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丁益文(1992)捷泳先後教學順序的不同對游泳的影響。體育學報, 14 , 403-421。王勃(2002),從小學游泳。台北市:國家。
江良規(1984),體育學原理。台北市:正中。
行政院體委會(2002),海洋運動發展計劃。台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體委會(2003),學童的運動計劃。台北市:行政院。
吳明隆、涂金堂(2008),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宋宏毅(2007),台北市公立學校委託營運管理之游泳池消費者參與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台北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李慶泰(2001),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屏東市: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麗美(2002),松年大學學員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良杰(2012),臺北市國小游泳設備資源共享對國小學童游泳能力與學習態度差異之研究-以內湖區國小為例。高雄市:佛光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杜詩婷(2010),學習動機及滿意度對游泳能力之影響研究-以嘉義市國小學生為例。台中市:國立臺灣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周春美、沈健華(1995),合作式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之學習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第十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周虹君(2002),社會工作碩士班學生實習安置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台中市: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林志忠(2007),臺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對生涯發展教育學習成果滿意度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林姿利(2006)。技職院校教師印象管理策略對學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南台科技大學英文課程為例。台南市:南台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林美智(2000),空中大學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家弘(2000),我國大學生網路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瑞敏、曾聖文(2013),學習動機、游泳教學對休閒運動態度之影響:以苗栗縣國小學童游泳學習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 8(3), 85-113。林曉怡(2005),台南市國小游泳團隊學童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台北市:台北巿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武育勇(1998),游泳論。台北市:啟英。
施台珠(2006),學習滿意度影響因素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科學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柯敏屏(2002),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台北市:世新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苗栗縣政府(2012),教育部101年度補助國民中小學學生游泳與自救能力教學計畫苗栗縣政府成果報告書。苗栗縣:教育處體健科。
苗栗縣政府(2013),苗栗縣 102年度國民中小學推動學生游泳與自救能力計畫。苗栗縣:教育處體健科。
范淑媚(2006),高雄縣社區大學學員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消防署(2012),101年消防機關水域救援成果分析。
國立編譯館(1978),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指引選授教材。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張至滿(1982),流體力學與游泳。國民體育季刊, 11(4), 36-42。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提升學生游泳能力121計畫—游泳能力五級分級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9),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改善各級學校運動場地中程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推動學生水域運動方案。台北市:教育部。
許文敏(2001),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許民盛(2008),南投縣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學員學習需求與滿意度之研究。南投縣: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郭永順(2004),公立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文龍(2010),台北縣市國小學童游泳能力之調查研究。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李綢 (1991)。個案研究。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和睦(2002),推展學校游泳活動策略。學校體育雙月刊, 12(2), 25-28。陳昆仁(1990),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學習環境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台北市: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武聰(2003),屏東縣國民小學實施游泳教學調查研究。屏東縣: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陳倬民(1988),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體育教學篇上。南投縣:台灣省教育廳。
陳福財(2001),如何提升學生游泳能力。學校體育雙月刊, 11(4), 13-15。陳劭宇(2012),中壢市國民小學實施游泳教學對學童游泳能力。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單文經(2003),國民中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認知與態度以及研習效應。教育研究資訊, 11(3), 23-46。曾德錦(1977),游泳。台北市:正中書局。
程紹同(1998),運動贊助策略學。台北市:漢文。
黃太郎(1986),初學游泳入門。高雄市: 大眾。
黃俊英(1992),行銷研究。台北市:華泰。
黃景生(1999),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加強各級學校游泳教學及水上安全教育計畫。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黃仁賢(2010),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與學習態度相關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趙得淵(2009),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生游泳課學習滿意度與成效研究。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楊武英(1995),台北市國民小學水上安全教育之研究。台北市: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廖雯玲、劉亞泙(2001),玩遊戲學游泳。高雄市:麗文。
蓋浙生(1979),教育經濟學研究。台北市:教育部計畫小組。
蔡岱亨、李勝雄與顏明琴 (1997 ),國小學童身體協調性能力發展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六年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下集,296 -375。台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蔡志鑫(2010),苗栗縣國民小學學生游泳課程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台北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劉兆達(2004),水中蛟龍-游泳分級標準。學校體育, 82, 51-55 。
劉再清(2004),澎湖縣國小學生對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台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雅評、劉秀慧、馬祖琳、廖雯玲和劉怡君(2000),玩遊戲學游泳。高雄市:麗文。
劉憲武(1990),游泳的救生之道。高雄市:文景。
滕德政(2001),從游泳池看台北市的游泳教育。國教新知, 48(1), 72-79。
劉海鵬(2002),臺南地區高中職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台北市:臺北市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明韋(1999),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鄭巽元(2011),台北市國小學童游泳運動參與、學習滿意度對身心健康狀況之影響。台中市: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謝錦城(2002),游泳對身心障礙學童的復健效果。國教世紀, 203, 33-37。鍾翠芬(2008),中高齡失業者參加職業訓練學習態度、學習遷移與學習成效關係研究。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簡曜輝(2001),推展水上運動策略。學校體育雙月刊, 11(4), 2-3。
魏銀河(2003),台南市社區大學學員學習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二、英文部分
Martin, C. L. (1988).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 The Physical Educator,45(4),196-209.
Tough, A. (1982). The Adult learning Projects, Ontario: 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Esterby, S. M. (1994). Evaluation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traning and development. Adershor: Gower.
Kotler, P. (1999).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Whipp P.(2002). Teaching Swimming. Issuse beyond drowning, 1-5.
Fujita-Stank, P. J. & Thompson, J. A. (1994).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and classroom environment on the satisfaction of noncredit continuing education student.
Domer, D. E., Carswell, J. W., & Spreckelmeyer, K. F. (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Argyris, C. (1964). Integratio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Organiz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三、網路部分
教育部(2010)。「泳起來專案計畫」。2010年2月8日。資料引自:
http://www.edu.tw/bulletin_list.aspx?pages=2
學生游泳能力121網站。http://www.sports.ur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