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0 04: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昕絜
研究生(外文):Huang Hsin Chieh
論文名稱:台灣激流發展輕艇活動場地選址評估模式建構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Constructing Site Selection Assessment Model for Developing Whitewater Kayaking and Canoeing in Taiwan
指導教授:官文炎官文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wan, Wen-Y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巿立體育學院
系所名稱:運動科學研究所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科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激流輕艇德爾菲法層級分析法
外文關鍵詞:Whitewater Kayaking & CanoeingDelphi Method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激流發展輕艇活動場地選址評估模式,研究方法採用德爾菲法及AHP層級分析法,研究對象為專家學者共16位,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二次德爾菲問卷建立評估因子及模式架構以及一次AHP層級分析問卷取得各指標因子之權重。
研究結果發現:
一、建立之評估模式架構共分為三個層級:(一)第一層級包含四個構面,包含「自然景觀條件」、「區位經營條件」、「特殊立地條件」及「技術效益因素」;(二)第二層級含「美感評估因素」等9個因素;(三)第三層級則是包含「當地視覺景觀之整體印象」等42個因子。
二、指標權重經AHP分析法所得結果顯示:(一)第一層級激流輕艇選址評估構面以「自然景觀條件」為最重要;(二)第二層級的評估因素中,以「自然生態因素」相對最為重要;(三)第三層級之評估因子中,其中以「自然環境原始性」為評選首重考慮之因子。
綜合研究結果建立臺灣激流輕艇活動場地選址評估模式之整體架構,及各因子之重要性排序以及其權重,可供相關單位或研究者未來評選激流輕艇場地時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constructing site selection assessment model for developing whitewater kayaking and canoeing in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Delphi Method (DM)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researcher combined twice DM and one AHP questionnaire of 16 expert’s to build assess factors, model and weight of factors.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1.construct evaluation model of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has 4 attributes: a) nature scenery; b)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dy water; c) management of condition; 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 second section has 9 attributes like “element of aesthetic felling”; and the third section has 42 factors like “overall impression of the area”.2. the result of indicators weight by AHP: the most important attribute is “nature scenery”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second section is “natural ecology” ;and the third section is “wild nature”.
For 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 research could reference this model to select nature place of whitewater kayaking and canoeing in Taiwan.
簽名頁 ii
授權書 iii
摘要 iv
ABSTRACT vi
誌謝 vii
目錄 viii
表目錄 x
圖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6
第四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7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臺灣溪流的現況 9
第二節 臺灣激流輕艇發展概況 16
第三節 激流輕艇場地基本需求 24
第四節 激流輕艇場地選址評估模式之因子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流程 40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0
第二節 德爾菲法及層級分析法 41
第三節 研究架構 52
第四節 研究步驟 54
第五節 研究對象 56
第六節 問卷設計與調查 59
第七節 資料處理 7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德爾菲因子訂定 71
第二節 德爾菲構面建立 74
第三節 指標權重分析 80
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 101
第一節 結論 10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5
參考文獻 106
一、中文部份
方乃玉 (2006) 。建構臺灣發展日本銀髮族國外長宿休閒評估指標之研究。朝陽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縣。
戶外生活圖書 (1981) 。獨木舟。臺北:戶外生活圖書公司。
交通部觀光局 (1997) 。臺灣潛在生態觀光及冒險旅遊產品研究與調查。臺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協會。
王姿雁(2006) 。應用層級分析法於立體停車場安全評估之研究。逢甲大學交通工程與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市。
王昭傑(2001) 。高雄港發展國際物流營運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中華民輕艇協會 (1996) 。輕艇簡訊。臺北:中華民輕艇協會。
江玉群、陳文龍 (2007) 。馬祖北竿的運動觀光發展之策略。國民體育季刊,36(3),68-72。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1999) 。臺灣區公立體育場場地設備標準研究。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2) 。海洋運動發展計畫。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自強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2005) 。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水域遊憩活動規劃及經營管理規範報告書。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李永展 (1998)。農地釋出對城鄉發展影響之評估準則-從永續發展的觀點出發。規劃學報,24(1),1-23。
李永展、何紀芳(1998)。土地資源永續利用指標架構之建立-以中部區域為例。土地經濟年刊,9,73-102。
李信佑 (2003)。宜蘭縣公路建設計畫優先順序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市。
李銘輝、郭建興 (2000) 。觀光遊憩資源規劃。臺北:揚智文化。
李國忠、高振源、賴建興 (1998) 。臺北市郊區都市林管理問題之研究。中華林學季刊,31(2),387-404。
沈潛 (1993) 。水上運動百科知識。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吳美瑩 (2007) 。金門地區水域運動推廣效益之研究,以2006年料羅灣海上長泳及亞洲動感挑戰賽為例。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
吳萬益、林清河 (2001) 。企業研究方法。臺北:華泰書局。
吳國銑、魏士欽 (2007) 。推展海洋運動面臨之課題與可行策略。國民體育季刊,36(3),15-21。
東海大學環境暨景觀研究中心 (1999) 。觀光地區遊憩活動設施規劃設計準則研究報告。交通部觀光局。
林文山 (1993) 。都市河岸空間之研究-都市藍帶系統之建立以臺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市。
林立宜 (2002) 。運用模糊層級分析法(FAHP)建立護理之家服務品質指標。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縣。
林幸助 (2008) 。臺灣溪流生態的生機與危機。國家公園季刊,2,11-19。
林宗輝 (2006) 。營造業經營模式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臺灣綜合營造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市。
林哲宏、李昱叡 (2007) 。臺灣海洋運動推展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36(3),9-14。
