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
1.王傳村,《文昌帝君陰騭文》,佛教出版社,臺中:1998年6月。
2.王孝濂,《華夏諸神─水神卷》,雲龍出版社,臺北:2000年2月。
3.周璽,《彰化縣志》,上下二冊,文建會,臺北,遠流出版社,民國95年。
4.馬書田,《中國道教諸神》,國家出版社,臺北:2001年6月。
5.仁華居士,《觀世音菩薩傳奇》,昭文社,台北縣,1996年3月。
6.伊凡,《釋迦牟尼的故事》,文斐書屋,2009年8月。
7.江曉原、鈕衛星,《中國天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8.吳瀛濤,《臺灣民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臺北,民國73年1月。
9.吳豊山,《臺灣廟宇文化大系(二)天上聖母卷》,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臺北:1994年5月。
10.吳豊山,《臺灣廟宇文化大系(三)關聖帝君卷》,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臺北:1994年5月。
11.吳豊山,《臺灣廟宇文化大系(五)保生大帝卷》,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臺北:1994年5月。
12.林芳媖,《走入人文匯聚的新地標˙萊園寫真》,臺中縣,明台高級中學:2008年4月。
13.林惠敏,《犁頭店慶端陽 民俗才藝文化活動專輯》,臺中市,財團法人萬和文教基金會,民國94年。
14.林惠敏,《犁頭店古早影像》,臺中,財團法人萬和宮文教基金會,臺中:2002年2月。
15.林惠敏,《典藏犁頭店》,財團法人萬和文教基金會,臺中:民國88(1999)年3月。
16.林惠敏,《犁頭店詩情》,臺中,2007年12月。
17.林惠敏,《走訪犁頭店街─臺中第一街》,財團法人萬和文教基金會民國92年1月。
18.林惠敏,《犁頭店麻芛之歌》,財團法人萬和文教基金會,臺中:2003年12月。
19.林茂賢,《台灣民俗記事》,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11月。
20.林輝堂,《臺中市第七屆大墩文學獎作品集》,臺中,93年8月。
21.林錫三,《臺中市文昌祠重建徵信錄》,黎明書室,臺中:民國63年8月1日。
22.林錫三,《自鳴集第一輯》,忠遠文具應刷行,臺中:民國68年1月。
23.林錫三,《自鳴集第二輯》,忠遠文具應刷行,臺中:民國69年8月。
24.林錫三,《自鳴集第三輯》,忠遠文具應刷行,臺中:民國71年10月。
25.林雙不,《南屯樸麗澗》,臺中,晨星出版,2000年。
26.林樹枝,《臺中市文昌祠沿革史》,臺中,民國82(1993)年。
27.林樹枝,《臺中市文昌祠建廟二百周年紀念特刊》,臺中,民國86年10月25 日。
28.周濯街,《文昌帝君》,國家出版社,臺北:2008年11月。
29.周濯街,《關聖帝君》,國家出版社,臺北:2003年10月。
30.周濯街,《鍾馗》,國家出版社,臺北:2004年8月。
31.施少峰編校,《陳慶輝詩草》,臺中,1992年10月。
32.施懿琳‧楊翠‧許俊雅,《臺中縣文學發展史》,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06月。洪敏麟,屈慧麗,《犁頭店歷史回顧》,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33.洪敏麟、屈慧麗,《犁頭店歷史的回顧》,臺中市立文化中心,臺中:民國83年2月。
34.陳建憲,《華夏諸神-玉皇大帝》,雲龍出版社,臺北:1999年7月。
35.陳基安,《臺中市南屯區南屯國民小學慶祝創校110週年紀念專刊》,臺中:民國96(2007)年12月。
36.陳端堂,《臺中詩乘全一冊》,臺中,民國65年12月30日。
37.粘銘波,《臺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一集‧》,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08月。
38.連雅堂,《臺灣通史》上、下冊,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臺北:民國1985年1月。
39.張子源,《台中市發展史慶祝建府百週年紀念》,台中市政府,台中,1989年6月30日
40.黃粟煌,《臺中市文昌祠210週年誌慶特刊》,96(2007)年10月31日。
41.黃慶聲,《臺中市97年社區文化性資產守護網計畫》,臺中:臺中市文化局2008年10月25日。
42.黃慶聲、簡清丈,《臺中市簡姓宗祠溯源堂2008年修護慶成特刊》,臺中:2009年7月。
43.黃豐隆,《臺中市土地公廟》,中市文化局,臺中:民國96年12月。
44.黃豐隆,《臺中鄉圖-1》,臺中,2003年6月。
45.黃豐隆,《臺中鄉圖-3》,臺中,2004年6月。
46.黃豐隆,《臺中鄉圖-6》,臺中,2006年1月。
47.黃豐隆,《三屯鄉土紀事》,臺中市文化局,2009年11月。
48.黃豐隆,《臺中市土地公廟》,臺中市文化局,2007年3月。
49.林輝堂,《臺中市第7屆大墩文學獎作品集》,臺中,2004年08月。
50.林輝堂,《文化協會的年代》,臺中,1996年6月。
51.蔡相煇,《北港朝天宮志》,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事會,雲林,中華民國78年1月。
52.臺中市政府,《臺中市志首卷》,臺中,1972年。
53.臺中市政府,《臺中文獻》,臺中,臺中市政府,臺中:1972年。
