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7 04: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龔意雅
研究生(外文):KUNG,YI-YA
論文名稱:生命教育應用在國小六年級校園霸凌防治之行動研究-以「靜思語」課程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Appli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to The Researching of Action That Is in Prevention of School Bully in Sixth Gradge of Elementary School-Take “Still Thoughts”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施宜煌施宜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IN,YI-HUNG
口試委員:賴志峰趙孟婕
口試委員(外文):LAI,CHIH-FENGCHAO, MENG-CHIEH
口試日期:2017-07-1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系所名稱: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醫管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3
中文關鍵詞:生命教育霸凌防治靜思語教學
外文關鍵詞:Life educationBullying preventionStill thoughts teach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49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主要探討靜思語的生命教育課程教學應用在校園霸凌防治成效,我們都知道校園的霸凌行為是被禁止的,禁止卻不等同未發生,從文獻調查發現校園霸凌行為事件近年來卻仍逐年攀升,即便老師適時強力介入雖當下能嚇阻學生間的霸凌行為,但若將時間軸線拉長來看,對於學生霸凌態度的影響卻是有限,學生的霸凌行為在老師的干預下雖從檯面上消失,卻沒有在校園的陰暗角落中減少。如何讓學生在行為態度上改變,讓友善校園深耕,便是教育的目的。為試圖改善國小校園霸凌的現象,本研究意圖探討生命教育應用在國小校園霸凌的防治,運用行動研究,以研究者所任教的班級為研究場域,希望可以透過靜思語教學課程的實踐,使學生真正理解霸凌行為,對自己或他人造成的傷害及其影響。將生命教育核心價值融入霸凌防治,使班上的人際互動氛圍改善,使學生能自我調整、省思與人相處的基本態度,進而尊重他人,讓霸凌事件真正在校園中消失。
Although campus bullying is forbidden, its occurrence has risen in recent years. With teachers’ timely interventions, bullying between students can be reduced, but the impact on the attitude of school bullying will be limited in the long term. Although bullying between students can be eliminated while students are under a teacher’s supervision, it may not decrease outside their supervision, on- or off-campus. One goal of education is to make the students change their attitude toward bullying and develop a friendlier and more peaceful campus. To reduce campus bullying,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the campus bullying, using a class taught by the researchers as an action research. We consider whether incorporating Still Thoughts in 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better realize how school bullying will damage not only others but also themselves. We integrate the core value of Life Education into the prevention of bullying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tudents and the atmosphere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It is found that students are better able to adjust themselves to get along with their classmates and respect other people.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致謝……………………………………………………………………………………………III
目錄……………………………………………………………………………………………IV
表目錄…………………………………………………………………………………………VI
圖目錄…………………………………………………………………………………………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解釋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校園霸凌相關議題探討 7
第二節 生命教育 18
第三節 「靜思語」生命教育課程與校園霸凌防治的關係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者背景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7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0
第四節 資料收集 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 39
第一節 班級霸凌的起點行為分析 39
第二節「靜思語」生命教育課程 47
第三節「靜思語」生命教育課程實施前後對霸凌防治成效比較 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9
第一節 結論 69
第二節 建議 73

參考文獻 77

附錄一、訪談大綱 88
附錄二、教室觀察記錄 89
附錄三、班級軼事紀錄表格 94
附錄四、教師省思與回饋紀錄 95
附錄五、單元教案設計 95
附錄六、學習單 111


參考文獻
王昱雯(2009)。國小六年級實施生命教育課程成效之研究-以高雄市瑞豐國小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王榮駿(2010)。以生命教育課程與協同教學改善霸凌行為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淑苓(2011)。國小學童公平知覺、班級氣氛與校園霸凌之關係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王秉豪、李子建、朱小蔓、歐用生(2016)。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柔尹(2016)。教育戲劇「專家的外衣」教學模組運用於校園霸凌議題-以新北市某國小五年級課程教學為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王品蘋(2016)。國小高年級學同自我概念;同儕關係與網路霸凌之相關研究-以大台南都會區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王穗樺(2016)。國小高年級自我中心、認知曲解與挫折容忍力對偏差行為的影響-以新北市新莊區為例。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尤雅惠(2016)。國中小高年學童人格特質於自我概念與同認知差異之研究-以台南市某國小為例。遠東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台灣兒童福利聯盟(2004)。認識校園霸凌。2016年11月17日,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archive/report_detail/88/119
台灣兒童福利聯盟(2012)。台灣校園關係霸凌調查報告。2016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584
台灣兒童福利聯盟(2013)。台灣校園霸凌狀況調查報告。2016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686
台灣兒童福利聯盟(2015)。台灣兒童少年霸凌經驗調查報告。2016年12月17日,取自 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871
江致寬(2012)。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與霸凌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朱麗璇(2016)。課後輔導班國小學童同儕互動、自我控制與霸凌傾向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素琴(1999)。大愛引航。慈濟教師聯誼會,390,頁106。
呂秋鈴(2015)。父母教養態度與國小學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建國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詩涵(2015)。面對網路霸凌的因應之道。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9),57-62。
李月娥(2002)。慈濟教師應用靜思語教學實施生命教育之質性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國小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麗珠(2003)。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小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玫玲(2004)。靜思語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之影響。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魏(2009)。做最好的自己。台北市:德威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新民(2010)。正向心理學在學校教育的應用。高雄市:麗文文化。
李逸軒(2014)。「我們這一班」-探討霸凌議題之繪本創作論述。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茂生(2015)。日本校園霸凌的現況與對策。法令月刊,66(2),24-40。
