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7 21: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財貴
研究生(外文):Tsair-kuei Chen
論文名稱:國際港口設施保全章程法制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Facility Security Code of International Port
指導教授:陳荔彤陳荔彤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海洋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0
中文關鍵詞:船舶和國際港口設施保全國際章程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
外文關鍵詞:ISPS CodeSOLA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3
  • 點閱點閱:5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摘 要
  「九一一」恐怖攻擊後,在美國要求下,「國際海事組織」通過「一九七四年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修正案,增訂附錄第十一之二章,採納「船舶及港口設施保全國際章程」,要求國際港口設施採取全球一致性之保全措施,評鑑弱點,以因應各項威脅。
  本研究主要探討有關國際海事保全案例、聯合國及國際海事組織就海事保全議題之相關政策及法制規範、港口設施保全國際章程之相關法律與制度、國際港口設施保全行政管制措施與美、澳及我國對國際港口設施保全法制之實踐。
經由本研究,我國實踐國際港口設施保全法制改進建議如下:
一、制定法律或行政規則,據以執行。
二、建立保全共識。
三、明文管制外籍船舶進港之規範。
四、強化協調功能。
五、保全措施之具體化。
六、落實各項演訓。
Abstract
After the 911 terrorist attack,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adopted a number of amendments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the SOLAS),1974" on 12 Dec., 2002 under the requirement of the US. With an addition of the Chapter XⅠ-2 of the amendment and its Resolution 2, adopting the International Code for the Security of Ships and Port Facilities(the ISPS Code), it requested all the international port facilities should have the global security measures in agreement, and security assess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various terrorist threats.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confer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security cases, the policies and legal systems of maritime security o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MO, the law and the related systems on international port facilities codes, the controlling measures of administra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port facilities security, and the practice on the international port facilities security of the tri-nation: the US, the Australia, and Taiwan.
Through this research, the suggestions of how to put the international port facilities security into practice for our state is as follows:
1. To enact and enforce the laws or administrative rules respectively.
2. To set up a common consensus of security.
3. To have the control of the foreign ships in and out the port proclaimed in writing.
4. To intensify the function of coordination.
5. To specify the security measures.
6. To carry out each item of drills and exercises.
目      錄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一項 國際海上最新反恐公約‥‥‥‥‥‥‥‥‥‥‥‥1
第二項 國際港口設施為台灣之重要生命線‥‥‥‥‥‥‥1
 第三項 國際港口設施保全工作是港務警察之主要任務‥‥2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一項 瞭解最新國際海上保全規定‥‥‥‥‥‥‥‥‥‥2
 第二項 探討港口國管轄與船旗國管轄之衝突‥‥‥‥‥‥2
 第三項 研究船舶之入港權‥‥‥‥‥‥‥‥‥‥‥‥‥‥3
 第四項 制定我國國內法參酌‥‥‥‥‥‥‥‥‥‥‥‥‥4
第三節 文獻探討‥‥‥‥‥‥‥‥‥‥‥‥‥‥‥‥‥‥‥4
第四節 研究方法‥‥‥‥‥‥‥‥‥‥‥‥‥‥‥‥‥‥‥6
第五節 預期結果‥‥‥‥‥‥‥‥‥‥‥‥‥‥‥‥‥‥‥7
第一項 引入國際海運最新反恐公約‥‥‥‥‥‥‥‥‥‥7
 第二項 建構我國國際港口設施保全體系‥‥‥‥‥‥‥‥7
 第三項 有效提升國家安全‥‥‥‥‥‥‥‥‥‥‥‥‥‥7
本論‥‥‥‥‥‥‥‥‥‥‥‥‥‥‥‥‥‥‥‥‥‥‥‥‥‥9
第一章 國際港口之基礎概述‥‥‥‥‥‥‥‥‥‥‥‥‥‥‥10
第一節 國際港口之涵義‥‥‥‥‥‥‥‥‥‥‥‥‥‥‥‥10
第一項 港灣與港口‥‥‥‥‥‥‥‥‥‥‥‥‥‥‥‥‥10
第二項 國際港口之涵義‥‥‥‥‥‥‥‥‥‥‥‥‥‥‥11
第三項 小結‥‥‥‥‥‥‥‥‥‥‥‥‥‥‥‥‥‥‥‥13
第二節 國際港口之重要性‥‥‥‥‥‥‥‥‥‥‥‥‥‥‥13
第一項 就交通方面言‥‥‥‥‥‥‥‥‥‥‥‥‥‥‥‥13
第二項 就經濟方面言‥‥‥‥‥‥‥‥‥‥‥‥‥‥‥‥15
第三項 就國防安全方面言‥‥‥‥‥‥‥‥‥‥‥‥‥‥16
第三節 國際港口區域‥‥‥‥‥‥‥‥‥‥‥‥‥‥‥‥‥17
第一項 陸上區域‥‥‥‥‥‥‥‥‥‥‥‥‥‥‥‥‥‥17
第二項 水上區域‥‥‥‥‥‥‥‥‥‥‥‥‥‥‥‥‥‥18
第四節 國際港口設施‥‥‥‥‥‥‥‥‥‥‥‥‥‥‥‥‥18
第五節 結語‥‥‥‥‥‥‥‥‥‥‥‥‥‥‥‥‥‥‥‥‥20
  第一項 國際港口是台灣重要生命線‥‥‥‥‥‥‥‥‥‥20
  第二項 港口設施是港口之一部分‥‥‥‥‥‥‥‥‥‥‥20
第二章 國際港口設施保全法制之背景與發展‥‥‥‥‥‥‥‥23
第一節 海事保全案例實踐‥‥‥‥‥‥‥‥‥‥‥‥‥‥‥23
第一項 聖塔.瑪麗亞號案--1961‥‥‥‥‥‥‥‥‥‥‥23
第二項 安若塔奎號--1963‥‥‥‥‥‥‥‥‥‥‥‥‥‥25
第三項 阿契里.羅拉郵輪事件-1985‥‥‥‥‥‥‥‥‥25
第四項 柯爾號--2000‥‥‥‥‥‥‥‥‥‥‥‥‥‥‥‥27
第五項 林堡號案--2002‥‥‥‥‥‥‥‥‥‥‥‥‥‥‥28
第六項 結語‥‥‥‥‥‥‥‥‥‥‥‥‥‥‥‥‥‥‥‥28
第二節 聯合國海事保全議題之政策與法制規範‥‥‥‥‥‥28
第一項 一九八五年聯合國大會決議案‥‥‥‥‥‥‥‥‥30
第二項 一九八七年聯合國大會決議案‥‥‥‥‥‥‥‥‥30
第三項 一九八八年聯合國大會決議案‥‥‥‥‥‥‥‥‥31
第四項 一九九八年聯合國大會決議案‥‥‥‥‥‥‥‥‥31
第五項 二00二年聯合國大會決議案‥‥‥‥‥‥‥‥‥32
第六項 二00三年聯合國大會決議案‥‥‥‥‥‥‥‥‥33
第三節 國際海事組織海事保全相關法制規範‥‥‥‥‥‥‥34
第一項 國際海事組織法制‥‥‥‥‥‥‥‥‥‥‥‥‥‥35
第二項 國際海事組織通過有關海事保全之決議案與公約規範
‥‥‥‥‥‥‥‥‥‥‥‥‥‥‥‥‥‥‥‥‥‥41
第四節 一九七四年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歷次修正案‥‥‥45
第一項 一九七四年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概述‥‥‥‥‥46
第二項 一九七四年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歷次修正‥‥‥47
第五節 結語‥‥‥‥‥‥‥‥‥‥‥‥‥‥‥‥‥‥‥‥‥63
