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2 06: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雅陵
研究生(外文):lin ya-ling
論文名稱:放款組合交換契約與銀行最適放款利率--選擇權評價模式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Loan Portfolio Swaps and Optimal Loan Rate-- A Contingent Claim Analysis
指導教授:林志鴻林志鴻引用關係林志娟林志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yh-Horng LinJyh-Juan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貿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貿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6
中文關鍵詞:放款組合交換放款利率設定資本管制存款保險
外文關鍵詞:Loan Portfolio SwapLoan-Rate SettingCapital RegulationDeposit Insur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9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應用或有請求權評價模式,來解釋銀行廠商與交易對手間因信用風險交換、資本管制、存款保險等三項要素和最適放款利率設定行為間的相關性。本文主要比較靜態的結果為,當銀行有較大的市場力量時,於策略性替代下 (strategic substitutes),於放款交換契約中,最適放款利率與銀行信用改善、交易對手的信用惡化、資本/存款比率 (capital-to-deposits ratio)、和存款保險費等呈現負相關;反之,不在該交換契約的銀行最適放款利率,則和上述結果呈相反情況。因此,本文建構最適放款利率與放款交換契約的相關性。
I use an option-based valuation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 among swap participant’s credit conditions, capital regulation, deposit insurance, and optimal loan-rate setting. A loan-rate-setting bank conducts a loan portfolio swap to manage the credit risk in its lending business. The comparative static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bank’s optimal loan-rate setting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its credit improvement, to its counterparty’s credit deterioration, to the capital-to-deposits ratio, and to the deposit insurance premium under strategic substitutes when the bank has a greater market power. My findings provide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for loan portfolio swap transaction concerning bank loan-rate-setting behavior.
圖表目錄……………………………………………………………..Ⅱ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方法………………………………………………….2
第三節 研究目的………………………………………………….4
第四節 研究架構………………………………………………….5
本章附註…………………………………………………………..…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Black - Scholes模型與銀行廠商理論…..…………….10
第二節 風險與銀行廠商行為……………………………………..17
第三節 違約風險管理……………………………………………..25
本章附註…………………………………………………………….32
第三章 模型建立…………………………………………….....36
第一節 基本假設………………………………………………..37
第二節 基本模型建立…………………………………………..45
本章附註…………………………………………………………...52
第四章 均衡條件……………………………………….......…54
第一節 模型均衡條件……………………………………………54
第二節 模型比較靜態分析………………………………………57
本章附註…………………………………………………………...65
第五章 存款利率設定…………………………………….....…66
第六章 結論………….…………………………………..…....69
參考文獻…………………………………………………….....…72
中文部分
丁美容 (2001),「存款保險、銀行隱藏行為與利差管理」,私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呂青樺 (1911),「存款保險差別費率訂價模式之探討─兼論金融檢查成本之影響」,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鴻、董夢雲 (1996),「銀行廠商理論投入與產出架構之探討」,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28卷第7期,頁19。
林志鴻、林雅陵 (2002),「放款組合交換契約與銀行最適放款利率-- 選擇權評價模式分析」,海峽兩岸管理學研討會首屆年會論文集、四川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2年10月。
林景春 (1997),「風險基礎存款保險費率與金融檢查制度關聯性之實證研究」,企銀季刊,第20卷,第3期,頁25-39
林瑞昌 (1996),「臺灣地區銀行業利差模型及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峻嘉 (2000),「銀行廠商之存款與放款行為決策:或有請求權分析法」,私立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慧珠 (1994),「存款保險差別費率之訂價--選擇權」,四海學報,頁131-143
邱哲修、張清模、陳研如 (2000),「我國中小企銀存款保險風險轉嫁行為之探討」,台北風險管理學報、第2卷第2期、2000年11月。
陳岳連 (1997),「銀行股東與存款債權人利益衝突分析」,銀行廠商理論,頁13-26
陳明貴(2000),「資本管制下主併銀行的利率設定行為:或有請求權分析法」。私立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隆麒 (1993),現代財務管理-理論及運用,修訂版,台北華泰書局。
萬建華 (1996),中國大百科《財稅卷》。
顏孜芸 (2001),「存款保險監理與最適銀行利差:限制性或有請求權模型」,私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董夢雲 (1993),金融選擇權-市場、評價與策略,台北新陸書局。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