李淑娟(2015)。從正義與關懷探討國小學童之關係霸凌。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李慧玲(2015)。案例教學法融入在生命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台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李政賢(2016)。正向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邱靖惠、蕭慧琳(2012)。臺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頁147-170
邱麗萍(2012)。班級常規、父母教養方式、網路使用行為與校園霸凌之關連性研究:以桃園縣國小高年級為例。元智大學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杜嘉玲(2014)。台北市國小高年級男女學童受同儕攻擊與同儕。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辛鈺婷(2014)。臺中市國民小學學童校園零體罰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吳清山、林天佑(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130,143
吳淑美(2005)。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高雄市復文。
吳政璇(2013)。靜思語內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美蘭(2014)。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的融入與實施方式。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9),60-62。
吳貞慧(2015)。焦點解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小高年級關係霸凌受害者的自尊與社交技巧之介入成效。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佳蓉(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互動經驗與校園霸凌現象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天佑(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1,71-75。
林貞佑(2009)。結合靜思語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臺中市。
林瑞英(2011)。國小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玫瑩(2012)。靜思語教學之研究-以淡水國小實施靜思語教學為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林芳薇(2013)。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校園霸凌行為之相關性。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秋君(2013)。生命教育課程對同理心及同儕霸凌傾向輔導成效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家睿(2013)。校園霸凌電視新聞對國小學童態度與行為影響之個案研究-以臺北市文山區溪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亨銘(2014)。新北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林芃薇(2015)。閱讀不同觀點文本對國小學生同理心與霸凌感受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佳雯(2016)。親子依附、自我控制與校園霸凌經驗之關係研究-以台北市萬華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臺北市立大學社會學領域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佳賢(2016)。國小高年級學同校園霸凌經驗與人格特質、幸福感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郁婷(2016)。國小教師對自閉症學生在融合情境中校園霸凌經驗及介入方法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芳俐(2015)。國小中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和同儕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俊良(2014)。國小教師處理學童霸凌行為經驗模式與因應策略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文蘭(2014)。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班級氣氛與霸凌旁觀行為關係之研究。華梵大學工業工程與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洪郁甄(2015)。孺子不可教也? 論《靜思語》教學在國小生命教育的價值。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柯斐云(2015)。公立國小五至九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霸凌行為之研究-以桃園市南區為例。健行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高美月(2009)。靜思語教學融入國民小學品格教育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明道大學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推動之困境與內涵建構策略。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七輯,7-9(289),2016年12月19日,取自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7/pta_8699_1711666_85473.pdf
唐侑寧(2016)。運用多媒體融入網路霸凌防治課程設計對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綜合課為例。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許若綉(2013)。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電子通訊科技使用行為與網路霸凌行為之現況調查。國立臺南大學科技與傳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淑芬(2004)。悠悠長河~一位國小教師生命教育課程實踐的生命敘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為出版,台北市。
陳珮育(2005)。靜思語教學應用於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蓓燕(2008)。靜思語教學推動全校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德光(2010)。生命教育與全人教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茵嵐、劉奕蘭(2011)。e 世代的攻擊行為: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2016年12月21日,取自http://counseling.sa.ntnu.edu.tw/ezfiles/4/1004/img/190/739278534.pdf
陳思縈(2011)。教孩子學會正向思考。台灣教育月刊,670,40-41。
陳佳慧(2011)。家長參與國小生命教育之研究-以「彩虹生命教育課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雅惠(2013)。共有體驗生命教育介入對國小學生愛、寬恕與反霸凌之影響成效。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蘭芳(2013)。桃園縣C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教師班級經營效能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宗賢(2014)。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臉書使用與關係霸凌。國立臺北大學教育犯罪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麗雅(2017)。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中華大學行政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教育部(2014)。校園霸凌防治準則。2016年12月18日,取自https://csrc.edu.tw/bully/rule_view.asp?Sno=1542
教育部(2014)。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生命教育實施計畫2016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nou.edu.tw/~coach/life-t/pdf/1030610.pdf。
教育部(2014)。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動方案。2016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nou.edu.tw/~coach/life-t/pdf/1030610.pdf
教育部(2014)。教育部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2016年12月18日,取自https://life.edu.tw/2014/origin。
曾莉婷(2014)。校園霸凌防治中被忽略的一環:霸凌旁觀者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頁122-143。
曾茗偉(2016)。苗栗縣國小學生個人屬性和霸凌的關係。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童筠瑋(2015)。多媒體教材融入生命教育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怡玲(2006)。運用靜思語教學實施國小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律吟(2008)。靜思語教學對國小學童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信務(2007)。營造友善校園-「從去霸凌開始」。北縣教育,61,31-35
