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5 11: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如月
論文名稱:關帝及觀音籤詩比較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Guandi poem and Guanyin poem
指導教授:陳煒舜陳煒舜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58
中文關鍵詞:關帝籤雷雨詩一百籤觀音籤籤詩典故籤詩典故故事
外文關鍵詞:Guandi poemThunderstorm poem one hundred signedGuanyin poemSign poetry allusionsPoem allusions sto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211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9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摘要:
第一章先論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再對現有研究籤詩的文獻做初步檢討後,將自身欲研究的範圍劃定。接著論述研究的方法,在最後把研究的方向,以章節依序列出。第二章,先從籤詩與其宗教背景談起,論述籤詩的由來與演變,到最後儒、釋、道三家融合的發展過程。後概述抽籤程序,以便讓讀者了解抽籤的禮儀與流程。接著第三章,就籤詩文本的外在形式架構討論起,先分析關帝籤與觀音籤的形式,如:字數、句數多寡。接著探討其籤題,關帝籤與觀音籤皆有另本籤題,將容易被遺漏的另本籤題與正本籤題,俱以表格形式列出,以示其正當性。繼而析論四個版本的籤題,在典故選用上的相同處;並劃分籤題典故人物的職業、性別屬性等,和整理情節內容重疊的籤題典故人物。之後,專章討論兩套籤詩系統的籤解項目有什麼不同,又分為哪些細目內容。第四章的重點,則著重在籤詩的詩文內容上。除了分析其文學性,也就是語法修辭技巧和用韻、聲調平仄問題外;其在傳抄流傳過程中,發生的變異情形與籤詩中的特定、特殊用語,也是本章討論的重點。第五章則是就整體而論,先依序列出關帝籤及觀音籤其正、另本籤題的典故出處;接著分析籤題、籤文與籤詩典故故事,三者的關係是否相配合。最後,再對兩者的用典情況作一異同分析比較,與論述其藝術手法。末章,則以關帝及觀音籤詩的比較研究成果為基礎,分為四個部份作探討。先個別論述兩套籤詩系統的產生與作者等相關問題,並論述籤題和籤詩典故故故事的產生,及籤詩模稜兩可的特點。


Abstract: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then do a preliminary review of existing research literature of the poem, the delineation of the scope of the study's own desire. Jie Zhu discusses the research method, in the final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to the chapters listed in order. The second chapter, start with the poem, talk about their religious background,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poem, to the last Confucian, Buddhist, Taoism fusion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 overview of the drawing of lots procedure, in order to enabl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rituals and processes of drawing lots. Then the third chapter, the external form of the poem text framework for discussion from the first analysis Guandi sign in the form of signed and Guanyin, such as: words, sentences, the amount of. Then explore the question of sign sign both of another of the signed title and the Goddess of Mercy, Guan Di sign, signed title likely to be missing the signed title and the original, both in tabular form to show its legitimacy. Followed by analysis on the sign of the four versions of the title, the same in allusion selection on Offices; and the division of the signed title story character, occupation, gender, property, etc., and organize the plot overlapping the signed title story characters. Specifically discussed in chapter two sets poem sign solution project What is the difference, which breakdown is divided into content.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focus in the poem the poems. In addition to analyzing the literature, the syntax is, rhetorical skills and the use of rhyme, tone ze; make private copies of the spreading process, the occurrence of variations in and sign a particular poem, special terms,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the focus. Chapter V is on the whole in terms of first order listed the Guandi sign, and Guanyin signed positive, and the other the story of the signed title source; then analyzed to check the title, to sign the text and the poem allusions sto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phase cooperation. Finally, make a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oth with typ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nd discusses their artistic techniques. The last chapter, Guandi and Guanyinshan poem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o be explored. First individual exposition of issues related to the generation of two sets poem with the author, and discusses the signed title and sign the generation of poetic allusions so the story and poem ambiguous features.
關帝及觀音籤詩比較研究
-目 次-

摘要…………………………………………………………………………………i
目次……………………………………………………………………………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檢討…………………………………………………………………6
第三節 研究範圍…………………………………………………………………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14
第五節 章節分配…………………………………………………………………18

第二章 籤詩及其宗教背景…………………………………………………21
第一節 籤詩的由來與演變………………………………………………………21
第二節 籤詩中儒、釋、道三教融合……………………………………………35
第三節 抽籤程序…………………………………………………………………62

第三章 籤詩的形式架構解析………………………………………………71
第一節 關帝籤與觀音籤的形式架構解析………………………………………71
第二節 關帝籤與觀音籤的籤題探討……………………………………………78
第三節 關帝籤與觀音籤的籤解項目……………………………………………97

