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4 06: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顏君玲
研究生(外文):YEN CHUN-LING
論文名稱:老人福利服務志工運用之探討-以中華民國弘道志工協會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Operation of Volunteers in the Elders’ Welfare Service Study-the case of Hongdao Volunteers Association.
指導教授:李瑞金李瑞金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1
中文關鍵詞:老人福利志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福利社區化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2
  • 點閱點閱:115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8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6
政府部門為了提升公共服務品質,而大量引用志願服務人力,志願團體的角色漸被重視。而志工通常是志願團體中最重要的人力資源。在現今人力資源管理觀點上,有良好的管理才會有良好的績效產生。且我國已達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的高齡化社會指標。家庭功能急遽轉變,老人認為居家是最理想的養老居住方式。
本研究以中華民國弘道志工協會為個案,探討老人福利服務志工運用管理的困境何在,加上比較各志工站運用志工之優缺點後,期能尋求出合適的老人福利機構志工運用管理制度以供實用是本研究之動機。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弘道志工協會志工體制實際運作狀況。
二、探討弘道志工協會之志工管理方式及其困難處。
三、了解弘道志工協會志工之基本特質及參與動機與對管理方式的看法。
四、給予弘道志工協會老人福利服務志工運用管理之建議。
本論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採用文獻探討法、深度訪談法以及問卷調查法。研究結果以弘道志工協會、志工站、志工三方面分別探討其優缺點所在;另外發現志工離職因素與城鄉差距所造成管理上的困難。最後提出結論與對中華民國弘道志工協會與志工站及志工的建議。
Government uses volunteer highly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 and the roles of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re gradually valued. And volunteers are usually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resource in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In the aspect of moder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good management produces good performance. And our country has reached the standard of an aging society that was made b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functions of family change rapidly, and the elders consider living at home is the best way to enjoy a life in retirement.
This thesis, focusing on the Hongdao Volunteers Association, which discuss the difficulties of volunteers management in the elders’ welfare service, besides comparing the volunteers operation in each stop. The main purpose is to find appropriate volunteers management for the elders’ welfare organizations. Issues covered are as follows:
1.Understand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Hongdao Volunteers Association.
2.Discussing volunteers management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Hongdao Volunteers Association.
3.Understanding volunteers’ characteristics, motives, opinions.
4.Advising the volunteers management of the Hongdao Volunteers Association.
Literature analysis, in-depth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re main approaches to obtain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s.
To compare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in the Hongdao Volunteers Association, Volunteer Stops, and volunteers. Volunteers who quit, the different between urbanism and countryside are difficult to manage. And then draw conclusions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all of thre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界定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研究章節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相關研究發現 ……………………………… 6
第二節 志願服務概念 ……………………………..10
第三節 志工概念 …………………………………..17
第四節 人力資源管理理論 ………………………..23
第三章 中華民國弘道志工協會志工運用之現況 …. 32
第一節 協會介紹 …………………………………..32
第二節 志工運用現況 ……………………………..39
第四章 研究設計 …………………………………...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4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0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 …………………………..53
第五章 中華民國弘道志工協會志工運用之實證分析…55
第一節 量化資料分析 …………………… …………55
第二節 質化資料分析 ……………………… ………85
第三節 綜合分析 ……………………………………10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 112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 11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 117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 …………… 120
參考書目……………………………………………………121
附錄一 相關文獻列表 ……………………………………128
附錄二 深入訪談大綱-弘道志工 ……………………… 144
附錄三 深入訪談大綱-志工站站長 …………………… 145
附錄四 訪談記錄 …………………………………………146
附錄五 志工問卷 …………………………………………173