第一項 海事保全案件更趨複雜‥‥‥‥‥‥‥‥‥‥‥‥63
第二項 海事安全議題由技術至管理至保全‥‥‥‥‥‥‥63
第三項 保全議題由船舶延伸至港口設施‥‥‥‥‥‥‥‥64
第四項 保全章程為強制規定‥‥‥‥‥‥‥‥‥‥‥‥‥64
第五項 保全議題更受重視‥‥‥‥‥‥‥‥‥‥‥‥‥‥64
第三章 港口設施保全國際章程之相關法律與制度‥‥‥‥‥‥67
第一節 國際港口設施保全之威脅‥‥‥‥‥‥‥‥‥‥‥‥67
第一項 海上恐怖主義‥‥‥‥‥‥‥‥‥‥‥‥‥‥‥‥67
第二項 海上搶劫與海盜‥‥‥‥‥‥‥‥‥‥‥‥‥‥‥68
第三項 貨物竊盜‥‥‥‥‥‥‥‥‥‥‥‥‥‥‥‥‥‥68
第四項 偷渡及走私人口‥‥‥‥‥‥‥‥‥‥‥‥‥‥‥68
第五項 走私物品‥‥‥‥‥‥‥‥‥‥‥‥‥‥‥‥‥‥69
第二節 國際港口設施保全與港口國管制‥‥‥‥‥‥‥‥‥70
第一項 船旗國管制之式微‥‥‥‥‥‥‥‥‥‥‥‥‥‥70
第二項 港口國管制之形式‥‥‥‥‥‥‥‥‥‥‥‥‥‥71
第三項 區域港口國管制組織現況‥‥‥‥‥‥‥‥‥‥‥72
第四項 國際港口設施保全與港口國管制‥‥‥‥‥‥‥‥77
第三節 船舶進港權‥‥‥‥‥‥‥‥‥‥‥‥‥‥‥‥‥‥78
第一項 船舶進港權之意義‥‥‥‥‥‥‥‥‥‥‥‥‥‥78
第二項 外國船舶有無進港權‥‥‥‥‥‥‥‥‥‥‥‥‥78
第三項 沿海國限制開放港口之國際實踐‥‥‥‥‥‥‥‥79
第四項 遇難或避難船舶進港權‥‥‥‥‥‥‥‥‥‥‥‥84
第五項 國際港口設施保全與船舶進港權‥‥‥‥‥‥‥‥85
第六項 在港船舶之管制‥‥‥‥‥‥‥‥‥‥‥‥‥‥‥86
第四節 結語‥‥‥‥‥‥‥‥‥‥‥‥‥‥‥‥‥‥‥‥‥88
第一項 港口設施保全威脅之多樣性‥‥‥‥‥‥‥‥‥‥88
第二項 國際海事保全措施之履行‥‥‥‥‥‥‥‥‥‥‥88
第三項 船舶未能符合保全規定將遭拒絕進港‥‥‥‥‥‥88
第四章 國際港口設施保全行政管制措施‥‥‥‥‥‥‥‥‥‥89
第一節 港口設施保全‥‥‥‥‥‥‥‥‥‥‥‥‥‥‥‥‥89
第一項 保全等級‥‥‥‥‥‥‥‥‥‥‥‥‥‥‥‥‥‥89
第二項 港口設施與船舶之聯絡‥‥‥‥‥‥‥‥‥‥‥‥90
第二節 港口設施保全評鑑‥‥‥‥‥‥‥‥‥‥‥‥‥‥‥90
第一項 港口設施保全評鑑之完成‥‥‥‥‥‥‥‥‥‥‥91
第二項 港口設施保全評鑑可共用‥‥‥‥‥‥‥‥‥‥‥91
第三項 基本構成要件‥‥‥‥‥‥‥‥‥‥‥‥‥‥‥‥91
第三節 港口設施保全計畫‥‥‥‥‥‥‥‥‥‥‥‥‥‥‥94
第一項 港口設施保全計畫之完成‥‥‥‥‥‥‥‥‥‥‥94
第二項 港口設施保全計畫之基本要件‥‥‥‥‥‥‥‥‥94
第三項 港口設施保全組織與職掌‥‥‥‥‥‥‥‥‥‥‥95
第四項 進入港口設施‥‥‥‥‥‥‥‥‥‥‥‥‥‥‥‥96
第五項 港口設施內之限制區域‥‥‥‥‥‥‥‥‥‥‥‥98
第六項 貨物裝卸‥‥‥‥‥‥‥‥‥‥‥‥‥‥‥‥‥‥101
第七項 交付船舶物料‥‥‥‥‥‥‥‥‥‥‥‥‥‥‥‥102
第八項 非隨身攜帶行李之裝卸‥‥‥‥‥‥‥‥‥‥‥‥103
第九項 監控港口設施保全‥‥‥‥‥‥‥‥‥‥‥‥‥‥103
第十項 本章程未適用之活動‥‥‥‥‥‥‥‥‥‥‥‥‥104
第十一項 內部審查‥‥‥‥‥‥‥‥‥‥‥‥‥‥‥‥‥105
第十二項 港口設施保全計畫之保存與保密‥‥‥‥‥‥‥105
第十三項 武器之使用‥‥‥‥‥‥‥‥‥‥‥‥‥‥‥‥106
第四節 港口設施保全官‥‥‥‥‥‥‥‥‥‥‥‥‥‥‥‥106
第一項 港口設施保全官之資格‥‥‥‥‥‥‥‥‥‥‥‥106
第二項 港口設施保全官之職掌‥‥‥‥‥‥‥‥‥‥‥‥107
第五節 港口設施保全訓練‥‥‥‥‥‥‥‥‥‥‥‥‥‥‥108
第一項 港口設施保全訓導之基本層面‥‥‥‥‥‥‥‥‥108
第二項 人員之訓練‥‥‥‥‥‥‥‥‥‥‥‥‥‥‥‥‥108
第三項 演習與操演‥‥‥‥‥‥‥‥‥‥‥‥‥‥‥‥‥109
第六節 結語‥‥‥‥‥‥‥‥‥‥‥‥‥‥‥‥‥‥‥‥‥110
第一項 防止海上恐怖攻擊發生‥‥‥‥‥‥‥‥‥‥‥‥110
第二項 保全計畫模式完整一致‥‥‥‥‥‥‥‥‥‥‥‥110
第三項 各港口設施保全計畫有差異性‥‥‥‥‥‥‥‥‥112
第四項 重視訓練成效‥‥‥‥‥‥‥‥‥‥‥‥‥‥‥‥112
第五項 財政支出尚有疑義‥‥‥‥‥‥‥‥‥‥‥‥‥‥112
第五章 國際港口保全章程之實踐‥‥‥‥‥‥‥‥‥‥‥‥‥115
第一節 美國之實踐‥‥‥‥‥‥‥‥‥‥‥‥‥‥‥‥‥‥115
第一項 海上運輸保全法--2002‥‥‥‥‥‥‥‥‥‥‥‥116
第二項 貨櫃保全倡議‥‥‥‥‥‥‥‥‥‥‥‥‥‥‥‥123
第三項 美國海關與貿易夥伴反恐計畫‥‥‥‥‥‥‥‥‥126
第四項 廿四小時船貨清單規定‥‥‥‥‥‥‥‥‥‥‥‥126
第二節 澳大利亞之實踐‥‥‥‥‥‥‥‥‥‥‥‥‥‥‥‥127
第一項 海上運輸保全法--2003‥‥‥‥‥‥‥‥‥‥‥‥127
第二項 運輸與區域服務部‥‥‥‥‥‥‥‥‥‥‥‥‥‥130
第三項 編列預算‥‥‥‥‥‥‥‥‥‥‥‥‥‥‥‥‥‥131
第三節 我國之實踐‥‥‥‥‥‥‥‥‥‥‥‥‥‥‥‥‥‥131
