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古婷菊(2005)。國中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呂光偉(2013)。新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行政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臺北市。吳和堂、鍾明翰(2011)。國小實習教師的角色知覺、工作投入與專業成長之因果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3(2),419-438。吳宗立&;林保豐(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
究。國教學報,15, 193-229.
吳國正(2003)。國小兼任行政教師其工作特性知覺與工作投入之研究----以臺北地區公立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李雯智(2006)。2000年以後國內外組織認同研究評析。學校行政,45, 60-72。李新鄉(1996)。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工作投入及其發展模式之研究。心理出版社,臺北。
李總縯 (2002)。組織氣候、組織認同、組織效能之關聯性研究-以非營利組織國際獅子會臺灣地區分會為實證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中壢。沈育葶(2008)。原住民學校中之漢籍教師的教師角色認同及角色期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之碩士班,臺東縣。林玉芬(2011)。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與工作投入之研究:以完美主
義為干擾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彰化縣
邱惠娟、童心怡 (2010)。教師幸福感內涵之探究。學校行政,67,168-180。
侯辰宜 (2007)。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施建彬 (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高雄市。施建彬、陸洛譯(1997)。幸福心裡學。臺北:巨流。
柯振安 (2005)。任教於原住民地區的漢人教師-文化/自我,認同與教學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范熾文 (2001)。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范麗娟 (2007)。臺灣弱勢者教育的現況分析與未來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專刊,12,78-90。
徐宇瑩 (2010) 國民中學教師自我效能,幸福感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徐其力(2002)。組織文化對知識分享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彰化。
高明瑞、楊東震(2002)。比較宗教與非宗教醫院志工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五家醫院為例 The Study of the Comparison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Commitment in Religious and Non-Religious Hospital Volunteers-In the Case of Five Hospitals.醫務管理期刊,3(2),49-60。張俊紳(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不同教學效能信念類
型教師的教學表現及其教學生產力(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張春興 (2001)。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瑞村(1998)。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領導行為、 教師組織承諾與
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
所,臺北。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 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梁文彥(2005)。知覺外部聲望對組織認同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跨層次分析—臺灣紡織產業實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新北市。梁忠銘 (2001)。「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九十年度辦理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作業實施計書」 與 「各級學校原住民族語言教師語言能力認證作業」。原住民教育季刊, 24,136-144。
梁雙蓮 (1984)。行政機關公務員組織認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臺北市。
郭乃禎(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與學校認同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臺中市。郭文瑞(2010)。偏遠地區國小教師工作生活品質, 工作壓力與組織承
諾關係之研究─ 以高屏地區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怡君(2001)。職業學校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彰化。陳金祐 (2002)。原住民地區國小教師之組織認同,工作滿意及學校運作狀況之研究--以宜蘭縣樂樂國小為例(未出版之學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奎喜 (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陳慧平(2009)。論心理賦能和員工投入對員工工作滿足與組織認同之
影響: 心理氣候知覺調節作用之探討(未出版之學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桃園縣。
陳麗華等(1997)。國小教師對原住民的認知印象及對都市原住民學童的
接納態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159-186。
陸洛 (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 8(1), 115-137。
彭雅珍(1998)。國小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組織承諾
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市。
游文杉、林勁宏、陳文進(2013)。國中體育教師知覺組織公平與工作
投入關係之研究。屏東科大體育學刊, 2(3) ,59-69。
黃小萍 (2006)。組織認同與組織效能之研究: 以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為例 (Doctoral dissertation,撰者)。
黃文三、沈碩彬 (2012)。工作價值觀、工作投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中教師為例。課程與教學,15(4),161-188。黃文卿、林晏州 (2003)。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人員與志工之參與動機與對組織認同感之研究 Employees' and Volunteers' Recognition and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in Yushan National Park. 戶外遊憩研究,16(4), 1-18。黃建安 (2004)。國小兼組長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黃美華 (2013)。國小教師工作投入、工作壓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黃惠玲(2007)。國小女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新竹。楊雅真(2004)。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教學效能關聯之探討—
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
學位論文,桃園縣。
楊馥如(2012)。新北市國小教師生活型態、休閒參與及幸福感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學位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
士班,臺北市。
葉乘興 (2010)。高雄縣國中教師知覺校長情境領導、組織溝通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七期,79-112。
廖見文 (2012)。非營利組織志工的組織認同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6(2),1-21。
蔡世弘、黃文三、沈碩彬 (2010)。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行政人員工作投入關係之研,教育學術彙刊,3(1),2-22。蔡依倫 (2000)。宗教醫院志工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之研究—與非宗教醫院志工作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
蔡麗華(2001)。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投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
鄧瀅珊(2010)。探討基隆市公立高中職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投入
及幸福感。臺北市立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學系。
盧曉玲 (2008)。原住民地區小學組織再造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苗縣、臺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蕭惠文(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賴虹美 (2011)。臺南地區國中教師生涯發展、休閒參與及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高雄市。謝宜倩(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之執行成效與知覺
及其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
究。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
論文資訊網,090NTPTC576028。
簡佳珍、林天佑(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效能感
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期刊論文。
簡益淳 (2003)。專業認知、組織認同、組織效能之關連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臺北市。
簡毓玲(200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顏秀芳 (2007)。幸福感的內涵及理論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1,2007年10月27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1/61_72.htm
顏國樑&;徐美雯(2012)。國中教師追求快樂取向、主觀幸福感與組織承諾
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8,3-12。
譚啟文(2004)。領導效能知覺與組織認同間關係之研究-以全家便利商店加盟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高雄市。蘇嘉蓉、蕭佳純(2012)。教師心理幸福感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臺東縣國中教師為例。學校行政(80),65-85。
貳、西文部分
Andrew, F. M., &; With, S. B. (1976). Soa.J incjjcato.rs o.f weJl-being. New York: Plenum.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Methuen.
