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6: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柔遠
研究生(外文):Jouyuan CHEN
論文名稱:美術館展覽專案管理之研究-以國立台灣美術館《歷史的光輝-全省美展六十回顧展》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Exhibition Project Management of Art Museums- A Case Study on The Glory of History: A Retrospective of 60 years' Taiwan Provincial Exhibition of Fine Arts
指導教授:周功鑫周功鑫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ung-Shin CHO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博物館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中文關鍵詞:展覽展覽規畫專案管理國立台灣美術館
外文關鍵詞:ExhibitionExhibition planningProject Management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259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7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作為博物館的基本功能-「展覽」是為傳遞大眾知識與引領感官知覺的溝通媒介,也是建構博物館經驗及外在形象的最佳橋樑。近年來,台灣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藝文展覽活動頻仍,展覽策畫事務成為新興的工作領域及行業類別,其意味著策展事務日趨專業化及組織化的管理趨勢。基於如此的態勢使然,本研究關注於貫穿於博物館「展覽發展流程」的管理理則及運作機制,可類同於展覽行政之事務範疇;且結合專案管理其知識體系為基礎理論,深究策展人的管理職責及角色功能,以及策展團隊的組織結構與運作樣貌。研究方法是以個案研究作為探究之策略,擇選國立台灣美術館《歷史的光輝-全省美展六十回顧展》為個案,採用參與觀察法及訪談法,作為瞭解博物館策展過程及管理機制的研究工具。
本研究發現專案管理之於博物館策展實務的應用可謂面面俱到,由整合管理、範疇管理之於規劃意圖、方向、範圍在管理等功用切入策展之實務;時間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及採購管理由資源的規劃、調整操作與人力控管機制等觀點探討展覽承辦人的資源整合與管理能力;品質管理與風險管理分別著墨於標準、要求與預防措施,均為管理活動於展覽目標之追求;溝通管理則重視展覽資訊分享及意思一致的互動機制,其代表了專案管理之於策展實務之應用是一個強調動態的歷程而不應僅是個別獨立的靜態管理。然其知識用於本研究個案之上須思量其固有機制、依循法則及組織環境,變異與改革才有意義、也才有所用,以呼應「組織根植於環境」之管理思維。
是以,本研究建議即取三方面採取其管理作為用於博物館策展之過程:展覽知識庫建立、非正式溝通機制之建立,以及「提案制度」及在職訓練的管理手法酌參用之,期能產生扭轉組織環境及文化之可能,亦呼應專案管理「系統性」及「整合性」的管理思維。
As one of the basic functions of museum, exhibition performs as the public media communicating knowledge, guiding perception, constructing museum experience, and building up museum image. Museums in Taiwan have been so active in recent years, with frequently held exhibitions and cultural events, that the duty of 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has now been taken remarkable. A trend of specia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can be seen. Based on the above fact, this research tends to discover how management principles of exhibition development resemble those of museum administration. Inspired by the theory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exhibition planners,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curator teams. Taking “The Glory of History: A Retrospective of 60 Years’ Taiwan Provincial Exhibition of Fine Arts” as study case, field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have been taking as approaches to unveil the museum exhibition planning process and the management of it.
This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theory of Project Management can be well applied to all respects of museum exhibition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and Scope Managements define the aiming goal of exhibition; Time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rocurement Management are well applied to the discussion of exhibi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exhibition planners; Quality Management emphasizes on criterion and performance, as Risk Management focuses on risk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hich are what exhibition management pursu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oncerns exhibition interaction operation of spreading knowledge and the consistency of message, which can be understood as a systematic dynamic process, rather than separate static managements.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has to be taken account of its intrinsic operation,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 and regulations it followed, obeying the rule that the organization should be rooted in reality, then it shall have its positive influence on Exhibition Management.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conculdes that there may be three means borrowed from Project Management well applied to Exhibition Manage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exhibition database, the set-up of informal communication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oposal system and career training, which may expectably make changes in the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 and its culture, as well as to respond to the thinking of systematic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in Project Management.
