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2 20: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謝慶皇
研究生(外文):Ching-huang Hsieh
論文名稱:財產保險代理人經營銀行保險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Non-life insurance ag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banking insurance
指導教授:簡士超簡士超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chien Charles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9
中文關鍵詞:銀行保險財產保險代理人
外文關鍵詞:property insurance agencybanking insur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6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近年來台灣金融市場環境在自由化與國際化的轉變趨勢下,金融相關行業無論是銀行、保險、證券、投信及投顧等,均面臨極大的衝擊與挑戰;金融整併趨勢之發展,挑戰著相關行業對跨業行銷與異業結盟的腳步。
本文主要以財產保險代理人或經紀人經營銀行保險通路進行研究,藉由文獻探討分析、資料分析以及深度訪談方法,針對特定個案進行分析及討論。經由本研究實證分析發現:
一、高階主管(Key man)的支持態度影響保經(代)於金融集團之定位
二、組織內部佣酬拆分愈高比例回饋者,不見得可十足吸引業務之推廣
三、財產保險代理人之經營須具備維持核心競爭優勢,同時輔以完備的資源整合能力
四、銀行與保險公司雙品牌形象,融合企業文化,以提供獨特之差異化行銷
本文另建議財產保險代理人或經紀人在依恃金融集團整體發展之下,於銀行保險通路可再著重於海外市場開拓及發展,同時建立客戶資料庫,進行充分運用及開發,相信可藉由二次行銷發展更大交叉行銷之經營綜效。
Due to the growing trend towards free marketing and internationalizing in Taiwan’s finance operation, the finance related businesses, including banking, insurance, stocks and bonds, investment and so on, all ran into difficulty in recent years. Besides, the trend for joint venture in finance operation also challenged these finance businesses as well.
The study investigated banking insurance channels of property insurance agencies and brokers by doing paper research, data analysis, and interview. The study found that:
1. In a finance group, how the insurance agencies and brokers were put depended mainly on the supportive attitude of the key man.
2. The company that provided a higher commission to its business partners didn’t guarantee its better prospects of promotion.
3.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operty insurance agencies and brokers should not only maintain the core competition strength, but also equip with the competence for resource integration.
4. Combine with of the banking and insurance brand also industial culture will provide a unique sales differentiation that increases sales revenues for income.
In addition, the study also suggested that property insurance agencies and brokers might expand the channels to overseas areas and establish their customers’ databases to attain the greatest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via second marketing and cross-selling.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內容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銀行通路經營績效之探討            11
 第二節 壽險範疇經營銀行通路之分析比較        20
 第三節 保險代理人或經紀人經營銀行通路之關鍵成功要素 24
第三章 銀行保險通路之概況簡述及經營現況探討      30
 第一節 銀行保險                   31
 第二節 各國發展銀行保險的概況            34
 第三節 銀行發展財產保險業務之分析          38
 第四節 發展銀行保險之SWOT分析            49
 第五節 維持持續競爭力之成功因素及競爭優勢      52
第四章 實證研究分析                  58
 第一節 深度訪談之問卷設計與規劃           58
 第二節 訪談內容紀要                 63
 第三節 財產保險代理人維持持續競爭力之成功因素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及後續研究方向              88

