliminary drafting of four major factors, which ar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Human History", “People Cooperation” and “Tourism Investment” for interview. In the second stage, we will find five enthusiastic participating communities, and the current community cadres and lieutenants to conduct in-depth interviews getting the key factors for the success of the four major factors,"Environmental Resources", "Human History", "Popular Cooperation", and "Tourism Investment", and eight indicators and 21 third-level measured indicators. Besides, adding the third-level target “Seasonal Landscape” in the second-level “Natural Landscape”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n the third stage, 16 experts, officials,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were invited to fill out the questionnaires, and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will be conducted by the hierarchical program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at on the four major factors, the "B-Human History" accounts for the highest ranking weight value of 0.380, followed by the "A-Environmental Resources" with weight value of 0.317. The weight of the "C-People's Cooperation" is ranked third in the 0.198, and the weight of the "D-Tourism Investment" is the fourth rank with value of 0.105. For the second-level overall evaluation criteria is divided into 8 categories. The highest rating of weight value is “B2 Historic Building” 0.196, and followed by the “B1 Historical Background” weighting value of 0.184. The third one is "A1 Natural Landscape" with the weight value of 0.159, followed by the "A2 Community Features" weight is 0.158, followed by the "C1 Resident Cooperation" weight is 0.105, followed by "C2 Local Guide" with the weight of the list is 0.093, followed by the “D1 Government Cooperation” with a weight of 0.062. The lease value is “D2 Leisure Recreation Investment” with a weight of 0.043 and has the rank eighth. The third-level overall evaluation criteria is divided into 21 categories. After the serial weight calculation of the main standard, scholars believe that “B2I in situ Monument Constru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evaluation indicators, with overall weight is 0.1257. Secondly, the overall weight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B1I History related of Ancients of Local Community" is ranked second in 0.0936, the overall weight of the "B1II Community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evaluated edge is 0.0903,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A2I Featured Attractions Excavation" of weight value is 0.0745, ranking fourth, and the overall evaluation weight of the “B2II Local Temple Building” evaluation criterion is 0.0704. The last three factors are "D2II Public Leisure Facilities" ranked 19th with the weight value of 0.016, followed by the "D1III Experts and Scholars Asistance " weighting value of 0.0124 ranked 20th, and "D2I Adding Visitors’ Community Travel Tool" has a weight value of 0.0098.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provide a way for the community and government to provide subsidies to the community and as a discussion for academic research on related topics.

