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4)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9 23: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瓊琤
研究生(外文):Wang,Chiung-cheng
論文名稱:張恨水小說愛情意識研究----以三部作品初探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the value/sense of love in Zhang,Hen-shui's novel----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3 of his most famous novels.
指導教授:林保淳林保淳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0
中文關鍵詞:張恨水愛情婚姻言情小說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4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愛情」是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作品不變的主題;本文以「愛情意識」作為張恨水言情小說研究主線,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為主要研究範疇;掌握作品背後隱含之愛情觀、婚姻觀,其所折射出的民初真實社會狀況,及作者對生命的體驗、思索;並以此角度探討張恨水在民國言情小說界的特殊性。
本論文分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範圍與目的;爬梳前賢之研究文獻。第二章介紹張恨水生平、了解作家真實人生;並概述張恨水的言情創作觀;簡述本文研究之三部作品內容、成書經過。第三、四、五章則探討作者於文本中呈現的愛情意識。第三章指出作者傳統性與現代性二元並存的愛情觀,歸納由此二元因素所產生的愛情矛盾。第四章書寫當金錢、權力、道德介入愛情後,人的變異及此變異所昭示的人性弱點。第五章揭示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探討民初女性的個人私密愛情如何受社會趨勢、時代潮流衍變所影響,及女性形象所具備之時代意義。第六章則評析張恨水及其言情小說的特殊性。提出張恨水以中學為底蘊,改良西方思想的文化特色;並說明張恨水的小說結局特色;及張氏小說成功掌握「俗」與「窄」的小說尺度。第七章為結論,綜述本文研究成果及未來研究展望。
張恨水在近現代小說史上的評價有毀有譽;無論如何,他對民國通俗小說的發展影響深遠,擁有的讀者基礎廣大、回響不絕,是值得肯定的。本文藉由對其言情小說的研究,剖析其人與其作品的時代意義,期使台灣讀者能對張恨水能有更深入的認識。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範圍、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範圍.............................................2
三、研究目的.............................................4
第二節 現有研究概況........................................4
一、專書中的相關評論......................................4
二、期刊論文.............................................8
三、學位論文............................................13
四、張恨水軼事....................................,,,,..16

第二章 張恨水生平與著作
第一節 張恨水其人其事.....................................18
一、成長與啟蒙.........................................18
二、創作溯源............................................21
三、創作歷程...........................................23
四、婚姻狀況...........................................27
第二節 三大經典.........................................30
一、嘗試:《春明外史》...................................30
二、改良:《金粉世家》...................................32
三、成熟:《啼笑因緣》與《啼笑因緣續集》....................34

第三章 傳統性、現代性交融、矛盾的愛情觀
第一節 「財」、「色」為基礎的傳統婚姻觀......................39
一、女慕財.............................................41
二、男重色.............................................42
第二節 現代性的愛情觀念...................................47
一、愛的自主性.........................................48
二、知己的精神契合......................................50
三、貞操觀念的鬆綁......................................54
第三節 新舊並陳的矛盾愛情觀................................60
一、理想伴侶;獨立又偏向傳統的「新舊合璧」女子................60
二、「新門當戶對」與齊大非偶...............................63
三、重愛又輕愛的婚姻觀....................................66

第四章 金、權、道德與愛情
第一節 愛情與權力.........................................71
一、權力關係造成情場變局..................................71
二、小結...............................................75
第二節 愛情與金錢........................................76
一、愛的催化劑..........................................77
二、愛的摧毀劑..........................................80
第三節 愛情與道德抉擇.....................................86
一、楊杏園的道德自保抉擇.................................86
二、沈鳳喜的恩情、愛情、金錢抉擇...........................89
三、道德規範凌駕情感之上.................................92

第五章 文本的女性形象
第一節 悲哀的女性群像....................................95
一、社會邊緣人:妓女.....................................96
二、姨太太............................................98
三、貧困的社會底層女子..................................102
第二節 做「灰姑娘」或「娜拉」?............................104
一、不願被拯救的「灰姑娘」...............................105
二、「娜拉」走後怎樣....................................108
第三節 女性形象之時代意義.................................110
一、教育、經濟、道德環境仍是弱勢..........................110
二、男性主導的「有條件」女權平等..........................112
三、小結:未能徹底改變的主客觀環境........................114

第六章 張恨水的特殊性
第一節 張恨水的文化抉擇..................................118
一、文人失落後的文化認同..................................119
二、由中向西的文化過渡....................................122
三、復歸東方的文化取向....................................126
第二節 不團圓的愛情結局....................................129
一、文本結局的小說美學....................................129
二、作者消極悲觀的人生哲學.................................133
第三節 「中庸」的小說特色...................................135
一、俗:不高不低的愛情現實.................................135
二、窄:不強不弱的社會抨擊.................................136
三、審美趣味:亦中亦西....................................138

第七章 結論:矛盾中前行
第一節 本文結論...........................................140
一、內容特色:社會+言情..................................140
二、思想特色:二律背反的矛盾..............................142
三、貢獻:夾縫中前行者...................................144
第二節 未來研究之展望......................................145

徵引書目..................................................146
附錄一: 張恨水著作繫年......................................151
附錄二:張恨水重要經歷及著作年表...............................157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