第一項 聯合國海洋法在我國之實踐‥‥‥‥‥‥‥‥‥‥132
第二項 港口設施保全國際章程在我國之實踐‥‥‥‥‥‥140
第四節 結語‥‥‥‥‥‥‥‥‥‥‥‥‥‥‥‥‥‥‥‥‥148
第一項 美國擴大管轄規範‥‥‥‥‥‥‥‥‥‥‥‥‥‥148
第二項 澳大利亞延伸至領海‥‥‥‥‥‥‥‥‥‥‥‥‥149
第三項 我國之特色‥‥‥‥‥‥‥‥‥‥‥‥‥‥‥‥‥149
結論‥‥‥‥‥‥‥‥‥‥‥‥‥‥‥‥‥‥‥‥‥‥‥‥‥‥151
參考書目‥‥‥‥‥‥‥‥‥‥‥‥‥‥‥‥‥‥‥‥‥‥‥‥i
附錄一 船舶及港口設施保全國際章程‥‥‥‥‥‥‥‥‥‥一
附錄二 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第十一之二章‥‥‥‥‥‥‥一0四





















表   次
表:九十二年我國國際貨物及旅客裝卸進出統計表‥‥‥‥‥‥14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一)書籍:
  1、中國國際法學會編,「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中華民國81至83年)第八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96年6月初版第一次印刷。
2、中國國際法學會編,「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中華民國87至88年)第十三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2002年8月初版第一次印刷。
  3、王鐵崖主編,「國際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7月第7次印刷。
4、尹章華、彭銘淵編著,「海事行政法上冊」,台北:文笙書局股份有限公司,84年10月出版。
5、尹章華、柯正宗編著,「海事法規」,台北:文笙書局股份有限公司,92年9月初版。
6、丘宏達編輯,「現代國際法基本文件」,台北:三民書局印行,民國78年9月3版。
 7、丘宏達主編,「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書局印行,民國79年12月9版。
8、史達心主編,「現代國際法教程」,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1993年7月第一版。
9、朱子芬,「海洋法」,台北:國立編譯館,72年9月台三版。
10、何適,「國際公法」,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79年7月修訂一版。
11、杜蘅之著,「國際法大綱修訂本(上冊)」,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12、沈克勤,《國際法》,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店,73年11月增訂7版。
13、林光,「海運學」,台北:華泰書局,82年2月增訂版。
14、林聖祐譯,「流氓國家」,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10月臺初版。
15、周和平、周明道,「海上交通管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運研究中心,92年11月。
16、周成瑜,「海事刑法論」,台北市: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9月。
17、吳嘉生,「國際法原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9月初版一刷。
18、俞寬賜,「國際法新論」,台北縣:啟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8月初版。
19、姜皇池,「國際海洋法總論」,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9月一版。
20、崔延纮,「海洋運輸學」,台北:國立編譯館主編出版,91年9月出版。
21、崔延纮、尹章華,「我國海域法規彙編」,台北:文笙書局,89年2月出版。
22、鹿守本,「海洋管理通論」,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年9月一版。
23、張愛寧,「國際法原理及案例解析」,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次印刷。
24、許慶雄、李明峻合著,「現代國際法入門」,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1月。
25梁西,「《國際組織法」,台北縣:志一出版社,85年2月第一版。