Bradburn, N. M. (1969).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Bryant, F., &; Veroff, J. (1982). The strcture of psychologixal well-being: A sociohistorical analysis. Jouma J of Personal Jty and So.c#westeur058#l Psychology, 43, 653-673.
Cheney, G.( 1983) .On The Various and Changing Meanings of Organizational Membership: A Field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0(4),342-362.
Christ, O., Van Dick, R., Wagner, U.,&; Stellmacher, J.( 2003).When Teachers Go The Extra Mile: Foci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s Determinants of Different Form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 among Schoolteacher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3(3), 329-341.
Chu, C., Lee, M,, Hsu, H., &; Chen, I. (2005). Clarification of the antecedents of hospital nurse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an example from a Taiwan regional hospital.Journal of Nursing Reserch,13(4), 313-324.
Chughtai, A. A. (2008). Impact of Job Involvement of In-Role Job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Behavioral and Applied Management, 9(2), 169-183.
Chughtai, A. A. (2008). Impact of job involvement on in-role job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Applied Management, 9(2), 169-183.
Diefendorff, J., Brown, D., Kamin, A., &; Lord, B. (2002). Examining the roles of job involvement and work centrality in pretrality i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and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23(1), 93-108.
Diener, E., Suh, E. M., Lucas, R. E., &; Smith, H. L. (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2), 276.
Dimitriades, Z. S. (2007). The influence of service climate and job involvement on customer-oriente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Greek service organizations: A survey. Employee Relations, 29(5), 469-491
Dutton, J. E., Dukerich, J. M. &; Harquail, C. V.( 1994).Organizational Images and Member Identific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9(2), 239-263
Freud, S.(1922).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Ego, New York: Norton.
Gautam, T., Van Dick, R, &; Wagner, U.(2001).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Kyriacou, C. . Teacher stres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Educational review, 53(1), 27-35.
Lodahl, T. M., &; Kejnar, M. (1965).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job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9(1), 24.
Mael, F. A. &; Ashforth, B. E.( 1992).Alumni and Their Alma Mater: A Partial Test of The Reformulat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3(2),103-123.
Mael, F. A. &; Ashforth, B. E.( 1989).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4(1) , 20-39.
Miller, V. D., Allen, M., Casey, M. K., &; Johnson, J. R. (2000). Reconsidering 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questionnair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3(4), 626-658.
Netemeyer, R. G., Maxham III, J. G., &; Pullig, C. (2005). Conflicts in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links to job stress, customer service employee performance, and customer purchase intent. Journal of Marketing,69(2), 130-143.
Gautam, T., Van Dick, R., &; Wagner, U. (200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Distinct Aspects of Two Related Concepts,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7(3), 2004,301-315.
Patchen, M.( 1970).Participation, Achievement, and Involvement on The Job,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
Rotenbery, P. F. (2007).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job involvement on performance.Management Research News, 30(4), 203-215
Saleh, S. D., &; Hosek, J. (1976). Job involvement: Concepts and measureme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2), 213-224.
Tajfel, H. (1974).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behaviour.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sur les sciences sociales.
Veenhoven, R., &; Jonkers, T. (1984). Data-book of happiness: a complementary reference work to" Conditions of Happiness". Rei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