第四章 籤詩的內容解析……………………………………………………123
第一節 修辭技巧的運用…………………………………………………………123
第二節 籤詩格律問題探討………………………………………………………145
第三節 異文與特定、特殊用語解析……………………………………………166

第五章 籤題、籤文與籤詩典故三者之間的對應關係………………179
第一節 籤詩的典故出處…………………………………………………………179
第二節 籤題、籤文與籤詩典故之關係…………………………………………193
第三節 關帝籤與觀音籤的用典情況之比較……………………………………216

第六章 結論……………………………………………………………………243
第一節 研究成果…………………………………………………………………243
第二節 研究展望…………………………………………………………………259

附錄表格……………………………………………………………………………
附錄一:籤題典故表………………………………………………………………262
附錄二:關帝籤的籤解項目表……………………………………………………268
附錄二之一:觀音籤的籤解項目表………………………………………………281
附錄三:籤詩形象…………………………………………………………………299
附錄四:形象比較表………………………………………………………………310
附錄五:關帝籤用韻與格律表……………………………………………………318
附錄五之一:觀音籤用韻與格律表………………………………………………322
附錄六:關帝籤異文與現今用字整理表…………………………………………326
附錄六之一:觀音籤異文與現今用字整理表……………………………………332
附錄七:關帝籤特定、特殊用語解析………………………………………………351
附錄七之一:觀音籤特定、特殊用語解析…………………………………………355
附錄八:典故出處參考表…………………………………………………………360
附錄九:籤題時代表………………………………………………………………385
附錄十:籤題取材表………………………………………………………………391
附錄十一:籤題用典一覽表………………………………………………………399
附錄十二:關帝籤籤詩典故故事…………………………………………………406
附錄十二之一:觀音籤籤詩典故故事……………………………………………452
附錄十三:籤詩內容歸屬表………………………………………………………508

參考書目……………………………………………………………………519~526
臺北行天宮關帝籤……………………………………………………………527~536
臺北龍山寺觀音籤……………………………………………………………537~553