附錄六 志願服務法……………………………………… 178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金永等譯,Deborah K. Padgett原著(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文化。
包承恩、王永慈主譯,Frederic G. Reamer原著(2000),《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台北:洪葉文化。
江明修(2003),《志工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何永福、楊國安(1993),《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三民。
余佩珊譯(1994),Peter F. Drucker原著《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遠流。
吳美連、林俊毅(1999),《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文化。
李淑珺譯,(2001),Steve McCurley & Rick Lynch原著,《志工實務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李隆盛、黃同圳(2000),《人力資源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李瑞金(2001),《老人社區照顧服務理論與實務》。台北:福利社會雜誌社。
李聲吼(1997),《人力資源發展》。台北:五南。
周文賢(1997),《統計學》。台北:智勝文化。
林萬億(1993),《現行公務機關義工人力運用情形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林萬億等著(1999),《台灣社會福利的發展-回顧與展望》,台北:五南。
胡慧嫈譯,Kathleen McInnis-Dittrich原著(1997),《整合社會福利政策與社會工作實務》。台北:揚智文化。
孫本初(1998),《公共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張火燦(1998),《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曾華源、鄭讚源、陳政智(1998),志願服務工作發展趨勢:以祥和計畫志願服務之推動為基礎,台北:內政部。
黃英宗(1998),《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
詹火生譯(1987),《社會政策要論》。台北:巨流。
蔡宏昭(1989),《老人福利政策》。台北:桂冠。
賴兩陽(2002),《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台北:洪葉文化。
(1989),《如何辦理志工訓練》。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簡建忠(1995),《人力資源發展》。台北:五南。
魏梅金譯,Spencer, Lyle M.原著(2002),《才能評鑑法:建立卓越績效的模式》。台北:商周。
二、期刊
王糸秀蘭(2000),〈從公私部門福利角色功能談社會福利社區化之運作模式〉,《空大社會科學學報》,第8期,頁165-190。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暨中華民國弘道志工協會(2003),年報8。
朱斌妤、葉旭榮與黃俊英(2002),〈志工參與行為意向模式〉的建構及其在老人福利機構志工招募的應用〉,《管理學報》,第19卷第3期,頁475-505。
李宗派(1997),〈探討志工服務與社區營造之關係〉,《社會福利》,第133期,頁38-45。
李瑞金(2002),〈新世紀標竿─志願服務〉,扶輪社。
李聲吼(2001),〈非營利組織領導者人力運用與開發策略之探討〉,《研習論壇》,第3期,頁27-40。
周月清(2000),〈香港社區照顧緣起與發展現況及其對台灣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92期,頁215-232。
林建煌、黃同圳與莊世杰(2003),〈一個整合人力資源、組織脈絡與持續性競爭優勢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架構:資源基礎觀點〉,《商管科技季刊》,第4卷第1期,頁53-68。
林勝義(2001),〈國內志願服務教育訓練之評鑑〉,《社區發展季刊》,第93期,頁211-220。
施教裕(1999),〈社會福利社區化的理念省思和問題探討(上)〉,《社會福利》,第141期,頁16-43。
施教裕(2001),〈各縣市志願服務業務評鑑觀感〉,《社區發展季刊》,第93期,221-227頁。
唐啟明(1994),〈社區發展與老人福利工作之推展〉,《社區發展季刊》,第65期,頁72-76。
孫健忠(1988),〈民間參與社會服務的理念與方式〉,《社區發展季刊》,第42期,頁10-11。
翁毓秀(1999),〈家庭福利社區化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87期,頁135-151。(1999),〈社區照顧、社會福利社區化與社區發展〉,《社會福利》,第141期,頁45-53。
張英陣(1997),〈激勵措施與志願服務的持續〉,《社區發展季刊》,第78期,頁54-64。
郭登聰(1996),〈社會福利社區化的基礎探討〉,《福利社會》,第53期,頁4-9。
陳定銘(1999),〈非營利組織志工招募與甄選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128-141。
陳武雄(2001),〈志願服務法之剖析〉,《社區發展季刊》第93期,頁19-27。
陳金貴(2003),〈志願服務的內涵〉,《人事月刊》,第36卷第5期,頁6-14。
(2002),〈志願服務工作的功能與推行〉,《人事月刊》,第35卷第1期,頁6-14。
(1995),〈人力資源管理應用在公共部門的探討(上)〉,《人事月刊》,第21卷第3期,頁33-37。
(1995),〈人力資源管理應用在公共部門的探討(中)〉,《人事月刊》,第21卷第4期,頁20-25。
(1995),〈全面品質管理在公共部門的應用〉,《行政學報》,第26期,頁77-108。
陳政智(1999),〈非營利組織中志願工作者之管理:從人力資源管理觀點〉,《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117-127。
陳馨馨(1998),〈推動志願服務於公部門與農業推廣體系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81期,頁270-281。
陸光(1994),〈我國志願服務推展之過去、現在及未來〉,《社區發展季刊》,第65期,頁4-10。
曾華源(1997),〈人群服務組織志願工作者人力運用規劃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78期,頁28-34。
曾華源(2001),〈對我國擴大參與志願服務途徑與設置志工中心的建議〉,《社區發展季刊》,頁59-75。
曾騰光(1997),〈志願工作者的組織承諾與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社區發展季刊》,第78期,頁35-47。
黃木添、王明仁(1999),〈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的管理與專職人員角色與定位-以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105-116。
黃同圳(1998),〈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化程度與組織績效關係探討〉,《輔仁管理評論》,第5卷第1期,頁1-18。
黃家齊(2002),〈人力資源管理活動與組織績效-員工技能與動機的中介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2卷第4期,頁15-32。
劉弘煌(2000),〈社區資源的開拓、整合與分配〉,《社區發展季刊》,第89期,頁35-52。
劉香梅(1997),〈推展志願服務的困境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78期,頁73-77。
劉淑喜(2001),〈推展志願服務業務概況與未來之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93期,頁206-210。
潘中道(1997),〈志願服務人力的組織與運作〉,《社區發展季刊》,第78期,頁48-53。
鄭讚源(1997),〈如何整合民間資源建立志願服務網絡〉,《社會福利》,第128期,頁8-12。
三、論文