目 錄
摘要 i
ABSTRACT iii
誌 謝 vi
目 錄 vii
表 目 錄 x
圖 目 錄 x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我國發展社區總體營造/社區觀光之現況 1
二、我國社區觀光/總體營造的關鍵成功因素 3
三、社區觀光/總體營造的成功個案重要關係人扮演角色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7
一、社區觀光發展 7
二、關鍵成功因素 7
三、重要關係人 8
四、層級程序分析法 8
第五節 研究流程 9
第貳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社區發展成功案例 10
一、探討臺北市芝山岩社區案例 10
二、探討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輔導埔里鎮桃米社區案例 13
三、探討牡丹鄉東源社區案例 17
四、探討澎湖縣山水社區案例 19
五、探討南投縣鹿谷鄉小半天社區案例 21
六、探討金門之社區發展探討案例 24
第二節 社區發展觀光現況 28
一、社區觀光相關在臺灣發展歷程 28
二、社區觀光發展的內涵 31
第三節 關鍵成功因素 38
一、關鍵成功因素的內涵 38
二、關鍵成功因素相關研究 39
三、關鍵成功因素的衡量方式 4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4
一、社區觀光發展關鍵成功因素部分 54
二、抽樣方法 54
第三節 質性資料分析方法 55
一、深度訪談法 55
二、內容分析法 56
第四節 量化資料分析方法 57
一、層級程序分析法(AHP) 57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3
第一節 受訪者背景資料分析 63
第二節 社區發展關鍵成功因素訪談比對分析 64
一、環境資源 64
二、人文歷史 67
三、民眾合作 69
四、觀光投資 72
第三節 問卷調查背景資料分析 78
第四節 層級程序分析法研究結果 79
一、分析方法 7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8
第一節 結論 98
第二節 建議 100
參考文獻 103
一、中文部分 103
二、英文部分 109
附錄 110
附錄一:社區觀光發展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訪談題綱 110
附錄二:受訪社區逐字稿統整 112
一、受訪者A 112
二、受訪者B 132
三、受訪者C 142
四、受訪者D 167
五、受訪者E 175
附錄三:「社區觀光發展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192


一、中文部分
文化部(2018)。社區相簿。2018/08/26。取自http://sixstar.moc.gov.tw/blog/a2677360
/blogAlbumAction.do?method=doListAlbumImages&albumId=5361。
文化部(2018)。社區相簿。2018/08/26。取自http://sixstar.moc.gov.tw/blog
/a2677360/blogAlbumAction.do?method=doListAlbumImages&albumId=5361。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7),1-20。
王育文、施慧珉、王麗涵(2010)。桃米社區觀光客旅遊行為特徵,心理動機和對目的地形象知覺之研究。休閒事業研究,8(2),124-142。
包正豪(2009)。原住民部落觀光發展的困境與策略-宜蘭縣南澳鄉金洋及武塔部落個案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2(4),87-109。
李兆翔、林玟伶、林詠能(2010)。藝文環境發展策略專題研究─節慶、觀光與地方振興整合型計畫:以水金九周邊地區為例。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宋同正、何舒軒、丁原強、許祐榕(2012)。「臺灣遊證」服務體驗品質之研究。工業設計,40(1),126。
林昀嬋(2015)。我國文化觀光發展模式與課題。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38(9),52-59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2019)。生態社區如何可能?。2019/04/27。取自http://www.homeland.org.tw/2018/03/27/%E7%94%9F%E6%85%8B%E7%A4%BE%E5%8D%80%E5%A6%82%E4%BD%95%E5%8F%AF%E8%83%BD%EF%BC%9F/
好心情旅遊網(2013)。澎湖山水社區舉辦山水沙灘淨灘。2018/08/26。取自http://www.travel-penghu.com.tw/home/news/324?title=%E6%BE%8E%
E6%B9%96%E5%B1%B1%E6%B0%B4%E7%A4%BE%E5%8D%80%20%E8%88%89%E8%BE%A6%E5%B1%B1%E6%B0%B4%E6%B2%99%E7%81%98%E6%B7%A8%E7%81%98。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社區總體營造計畫-關於社造。2018/12/21。文化部臺灣社區通。取自https://communitytaiwan.moc.gov.tw/Category/List
/%E9%97%9C%E6%96%BC%E7%A4%BE%E9%80%A0#tab1
行政院文化部(2018)。臺灣社區通-社造發展史。2018/10/23。取自https://communitytaiwan.moc.gov.tw/。
吳武忠、賴宏昇、王蘭薰、李俊彥(2010)。從澳門、濟州島等國外島嶼觀光再發
展經驗探討金門地區未來觀光發展方向之研究。休閒事業研究,18 (2) ,105-123。