54.臺中市文化中心,《吾鄉吾土》,臺中,臺中文化中心,臺中:2000年9月。
55.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中市鄉土史料》,臺中:1993年10月。
56.臺中市立文化中心,《文化協會的年代》,臺中,1996年。
57.劉清河,《笠雲居閒吟集》,臺中,財團法人鄭順娘文教公益基金會編印,2009年。
58.劉海燕,《翰墨英風文昌帝君與關聖帝君》,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
59.劉學蠡,《述先集◎劉學蠡先生詩書畫》,臺中,2004年06月03日。
60.劉熾燿,《財團法人臺中市文昌祠沿革》,臺中,民國91(2002)年。
61.霍必烈,《孔子傳》,國際文化事業,台北,1991年3月。
62.簡秀昭、陳惠芳,《文獻人生-洪敏麟先生訪問記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2010年6月。
63.簡揚華,《棲鶴齋詩文集‧未定稿》,臺中,1945年。
二 、期刊論文
1.王雅芳,〈地方文化與集體記憶之探討---以犁頭店「麻芛文化」為例〉, 逢甲大學 都市計劃所,指導教授:王大立 博士,2003。2.吳依倫,〈清代臺灣地區文昌廟的調查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指導教授:張崑振,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五月。
3.何香玟,〈犁頭店重要民俗活動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在職碩專班,指導教授:林茂賢 博士,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七月。4.林秉慧,〈文化產業之策略聯盟類型探討–以臺中市犁頭店麻芛文化產業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指導教授:楊敏芝博士,94年7月。5.林淑如,〈跨越世紀一有情人-林樹枝先生〉《臺中鄉圖-1》,2003年6月。
6.林茂賢,〈傳藝〉雙月刊第 76 期,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999年02月
7.徐婉翊,〈臺南市文昌帝君信仰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文化研究所碩士,指導教授:戴文鋒教授,97年6月。
8.陳基安,《台中市南屯國民小學創校一佰週年專輯》,南屯國民小學一佰週年校慶籌備委員會,1999年12月。
9.黃子芳,〈由犁頭店土地公廟理解地方與聚落場域〉,南華大學 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指導教授:魏光莒 博士,2009。10.黃琮禾,〈北部臺灣文昌祠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張勝彥教授,97年1月。11.黃粟煌,《台中市文昌公廟210週年誌慶特刋》,民國96年10月31日(2007)。
12.黃豐隆,〈土地公廟與民俗文化活動〉《臺中鄉圖-4》,臺中市犁頭店鄉土文化學會,2005年1月。
13.黃豐隆,〈文昌祠-臺中市教育發祥地〉《臺中鄉圖-5》,臺中市犁頭店鄉土文化學會,2005年8月。
14.黃豐隆、賴志育,〈犁頭店文昌祠的祠會與詩社〉《臺中鄉圖-6》,臺中市犁頭店鄉土文化學會,2006年1月,頁56-61。
15.黃豐隆,〈四張犁小地名探源〉《臺中鄉圖-9》,臺中市犁頭店鄉土文化學會,2008年12月,作者:游清松,頁54-63。
16.賴志育、郭松源,〈年輕人的希望-文昌公廟〉《臺中鄉圖3》,2004年7月。
17.蔣嫣娟,〈臺灣文昌信仰與考試文化之研究──以新莊文昌祠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教學碩士學位班,指導教授:戴寶村博士,民國98年1月。18.蘇美汝,〈輔之居-南屯豐樂里雙門樓〉《臺中鄉圖-6》,臺中市犁頭店鄉土文化學會,2006年1月。
19.蘇美汝,〈簡揚華(1882-1945)〉黃慶聲、簡清丈,《臺中市簡姓宗祠溯源堂2008年修護慶成特刊》。
三、廟志、市志
1.王政勳、趙國光,《臺中市志.人物志》,臺中市政府,97年12月。
2.李廷璧、周璽,《彰化縣志影印本(一)》,成文出版社,民國1968年。
3.李廷璧、周璽,《彰化縣志影印本(二)》,成文出版社,民國1968年。
4.李廷璧、周璽,《彰化縣志影印本(四)》,成文出版社,民國1968年。
5.林時民,《臺中市志.教育志》,臺中市政府,2008年12月。
6.孟祥瀚,《臺中市志.沿革志》,臺中市政府,2008年12月。
7.陳國川,《臺中市志.地理志》,臺中市政府,2008年12月。
8.陳器文,《臺中市志.藝文志》,臺中市政府,2008年12月。
9.陳靖瑜,《臺中市志.社會志》,臺中市政府,2008年12月。
10.黃豐隆、張俊達,《臺中市文昌公廟志》,臺中,2008年3月。
11.黃栗煌,《台中市文昌公廟210週年誌慶特刊》,台中,2007年10月31日。
12.臺中市政府:《臺中市志.人物志》修正稿,臺中,民國2005年11月。
13.臺中市政府,《臺中市發展史-慶祝建府百週年紀念》,臺北:民國1989年6月30日。
14.廖財聰,《臺中市台中市萬和宮志》,財團法人萬和文教基金會,民國2004年4月。
15.劉進義,《萬和宮略史》,財團法人臺中市萬和宮,198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