江宗文(民87),《公部門志工運用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社教機構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佑民(民86),《公務機關志工制度之研究-以台北市所屬各機關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官暐楨(民91),《從社會福利社區化之角度檢視我國老人照顧-以台北市獨居老人照顧方案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張英陣(1995),〈第三部門與社會福利分析〉,《社會福利政策策略原則分析研討會》。
陳金貴(2001),〈非營利組織的志工管理-志願服務法的回應〉,《非營利組織之發展與運作研討會》。台北:聯合報系、救國團。
(2001),〈E世代NPO人力資源之發展與挑戰〉,《非營利組織管理與發
展系列研討會--管理知能篇》。台北:國家發展文教基金會。
(2000),〈非營利組織之人力資源管理〉,《E世代非營利組織管理論壇-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台北: 白茂榮社區教育基金會,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
黃皇凱(民86),《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個案研究-以高雄市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良琪(民89),《醫院志願服務管理內在動態系統之研究-以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劉明翠(民81),《志願服務人員組織承諾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青少年輔導機構為例》, 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俊澄(民89),《非營利組織策略性志工管理模式之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信如(民74),《志願服務組織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網站
TNN台灣非營利組織研究網 http://npo.pad.nccu.edu.tw/
內政部志願服務資訊網 http://vol.moi.gov.tw/
內政部社會司 http://volnet.moi.gov.tw/sowf/index.htm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暨中華民國弘道志工協會 http://www.enpo.org.tw/enpo02/hd.htm
行政院主計處 http://www.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處志願服務網 http://wap.dgbas.gov.tw:8080/kindness/ideal01.htm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http://www.nyc.gov.tw/
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 http://www.ncl.edu.tw/
貳、西文部分
(I)Books
Armstrong, M.(1999).A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 7th eds. London ; Dover, N.H. : Kogan Page.
Armstrong, M.(1992).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y & action.London: Kogan Page.
Beaumont, P. B.(1993).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key concepts and skill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ell, M.(1999). 〈Volunteerung: Under Pinning Social Action in Civil Socitety for the New Millennium〉. In Clvicus(ed).Civil Society at the Millennium, pp.27-41. West Hartford, Connecticut: Kumarian Press.
Bohlander, G., Snell S. & Sherman, A.(2001).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12th eds. Cincinati, Ohio: South-western Collage Publishing.
Byars, L. L. & Rue, L. W.(1991)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rd eds. Homewood, Illinois: IRWIN.
Cascio, Wayne F.(1992).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 productivity, quality of work life, profits, 3rd eds. New York : McGraw-Hill.
Cenio O. A. & Robbins, S. T.(1994).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ncepts & practices, 4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Courtney, Roger(2002). Strategic management for voluntary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DeSimone, R. L. & Harris, D. M.(1998).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2nd ed. Fort Worth, Tex. : Dryden Press.
Ellis, S. J. & Noyes, K. K.(1990).By the people: A history of Americans as volunteers(revise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Fisher, James C. & Kathleen M., Cole(1993).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of volunteer programs : a guide for volunteer administrators.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French, W. L.(1994).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3rd ed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Gann, Nigel(1996).Managing change in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 a guide to practice. Buckingham [England] ; Philadelphia, P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Heidrich, Wiedman Heidrich(1990).Working with volunteers in employee service and recreation programs. Sagamor publishing, Inc.
Ilsley(1990).Enhancing the volunteer experience : new insights on strengthening volunteer participation, learning, and commitmen, 1st ed .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Jacobson, A.(1993).Principles of good practice for the field of volunteerism, Kansas City, Missouri: Ann Jacobson and Associates.