參考書目
附、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一)傳統典籍(依時代順序先後排列):
(春秋)左丘明原著,王守謙,金秀珍,王鳳春譯注,《春秋左傳》,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
(春秋)左丘明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戰國)王雲五主編,史次耘註譯,《孟子》,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戰國)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
(西漢)司馬遷原著,郝志達,楊鍾賢譯註,《史記》,台北:建宏出版社,2001
(西漢)司馬遷撰,(南北朝)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2002
(西漢)劉向原著,王守謙等譯注,《戰國策》,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
(西漢)劉向原著,王鍈、王天海譯注,《說苑》,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
(西漢)劉安等原著,許匡一譯注,《淮南子》,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0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97
(東漢)許慎著,湯可敬撰,《說文解字今釋》,長沙:岳麓書社,1997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
(東漢)趙瞱原著,(遼)張覺譯注,《吳越春秋》,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民國)趙伯雄整理,《周禮注疏》,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晉)干寶著,《搜神記》,台北:里仁書局,1982
(晉)常璩撰,(明)錢榖鈔校,《華陽國志》,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
(晉)陳壽撰,《三國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新校本三國志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97
(晉)張華原著,祝鴻杰譯注,《博物志》,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
(晉)葛洪作,成林、程章燦譯注,《西京雜記》,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西晉)司馬彪撰志,(南朝梁)劉昭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99
(南朝宋)劉義慶編撰,柳士鎮,劉開驊譯注,《世說新語》,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
(南朝梁)蕭統編,《昭明文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隋)姚察,(唐)魏徵,(唐)姚思廉同撰,《新校本梁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99
(唐)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撰,《初唐四傑集》,台北:臺灣中華書局出版,1970
(唐)令狐德棻等撰,《新校本周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98
(唐)房玄齡等撰,《新校本晉書並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1976
(唐)房玄齡等撰,《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2003
(唐)鞏本棟釋譯,《廣弘明集》,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史學出版社,1974
(後唐)馮贄編,張力偉點校,《雲仙散錄》,北京:中華書局,1998
(後晉)劉昫等撰,《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76
(後晉)劉昫等撰,《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2000
(後漢)王定保原著,楊家駱編,《唐摭言、唐語林》,台北:世界書局,1962
(宋)文瑩撰,鄭世剛,楊立揚點校,《湘山野錄‧續錄;玉壺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84
(宋)司馬光撰,沈志華,張宏儒主編,《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台北:建宏出版社,1995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
(宋)李昌齡著,《文白對照太上感應篇》,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
(宋)沈括撰,《夢溪筆談校證》,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61
(宋)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貴校點,《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宋)郭茂倩著,《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宋)劉斧撰,《青瑣高議》,台北:河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
(宋)鄭樵撰,王樹民點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歐陽修,宋祁同撰,《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98
(宋)歐陽修撰,(宋)徐無黨注,《新校本新五代史附十國春秋》,台北:鼎文書局,1998
(元)王實甫等撰,《孤本元明雜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元)王實甫,《西廂記》,台北:國際少年村,2000
(元)王實甫原著,王季思校注,《西廂記》,台北:里仁書局,2000
(元)脫脫等撰,《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98
(元末明初)羅貫中編輯,《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殘唐五代史演義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元末明初)羅貫中原著,陳曉林主編,《說唐演義》,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7
(元末明初)羅貫中原著,吳小林校注,《三國演義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94
(元末明初)羅貫中撰,(清)毛宗崗批,饒彬校訂,《三國演義》,台北:三民書局,1998
(明)王世貞輯次,(明)汪雲鵬校梓,《列仙全傳》,石家庄:河北美術出版社,1996
(金)丘處機編纂,《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
(明)何喬遠編撰,《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明)吳元泰著,(明)余象斗,(明)楊志和撰,《四遊記:東遊記南遊記西遊記北遊記》,台北:世界書局,1982
(明)吳承恩撰,繆天華校注,《西遊記》,台北:三民書局,1999
(明)紀振倫撰,楊子堅校注,葉經柱校閱,《楊家將演義》,台北:三民書局,1998
(明)許仲琳原著,陳曉林主編,《封神演義》,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7
(明)黃仲昭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主編,《八閩通志》,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1991
(明)馮夢龍編,嚴敦易校注,《警世通言》,台北:里仁書局,1991
(明)馮夢龍編,顧學頡校注,《醒世恒言》,台北:里仁書局,1991
(明)馮夢龍撰,蔡元放改撰,《東周列國志》,台北:三民書局,1999
(明)還初道人輯,傅鋼等標點,《新鐫繡像列仙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清)朱駿聲撰,《說文通訓定聲》,台北:宏業書局,1974
(清)好古主人撰,《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趙太祖三下南唐被困壽州城,又名,宋太祖三下南唐,又名,俠義奇女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清)佚名撰,廣文編譯所編,《繪圖四續今古奇觀;繡像雙鳳奇緣;繡像金台全傳》,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出版年不詳
(清)李雨堂著,《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萬花樓演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清)吳璿原著,陳曉林主編,《掃北演義:羅通掃北》,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7
(清)吳璿原著,陳曉林主編,《薛丁山征西:征西演義》,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7
(清)吳璿原著,陳曉林主編,《薛仁貴征東:征東演義》,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7
(清)東隅逸士編,《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飛龍全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清)紀昀奉敕撰,《欽定四庫全書》,廈門:鷺江出版社,2004
(清)徐道纂集,王秋桂,李豐楙主編,《歷代神仙通鑑》,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9
(清)徐珂著,《清稗類鈔》,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清)徐文靖撰,《竹書紀年統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清)梁章鉅撰,《浪跡叢談;續談;三談》,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清)畢沅編撰,《續資治通鑑》,台北:啟明書局有限公司,1960
(清)惜陰堂主人編輯,《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二度梅全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清)張廷玉等奉敕撰,《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1975
(清)清聖祖御製,《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清)褚人穫原著,陳曉林主編,《隋唐演義》,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7
(清)趙翼著,《陔餘叢考》,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5
(清)錢彩編次,《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說岳全傳,又名,精忠演義說本岳王全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清末民初)許嘯天原著,陳曉林主編,《月唐演義》,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7
劉向東責任編輯,《筆記小說大觀》,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5
劉思白著,《周易話解》,臺南:博元出版社,1992
上海書報館編輯,《酉陽雜俎、諸蕃志、島夷誌略、海槎餘錄》,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
王夢鷗註譯,王雲五主編,《禮記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
王雲五主編,史次耘註譯,《孟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別輯:《石林燕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王德亞責任編輯,《五大南戲:荊釵記 白兔記 拜月亭 殺狗記 琵琶記》,長沙:岳麓書社,1998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雙鳳奇緣,又名,昭君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說唐演義全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首都師範大學文獻研究所編著,《四庫家藏》,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李顯才刷印,《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
郁賢皓,周福昌,姚曼波注譯,《新譯左傳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2
徐蜀編,《隋唐五代正史訂補文獻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韓湘子全傳》,台北:天一出版社,1984
黃清泉注譯,《新譯列女傳》,台北:三民書局,1996
楊寄林譯注,《太平經今注今譯》,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楊家駱,《全元雜劇》,台北:世界書局,1962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
(日)高楠順次,(日)渡邊海旭修訂,《大正最新修訂大藏經》,台北:傳正有限公司發行,2001