張昭明(2012)。我國校園霸凌防治法制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張淑雲(2013)。國小高年級學同霸凌行為與利他行為、同理心教室氛圍的關係。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張毓儒(2014)。以AHP層級分析法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被霸凌之人格特質:以新北市蘆洲區為例。開南大學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張晏之(2015)。兒童哲學在校園反霸凌教育之運用。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張國淦(2015)。國小高年級學童Facebook使用行為與網路霸凌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某國小為例。開南大學觀光運輸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張燕婷(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教育認知程度與生命態度之研究─以新北市新店區學校為例。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又欣(2017)。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母金錢教養、同儕關係與其消費行為的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游富月(2004)。共同體驗生命教育模式課程融入對國小學童情緒管理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立德(2015)。台南市國中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校園霸凌行為關聯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策發展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麗凌(2015)。運用靜思語教學於生命教育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三年級學童為例。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梅嬌(2005)。以符合對話教學精神之生命教育課程改善學生言語霸凌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麗華(2005)。一位國小科任教師以繪本實施生命教育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綺嫺(2012)。直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臺北市萬興國小與新北市深坑國小之比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公民與社會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玲君(2014)。臺北市國小教師防治學生霸凌工作現況研究。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靖珺(2015)。同理心訓練對關係攻擊的國小高年級女學童生活適應之輔導成效。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士豪(2015)。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管教態度與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德祥、吳沐馨、李真文、羅寶鳳、林香河、林進財、魏麗敏、張銘昀、李珮瑜(2015)。台灣生命教育之發展與前瞻。載於黃德祥(主編)生命教育。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雷新俊(2009)。校園霸凌事件的防治與輔導。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楊淑蓓(2013)。影響國小教師對學生霸凌行為管教策略相關探討-以臺北市南港區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淑惠(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霸凌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中華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慈濟教師聯誼會(2005)。大愛引航慈濟人文課本教學指引(勇氣篇),台北市,靜思文化。
葉鶯(2010)。靜思語教學情境探索──以國小高年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廖裕正(2014)。台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同儕關係與校園受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行政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熊雪娟(2014)。反校園霸凌介入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鄭文安(2001)。生命教育融入國小自然科課程與數學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宏財(2001)。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策略──以國小為例。載於郭聰貴(主編),生命教育(頁109-125)臺南市: 南師院輔導室.(第一章)。
蔡文培、伍文瑛(2008)。生命教育:探索與修練。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懷萱(2012)。班級生態系統課程介入方案之建構及其對校園霸凌防治效果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蔡懷萱(2013)。霸凌時如何發生的?從生態系統觀點看校園霸凌的發生、維持與防治。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43(4),125-149。
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48。
劉國兆、鍾明倫(2013)。校園霸凌之性質與類型。載於翁福元(主編),校園霸凌學理與實務(頁20-21)。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劉珮軒(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網路霸凌認知之研究-以桃園市某國小為例。健行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劉琬旻(2017)。童話故事運用於國小高年級法治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憶鋅(2015)。國小學童網路霸凌認知與網路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歐陽桂櫻(2013)。網路霸凌防治課程教學介入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霸凌態度及其風險行為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謝文堯(2017)。國小高年級學生不同背景變項在人格特質與網路使行為之差異及其相關研究-以桃園市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謝紫湄(2017)。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人權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戴偉琦(2016)。繪本提升國小學童正向思考之行動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鍾文雄(2015)。霸凌兒童參與團體諮商之改變歷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顏佩如(2004)。行動研究。台中市公私立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策略聯盟教師進階研習。2016年12月18日,取自http://ws3.ntcu.edu.tw/yenpeyru/B2004/6-3.pdf
魏民棋(2006)。國小生命教育「良心的啟動」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魏韶潔(2007)。故事教學提升學童創造力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魏麗敏、張鈞銘(2015)。生命教育理念與實施。載於黃德祥等(著),生命教育(頁67-68)。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魏秀如(2015)。學童氣質、家庭社經地位和線上社群參與程度對網路霸凌行為之研究。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魏思佩(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良哲(2008)。創作性戲劇活動提升學童同儕人際關係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簡佩珊(2016)。桃園市國小中年級學童網路素養、人際關係與網路霸凌之相關研究。健行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羅品欣(2013)。國小學童預防霸凌行為模式驗證暨正向教學課程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
釋證嚴(1990)。證嚴法師靜思語。2016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boss3200/photos/a.171429419536790.42107.171140122899053/1127016573978065
蘇登仁(2009)。國民小學教師實施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以雲林縣河岸國小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蘇建銘(2014)。臺南市國小教師班級經營與反霸凌成效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蘇意喬(2014)。國小高年級霸凌兒童霸凌經驗之研究:以沙圖為媒介。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嚴仟芳(2016)。國小教師對高年級女生關係霸凌處置之探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Olweus, D.((1993). Bullying in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Blackwell.
Olweus, D.(1999). Sweden. In P. K. Smith, Y. Morita, J. Junger-Tas, D. Olweus, R.Catalano &; P. Slee (Eds. ). 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 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pp.7-27). New York: Routledge.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