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2 01: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萬友良
研究生(外文):WANYULIANG
論文名稱:大眾運輸系統潛在需求預測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Prediction of Potential Demand on Mass Transportation
指導教授:楊懿淑楊懿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NGYISHU
口試委員:陳偉星宋明弘
口試委員(外文):CHENWEI SINGSUNGMINGHUNG
口試日期:2013-06-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工業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8
中文關鍵詞:大眾運輸預測主成份分析法典型相關分析邏輯斯迴歸分析
外文關鍵詞:mass-transportation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logistic regress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利用主要能源議題及民眾對大眾運輸的觀感作為預變項,以油價漲幅為前提以邏輯斯迴歸分析建立民眾轉乘大眾運輸系統意願的機率。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萃取主要能源議題,再以典型相關分析驗證主要能源議題與民眾對大眾運輸的觀感之相關性,說明本研究之有效性;最後採用問卷調查方式並應用邏輯斯迴歸分析建立以台中地區為研究對象,預測民眾轉乘大眾運輸系統意願之模型。研究結果發現:(1)當油價漲幅10% 之前提下,無駕照者轉乘大眾運輸系統的機率比有駕照的民眾高 (2)當油價漲幅50% 之前提下,男性轉乘大眾運輸系統的機率比女性高(3)當油價漲幅超過100% 前提下,未婚者轉乘大眾運輸系統的機率比已婚者高。(4) 大眾運輸系統之「節能性」與「經濟性」在任何前提之下皆是重要的預測變數,故大眾運輸系統具備「節能性」與「經濟性」會提高民眾轉乘的意願;但其 「方便性」與轉乘的意願呈現反比的現象。
本研究之預測模型可提供規劃單位了解民眾轉乘大眾運輸系統的潛在需求,作為未來規畫大眾運輸系統時之參考。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t up logistics regression models to predict the probability that people shift to use mass-transportation by making use of major energy issu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ss-transportation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under the rise of gas price. First,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s employed to extract the major issues in energy. Secondly,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applied to valid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ajor energy issu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ss-transportation. Finally, we surveyed the people around Tai-Chung area, and utiliz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o predict the probability that people shift to use mass-transportation. The results are followings:(1) People without driving license are more likely to use mass-transportation than the ones with it, while the gas price was risen up to 10%.(2)Males are more likely to use mass-transportation than females, while the gas price was risen up to 50%. (3) Singles are more likely to use mass-transportation than the married, while the gas price risen more than 100%. (4) Energy-saving and econom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dependent variables which are the key words to increase the potential demand of mass-transportation, while convenience is not.
目錄
封面內頁
簽名頁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誌謝 v
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大眾運輸相關文獻 4
第二節 需求管理與能源相關文獻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4
第二節 研究設計 15
第三節 分析方法 15
第四節 預試結果 18
第四章 結果分析 22
第一節 樣本結構與各變項分析 22
第二節 能源議題主成份分析 30
第三節 能源議題與大眾運輸特性典型相關分析 33
第四節 大眾運輸潛在需求邏輯斯迴歸分析 3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5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3
第二節 建議 54
參考文獻 55
附錄(一) 58
附錄(二) 61
附錄(三) 64


[1]臺中市政府交通局 (2011)。交通局規劃大臺中6條BRT路網遍及全市29個行政區。
[2]弓敏 (1986)。都市大眾運輸系統之行銷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孔祥鴻 (1997)。大眾運輸系統訂價決策之研究-以大台北都會區為例。東吳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王西秩 (2004)。現代城市交通。凡異出版社
[5]王保進 (2008):多變量分析—套裝程式與資料分析。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6]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1994)。先進大眾運輸使用者即時資訊系統技術評估之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7]王潔敏 (2009)。大眾運輸系統對房地產價格之影響研究-以高雄大都會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8]余鎔亘 (2008)。高齡者搭乘醫療副大眾運輸系統之意願與願付價格影響主成分分析。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宋怡君 (2005)。先進大眾運輸系統之效益評估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李克聰 (2001)。大眾運輸學。俊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1]李建佑 (2002)。都會大眾運輸系統整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碩士論文。
[12]紀百晉 (2004)。城際大眾運輸系統中乘客群之搭乘行為與心理關聯因素量測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3]郭奕妏、馮正民與葉文雅 (2012)。探討高鐵實施不同票種之價格促銷方案對小汽車駕駛人運具選擇行為的影響。運輸學刊, 24(4), 435-466。
[14]游弘裕 (2008)。大眾運輸系統轉乘站周邊步行環境對搭乘意願之影響-以高雄捷運為例。屏東科技大學景觀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黃柏維 (2008)。大眾運輸系統之服務品質探討─國內航空西部航線與台灣高鐵服務評價之比較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葉蓉樺(2009)。科學博物館教學研究:家庭觀眾群體對節能減碳觀念的知與行初探。中華民國第25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720-725。
[17]劉冠霆 (2009)。副大眾運輸系統之需求行為分析:以台南縣歸仁鄉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18]盧俊良 (1987)。大眾運輸系統最佳整合非線性營運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謝啟文 (2008)。臺北大眾運輸系統票證整合影響因子之分析-議價模型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20]顏進儒 (1999)。運輸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1]蘇秀枝、蔡新聲、王為國、張華南、王文裕、白子易 (2012)。國小家長節能減碳之知識、態度與行為之調查。朝陽學報,17,107-152。
[22]蘇盈瑜 (2011)。需求反應式大眾運輸系統願付價格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3]Gordon, C. (2010). Latent demand for transit: the case of Canberra's proposed LRT. The 33rd Australasian Transport Research Forum Conference at Canberra.
[24]Hotelling, H. (1936). Relations between two sets of variates, Biometrika, 28, 321-377.
[25]Litman, T. (2013). Evaluating public transit benefits and Costs, Best Practices Guidebook, Victoria Transport Policy Institute.
[26]Sharma, S. (1996). Applied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John Wiley.
[27]Taylor, B. D. and Fink, C. N. Y. (2003).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ransit ridership: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ridership literature, e-scholarshi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8]Taylor, B .D. et al. (2008). Nature and/or nurture? Analyzing the determinants of transit ridership,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doi: 10.1016/j.tra.2008. 06 .00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