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8 21:30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禹志
研究生(外文):
Yu-zhi Chen
論文名稱:
系統動力學應用於大甲溪水污染防治策略研擬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f System Dynamic in Da-jia River 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指導教授:
李漢鏗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
水利工程所
學門:
工程學門
學類:
河海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系統動力學
、
水污染整治
、
大甲溪流域
外文關鍵詞:
Da-jia River
、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
Systematic Dynamic
相關次數:
被引用:
8
點閱:470
評分:
下載:89
書目收藏:2
近年來,台灣地區由於人口成長、生活水準提升加上都市化及產業結構的改變,導致總用水量逐年急速攀升中。就供給面言,已達「缺水」的臨界點,這將對於國家未來經濟及永續發展形成瓶頸障礙。在各標的用水需水量日益增加和新水源開發不易,且可直接引用之水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有鑑於此,河川水質議題必須進行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以大甲溪流域為研究對象,針對各項污染源架構出因果回饋環路。蒐集的相關資料,藉由統計方法與經驗公式的技術,萃取相互間的因果關係,以作為系統動力學模型之嵌入資訊,藉此建置系統動力學模式提供後續研究之策略研擬。最後利用近年相關數據作模型檢定驗證之步驟,以觀察模型整體的可靠性。在經水污染防治策略整合後,模擬河川生態基流量放大、養豬離牧、風景區遊憩污染防治和鄉鎮污水下水道系統等相關防治方案,評估各項防治方案之成效。
依照大甲溪流域現況經模擬成果顯示,最佳防治策略為鄉鎮污水下水道系統。在枯水期時可以搭配河川基流量放大策略,來獲得更大的改善成效。若以河段整治觀點來看,德基水庫至石岡壩之中河段,谷關風景區遊憩污染須有效的防治;石岡壩至河口之下游河段,須持續加強養豬離牧策略的執行,來達到河川水質改善的最佳效用。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in Taiwan in recent years has elevated the demand for water resource in water provision. In water supply system, water shortage is the restriction on the national economical and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 is a goal worthy of consideration in Taiwan. The efficient water reuse in basin is one of important works for achieving mention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ight of above reason, the topic of water quality must be more detailed study in the future.
This research object i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 the Da-jia river.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poses three procedures (1.Define the problem and describe the system. 2. Develop the model of system dynamics and build confidence in the model. 3.Use the model for several strategies simulation and make an index to represent the performance of simulation analysis ) to solve interested problems according to integrate the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and data mining.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by balancing water pollu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 of the system structure on policy interventions. The policies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clude of enlarging base flow, reducing livestock pollution loading, tourist pollution control, and sewerage systems.
The results of simulating show that the best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s building sewerage systems in Da-jia river basin. In dry season, enlarging base flow add to improve water quality. Tourist pollution control could improve river water quality between Te-chi reservoir and Shih-kang dam. For improving downstream quality must continue reducing livestock pollution loading.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1.2 研究動機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及流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系統動力學
2.1.1 系統動力學背景
2.1.2 系統動力學原理
2.1.3 系統動力學之特性與功能
2.1.4 系統動力學思考邏輯
2.1.5 系統動力學物件導向設計
2.1.6 系統動力實用案例
2.2 河川污染防治
2.2.1 河川整治之目標
2.2.2 河川整治之策略
2.2.3 國內河川整治案例
2.3 國內流域聯合整治整治策略
2.3.1 總量管制
2.3.2 放流水標準與河川涵容能力
2.3.3 污水下水道
第三章 大甲溪流域現況分析
3.1 大甲溪流域之環境介紹
3.2 大甲溪流域水體水質現況
3.2.1 大甲溪流域河段之水體分類
3.2.2 大甲溪流域河川水質監測站
3.3 大甲溪流域污染現況
3.3.1 大甲溪流域水體水質達成率分析
3.4 大甲溪水質污染整治之系統描述
第四章 系統因果回饋圖及模型建置
4.1 因果回饋圖
4.2 基礎模型流圖
4.3系統動力模型與參數
4.3.1 水量面推估之系統動力模型
4.3.2 生活污染之系統動力模型
4.3.3 畜牧污染之系統動力模型