目 次
圖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問題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專案管理與管理運作
一、 專案管理的意義及特性
二、 專案組織的類型及特性
三、 專案經理的角色及功能
四、 專案管理流程(專案管理生命週期)
第二節 博物館展覽規畫與發展過程
一、 博物館展覽規畫之意義
二、 博物館展覽規畫之構成要素
三、 博物館展覽發展之過程
第三節 展覽專案管理
一、 博物館展覽專案管理之內涵
二、 策展團隊的組織型態
三、 策展人的素養及角色
四、 展覽管理運作週期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方法
一、 參與觀察法
二、 訪談法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工具
一、 研究個案
二、 訪談對象
三、 訪談大綱

第四章 《歷史的光輝-全省美展60回顧》展覽規劃暨管理流程現況
第一節 《歷史的光輝》之展覽內容
第二節 《歷史的光輝》之策展過程
一、 籌劃階段(2007年7月22日-9月中旬)
二、 執行與控管階段(2007年10月上旬-12月12日)
三、 開幕-結案階段(2007年12月12日以後)
第三節 《歷史的光輝》之策展組織及分工
第四節 《歷史的光輝》之管理機制
一、 組織內部的管理機制-以館長為核心的決策機制
二、 組織外部的管理機制-藝術家暨作品的選件機制
三、 展覽承辦人的角色及功能

第五章 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歷史的光輝》之策展流程及整合管理
第二節 《歷史的光輝》之展覽業務及資源採購
第三節 《歷史的光輝》的展覽資源及管理機制
第四節 《歷史的光輝》的展覽品質及風險控管
第五節 《歷史的光輝》之展覽溝通及協調機制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附錄一、《歷史的光輝-全省美展60回顧展》展覽組組長訪談記錄
附錄二、《歷史的光輝-全省美展60回顧展》展覽組承辦人員訪談記錄
附錄三、《歷史的光輝-全省美展60回顧展》研究組承辦人員訪談記錄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于瑞珍(1999)。博物館教育的回顧與展望。科技博物,3(6),4-13。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2002)。W. Lawrence Neuman 著。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市:學富文化。
王春華(2004)。博物館展示之專案管理。聚合在地能量-2004策展實務研習營。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
王雅各(譯)(1998)。D uncan, C. 著。文明化的儀式:公共美術館內。台北市:遠流。
王雅各(2004)。質性研究導論。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1-56)。台北市:心理。
王雅玲(2004)。緩‧沈‧思‧精的策展期許。藝術家,352,251-255。
王嵩山(2005)。博物館蒐藏的詩意與政治。博物館學季刊,20(2),5-6。
王嘉驥(2004)。獨立策展路迢迢!。藝術家,352,239-241。
包遵彭(1964)。博物館學。台北:正中書局。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
司徒達賢(2005)。管理學的新世界。台北市:天下遠見。
江美麗(譯)(2001)。Hobbs, P.著。有效專案管理。台北:智庫。
余佩珊(譯)(1994)。彼得.杜拉克著。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遠流。
李戍崑(序)(2004)。聚合在地能量-2004策展實務研習營。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
李俊賢(2009)。期待白馬卻出現公車-淺談優秀公務策展人特質。典藏今藝術,204,131-132。
亨利‧閔茲伯格(2005)。閔茲伯格談管理:探索組織世界的奧秘。台中縣:百善書房。
呂世博(1998)。以利益關係人觀點探討重大工程之溝通管理-台北捷運工程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6NCU00041015。
呂佩怡(2004)。策展學?怎麼來的。藝術家,352,234-238。
呂理政(2002)。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市:南天書局。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市:臉譜。
周功鑫(2001)。博物館展覽策畫與觀眾學習。博物館學季刊,15(2),83-90。
林平(2004)。台灣策展人「光環」的漫漫長路。藝術家,352,228-233。
林平(2005)。藝術展覽的價值和空間的關係。博物館學季刊,19(1),29-37。
林明美(2008)。臺灣公立博物館功能趨勢與組織架構初探:以臺北縣四座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2(1),49-76。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99-220)。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惺嶽(1998)。藝術的展覽與展覽的藝術-試論策展人的角色及功能。第一屆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專輯。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
林潔盈等(譯)(2001)。John H. Falk & Lynn D. Dierking著。博物館經驗。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林鴻銘(1998)。政府採購法之實用權益。台北市,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柯奕祺(2007)。從文化服務替代役到專案執行。第三屆南方社造論壇。2007年1月,取自http://www.cjcu.edu.tw/coset/k-2.pdf。
范賢娟(2007)。以經驗為基礎的博物館學習理論。博物館學季刊,21(1),73-80。
柳鳳儀(2008)。從展覽成效探討美術館之現代化管理-以台北市立美術館2006台北雙年展為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TNU5233047。
耿鳳英(2006)。虛與實:新世紀的博物館展示趨勢。博物館學季刊,20(1),81-96。
耿鳳英(2008)。懷舊與創新:21世紀歷史展示新定位。博物館學季刊,22(3),39-54。
桂雅文(譯)(2004)。Alison Carrol著。獨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s: a guide for the employment of independent curators.)。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桂雅文、閻惠群(譯)(2004)。William J. Byrnes著。藝術管理這一行。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馬敬文(2003)。企業專案管理的關鍵時刻。2009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office/project/prodinfo/saleguide/EPMtime.mspx#EGB。
秦家琇(2003)。電視廣告製作管理。德芙巧克力電視廣告之個案研究。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SHU05376028。
符惠敏(2005)。台灣公立博物館委外策展問題探討。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TNCA0581003。
莊明賢(譯)(1991)。Stephen E. Weil著。博物館管理之理論基礎-方法、宗旨與資源。博物館學季刊,5(3),15-20。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佳利(2007)。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台北市:
典藏藝術家庭。
陳其南(序)(2004)。聚合在地能量-2004策展實務研習營。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
陳國寧(1978)。博物館演進與現代管理方法之探討。台北:文史哲。
陳媛(2000)。博物館的展覽呈現-以「三星堆傳奇特展」與荷蘭自然史博物館展覽團隊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4(2),47-56。
陳媛(2002)。博物館四論。台北市:國家。
張崇山(1999)。博物館展示設計之理念與路徑。科技博物,3(6),21-35。
張崇山(1993)。博物館的展示規畫。博物館學季刊,7(3),55-64。
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張晴文(2004)。策展的戰國時代來臨-從策展公司看策展。藝術家,352,264-267。
張譽騰等譯(2000)。Burcaw, G. E. 著。博物館這一行(Introuduction to Museum Work)。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張譽騰(2003)。博物館大勢觀察。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手邊書。台北市:學富文化。
曾于珍等(編譯)(2004)。弗德利希.瓦達荷西(Friedrich Waidacher)著。博物館學:德語系世界觀點。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黃世輝、吳瑞楓(2005)。展示設計。台北市:三民書局。
黃光男(2003)。博物館能量。台北市:藝術家。
黃建宏(2009)。美術館機制與藝術現實-誰不是公務策展?:在台灣。典藏今藝術,204,133-135。
費大為(1998)。展覽和展覽策畫。第一屆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專輯。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
楊蕙如(2003)。博物館展示策略的影響因素探究-以國科會科學週特展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TNCA0581005。
葉貴玉(譯)(1990)。館內合作:以製作群籌備展示。博物館學季刊,4(2),27-30。
漢寶德(2000)。博物館管理。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漢寶德(2004)。展示規畫-理論與實務。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熊培霖等(2006)。專案管理基礎知識與應用實務:專案管理入門寶典。台北市:博鴻國際。
劉孟華譯(2004)。James P. Lewis著。專案管理聖經:怎樣運用9大知識領域,5大程序成功完成專案(Mast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 applying advanced concepts of systems thinking, control and evalu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台北市:臉譜出版。
劉怡蘋(2007)。獨立策展人的「作者功能」與當代藝術館。藝術觀點,31,59-64。
劉婉珍(2001)。以展覽為核心的博物館課程。博物館學季刊,15(4),3-18。
劉婉珍(2002)。美術教育理念與實務。台北市:南天書局。
賴瑛瑛(2008)。展覽反思與論述實踐-台北市立美術館歷任館長展覽方針與策略之研究(1983-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TNU5233052
薛保瑕(序)(2007)。歷史的光輝:全省美展60回顧展。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
謝文和譯(1995)。Bryant F. Tolles, Jr.著。館長是企畫發起人與推動者。博物館學季刊,9(4),15-23。
謝里法(2007)。從第一屆全省美展創立過程探討終戰後臺灣新文化之困境。歷史的光輝:全省美展60回顧展。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
謝義勇、耿鳳英(2006)。博物館展示之策畫與實踐。「博物館展覽策畫之理論與實務研習會」論文集。台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
蕭翔鴻(譯)(2006)。D. David著。展覽複合體-博物館展覽的理論與實務(Museum exhibition: theory and practice)。台北市:藝術家。
蘇麗英(譯)(1995)。Alan J. Friedman著。博物館管理架構的混合與配合,博物館學季刊,9(3)23-26。

西文部分
Alexander, E. P.(1996). Museums in motions. Walnut Creek, Calif: Altamira Press.
Belcher, M.(1991). Exhibitions in museum.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Dean, D.(1996). Museum exhibi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Duncan, C.(1995). Civilizing rituals: inside public art museum. London: Routledge.
Grewcock, D.(2002).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front-end,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In Lord, B. & Lord, G.D.(Eds.), The manual of museum exhibition (pp.44-57).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Hooper-Greenhill, E.(1999). A new communication model for museum. In Hooper-Greenhill, E.(Ed.), The educational role of the museum. London: Routledge.
Husdon, K.(1988). Museum of influ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rd, B.(2002). The purpose of museum exhibition. In Lord, B. & Lord, G.D. (Eds.), The manual of museum exhibition (pp.11-26).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Lord, G.(2002). Introduction: the exhibition planning process. In Lord, B. & Lord, G.D.(Eds.), The manual of museum exhibition (pp.1-10).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Miles, R.S.(1988). The design of educational exhibits. London: Routledge.
HMacdonaldH S.(1998). The politics of display: museums, science,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McLean K.(1993). Planning for people in museum exhibitions.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Centers.
Serrell, B.(1996). Exhibition: an interpretive approach. Walnut Creek, Calif: Altamira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