宋秉明(2002)。社區觀光發展的形成-從修正型社區博物館的概念切入。觀光研究 學報,8 (1),71-83
李永展(2005)。社區永續發展指標:以臺北市士林區名山里為例。研考雙月刊,29(5), 79-91。
李玉蘭(2010)。社區組織衝突因應以及對社區發展影響-以南投縣鹿谷鄉小半天社區爲例。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1,225-248。
李光中、張惠珠、王鑫、黃可欣、王鈴琪、蔡嘉玲(2008)。促進鄉村學校和社區協同規劃社區發展計畫之行動研究:以臺東利吉和富源社區為例。環境教育研究,5(2),89-130。
李安娜、邱長光(2015)。遊客知覺價值,滿意度與重遊意圖之研究-以鹿港老街為例。 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3(1),186-195。
李宗鴻、詹芬樺、王瓊慧(2017)。傳統農村社區居民參與社區觀光發展: 以雲林林北 社區為例。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11(1),49-62。
李碧玲(2013)。民眾參與社區營造對社區意識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芝山岩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博士論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新北市。
林吉郎、楊賢惠(2005)。臺灣社區產業發展中非利組織角色之研究:以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輔導桃米社區爲例。通識教育學報,7,41-73。
林英才、劉馨嵐、張雅媛、鄭青展、黃冠傑(2017)。應用層級程序分析法探討綠色餐廳之關鍵成功因素。績效與策略研究,14(2),63-80。
林益厚(2007)。開展「城鄉景觀風貌改造運動」立足跨世紀世界舞台。2018/12/12。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資訊網。取自https://www.cpami.gov.tw/
林萬億(2007)。論徐震教授對臺灣社區發展理論與實務的貢獻。東吳社會工作學報,
17,1-32。
社會救助及社工司(2017)。社區營造條例草案總說明。2018/12/11。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AASW/cp-553-4786-103.html。
金門縣政府社會處(2018)。活動花絮。2018/08/26。取自https://social.kinmen.gov.tw/News_Photo_Content.aspx?n=50B23E5C03F3888E&sms=4915FDDCA9D9AF1E&s=E3B7992649E0F761。
屏東縣牡丹鄉東源社區導覽解說隊(2018)。Facebook官方網站。2018/08/19。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maljipa0905232199/。
徐月英、黃韶顏、王媛慧(2015)。銀髮族旅遊產品設計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華岡農科學報,35,89-102。
徐村和、周雅英、唐嘉偉、黃博偉、鄭文銘(2011)。展覽館行銷關鍵成功因素分析。 行銷評論,8(3),367-383。
桃米社區生態旅遊服務中心(2018)。活動花絮生態日記。2018/08/20。取自http://www. taomi.tw/photo_list.html?albumNum=20150504145817。
張宏生、曾建銘(2008)。臺灣旅行業關鍵成功因素之初探。臺灣觀光學報,5,17-31。
張凱智(2015)。觀光利益對民眾參與關係之研究-以信任為中介變數。休閒產業管理學刊,8(1),67-92。
張凱智(2017)。社區觀光發展態度關係之建構-以社會交換理論與社會資本論為基礎。戶外遊憩研究,30(3),1-45。
張凱智、宋秉明(2010)。民眾參與,地方依附對觀光發展態度關係之研究-以三個不同觀光發展形態社區為例。觀光休閒學報,16(2),89-115。
梁淑媛、莊宇慧、吳淑芳(2012)。內容分析技巧在護理質性資料之初步應用。護理雜誌,59(5),84-90。
莊惠惠(2011)。社區改造山水一廢耕地化身再生公園。2018/08/19。澎湖日報。取自http://blog.xuite.net/penghu.dialy/blog/43119274-%E7%A4%BE%E5%8D%
80%E6%94%B9%E9%80%A0%E3%80%80%E5%B1%B1%E6%B0%B4%E4%B8%80%E5%BB%A2%E8%80%95%E5%9C%B0%E5%8C%96%E8%BA%AB%E5%86%8D%E7%94%9F%E5%85%AC%E5%9C%92。
莊惠惠(2013)。山水舢舨模型製作盼傳承。2018/08/19。澎湖日報。
取自http://blog.xuite.net/penghu.dialy/blog/81149022-%E5%B1%B1%E6%B0%
B4%E8%88%A2%E8%88%A8%E6%A8%A1%E5%9E%8B%E8%A3%BD%E4%BD%9C+%E7%9B%BC%E5%82%B3%E6%89%BF。
許傑(2018)。澎湖、馬公|山水沙灘・飽滿色調的戲水天堂(觀星公園)。2018/08/30。旅行圖中。取自https://journey.tw/shanshui-beach/。
陳元陽、李右婷(2015)。運用原住民族祭儀活動促進文化觀光發展-以臺灣賽夏族矮靈祭為例。東亞論壇,487,59-74。
陳美惠、李來錫、王相華、蘇倍以(2008)。以社會網絡分析法進行社區生態旅遊發展之研究-以社頂部落的共識凝聚為例。中華林學季刊,41(2), 221-236。
陳英任、聶方珮、莊哲仁(2007)。臺北新北投地區觀光發展及其對環境社會之衝擊。 萬能商學學報,12,257-271。
陳鉦達、張雅媛、鄭青展、李琮晟(2014)。應用層級程序分析法探討文創餐廳經營 之關鍵成功因素。績效與策略研究,11(2),1-18。
陳錦玉(2016)。金門之社區發展探討。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7,4-26。
曾宇良、曾慈慧(2006)。日本產業觀光與造鎮計畫結合對臺灣觀光發展之研究。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4(1),23-40。
