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1 21: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喬臨
研究生(外文):CHENG,CIAO-LIN
論文名稱:從基因改造作物探討糧食安全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Food Security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指導教授:蔡育岱蔡育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AI,YU-TAI
口試委員:趙文志陳希宜
口試委員(外文):CHAO,WEN-CHIHCHEN,XI-YI
口試日期:2017-07-2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戰略暨國家安全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5
中文關鍵詞:基因改造糧食安全糧食危機綠色革命
外文關鍵詞:genetic modifiedfood securityfood crisisgreen revolu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7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曾任美國國務卿的亨利.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說過一句話,成為傳世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糧食成為主導世界格局最有效的武器之一,糧食安全造成的殺傷力和影響力,比任何武器都來得深遠。同時,糧食安全也關乎商業貿易、社會模式等層面,不是單純的溫飽需求而已。全球人口激增、耕地減少、極端氣候頻繁出現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勢必對糧食產量造成影響,綠色革命的成效已達強弩之末,基因改造技術的發展或許一個得以拯救糧食缺乏危機的契機。基因改造作物問世至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抗性表現如抗蟲、抗病、耐旱、耐除草劑、增加營養素等種類越來越多,所應用的作物品項也越來越多樣化,但世人對基因改造的疑慮卻更多更廣更深,牽涉環境污染、生物多樣性、種子專利權、糧食主權、土地正義與國際外交等層面,政府部門、跨國企業與學術機構之間的利益網絡,更讓基因改造作物陷入複雜難解的局面,市井小民也對其食用安全存有不信任感,各國對於基因改造作物所採取之政策以及實際發展狀況,也因國情、地理環境不同而有所差異。各國應以防患未然的觀念,共同謹慎且正確看待基因改造技術,利用國際組織的整合力量,從研究、種植、食用、加工、貿易等不同層面,訂定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合理標準,再由各國依國情及文化特色,因地制宜策定相關規範,並從實驗室的科學研究深入到日常生活,以期發現基因改造作物對全球最基本的人類社會組織「農村」及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飲食」的影響,方能消除大眾對基因改造技術的疑慮及不信任感,並成為促進糧食安全的利器之一。
There is a famous saying by the former secretary of state Henry Alfred Kissinger: “Control oil and you control nations; control food and you control the people.” Food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eapons that dominate the world pattern. The impact is far more profound than any weapons. At the same time, food security is also related to commercial trade, social model, and other levels, not simply the demand for food and clothing only. Simultaneously, Food security is not just a simple food and clothing needs but also related to commercial trade, social model, and other levels. Undeniable facts such as global population surge, arable land reduction, and extreme climate are bound to have an impact on food produc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is now like a spent arrow.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ology may be a chance to save food from lack of crisis.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nce the adv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Resistance performance such as insect resistance, disease resistance, drought, resistant herbicides, increase the nutrients, etc., more and more types, the use of the items are also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 but the world's doubts about th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s more and deeper. It involv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iodiversity, seed patent, food sovereignty, land expropri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plomatic dimension. Interest network betwee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are leaving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 into a complex situation. People also have distrust on food security.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countries for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dopted by the policy and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because of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different.
States should be common to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carefully and correctly look at genetic technology, Us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o set a reasonable set of standards from research, cultivation, food, processing, trade and other different levels, then by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o determine the relevant norms, and then from the laborator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the daily lif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laboratory can be integrated into daily life, with a view to discovering the effec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to the world's most basic human social organization "Rural" and the most basic needs of mankind "diet",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public's suspicion of genetic technology and distrust, and become one of the tools to promote food security.