26、黃異,「國際海洋法」,台北:渤海堂文化公司,1997年3月1版3刷。
  27、黃異,「海洋秩序與國際法」,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3月一版。
28、馮士筰、李鳳岐、李少菁,「海洋科學導論」,台北縣:藝軒圖書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29、傅崐成,「海洋管理的法律問題」,台北:文笙書局,92年8月初版。
30、楊和基,「港灣建築與港務管理」,基隆:海洋書局出版,62年11月。
31、楊正綸譯,橫田洋三著,「國際組織論」,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85年10月出版。
32、鄒俊善主編,「現代港口經濟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
 33、趙永琛編,「國際刑法約章選編」,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34、劉海山主編,「國際法」,北京:法律出版社出版,1992年3月第一版。
35、鄧世卿,「現代化的港埠」,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80年2月9日增訂版。
  36、陳荔彤,「海洋法論」,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初版第一刷。
37、陳隆志,「當代國際法引論」,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9月初版第一刷。
38、陳隆志、許慶雄編,「當代國際法文獻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一刷。
39、陳敏生,「海運經營」,台北:文笙書局,82年2月增訂再版。
40、陳錦華譯、雪瑞爾著,「國際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中華民國88年3月初版一刷。
41、魏靜芬、徐克銘,「海洋污染防治之國際法與國內法」,台北市:神洲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4月。
42、魏靜芬,「國際海洋法與海域執法」,台北市:神洲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3月2版。
43、薛波編,「元照英美法詞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44、蘇志超,「土地法規新論」,台北:文笙書局,77年3月新修訂7版。
45、蘇福忠譯,戴維與蘇珊、史彭斯著,「重大船難」,香港:三聯書局,2002年2月一版。
(二)論文:
  1、王國勇,國際法上港口國管制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八十六年六月。
2、侯玉瓊,海洋船舶污染法律制度之研究-兼論「阿瑪斯」號貨輪海上污染事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九十一年六月。
3、詹文中,論我國公海漁業資源養護管理法制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口試本),九十三年五月。
 4、陳彥百,固體散裝貨物載運船舶運務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碩士學位論文,九十二年五月。
5、簡慧君,海洋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法制之研究-以油污染賠償機制為中心,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九十三年一月。
(三)期刊
  1、方穎芝、吳佳貴,「港口國管制初探」,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65期(1999年9月出版)。
2、方穎芝、吳佳貴,「港口國管制國際協約之一—巴黎備忘錄」,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65期(1999年9月出版)。
3、方穎芝、吳佳貴,「港口國管制國際協約之二—東京備忘錄」,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65期(1999年9月出版)。
4、方穎芝、吳佳貴,「港口國管制國際協約之三—拉美協議」,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65期(1999年9月出版)。
