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是從表現主義的觀點探討。「空籠故事」這個劇本 的舞台技巧,象徵的運用,夢幻式的自我投射與衝突的具體表現。表現主義如同一組 心理解析的儀器,可將人類心靈的痛楚和掙扎很具象地呈現出來,然而,它所能做到 的也僅止於此。這樣的探索非但不能滿足一個對生命無止盡的追求者,更重要的是, 它不能將此劇本做最完整且深入的詮釋。 於是,本論文的第二部分將應用佛學的唯識觀點針對劇本中所呈現出心靈的執著狀態 ,作更深入的詮釋。同時,經由表現主義的分析,我們已經看朏劇本中所隱射的人性 與世間的矛盾現象;現在,藉著佛學中道思想「有」、「無」的探討,更能貼切地體 會出「空籠」與「萬花筒」的象徵意義,以及它們與心經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的關係。此外,佛學中華的部分思想亦可用來詮釋此劇本複雜的結構。至此,方可說 對這一齣「深入人心」的舞台劇,做了相當的瞭解與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