摘要 i
目次 vi
圖次 viii
表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途徑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2
第二章 糧食安全與基因改造 13
第一節 糧食安全與人類發展 14
第二節 基因改造搶救糧食危機 25
第三節 基因改造作物現況 28
第四節 小結 32
第三章 基因改造作物發展 35
第一節 農業綠色革命 35
第二節 基因改造作物產能與特性 39
第三節 大宗基因改造作物分布 47
第四節 小結 56
第四章 美、歐及亞洲主要基因改造作物政策 59
第一節 美國 61
第二節 歐盟 65
第三節 中國 70
第四節 我國 73
第五節 小結 80
第五章 結論 8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3
第二節 未來展望 85
參考書目 87

《中文》
一、書籍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初版)。
芭芭拉.金索夫(Barbara Kingsolver),史帝文.霍普(Steven L. Hopp),卡蜜兒.金索夫(Camille Kingsolver)著,唐勤譯,自耕自食,奇蹟的一年:一個最低食物里程的成功實驗(臺北市:天下遠見,2008,第一版)。
拉吉‧帕特爾(Raj Patel)著,葉家興、謝伯讓、高薏涵、謝佩紋譯,糧食戰爭,(臺北:高寶國際出版,2009年,初版)。
孫智麗、余祁暐等著,國際基改食品管理制度與規範專題報告(臺北市:臺經院,2014年,初版)。
陳儒瑋、黃嘉琳等著,基改追追追:接露全球基改作物入侵生活的真相(新北市:幸福文化,2016年,初版)。
黃品維,「需求大增的高糧價時代」,收錄於李厚穎主編,圖解簡明世界局勢(2013年最新版)(臺北市:城邦,2012,四版)。
黃鉦堤,政治學方法論與行政分析立場(臺北:翰蘆,2007年,二版)。
葉志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周數位出版,2011年)。
蔡育岱,人類安全與國際關係:概念、主題與實踐(臺北:五南,2014年,初版)。
Ranjit Kumar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市:學富文化,2000年,第一版)。
二、期刊論文
毛正氣、崔怡楓、程國峰,「積極面對『非傳統安全威脅』-國防政策文件轉換之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7卷第3期(2013年6月),頁4-18。
田君美,「全球糧食問題解析」,國際經濟情勢雙週報,第1705期(2010年5月),頁5-12。
李晶晶,「WEF發布2008年全球風險報告」,國際經濟情勢雙週報,第1647期(2008年1月24日),頁91-92。
林子凱、王三太、王毓華等著,「十字花科蔬菜的雄不稔性簡介」,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第66期(2006年6月),頁4-7。
袁秋英、蔣慕琰,「抗除草劑基因改造作物之特性及其生態問題」,農政與農情,第140期(2004年2月),頁87-90。
張立英,「對綠色革命的反思」,糧食科技與經濟,第34卷第5期(2009年9月),頁9-12。
張忠民,「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制度法律剖析」,社會科學家,第6期(2007年11月),頁70-74。
陳聲肇,「寂靜的海嘯-糧食危機撼動世界經濟體系」,新聞大舞台,第60期,(2008年6月),頁18-23。
楊婉苓,「我國GMO規範概況及國際發展現況」,科技法律透析,第14卷第10期(2002年10月),頁23-27。
楊藹華,「漫談生物技術在作物抗蟲之應用」,台南區農業專訊,第32期(2000年6月),頁6-8。
蔡育岱,「從『國家』到『個人』:人類安全概念之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7卷第1期(2008年),頁151-188。
三、學位論文
曾家綸,從消費者與農民權益論基改作物之管理規範,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四、網頁
「10年內...大豆超越玉米成為農產品之王」,鉅亨網新聞中心,2017年6月23日,http://news.cnyes.com/news/id/3848246,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6月23日。
王泓琦,「衰微的農業與自殺的農民」,GEOGDAILY,2015年4月27日,http://www.geog-daily.org/worldstories/46,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4月12日。
王明來,「歐盟基因改造產品之發展政策與管理法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5年6月,http://www.coa.gov.tw/ws.php?id=8777,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4月27日。
「世界綠史:農業、人口與社會」,臺灣大學通識課程:植物與文明(2),http://seed.agron.ntu.edu.tw/civilisation/2-green.pdf,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20日。
余淑美,「基因科技與作物改良」,科技大觀園,2015年7月8日,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7W6X.htm,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5月11日
「綠色革命」,台灣wiki,2013年12月,http://www.twword.com/wiki/%E7%B6%A0%E8%89%B2%E9%9D%A9%E5%91%BD。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6月3日。
吳意琳,「淺談早期人類定居及農業的起源」,Map of mind log脈絡地圖,http://muhsuan.pixnet.net/blog/post/29307628-%E6%B7%BA%E8%AB%87%E6%97%A9%E6%9C%9F%E4%BA%BA%E9%A1%9E%E5%AE%9A%E5%B1%85%E8%88%87%E8%BE%B2%E6%A5%AD%E7%9A%84%E8%B5%B7%E6%BA%90,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1日。
林建成,「基因改造食品安全嗎?」,公視新聞議題中心,2012年4月16日,http://pnn.pts.org.tw/main/2012/04/16/%E5%9F%BA%E5%9B%A0%E6%94%B9%E9%80%A0%E9%A3%9F%E5%93%81%E5%AE%89%E5%85%A8%E5%97%8E%EF%BC%9F/, 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5月10日。
林鳳琪,「抗蟲基因轉殖作物之研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2007年,http://www.tari.gov.tw/df_ufiles/Applied/Ch09(1).pdf,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4月1日。
范倩瑋,「『基因改造食品』將為人類帶來是福?是禍?」,台肥季刊,2011年4月,http://www.taifer.com.tw/taifer/tf/051001/48.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6月26日。
「美國GMO管理精神概要」,農業生技產業資訊網,2010年6月18日,http://agbio.coa.gov.tw/theme/policy_detail.aspx?dno=32710&gno=,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4月27日。
「美國 StarLink 玉米事件」,GMO面面觀,http://gmo.agron.ntu.edu.tw/cases/starlink.htm,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6月1日。
「為什麼生物多樣性很重要?」,臺灣國家公園,2009年9月21日,http://np.cpami.gov.tw/youth/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754&Itemid=106,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25日。
陳建良,「GDP的基本概念與計算」,http://beaver.ncnu.edu.tw/projects/emag/article/200106/download/GDP1.doc,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1日。
郭亮伶,「【電子文庫-SHS環境科學專題】橘劑—掬盡越南血淚」,跨閱誌,2011年12月8日,http://shs.ntu.edu.tw/shsblog/?p=7755,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4月8日。
許桂森,「starlink 事件之衝擊與省思」,http://www.miobuffer.com.tw/parc/8911/09.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6月1日。
「國際間基因改造食品範圍」,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http://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3975#.V3AMS7h97IU。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6月18日。