5、巨克毅,「國際恐怖主義蓋達組織的意識型態與策略之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六期(2004年4月)。
6、尹章華、凌鳳儀,「國際安全管理章程」,海事行政法概要,台北:文笙書局,87年1月初版。
7、宋燕輝,「二000年國際海洋法重要發展與中華民國相關實踐」,中國國際法學會編,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中華民國88至89年)第十四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2003年9月初版第一次印刷。
8、吳濟華,「海港與都市共存共榮」,航運貿易新趨勢,台北:胡氏圖書出版社,2003年6月初版。
9、姜皇池,「論聯合國《跨界漁類種群協定》—臺灣參與國際漁業組織之突破?或困境之加深」,臺大法學論叢第三十一卷第六期(91年1月)。
10、桑德斯譯,「國際海事組織」,中華海員月刊第579期(91年1月)。
11、許洪烈,「船舶及港口設備保全摘要意譯與保全計畫綱要簡介」,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206期(2003年2月)。
12、許洪烈,「探討海事安全觀點及海事保全觀點介面互動之影響」,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207期(2003年3月)。
  13、張明德,「成功級、紀德級與神盾系統艦之戰鬥系統與作戰能力分析」,尖端科技第220期(2002年12月)。
14、黃余得,「港口國管制」,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201期(91年9月15日)。
15、黃余得,「SOLAS海事保全措施」,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208期(2003年4月)。
  16、黃聰正,「與全球海上反恐措施接軌-淺談國際船舶與港口設備保安規則」,海巡雙月刊第4期(2003年8月)。
17、黃清藤,「國際港口營運功能之發展」,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211期(92年7月)。
18、黃清藤、葛益民、張雅富,「由風險管理觀點探討港口安全」,航運季刊第12卷第2期(92年6月)。
19、劉興祥,「淺談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之內容--以事業自主管理為中心」,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215期(92年11月)。
20、陳彥宏、翁吉村,「從港口國管制談建立我國船舶安全檢查與管理制度」,行政院海岸巡防署:邁向海洋新世紀-海上執法及災害救護學術研討會,90年12月14日。
21、陳彥宏,「從巴黎備忘錄論區域性港口國管制政策之施行」,技術月刊第十四卷第一期(1999年)。
22、陳國棟,「臺灣歷史上的貿易與航運」,航運貿易新趨勢,台北:胡氏圖書出版社,2003年6月初版。
23、陳佩修,「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國土安全任務與反恐聯盟建構:兼論對東南亞安全情事的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五期(2004年1月)。
24、羅俊瑋,「論海洋犯罪」,中華海員月刊585期(91年7月)。
25、柯雨瑞,「美國海事運輸與港口保安法制之探討-以2002年海事運輸保安法為中心」,2004年海岸(域)安全執法與入出國管理之挑戰與對策學術研討會資料(93年5月11日)。
 (四)研討會
  1、財團法人中國驗船中心,「國際船舶與港口設施保全章程(ISPS Code)研討會資料」,民國92年4月25日。
2、行政院海岸巡防署,「邁向海洋新世紀-海上執法及災害救護學術研討會資料」,民國90年12月14日。
3、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中央警察大學、國家圖書館合辦,「2004年海岸(域)安全執法與入出國管理之挑戰與對策學術研討會資料」,民國93年5月11日。
 (五)政府機關出版品
  1、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著,「海洋白皮書」,90年3月初版。
2、交通部,「交通部有關自由貿易港區計畫規劃概要」,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211期(92年7月)。
(六)網站資料
1、立法院法律系統,網址 http://lis.ly.gov.tw/lgcgi/ttswebw
2、交通部網站,網址http://www.motc.gov.tw/service/index.htm.
