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臺中市政府交通局 (2011)。交通局規劃大臺中6條BRT路網遍及全市29個行政區。
[2]弓敏 (1986)。都市大眾運輸系統之行銷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孔祥鴻 (1997)。大眾運輸系統訂價決策之研究-以大台北都會區為例。東吳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4]王西秩 (2004)。現代城市交通。凡異出版社
[5]王保進 (2008):多變量分析—套裝程式與資料分析。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6]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1994)。先進大眾運輸使用者即時資訊系統技術評估之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7]王潔敏 (2009)。大眾運輸系統對房地產價格之影響研究-以高雄大都會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8]余鎔亘 (2008)。高齡者搭乘醫療副大眾運輸系統之意願與願付價格影響主成分分析。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宋怡君 (2005)。先進大眾運輸系統之效益評估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李克聰 (2001)。大眾運輸學。俊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1]李建佑 (2002)。都會大眾運輸系統整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碩士論文。[12]紀百晉 (2004)。城際大眾運輸系統中乘客群之搭乘行為與心理關聯因素量測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3]郭奕妏、馮正民與葉文雅 (2012)。探討高鐵實施不同票種之價格促銷方案對小汽車駕駛人運具選擇行為的影響。運輸學刊, 24(4), 435-466。[14]游弘裕 (2008)。大眾運輸系統轉乘站周邊步行環境對搭乘意願之影響-以高雄捷運為例。屏東科技大學景觀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5]黃柏維 (2008)。大眾運輸系統之服務品質探討─國內航空西部航線與台灣高鐵服務評價之比較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6]葉蓉樺(2009)。科學博物館教學研究:家庭觀眾群體對節能減碳觀念的知與行初探。中華民國第25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720-725。
[17]劉冠霆 (2009)。副大眾運輸系統之需求行為分析:以台南縣歸仁鄉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8]盧俊良 (1987)。大眾運輸系統最佳整合非線性營運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謝啟文 (2008)。臺北大眾運輸系統票證整合影響因子之分析-議價模型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顏進儒 (1999)。運輸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1]蘇秀枝、蔡新聲、王為國、張華南、王文裕、白子易 (2012)。國小家長節能減碳之知識、態度與行為之調查。朝陽學報,17,107-152。[22]蘇盈瑜 (2011)。需求反應式大眾運輸系統願付價格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3]Gordon, C. (2010). Latent demand for transit: the case of Canberra's proposed LRT. The 33rd Australasian Transport Research Forum Conference at Canberra.
[24]Hotelling, H. (1936). Relations between two sets of variates, Biometrika, 28, 321-377.
[25]Litman, T. (2013). Evaluating public transit benefits and Costs, Best Practices Guidebook, Victoria Transport Policy Institute.
[26]Sharma, S. (1996). Applied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John Wiley.
[27]Taylor, B. D. and Fink, C. N. Y. (2003).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ransit ridership: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ridership literature, e-scholarshi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8]Taylor, B .D. et al. (2008). Nature and/or nurture? Analyzing the determinants of transit ridership,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doi: 10.1016/j.tra.2008. 06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