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0 07: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穎健
研究生(外文):Ying-chien Lin
論文名稱:運用田口方法於生產成本最佳化
論文名稱(外文):Production Cost Optimization Using the Taguchi Methods
指導教授:邱靜娥邱靜娥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ing-Er Ch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工業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7
中文關鍵詞:迴歸模式田口方法生產成本表面粗糙度
外文關鍵詞:Surface roughnessProduction costTaguchi Methodsregression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同一家公司中,若上下游製程僅注重部門本身績效,易造成公司整體效率不彰、成本升高等不良現象。
本研究運用田口方法找出機械加工車銑床表面粗糙度與加工時間最佳化參數,然後運用迴歸分析找出機械加工與手工研磨兩製程之關係,最後探討兩製程間該如何搭配才能使總生產成本最佳化,本研究結果如下:
機械加工最佳化參數方面,影響車床粗糙度最鉅者為切削進給率,且加工時間與其加工件粗糙度有明顯負相關。在甲、乙銑床部份影響其加工件粗糙度品質優劣分別為切削深度與切削進給率,且發現當其加工面粗糙度介於0.949-1.780μm之間時,和加工時間無明顯相關性存在。
另外在手工研磨時間與機械加工成品粗糙度部份,由迴歸分析得知車床加工面粗糙度與手工研磨時間存在正相關,至於銑床部份得知當銑床加工面粗糙度值介於0.949-1.780μm時,不會影響研磨銑床加工面的時間。最後將以上數據帶入成本試算表得知,以本研究設計產品、參數之條件下求得:當車床、銑床各加工面粗糙度最高時搭配手工研磨時間最長者得到兩製程生產總成本最佳解。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competitiveness in manufacture field, there are many improving actions related to cost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revolution are taking placing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overall process balancing and transaction among stations are not usually carefully managed. There are several examples showing that efficiency improvement plan which only focus on each station might actually decrease overall performance due to conflict between each action.
Optimization on key parameters of machining by Taguchi Method, model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machining and manual grinding by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improving the transaction between stations are proposed to minimize the overall production cost. The find-out is:
The most critical parameter involving surface roughness during lathe is Cutting feed, and the longer machining time results in worse surface roughness. On the other hand, Cutting Depth and Cutting feed are the key parameters for miller, but the machining time is not related to surface roughness when surface roughness is 0.949-1.780μm.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e higher Surface roughness of lathe results in longer manual grinding time. However, Surface roughness of miller has no impact on manual grinding time if Surface roughness of miller is 0.949-1.780μm . In summary, the lowest overall production cost comes from the highest surface roughness of lathe and miller combined with longest manual grinding time.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致謝iii
目錄iv
圖目錄ix
表目錄xxi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方法 2
1.4 研究流程 4
1.5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4
1.5.1 研究範圍 4
1.5.2 研究限制 5
1.6 研究章節內容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 鍛造輪圈生產流程簡介 6
2.2 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工具機簡介 8
2.3 切削原理與理論10
2.3.1 刀具壽命 11
2.4 表面粗糙度 12
2.4.1 表面粗糙度基本概念 12
2.4.2 表面粗糙度的量測基本術語(Terminology)與表示法 12
2.4.3 表面粗糙度符號表示方法 14
2.4.4 表面粗糙度量測方法 15
2.4.5 切削條件對表面粗糙度影響 15
2.5 田口方法 17
2.5.1 發展歷史 17
2.5.2 基本概念 17
2.5.3 田口方法的三階段程序 20
2.5.4 直交表 23
2.5.5 信號雜音比(signal-to-noise ratio;SN 比) 25
2.6 迴歸分析 27
2.6.1 建立迴歸方程式與估計迴歸模型 27
2.6.2 評判迴歸模型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3.1 實驗對象 29
3.2 實驗設備 31
3.3 表面粗糙度量測方法之設計 37
3.3.1 量測表面粗糙度方法之設計 37
3.3.2 表面粗糙度量測方法 37
3.4 田口實驗設計 39
3.4.1 抽樣設計 40
3.4.2 因子、水準、直交表的選擇 40
3.4.3 實驗進行與收集數據 43
3.5 迴歸分析 46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分析 48
4.1 表面粗糙度前測試驗之結果分析 50
4.1.1 輪圈A面量測數據分析-ANOVA 51
4.1.2 輪圈B面量測數據分析-ANOVA 52
4.1.3 表面粗糙度前測試驗結論 54
4.2 抽樣過程與實驗品之品質確認 54
4.2.1 抽樣過程 54