參考文獻                        90
 附錄一 財產保險代理人經營銀行保險之研究深度訪談問卷 94
 附錄二 財產保險代理人經營銀行保險之研究訪談彙整簡要表99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1. 大前研一(1987),策略家的智慧,台北:長河出版社,頁78-96。
2. 張文武編譯(2000),銀行保險:銀行兼營保險之策略,台北:保險事業發展中心,頁49-56。
3. 湯明哲(2003),策略精論,台北:天下遠見,頁136~137。
4. 韓博緯(2002),銀行保險銷售專家,台北:保銷國際文化。
5. 戴國良(2003),策略管理─策略分析與本土個案實務,台北:鼎茂圖書。
6. 方世榮、江季芸編輯(2003),Lovelock.Wirtz.Keh原著,服務行銷─人員、科技及策略,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二)期刊
7. 翁順裕(2006),保險業進入銀行保險經營的競爭優勢-資源基礎理論觀點,保險實務與制度,第五卷第二期,頁183-201。
(三)博碩士論文
8. 洪若梅(2004),我國銀行保險發展趨勢之研究,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9. 胡榮健(2002),台灣銀行業建構銀行保險業務之策略與步驟,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10.廖墀崇(2004),金控公司跨業經營模式之關鍵成功因素及其績效之探討:以中信金、國泰金及富邦金為例,銘傳大學,碩士論文。
11.王重隆(2003),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現況、問題與發展策略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12.余慎美(1999),我國銀行跨業兼營保險態度與現況研究,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13.呂崇銘(2006),銀行保險服務品質與顧客購後行為意圖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14.李運元(2002),以商業銀行為基礎之金融控股公司經營銀行保險之行銷競爭優勢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15.張睿光(2005),金融控股公司之效率評估:以銀行、證券、保險為例,僑光技術學院,碩士論文。
16.蔡美卿(1999),我國銀行業經營保險業務之研究,實踐大學,碩士論文。
17.鄭 嚴(2005),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之競爭策略研究-以個案公司為例,輔仁大學,碩士論文。
18.王寸久(2002),人壽保險業經營銀行保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19.林昌雄(2006),壽險業以策略聯盟經營銀行保險績效的決定因素-以某壽險公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20.陳良南(2004),人壽保險行銷通路偏好研究-以台南區域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21.楊衍庚(2001),我國銀行跨足人身保險業現況與行銷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22.黃文娟(2002),我國財產保險行銷通路之研究--個人保險商品,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23.林志達(2005),依銀行經營原則,衡量銀行保險代理業儸之最適規模量,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24.蔡文從(2003),建構保險經紀人公司加盟連鎖店之經營模式,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25.葉銘智(2005),專屬銀行保險代理經營績效之分析,大葉大學,碩士論文。
26.賴一豪(2002),銀行保代之研究-專屬代理與普通代理之策略選擇,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27.張立義(2006),台灣與日本產險業代理人通路發展之差異研究,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28.Boseman, G., 1986, Strategic Management: Text and Case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9.Michael. C. L. Ronkainen, and Michael H. Moffett, 20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30.Miller, A., 1998, Strategic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31.Philip kotlev, 2003, Marketing Management, New York: prentice Hall.
32.Thompson, A. and A. J. Strickland, 1998, Strategic Management Concept and Cases, New York:McGraw Hill.

三、網站資料
33.資料來源: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
http://www.banking.gov.tw 。
34.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newmops.tse.com.tw/ 。

四、研討會資料
35. Markus Hartwig and Rainer Stragies,2007/04/24,「談歐洲銀行保險的成功銷售模式經驗」研討會相關文章,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舉辦。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7. 翁順裕(2006),保險業進入銀行保險經營的競爭優勢-資源基礎理論觀點,保險實務與制度,第五卷第二期,頁183-201。
2. 魏玓(2006)。〈合製文化:反思全球化下的國際電影合製〉,《新聞學研究》,89:127-164。
3.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 (cultural economy)、生活風格 (lifestyles)與生活美學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4. 溫英幹、張學尉(2000)。〈紐西蘭與台灣經濟發展政策之比較:兼論紐西蘭經濟改革經驗之啟示與借鏡〉,《自由中國之工業》,90(7): 21-58。
5. 葉肅科(2001)。〈澳洲與紐西蘭福利發展:歷史結構分析〉,《東吳社會學報》,10: 155-199。
6. 符寶玲(1996)。〈社會福利國家的再造—紐西蘭的成功經驗〉,《經濟前瞻》,11(3): 80-84。
7. 林南(2007)。〈社會資本理論與研究簡介〉,《社會科學論叢》,1(1): 1-32。
8. 周海娟(2003)。〈紐西蘭福利與經濟的辯論:全球化、風險社會與第三條路〉,《社區發展季刊》,102: 87-99。
9. 周海娟(2002)。〈紐西蘭社會福利體系再造〉,《社區發展季刊》,98: 135-144。
10.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5): 139-164。
11. 王俐容(2003)。〈從文化工業到創意產業- Making Sense or Making Money?〉,《文化視窗》,50: 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