(二)近人著作(依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小和尚,《妙趣恆生─關帝籤》,台北:無限可能創意股份有限公司,2006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道教研究室編,《道教文化面面觀》,濟南:齊魯書社,1990
王文亮、林啟泓,《南瀛籤詩故事誌》初版《南瀛文化研究叢書(50)南瀛墾拓春秋專輯》,新營:臺南縣政府,2006
王曉朝著,《宗教學基礎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北京燕山出版社編,《京華古蹟尋蹤》,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
牟鍾鑒著,《中國宗教與文化》,台北:唐山出版社,1995
成偉鈞主編,《修辭通鑑》,台北:建宏出版社,1996
任繼愈主編,《儒教問題爭論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呂宗力,欒保群編,《中國民間諸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1
呂宗力,欒保群編,《中國民間諸神》,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何光瀘著,《多元化的上帝觀》,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門巋主編,左秀靈校閱,《二十六史精粹今譯》,台北:建宏出版社,2001
門巋主編,左秀靈校閱,《二十六史精粹今譯》,台北:建宏出版社,2002
余正雄,《百首籤詩解》,台南:大正書局,2006
李申著,《中國儒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000
李肇,楊家駱,《新校唐國史補、新校因話錄、集異記、博異志、新校雲溪友議、新校教坊記、新校北里志、傳奇》,台北:世界書局,1962
李元貞編撰,《封神榜:西周英雄傳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李汝和主修,張炳楠監修,《台灣省通志,人民志,宗教篇》,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吳晗著,《朱元璋傳》,台北:里仁書局,1997
何光瀘,《多元化的上帝觀》,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周振甫著,《文章例話‧卷三,修辭編》,台北:五南出版社,1994
林國平著,《閩臺民間信仰源流》,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6
邱雨新著,《岳飛傳》,台北:益群書店,1985
河洛圖書出版社編,《新編五代史平話》,台北:河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
俞為民著,《宋元南戲考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馬書田著,《華夏諸神》,台北:雲龍出版,1993
高大鵬編撰,《神仙傳:造化的鑰匙》,台北:時報文化,2001-2002
高銘德,《中國籤詩解大全》,台南:華淋出版社,1997
張傳開,陳立新,彭啟福著,《宗教‧科學‧迷信》,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陸師成主編,《辭彙》,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78
陳安茂,《台灣靈驗寺廟全記錄》,台北:葳森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陳利權,伍玲玲釋譯,《地藏本願經外二部》,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陳振江主編,《二十六史典故辭典》,台北:建安出版社,1997
陳瑞隆,《百首籤詩解》,台南:世峰出版社,2006
陳順宜,張樂初編,《中國寺廟與菩薩》,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
陳新雄著,《聲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
許正中著,《唐詩欣賞與創作入門》,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
華孟陽,張洪杰編著,《老北京人的生活》,台北:大地出版,2001
黃麗馨總編輯,《宗教簡介》,台北:內政部,2005
葉慶炳著,《中國文學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1987
瑞成書局,《關聖帝君 百首靈籤註解》,台中:瑞成書局,2005
楊宗彩、劉訓瑺纂修,民國《閩清縣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董芳苑著,《認識台灣民間信仰》,台北:長青文化事業公司,1986
蓉嶺山人,《靈籤百首 解籤不求人》,台北:蓉嶺談籤舍,2005
劉煥輝著,《修辭學綱要》,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
劉蔚華,趙宗正主編,《中國儒家學術思想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
鄭志明著,《臺灣扶乩與鸞書現象:善書研究的回顧》,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1998
鄭素春著,《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
蔡守湘作,《唐人小說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2
賴力行著,《中國古代文論史》,湖南:新華書店,2003年11月
簡明勇著,《律詩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謝冰瑩等注,《新譯古文觀止(革新版)》,台北:三民書局,1997
蕭登福著,《列子探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嚴靈峰著,《列子辯誣及其中心思想》,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英)阿諾德.湯因比(ArnoldToynbee),《一個歷史學家的宗教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法)迪爾凱姆(法語:Émile Durkheim,1858-1917),《迪爾凱姆論宗教》,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英)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1884-1942)著,費孝通等譯,《文化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
(美)瑪麗.喬.梅多(Mary Jo Meadow),(美)理查德.德.卡霍(Richard D. Kahoe)合著,陳麟書、陳耀庭、李向陽、王虎卿等譯,《宗教心理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日)池田大作,(英)B.威爾遜 (Bryan Wilson)著,梁鴻飛、王健譯,《社會與宗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二、期刊論文:
朱介凡,〈神籤探索起步〉,《中國民族學通訊》第三十期,1993年,頁1~19
樂晴,《上廟求籤詩》,《中央月刊》1994年6月,頁106~111
謝金良,〈《周易》與籤詩的關係初探〉,《世界宗教研究》第四期,1997年,頁117~126
丁煌,〈台南舊廟運籤的初步研究〉,收入李豐楙、朱容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7年,頁375~426
王文亮,〈南瀛寺廟籤詩文化初探〉,《南瀛文獻》改版第一輯,2002年1月,頁252~265
王文亮,〈南瀛籤詩典故故事解析〉,《南瀛文獻》改版第二輯,2003年1月,頁228~253
林金郎,〈籤詩的架構、內涵及社會文化意義〉,《歷史月刊》260期,2009年9月,頁17~21