林晏州 (1979) 。遊憩規劃中景觀資源之評估。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市。
林夢龍、王鑫 (2006) 。臺灣的河流。臺北:遠足文化。
邱思慈、李承翰 (2006) 。運動觀光與區域發展。中華民國體育季刊,2,46-64。
范秀春 (2004) 。高職學生旅遊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縣。
洛克計劃研究所 (1975) 。觀光‧遊憩計畫論。陳水源譯。
衍生工程顧問公司 (1996) 。溪流觀光遊憩發展之研究。交通部觀光局。
徐嘉禧 (2006) 。由求職者觀點探討組織人才吸引力:層級分析法的應用。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張齡方 (2004) 。淡水地區藍色公路發展現況與永續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 (1994)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水域遊憩活動區域先期調查規劃。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2007) 。澎湖國家風景區水域遊憩活動之推動及安全教育宣傳教材規劃成果報告書。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教育部 (2000) 。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劃。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03) 。推動學生水域運動方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04) 。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劃─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臺北:教育部。
陳韻如 (1999) 。都市河岸親水性景觀設計規範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市。
陳慧珊 (2004) 。建立民眾參與社區健康營造之監測與評價指標。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市。
郭瓊瑩 (2003) 。水與綠網絡規劃─理論與實務。詹氏書局。
曹勝雄、林裕強(2002) 。永續觀光指標之建立。2002 生態旅遊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107-119,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黃英哲 (2006) 。醫院社區中心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層級分析法之應用」。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縣。
黃坤得 (2007) 。營造水域運動特色之探討。大專體育,90,82-89。
黃坤得、許成源 (2002) 。水域休閒活動之發展趨勢。大專體育,62,174-180。
黃坤得、黃瓊慧 (2006) 。水域運動現況及發展趨勢之探討。大專體育,83,165-172。
黃智彥 (1997) 。公私協力策略推動都市建設之法制化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象形設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04) 。臺北市轄內河水域活動暨碼頭設施規劃期末報告。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葉公鼎 (2003) 。當前我國政府對於水域運動推動政策的評析。Shoethchp, 130, 55-60。
楊明恩 (1997) 。輕艇激流標竿運動。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經濟部水利署 (2008) 。http://www.wra.gov.tw。
趙芝良、歐聖榮 (1997) 。觀光遊憩選址方法之探討。田園城市文化限公司。
廖經泰 (2006) 。層級分析法於群體決策偏好整合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市。
臺北縣政府 (2007) 。http://www.tpc.gov.tw。
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2003) 。臺灣地區運動產業名錄。臺北: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熊斗寅 (2007) 。什麼是綠色奧運。中國學校體育,9,59-60。
鄧振源,曾國雄 (1989) 。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 27(6),P13707-13724。
劉照金 (2007) 。臺灣海洋運動觀光發展現況分析。國民體育季刊,36(3),23-31。
劉德智 (2001) 。輕艇Canoe運動簡介。學校體育雙月刊,11(4),25-30。
鄭鏡樵、陳怡潔 (2007) 。馬祖獨木舟的海洋運動。國民體育季刊,36(3),73-77。
簡玲玲 (2005) 。民宿評鑑指標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市。
謝政勳 (2002) 。都市永續發展指標適用性評估—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蘇維杉、邱展文 (2002) 。臺灣水域休閒運動產業之探討。大專體育,79,104-110。
藍逸之 (2002) 。臺北市全球都市發展定位之研究─企業型都市經營取項下的願景構思。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市。
龔誠山 (2005) 。河川物化環境因子調查。河川環境規劃手冊。

二、英文部份
American Whitewater (2005). Whitewater park-Considerations and case studies. American Whitewater.
Christie, I. (1985). Aquatic for the handicapped-A review of literature. Physical Educator, 42(1), 24-33.
CRI Online (2007).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beijing2008/
Doyle, T. b. (1989).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merican Demographics,11(5), 38, 40-41.
Dutch Water Dreams (2007). http://www.dutchwaterdreams.com/
Jackson, E.(1999). Whitewater padding:Strokes & concepts. Mechanics-
burg, Stackpole Books.
Fawcwtt, P. (2005). Aquatic facility managemen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Graver D. K. (2004). Aquatic rescue and safet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Griffiths, T. (1994). The complete swimming pool reference. St. Louis: Mosby-Lifeline.
Hall, C. M. (1992). Adventure, Sport and health: Special interest tourism, 141-158. London: Pluto Press.
Harrison, G. (2001). The growth of river kayaking and its indirect effect on institutional whitewater program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utdoor Recreation and Education, Idaho State University, Idaho.
Hinch, T. D., & Higham, J. E. (2001). Sports tourism: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3, 45-58.

International Canoe Federation (2006). Canoeing International. vol 1. Madrid,International Canoe Federation.
Katz. J. (1996).The aquatic handbook for lifetime fitness.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and Bacon.
Midtlyng, J. (1990). Aquatic fitness: Waves of the future. Journal of physical.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61(5), 41-53.
Moore, M. L. (2002). A competency analysis of aquatic professional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Oregon, Eugene, Oregon.
Moorman, M. (2007). Adventure reacreation coming soon to your community. JOPERD. 78(9), 22-26.
Rappee, N. & Sanders, M., (1994). Water fitness research. IDEA Today, August.
Saaty, T. L. (1980)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Hill, Inc.,.
Standeven, J. & De Knop, P. D. (1999). Sport tourism. United States: Human Kinetic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