基因農業,http://www.agrogene.cn/guandian/viewpoint-83.s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30日。
章大腸,「基改的故事─苦澀的種子」,上下游市集News & Market,2012年10月27日,https://www.newsmarket.com.tw/gmo-contamination/ch00/, 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5月25日。
彭明輝,「糧食與經濟的鬼扯」,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2011年11月6日,http://mhperng.blogspot.tw/2011/11/blog-post_2550.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4月4日。
黃三光、曾經洲等著,「基因改造作物的優勢與潛藏危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藥毒所專題報導第.63期,2001年,http://www.tactri.gov.tw/wSite/public/Attachment/f1379153650641.pdf,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6月2日。
黃榮源,「歐洲聯盟的興起、發展與前景」,http://www.ntpu.edu.tw/rcpoes/CANC/data/pub/content/vol7/7-1.pdf,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6月17日。
程兆熊,「農業歷史演進」,中華百科全書,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277&nowpage=1,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2日。
楊明憲,「全球糧食現況與我國糧食安全策略之芻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2年12月,http://www.coa.gov.tw/ws.php?id=2446697,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1日。
葉乃靜,「質性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06/。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10月14日。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我國加入WTO對產業的影響與因應措施」,WTO入口網,2004年6月14日,http://www.trade.gov.tw/cwto/Pages/Detail.aspx?nodeID=355&pid=510232&dl_DateRange=all&txt_SD=&txt_ED=&txt_Keyword=&Pageid=0,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1日。
農民保種運動,觀點種子網,http://seed.agron.ntu.edu.tw/fcs/saving/saving2.ht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6月1日。
「農業轉基因生物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公報,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gongbao/2011/issue_.htm,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6月18日。
劉玉文,「鮮享在地,提升糧食自給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1年11月,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9VVYbQTSN5gJ:www.coa.gov.tw/ws.php%3Fid%3D24393%26RWD_mode%3DN+&cd=2&hl=zh-TW&ct=clnk&gl=tw,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1日。
劉惠敏,「世界糧食會議暴露了什麼問題?」,http://linkage.ngo.tw/worlddeconomic&glbalization/globalization/starve020820.ht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12月1日。
廖靜蕙,「大豆怎麼了?」,環境資訊中心,2013年10月21日,http://e-info.org.tw/node/94426,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5月1日。
臺大種子研究室,「石油農業─我們都是吃石油長大的」,晴耕雨讀,2012年3月15日,http://seeds.tw/story/2/13,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0日。
「綠色革命」,MBA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zh-tw/%E7%BB%BF%E8%89%B2%E9%9D%A9%E5%91%BD,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0日。
蔡三福、張敬宜、黃振聲、王順成等合著,「基因改造產品的毒性與過敏性之安全評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技術專刊第134號,www.tactri.gov.tw/wSite/public/Attachment/f1379294264577.pdf, 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6月10日。
蔡佳珊,「路邊捕獲基改豆─基改種子落地生根調查報導」,上下游市集News & Market,2016年10月3日,https://www.newsmarket.com.tw/gmo-contamination/ch00/, 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4月24日。
蔡適任,「基因改造大豆的阿根廷探戈」,天堂島嶼,2010年11月9日, http://jaladanse.blogspot.tw/2010/11/blog-post_09.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6月25日。
「種基改棉花令農夫自殺?數據說了不一樣的話」,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15年8月27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3462,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6月25日。
「糧食武器」,台灣WORD,http://www.twword.com/wiki/%E7%B3%A7%E9%A3%9F%E6%AD%A6%E5%99%A8,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4月1日。
譚偉恩,「國際貿易中的食品安全:「中國製造」的威脅或全球化的宿命」?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5/44/5b.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6月26日。
譚偉恩、蔡育岱,「『國關淺談』非傳統安全(上)」,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2015年2月24日,http://www.insight-post.tw/team-project/20150224/11795,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4月13日。
「Monsanto | Genuity® DroughtGard™ --高效節水的雜交玉米品種-孟山都」,孟山都公司,http://www.monsanto.com.cn/improvingagriculture/pages/gaoxiaojieshui.aspx。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6月10日。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17,http://www.tidf.org.tw/zh-hant/films/26828,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4月12日。

《英文》
一、網頁
Clive James,「Global Status of Commmercialized Biotech/GM Crops:2014」,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rgi-biotech Application,2014年3月25日,http://www.isaaa.org/resources/publications/briefs/49/executivesummary/default.asp。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10月30日。
「ISAAA Brief 51-2015: Executive Summary」,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 ISAAA,http://isaaa.org/resources/publications/briefs/51/executivesummary/default.asp,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4月8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