三、學位論文(按畢業年度先後排列):
王文亮,《台灣地區舊廟籤詩文化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百年寺廟為主》,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碩士論文,2000
陳妍希,《關公信仰與臺灣宗教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陳香琪,《台灣通行籤詩之文學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劉玉龍,《寺廟籤詩研究──以臺灣寺廟運籤為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蔡美意,《金門城隍廟籤詩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
孫淑華,《屏東市媽祖廟籤文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陳彥汝,《籤詩故事在運籤中的核心價值研究--以關帝百首籤詩為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羅瑞芬,《台灣寺廟籤詩文化中的文學性--以宜蘭昭應宮廟籤為例》,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王儷容,《台灣廟宇籤詩解籤方式及其內涵探究—以高雄市哈馬星代天宮為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馬玉臻,《(關帝籤)江東籤詩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薛皓文,《臺灣艋舺龍山寺籤詩及其文學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陳蔚禎,《台南祀典大天后宮籤詩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中國文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四、網路資源:
籤詩網http://www.chance.org.tw/,2010年1月15日
福山堂http://www.fushantang.com/fst.html,2010年1月15日
漢川草蘆http://www.sidneyluo.net/index.html,2010年1月15日
北海觀音明善堂http://www.mstn.idv.tw/,2010年1月15日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http://www.ctcwri.idv.tw/indexA1/A111/A1-1101.htm,2010年1月15日
籤詩說什麼?–DestinyNet命理網http://destiny.xfiles.to/ubbthreads/ubbthreads.php/ubb/showflat/Number/1000591
Michael Share With You "palm 8" http://mike9426.myweb.hinet.net/palm-8EA.html,2010年1月15日
關聖帝君百首籤詩解 - 精選文章 - 日月潭文武廟 http://www.wenwu.org.tw/bencandy.php?fid=10&;id=56,2010年1月15日
正百首籤詩解 - 籤詩討論區 - 解夢解籤討論區 - 凌思夜話命理生活網討論區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w-store.net/discuz6/redirect.php?tid=149&;goto=lastpost,2010年1月15日
李少園,《關岳文化與民間信仰研究 文章節選:泉州通淮關岳廟關聖靈簽和儒家「和同」理念》http://tw.babelfish.yahoo.com/translate_url?doit=done&;tt=url&;trurl=http%3A%2F%2Fwww.bookschina.com%2F3054912.htm&;lp=zh_zt&;.intl=tw&;fr=yfp,2010年1月15日
北京的寺廟-3-台南郎-@部落格 [第一個家] http://tw.myblog.yahoo.com/jw!d0GiVJ6BBAAQKGZHarobbSTMY6Cp9Q--/article?mid=12483,2010年3月17日
中華詩韻速查表(平仄)
http://www.chinese-artists.net/poem/,2010年7月7日
《晚翠軒詞韻》http://home.educities.edu.tw/f5101231/word.html,2010年9月15日
簫堯藝文網‧全元曲http://www.xysa.com/xysafz/book/quanyuanqu/t-index.htm,2011年3月6日
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http://libnt.npm.gov.tw/s25/index.htm,2011年8月16日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