4.3.4 工業污染之系統動力模型
4.3.5 遊憩污染之系統動力模型
4.3.6 污水下水道之系統動力模型
4.4 模型檢定
4.4.1 水量面模型檢定
4.4.2 污染面模型檢定
4.4.3 檢定結果分析
第5章 策略研擬與分析
5.1 策略研擬
5.1.1 生活污染整治策略研擬
5.1.2 畜牧污染整治策略研擬
5.1.3 風景區遊憩污染整治策略研擬
5.2 策略模擬分析
5.2.1 河川基流量放大
5.2.2 養豬離牧
5.2.3 風景區遊憩污染整治
5.2.4 鄉鎮污水下水道系統
5.3 模擬成果分析
第6章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6.2 建議
參考文獻
1. 台中縣環境保護局(2004),「九十三年大甲溪流域污染源稽查管制計畫」。
2. 台灣省政府環境保護處(1991),「大甲溪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報告」。
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8),「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綱要計畫---高屏溪、淡水河、頭前溪、大甲溪及曾文溪部分」。
4.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1),「事業廢水管理制度研究-流域污染源削減最佳化策略與管理制度之研究」。
5. 李明益(2001),「河川流域水管理系統動力模式之發展與建立」,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6. 李魁裕(2001),「高屏溪水質水量改善之成本效益分析」,國立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 阮威堯(2004),「系統動態方法在水資源開發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之應用」,逢甲大學土木及水利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8. 林玄理(1996),「都市成長與水資源關係之研究-以大甲溪流域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9. 侯漢君(1998),「系統動態的決策模式:以土地規劃為例」,行政學報,29,151-212。
10. 張又仁(2005),「農業灌溉水體水質污染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張哲銘(2004),「921地震後大甲溪流域全方位治理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張鴻斌(2003),「高雄市都市發展與市中心區水污染之系統動力學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張王黎方(2000),「大甲溪流域水資源運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黃鈺珊(2001),「高屏溪流域水資源永續發展政策規劃之系統動力學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黃薏潔(2005),「健康風險標準與社會經濟政策相關因素之系統動態研究-以自來水中THMs為例」,逢甲大學水利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陳明業(2002),「淡水河水資源系統動力模式與永續管理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陳亭玉(2000),「河川流域水土資源承載力與永續力評量模式之發展」,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游建華(2003),「永續土地利用管理決策支援系統之發展」,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19. 詹麗梅(2001),「區域供水系統動力模型建立與策略評估-以大基隆供水區為例」,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經濟部水利署(2005),「區域水資源永續利用之策略模擬之分析」。
21.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03),「大甲溪流域聯合整體治理規劃」。
22. William J. Mitsch and Sven Erik Jargense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 P.359~P.366, 2004.
23. ZHI-CHAO HE etc,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 dynamics with impact analtsis for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Taiwan, National Chia Tong University, 2005.
參考網址:
1. 台中縣政府主計室,http://accgov.com.tw,(2006)。
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http://www.epa.gov.tw,(2006)。
3. 經濟部水利署,http://www.wra.gov.tw/,(2006)。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高屏溪流域水資源永續發展政策規劃之系統動力學研究
2.
淡水河水資源系統動力模式與永續管理策略之研究
3.
區域供水系統系統動力模型建立與策略評估-以大基隆供水區為例
4.
河川流域水土資源承載力與永續力評量模式之發展
5.
永續土地利用管理決策支援系統之發展
6.
系統動態方法在水資源開發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之應用
7.
高雄市都市發展與市中心區水污染之系統動力學研究
8.
河川流域水管理系統動力模式之發展與建立
9.
921地震後大甲溪流域全方位治理之研究
10.
農業灌溉水對水體水質汙染之研究
11.
都市成長與水資源關係之研究-以大甲溪流域為例
12.
健康風險標準與社會經濟政策相關因素之系統動態研究—以自來水中THMs為例健康風險標
13.
多元化水資源策略模擬與經濟財務分析
14.
大甲及大安溪流域水量改善策略對BOD之影響研究
15.
氣候變遷對台中地區缺水風險之影響評估
1.
9. 侯漢君(1998),「系統動態的決策模式:以土地規劃為例」,行政學報,29,151-212。
1.
利用質量平衡與系統動力學研擬水污染防治策略
2.
台中市BRT公車捷運系統路網規劃之研究
3.
高速公路鋪面種類與齡期對行車噪音特性之影響
4.
建立台鐵路線管理系統可行性研究
5.
防護柵欄設置景觀評估指標系統之研究
6.
利用水質評估溼地成效-以雲林口湖溼地為例
7.
水庫異重流之數值模式
8.
沉砂池泥砂沉降特性之研究
9.
應用三維雷射掃描技術於大型儲油槽之變形分析
10.
基於群組化邊緣與交點特徵的影像封閉輪廓擷取方法
11.
線上遊戲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魔獸世界為例
12.
漫遊者於城市隙縫-台北東區巷弄空間,真實/看不見/再現之探究
13.
公民投票對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挑戰
14.
運用系統動力學處理複雜問題之思維─以綜合治水為例
15.
以ISO9001:2000為基之生產流程監控機制建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