3、交通部基隆港務局網站,網址 http://www.klhb.gov.tw/index01.htm
4、韋端,「自由貿易港區是台灣新經濟命脈」,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論壇,網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FM/091/FM-C-091-148.htm
5、郭博堯,「我國天然氣供應的近憂遠慮」,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論壇,網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D/092/SD-C-092-071.htm
6、聯合新聞網,「伊拉克連環海上攻擊,自殺快艇撞油港」,九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網址 http://udn.com?NEWS/WORLD/WOR3/1978361.shtml.
7、聯合理財網,「美反恐海事新規定,將增百億美元成本」,,九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網址,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1978285.shtml
8、中華日報航運電子報,九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網址http://61.219.228.158/news/newssold/93/9303/nw0323/01.htm
二、英文部份
(一)書籍
  1、Churchill, R.R. and A.V. Lowe, The law of the sea,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3rd 1999.
2、Glahn, Gerhard von, Law Among N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1996.
3、Heinze, Eric and Malgosia Fitzmaurice edited, Landmark Cases in International Law, Lond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Ltd., 1998.
4、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SPS Code(2003 Edition).
5、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SOLAS, London: IMO, Consolidated Edition,2001.
6、Joyner, Christopher C.,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7、Mankabady, Samir,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Sydney: Croom and Helm,1984.Murphy,
8、Oxman, Bernard H.,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9、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85,Vol.1,1985.
10、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86,Vol.2,1986.
  11、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87,Vol.3,1987.
  12、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88,Vol.4, 1988.
13、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89,Vol.5,1989.
14、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90,Vol.6, 1990.
15、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91,Vol.7,1991.
16、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92,Vol.8,1992.
17、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93,Vol.9,1993.
18、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94,Vol.10, 1994.
19、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95,Vol.11, 1995.
20、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96,Vol.12,1996.
21、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97,Vol.13,1997.
22、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he Law of the Sea(NILO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Documentary Yearbook 1998,Vol.14,1998.
23、United Nations, The Law of the Sea: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1983.
(二)論文期刊:
  1、Allen, Charles A., “Ocean Policy Opportunities: Confronting Piracy and Armed Robbery at Sea”, Oceans Policy: New Institution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Hague: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 1999.
2、Corell, Hans, “Future Role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Oceans and Law of the Sea”, Oceans Policy: New Institution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Hague: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 1999.
3、Hare, John, “Port State Control: Strong Medicine to Cure a Sick Industry”, the Georg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Volume 26 Issue 3 , 1997.
4、Koh, Tommy T. B,”A Constitution for the Oceans”, The Law of the Sea: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1983.
5、Langewiesche, William, “Anarchy at Sea”, The Atlantic Monthly, Vol.292 No. 2, Sep. 2003.
6、Yim, Joan B. and Mort Downey, Port Security – 2002 and beyond.
7、Thisdell, Dan, “Heavy-handed security”, The Motor Ship,Aug.2003.
8、European Sea Ports Organization, Port and Maritime Security,20 March 2002.
9、Oxman, Bernard H. ”Law of the Sea”,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三)網路資料:
1、BBC News, 6 Oct 2002, Craft rammed Yemen oil tanker, http://news.bbc.co.uk/l/hi/world/middle_east/2303363.stm
2、DOT UK, Maritime Security, http://www.dft.gov.uk/stellent/groups/dft_transsec/documents/page/dft
3、Hoppe, Heike, Port State Control-an update on IMO’s work(2000), http://www.imo.org/InfoResource.
4、Homeland Security, Protecting America’s Port: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ct of 2002, http://www.dhs.gov/interweb/assetlibrary/MTSA_Presskit.doc
5、Hollings, Fritz Newsroom, Legislative Summary: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ct of 2002(S. 1214), http://www.hollings.senate.gov/~hollings/material/2002B13856.html
6、IMO, Enhance maritime security, http://www.imo.org/Newsroom/mainframe.asp?topic_id=582.