4.2.2 實驗品之品質確認-硬度檢測之數據分析 54
4.2.3 實驗機台選擇與檢查確認 55
4.3 機製成品之表面粗糙度與加工時間最佳化參數-車床 56
4.3.1 車床粗糙度實驗結果之敘述性統計 56
4.3.2 車床粗糙度各實驗編號群組內數據分析-ANOVA 58
4.3.3 車床粗糙度各實驗編號群組間數據分析-ANOVA 60
4.3.4 車床粗糙度甲乙兩線實驗編號數據比較分析- t檢定 61
4.3.5 車床粗糙度直交表配置結果:望小特性;SN比 63
4.3.6 車床粗糙度直交表配置結果:望大特性;SN比 65
4.3.7 車床加工時間實驗結果之敘述性統計 67
4.3.8 車床加工時間各實驗編號群組間數據分析-ANOVA 67
4.3.9 車床加工時間甲乙兩線實驗編號數據比較分析- t檢定 68
4.3.10 車床加工時間直交表配置結果:望小特性;SN比 69
4.3.11 車床加工時間直交表配置結果:望大特性;SN比 71
4.3.12 車床粗糙度與車床加工時間相關分析 73
4.4 機製成品之表面粗糙度與加工時間最佳化參數-銑床 74
4.4.1 銑床粗糙度實驗結果之敘述性統計 74
4.4.2 銑床粗糙度各實驗編號群組內數據分析-ANOVA 77
4.4.3 銑床粗糙度各實驗編號群組間數據分析-ANOVA 80
4.4.4 銑床粗糙度甲乙兩線實驗編號數據比較分析- t檢定 81
4.4.5 銑床粗糙度直交表配置結果:望小特性;SN比 82
4.4.6 銑床粗糙度直交表配置結果:望大特性;SN比 84
4.4.7 銑床加工時間實驗結果之敘述性統計 86
4.4.8 銑床加工時間各實驗編號群組間數據分析-ANOVA 86
4.4.9 銑床加工時間甲乙兩線實驗編號數據比較分析- t檢定 87
4.4.10 銑床加工時間直交表統計分析:望小特性;SN比 88
4.4.11 銑床加工時間直交表統計分析:望大特性;SN比 90
4.4.12 銑床粗糙度與銑床加工時間相關分析 92
4.5 機製成品表面粗糙度與手工研磨時間之迴歸分析 93
4.5.1 輪圈A面粗糙度與手工研磨時間之迴歸分析 93
4.5.2 輪圈B面粗糙度與手工研磨時間之迴歸分析 96
4.6 機製成品與研磨成品之生產總成本探討 100
第五章 結論及未來方向 104
5.1 以田口方法求機械成品粗糙度與加工時間最佳化參數結論 104
5.1.1 車床部份結論 104
5.1.2 銑床部份結論 104
5.2 以迴歸模式求研磨時間與機製成品表面粗糙度之關係結論 105
5.2.1 輪圈A面粗糙度與手工研磨時間結論 105
5.2.2 輪圈B面粗糙度與手工研磨時間結論 105
5.3 求機製成品與研磨成品之生產總成本最佳化結論 105
5.4 未來研究方向 106

參考文獻107
中文文獻:
1.Robert Y. Cavana、Brian L. Delahaye、Uma Sekaran(2003)。企業研究方法(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莊立民、王鼎銘譯)。台北:雙葉書廊。
2.Fred E.Meyers, James R. Stewart,張東孟 藍俊雄 編譯,2004,工作研究,台北:高立。
3.David S. Moore,鄭惟厚譯,1998,統計 讓數字說話,台北:天下遠見。
4.William J. Stevenson,傅和彥譯,1999,生產管理,台北:前程企管。
5.蔡耀宗,2004,品質工程大師田口玄一博士八秩論壇21世紀品質工程新趨勢研討會記實,品質月刊,40(10),頁17-20。
6.陳昭君,2006,運用田口方法於軟體專案開發成本預估之研究,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頁22-27。
7.王世明,2004,CNC工具機加工性能最佳化系統之研究與開發,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位論文。
8.王世明,2004,刀具剛性與切削精度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位論文。
9.田口玄一 主編、田口品質工程組 翻譯,1991,田口式品質工程講座1 – 4,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10.呂建宏,2001,不�袗�切削之表面粗糙度預測及參數最佳化模式之探討,屏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1.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
12.李輝煌,2000,品質設計的原理與實務,台北:高立圖書。
13.巫維標,2000,機工實習.一,車工(床)實習,台北:文京圖書。
14.林惠玲、陳正倉 合著,2003,應用統計學,台北市:雙葉書廊。
15.林詩禹、陳志堅 編著,2005,精密量測檢驗(含實習),台北:全華。
16.高道鋼 編譯,1999,實用銑床加工技術,台北:全華。
17.陳進郎,2004,數控工具機,台北:全華。
18.陳永正,1998,6061鋁合金之高速銑削行為與實驗探討,國立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9.張志平、吳碩傑、林文賓,2004,應用田口方法於高速引擎參數之最佳化設計,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40 屆年會 高雄市分會第30 屆年會暨第10 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論文集,C1-1,1-10 頁。
20.張弘彥,2003,AL6061-T6端銑削加工面精度之分析:尺寸精度與表面粗糙度之研究,大同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1.許春耀,2003,結合高溫及超音波振動對鎳基MAR-M247合金銑削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22.曾彥羲,2003,田口方法應用於高速CNC銑削加工製程之最佳參數設計,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碩士論文。
23.詹峻凱,2006,競爭式多目標最佳車削參數之研究,大同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4.楊世瑩(民94)。SPSS 統計分析實務。台北:旗標。
25.葉怡成,2001,實驗計劃法:製程與產品最佳化,台北:五南。
26.鄭燕琴,1991,田口品質工程技術理論與實務,台北: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
27.賴廷鏤,1998鋁合金6061-T6銑削加工表面粗糙度最佳化切削參數研究,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8.賴耿陽 譯,2003,CNC切削加工技術,台南市:復文。
29.蘇朝墩,2004,專訪世界品質大師:田口玄一博士,品質月刊,40(3),頁30-32。
30.蘇朝墩,2005,品質工程,台北:中華民國品質學會。
網站:
1.永進機械網站,2007,Available: http://www.ycmcnc.com/chinese/init.jsp?include=product/mv/mv86a.jsp# [2007/5/2]。
2.台中精機網站,2007,Available: http://www.or.com.tw/index_ch.htm [2007/5/2]。
3.瑞士PROCEQ SA公司網站,2007,Available: http://www.proceq.com/index_fl.htm [2007/5/2]。
4.德國MAHR公司網站,Available: MAHR,http://www.mahr.com [2007/5/2]。
5.維基百科,2007,Availabl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9%9F%E5%BA%8A [2007/5/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