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研究經理人員盈餘預測之發佈是否成為其操縱盈餘的誘因,尤 其是當經理人員預估當期盈餘可能低於預測盈餘時。本研究假說推測,為 避免造成股價下跌或遭不滿的投資人控訴,當本期盈餘可能較預測值為低 時,經理人員可能採用各種可操縱盈餘的方法,使盈餘增加,以達所預測 之盈餘。本研究以民國80年至81年有發佈經理人員盈餘預測之上市公司作 為樣本,先將樣本分為兩組:操縱組與對照組。前者係指未操縱前盈餘較 預測值為低的公司,其操縱盈餘之動機較強;後者則為未操縱前盈餘已達 預測盈餘之公司。然後探討盈餘操縱組之公司相對於對照組而言,在裁決 性應計項目、出售資產損益以及營業外損益等三種可能的操縱工具上,是 否有顯著不同。在實證設計方面主要可分為兩個部份:首先是對個別應計 項目之估計,分別以迴歸、簡單平均與隨機漫步模式估計未操縱盈餘情況 下之預期應收帳款、存貨與應付帳款,進而估算裁決性應收帳款、裁決性 存貨及裁決性應付帳款;其次對於出售資產損益及營業外損益部份之估計 ,係將產業平均值視為正常損益水準,其與實際值之差額即為異常部份。 本研究即以裁決性應計項目及異常損益部份作為測試標的。本研究實證結 果顯示當未操縱前盈餘低於經理人員發佈之預測盈餘時,經理人員會利用 裁決性應計項目操縱盈餘使其增加,以達預測值,其中經由提高裁決性應 收帳款與裁決性存貨以增加盈餘的情形最為明顯。此外,經理人員亦會透 過出售較多投資,認列較多異常營業外利益,使盈餘增加。故本研究之實 證結果支持經理人員會利用盈餘操縱,使盈餘增加以達預測盈餘之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