7、IMO, Port State Control: An update on IMO’s work in 2003, http://www.imo.org/includs/blastDataOnly.asp/data_id=8026/portstatecontrolupdate2003bmc.doc
8、Karamitsos, Fotis, Towards an EU framework on port security, Port Security Workshop (Antwerp, 22 May 2003), http://www.feport.be/pdf/10_port_security_workshop_proceeding.pdf
9、Maritime Transport Security Bill 2003, http://scaleplus.law.gov.au/html/bill/0/2003/0/2003091907.htm
10、O’Neil, William A. “World Maritime Day 2003-IMO:Committed People Working for Safe, Secure and Clean Seas”,I:\J_\8350.doc
11、Perl, Raphael & Ronald O’Rourke, Terrorist Attack on USS Cole: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http://news.findlaw.com/cnn/docs/crs/coleterrattack3001.pdf
12、Parliament of Australia, Maritime Transport Security Bill 2003(Bills Digests 63, 2003-4), http://wopared.parl.net/library/pubs/bd/2003-4/04bd063.htm
13、Robinson, Colin, Port and Maritime Secu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Reactions to an Evolving Threat, Homeland Security, Jan. 21, 2003. http://www.cdi.org/terrorism/maritimesecurity-pr.cfm
14、Toran, Mindy W., Special report: Maritime/Aviation-Maritime Security Takes Priority, http://www.riskanddinsurance.com/1200_news_3.asp
15、The Port Management Association of East and South Africa(PMAESA),the Maritime Security Seminar Lecture, http://www.pmaesa.org/Maritime/Doc_IMO.htm
  16、U. S. Coast Guard,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ct of 2002, http://www.uscg.mil/hg/g-cp/comrel/factfile/Factcards/MTSA2002.htm
17、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The Bureau of Customs & Border Protection(BCBP), Container Security Initiative in Brief, http://www.customs.ustreas.gov/xp/cgov/enforcement/international_activities/csi/csi_in_brief
18、U.S. Federal Register: July 1, 2003(Volume 68, Number126). http://www.nitl.org/fedreg3.htm
19、Washington File ,14 January 2003, U.S. Welcomes New International Maritime Security Measures, http://www.iwar.org.uk/news-archive/2003/01-14.htm
(四)、網站
1、SOLAS, 1974, http://www.imo.org/Conventions/content.asp?topic_id=257&doc_id=647
2、The Port Authority of NY/NJ, http://www.panynj.gov.
3、USS Cole(DDG-67)-Guided Missile Destroyer.
http://www.nvr.navy.mil/nvrship/detail/DDG67.htm
4、http://www.ilo.org
5、U S Coast Guard http://www.uscg.org
6、U N http://www.un.org/Deps/lo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方穎芝、吳佳貴,「港口國管制國際協約之一—巴黎備忘錄」,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65期(1999年9月出版)。
2.   1、方穎芝、吳佳貴,「港口國管制初探」,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65期(1999年9月出版)。
3. 楊棠堯、蔡燿全(2002),「年輕族群對入門網站服務服務品質之評估準則與滿意度分析」,中華管理學報,第三卷,第二期,頁31-46。
4. 3、方穎芝、吳佳貴,「港口國管制國際協約之二—東京備忘錄」,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65期(1999年9月出版)。
5. 4、方穎芝、吳佳貴,「港口國管制國際協約之三—拉美協議」,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65期(1999年9月出版)。
6. 5、巨克毅,「國際恐怖主義蓋達組織的意識型態與策略之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六期(2004年4月)。
7. 12、許洪烈,「探討海事安全觀點及海事保全觀點介面互動之影響」,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207期(2003年3月)。
8. 15、黃余得,「SOLAS海事保全措施」,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208期(2003年4月)。
9.   16、黃聰正,「與全球海上反恐措施接軌-淺談國際船舶與港口設備保安規則」,海巡雙月刊第4期(2003年8月)。
10. 17、黃清藤,「國際港口營運功能之發展」,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211期(92年7月)。
11. 18、黃清藤、葛益民、張雅富,「由風險管理觀點探討港口安全」,航運季刊第12卷第2期(92年6月)。
12. 19、劉興祥,「淺談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之內容--以事業自主管理為中心」,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215期(92年11月)。
13. 23、陳佩修,「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國土安全任務與反恐聯盟建構:兼論對東南亞安全情事的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五期(2004年1月)。
14. 24、羅俊瑋,「論海洋犯罪」,中華海員月刊585期(9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