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4 17: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元
研究生(外文):Chen, Yuan
論文名稱:國家公園非遊憩區遊憩使用問題之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creational-use issues at non-recreational area of the national park
指導教授:張俊彥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Chun Y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5
畢業學年度:8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2
中文關鍵詞:國家公園遊憩使用遊憩承載量遊憩體驗遊憩衝擊
外文關鍵詞:national parkrecreational-userecreation carrying capacityrecreation experiencerecreation impac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23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國家公園內,在遊憩資源之開發和遊憩活動之規劃引導上係因藉使用分區
予以管制並以「遊憩區」之闢建為滿足遊憩需求之主要方式,然而由於「
遊憩區」的面積有限,故除了「遊憩區」範圍,在其他蘊藏著豐富遊憩潛
力之景觀資源及替代性遊憩功能之分區,如特別景觀區或生態保護區因具
有獨特且稀有之生態環境和資源,往往更容易營造高品質的戶外遊憩環境
,而在一般管制區則因其既有開發程度及可及性較高,也提供了便利的遊
憩附屬環境均成了遊憩活動頻繁之場所。未予明確規範的遊憩使用行為最
直接的是造成對資源的衝擊和傷害,間接的影響則抵觸了法令和經營管理
目標;至於就戶外遊憩研究之角度來看,遊客則可能因衝突現象而影響其
遊憩體驗和品質。本研究動機係導源於遊憩承載量之基本觀念,藉以探討
遊憩使用之問題,另以歸納比較實質生態、社會心理以及經營管理措施三
種不同向度之相關理論承載量理論,作為實証研究架構之基礎。依據本研
究之目的及設定假說,將前揭向度歸納為「遊憩使用衝擊分析」與「遊憩
體驗差異比較」兩項課題作為架構發展探討之重點,而國家公園「遊憩區
」與「非遊憩區」土地使用分區類別與遊憩利用功能則用以界定比較分析
之組別,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前述兩種不同分區在「遊憩使用衝擊」和「遊
憩體驗」之影響差異。實証研究之個案分析選定陽明山國家公園之遊憩據
點、資源和遊客為樣本分別施予調查分析,包括「資源衝擊」與「經營管
理措施衝擊」兩項;遊憩體驗部份以問卷所收集之資料來分析不同分區遊
憩活動對遊憩體驗造成之差異影響。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