黃松林、黃怡慧(2015)。社區發展組織韌性與需求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6,22-66。
黃淑娥、王品懿、陳秀娟(2014)。臺灣地區發展國際化觀光據點之策略研究以彰化
縣鹿港鎮為例。休閒保健期刊,11,120-147。
黃源協、莊俐晞、劉素珍(2015)。社區能力與社區生活品質之研究:對社區治理能力與社區發展的意涵。公共行政學報,49,1-36。
黃源協、劉素珍、莊俐昕、林信廷(2010)。社區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關聯性之研究。 公共行政學報,(34),29-75。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7)。社區意識及其影響因素之探索性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2),1-33。
楊日融 (2003)。咖啡店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楊孝濚(2004)。社區營造條例、社區法與社區發展實質運作。2018/12/11。衛生福利部社區發展季刊,107,32-40。取自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
Detail.aspx?nodeid=163&pid=1118
楊聰仁、洪林伯、黃昱凱、葉瑞其(2016)。舉辦地方文化節慶關鍵成功因素探討 — 以清境火把節為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刊,2(2)1-17 。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葉俐伶、呂世通(2015)。休閒產業經營策略之評估-以開發池上伯朗大道附近自有空地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3(2),118-139。
詹誌銘(2012)。芝山岩社區發展協會,打造主題景點。2018/08/10/。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daily/20120414/34159173。
廖靜蕙(2016)。【森林水鄉】跟著導覽員走讀東源濕地部落產業發展有契機。2018/08/19。臺灣濕地網。取自https://wetland.e-info.org.tw/story/ta iwan/2303.html。
樊秉鑫、廖森貴(2017)。中小企業卓越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創新與經營管理學刊,7(1),31-49。
澎湖縣馬公市公所(2018)。風景名勝相簿。2018/08/09。取自https://www.penghu.gov.tw/Tmakun/ch/home.jsp?id=159&act=view&dataserno=201707030016。
蔡重仁、陳永森(2018)。原住民社區觀光發展歷程-以牡丹鄉東源社區為例。社區永續觀光研究,2(1),49-61。
衛生福利部(2018)。社區發展協會數。2018/12/18。取自http://statdb.dgbas.gov.tw/pxweb/Dialog/Saveshow.asp。
鄧振源(2002)。計畫評估-方法與應用。臺北:運籌規劃與管理研究中心。
謝奇明、李俊鴻、林佩蓉、張凱智(2015)。島嶼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與遊憩資源維護願付價值之研究-以臺灣澎湖群島為例。戶外遊憩研究,28(4),63-102。
顏財發(2017)。茶文化旅遊地方依戀,涉入,信任與可持續旅遊發展支持的關係。休閒事業研究,15(3),21-35。
顏新珠(2018)。看,這個把青蛙叫做老闆的地方—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社區。2018/08/10。取自http://www.homeland.org.tw/2018/03/22/%E7%9C
%8B%EF%BC%8C%E9%80%99%E5%80%8B%E6%8A%8A%E9%9D%92%E8%9B%99%E5%8F%AB%E5%81%9A%E8%80%81%E9%97%86%E7%9A%84%E5%9C%B0%E6%96%B9-%E5%8D%97%E6%8A%95%E7%B8%A3%E5%9F%94%E9%87%8C%E9%8E%AE/。
蘋果日報(2012)。芝山岩社區發展協會打造主題景點浪漫亭生態公園牧歌誦園地美化環境房價加分。2018/08/20。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daily/20120414/34159173。

二、英文部分
Boberg, A. L., & Monis-Khoo, S. A. (1992). The Delphi method: A review of methodology and an applic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a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rogram Evaluation, 7(1), 27.
Dawson, M. D., & Brucker, P. S. (2001). The utility of the Delphi method in MFT research.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9(2), 125-140.
Gunn, C. A., & Var, T. (2002).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s.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Murry J. W., Jr., & Hammons, J. O. (1995). Delphi: 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18(4), 423-436.
Saaty, T. L.(1980).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lanning, Priority Setting; Resource Allocation.New York:McGR AW-Hil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