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
顧炎武(明),《亭林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顧炎武(明),《日知錄》,合肥:黃山書社,2009。
瞿鏞(清),《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臺北:廣文出版社,1989。
謝堃(清),《春草堂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謝肇淛(明),《五雜俎》,上海:上海書店,2001。
儲大文(清),《存硯樓二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錢謙益(清),《絳雲樓書目》,北京:中華書局,1995。
錢謙益(清),《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錢謙益(清),《牧齋雜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錢謙益(清),《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錢謙益(清),《列朝詩集小傳》,合肥:黃山書社,2009。
錢曾(清),《讀書敏求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錢陳群(清),《香樹齋詩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鄧士龍(明),《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鄭存淦(清),《田家占侯集覽》,合肥:黃山書社,2009。
趙爾巽(清),《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6。
葉德輝(清),《書林清話》,上海:上海出版社,1990。
葉昌熾(清),《藏書紀事詩》,北京:中華書局,1991。
葉昌熾(清),《緣督廬日記抄》,合肥:黃山書社,2009。
楊守陳(明),《楊文懿公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黃宗羲(明),《南雷文定》,臺北:商務印書館,1970。
黃宗羲(明),《明文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黃丕烈(清),《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項元汴(明),《蕉窗九錄》,合肥:黃山書社,2009。
陶樑(清),《紅豆樹館書畫記》,合肥:黃山書社,2009。
陸隴其(清),《三魚堂日記》,合肥:黃山書社,2009。
陳其元(清),《閒庸齋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
清高宗御製,蔣溥(清)編,《御製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梅鼎祚(明),《鹿裘石室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梁章鉅(清),《制義叢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社,2002。
曹溶(清),《流通古書約》,北京:中華書局,1991。
張漢儒(明),《張漢儒疏稿》(收入,《虞陽說苑甲編》,北京:國家圖書出版社,2009。
張岱(明),《陶菴夢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書局,1966。
高濂(明),《遵生八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79。
徐熥(明),《幔亭詩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徐珂(清),《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
徐(火勃)(明),《筆精》,合肥:黃山書社,2009。
孫從添(清),《藏書記要》,北京:中華書局,1991。
郎瑛(明),《七修類稿》,合肥:黃山書社,2009。
軍機處(清),《清代文字獄檔》,上海:上海書店,2007。
胡應麟(明),《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1963。
紀昀(清),《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出版社,2003。
姚覲元(清),《清代禁毀書目四種》,合肥:黃山書社,2009。
姚範(清),《援鶉堂筆記》,合肥:黃山書社,2009。
姚元之(清),《竹葉亭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姜紹書(清),《韻石齋筆談》,北京:中華書局,1985。
祁承(火業)(明),《澹生堂藏書約》,北京:中華書局,1991。
沈德潛(清),《清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李詡(明),《戒庵老人漫筆》,北京:中華書局,1982。
李光庭(清),《鄉言解頤》,北京:中華出版,1982。
朱國禎(明),《湧幢小品》,合肥:黃山書社,2009。
丘濬(明),《大學衍義補》,合肥:黃山書社,2009。
王先謙(清),《東華續錄(乾隆朝)》,合肥:黃山書社,2009。
孔尚任(清),《節序同風錄》,合肥:黃山書社,2009。
《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1966。
專書
謬咏禾,《明代出版史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駱兆平,《天一閣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93。
錢茂偉,《國家、科舉與社會:以明代為中心的考察》,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社,2004。
錢存訓,《中國古代書籍紙墨及印刷術》,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黃鎮傳,《坊刻本》,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王桂平,《家刻本》,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黃鴻壽,《清史紀事本末》,北京:北京圖書館館出版社,2003。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陳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陳冠至,《明代的蘇州藏書:藏書家的藏書活動與藏書生活》,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陳冠至,《明代的江南藏書:五府藏書家的藏書活動與藏書生活》,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
孫楷第,《述也是園舊藏古今雜劇》,北京:圖書季刊社,1940。
韋力,《批校本》,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周韶民(Joseph P.Mcdermott)(美),何朝暉譯,《書籍的社會史─中華帝國晚期的書籍與士人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9。
蕭東發,《中國圖書》,北京:新華書店,1993。
蕭東發,《中國書史》,北京:新華書店,1987。
蕭東發,《中國出版圖史》,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9。
沈俊平,《舉業津梁─明中葉以後坊刻制舉用書的生產與流通》,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
吳晗,《讀史劄記》,不詳:文學史料研究會印行。
井上進(日),《中國出版文化史:書物世界と知の風景》,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社,2002。
大木康(日),《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東京:研文出版社,2004。
卜正民(Timothy Brook) (加),陳時龍譯,《明代的社會與國家》,合肥:黃山書社,2009。
學位論文
許蔓玲,《錢謙益《列朝詩集》文學史觀研究》,臺北:淡江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徐美文,《錢謙益著述與藏書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李欣錫,《錢謙益明亡以後詩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李丙鎬,《錢謙益文學評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1980。王禎堂《錢謙益及其佛教思想要義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王小平,《論徐(火勃)的藏書活動》,福建: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學碩士論文,2009。
簡秀娟,《錢謙益藏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期刊論文
羅炳綿,〈清初錢毛諸藏書家與學風考〉,《清初學術論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78,頁251~337。鄔烈波,〈錢謙益降清心態探析〉,《新國學》第七卷,成都:巴蜀書社出版,1998,頁279~294。
井上進,〈藏書與讀書〉,《東方學報‧京都》,62期,京都 :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31,頁409~445。
陳俊啟,〈另一種敘事,另一種現實的呈現:新文化史中的「書的歷史」〉,《中外文學》,第三四卷第四期(四百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頁144~170。沈振輝,〈明代私人收藏家百例辨析〉,《東南文化》1999年02期,頁103~112。
李忠明,〈文人政治品格與南明弘光政權滅亡關係初探〉,《江蘇社會科學》2012年第6期,159~165。
王美英,〈試論明代的私人藏書〉,《武漢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頁11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