Johnson, N.(1995). 〈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voluntary sector in Britain from 1945 to the present day〉. In S. Kuhnle & P. Selle(eds.).Government and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pp.87-107. England: Cedric Chivers Ltd.
Kumamoto, A. & Cronin, J.(1987). 〈Volunteers’ Nonprofits’ special, but not very different, personnel dimension〉. In E. W. Anthes &J. Cornin(eds.), Personnel matters in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pp.313-334).Hampton, Arkansas: Independent Community Consultant.
Lewis, J. A., Lewis, M. D., & Souflee, F., Jr.(1991).Management of Human Service Programs, 2nd eds.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McCurley, S.(1991).Recruiting volunteers for difficult or long-term assignments. Downers Grove. IL: VMSystems.
McCurley, S., & Lynch, R.(1989).Essential volunteer management. Downs Grove, Illinois: VMSystems and Heritage Arts Publishing.
Milkovich, G. T. & Boudreau, J. W.(1994).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7th eds. Boston: Richard D. Irwin.
Morris, R. & Caro, F. G.(1996).“Productive retirement: Stimulating greater volunteer efforts to meet national needs”. The Journal of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 Vol. 4, No.2, pp.5-13.
Muehrcke, J.(1990).〈Smashing the stereotype〉. In J. Muehrcke(ed), Volunteer management: Leadership series(p.16).Madison, Wisconsin: The Society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Safrit, R. D., Smith, W. and Cutler, L.(eds.)(1992).Building Leadership and Skills Together. Columbus, Ohio: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Extension.
Salamon, L. M.(1987).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 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In W. W. Powel(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ieder, V. M. & Kirschbaum, D. C.(1977).Volunteers.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7th eds, 1582.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Singer, M. G.(199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oston: PWS-KENT Publishing Company.
Stenzel, A. K. & Feeney, H. M.(1976).Voluntee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 manual(revised ed.).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
Van Til(1988).Mapping the third sector : voluntarism in a changing social economy. New York : Foundation Center.
Wacker, Robbyn R., Karen A. Roberto, and Linda E. Piper(1998).Community resources for older adults : programs and services in an era of change. Thousand Oaks, Calif. : Pine Forge Press.
(II)Internet
AVA Association for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 http://www.avaintl.org/indexflash.html
UN Volunteers http://www.unv.org/index.htm
Measuring Volunteering: A Practical Toolkit
http://www.unv.org/publications/on_volunteerism/index.htm
World Volunteer Web http://www.worldvolunteerweb.org/index.htm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o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Voluntary Action http://www.arnova.org/
Institute for Volunteering Research http://www.ivr.org.uk/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黃家齊(2002),〈人力資源管理活動與組織績效-員工技能與動機的中介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2卷第4期,頁15-32。
2. 黃同圳(1998),〈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化程度與組織績效關係探討〉,《輔仁管理評論》,第5卷第1期,頁1-18。
3. 黃木添、王明仁(1999),〈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的管理與專職人員角色與定位-以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105-116。
4. 曾騰光(1997),〈志願工作者的組織承諾與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社區發展季刊》,第78期,頁35-47。
5. 曾華源(2001),〈對我國擴大參與志願服務途徑與設置志工中心的建議〉,《社區發展季刊》,頁59-75。
6. 曾華源(1997),〈人群服務組織志願工作者人力運用規劃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78期,頁28-34。
7. 陸光(1994),〈我國志願服務推展之過去、現在及未來〉,《社區發展季刊》,第65期,頁4-10。
8. 陳馨馨(1998),〈推動志願服務於公部門與農業推廣體系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81期,頁270-281。
9. 陳政智(1999),〈非營利組織中志願工作者之管理:從人力資源管理觀點〉,《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117-127。
10. 陳金貴(2003),〈志願服務的內涵〉,《人事月刊》,第36卷第5期,頁6-14。
11. 陳武雄(2001),〈志願服務法之剖析〉,《社區發展季刊》第93期,頁19-27。
12. 陳定銘(1999),〈非營利組織志工招募與甄選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128-141。
13. 郭登聰(1996),〈社會福利社區化的基礎探討〉,《福利社會》,第53期,頁4-9。
14. 張英陣(1997),〈激勵措施與志願服務的持續〉,《社區發展季刊》,第78期,頁54-64。
15. 翁毓秀(1999),〈家庭福利社區化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87期,頁135-151。(1999),〈社區照顧、社會福利社區化與社區發展〉,《社會福利》,第141期,頁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