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8 00: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保惠
研究生(外文):HSU PAO HUI
論文名稱:臺灣北區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Job Stress and Burnout among Medical Radiologists in Northern Taiwan--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Variable
指導教授:何英奇何英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 YING CHY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輔導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3
中文關鍵詞: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社會支持
外文關鍵詞:Medical RadiologistsJob StressBurnoutSocial Suppor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4
  • 點閱點閱:99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以台灣北區醫事放射師為研究對象,主要目的在了解醫事放射師之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社會支持的現況、相關性以及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情形,並探討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變項各層面,是否可有效預測工作倦怠變項各層面,最後探討社會支持對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間是否具有調節效果。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針對台灣北區醫事放射師,共發放261份問卷,回收
問卷202份,有效率為77.7%。以描述統計、Cronbach α係數信度分析、因素分析、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及混合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驗證假設,研究結果發現:(1)醫事放射師整體工作壓力為中等程度;婚姻狀況、教育程度、所屬科別、工作職位、服務醫院屬性的不同在工作壓力上具有顯著差異。(2)醫事放射師整體工作倦怠感受為中等程度;工作職位、服務醫院屬性的不同在工作倦怠上具有顯著差異。(3)醫事放射師整體社會支持感受為中高等程度;年資、服務醫院層級的不同在社會支持上具有顯著差異。(4)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呈顯著正相關。(5)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對工作倦怠具有顯著預測效果,且預測力達45.1%。(6)醫事放射師之社會支持在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間具有調節效果,其中以主管支持最為顯著。
The purpose of study is focusing on medical radiologists in northern Taiwan.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situation,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ce of background among job stress, burnout, and social support. Furthermore, to explore each job stress variable whether capable to effectively predict each level of burnout. Finally, to examine the social support whether has moderating effect between job stress and burnout.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analyzed data is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s from medical Radiologists in Northern Taiwan. Total 261 questionnaires have been sent, the 202 of them are completed. The response rate is 77.7%. The data is test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ronbach’s α reliability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As a whole, the result will be addressed as following points :
1. The job stress of the medical radiologists is medium level. The perception of job stres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marital status, education, departments, job position and hospital attribution.
2. The burnout of the medical radiologists is medium level. The perception of burnout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job position and hospital attribution.
3. The social support of the medical radiologists is medium-high level. The perception of social support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eniority and hospital levels.
4. Job stress is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ed to the burnout.
5. Job stress variable has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in burnout variable, the predictive power is 45.1%.
6. Social support is found to noticeably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tress and burnout, especially supervisory suppor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目錄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工作壓力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8
1-1 工作壓力的定義與反應 8
1-2 工作壓力的來源與組成 10
1-3 個人背景變項對工作壓力的影響 16
第二節 工作倦怠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19
2-1 工作倦怠的定義 20
2-2 工作倦怠的原因與形成 20
2-3 工作倦怠的類型與影響 24
2-4 個人背景變項對工作倦怠的影響 25
第三節 社會支持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29
3-1 社會支持的意義與來源 29
3-2 社會支持的方式與類型 30
3-3 社會支持的功能與效果 31
3-4 個人背景變項對社會支持的影響 32
第四節 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社會支持之關係 35
4-1 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 35
4-2 社會支持在工作壓力中扮演的角色 35
4-3 社會支持在工作倦怠中扮演的角色 36
4-4 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關係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6
第四節 問卷實施的步驟 5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9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現況分析 61
第二節 醫事放射師個人背景變項在各研究變項之差異分析 63
第三節 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相關分析 82
第四節 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預測關係 83
第五節 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典型相關情形 84
第六節 醫事放射師社會支持對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變項之間的調
節效果分析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4
第二節 結論 97
第三節 建議 9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100
貳、外文部分 106
附錄
附錄一 專家效度名單 111
附錄二 「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表 111
附錄三 「醫事放射師工作倦怠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表 113
附錄四 「醫事放射師社會支持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表 113
附錄五 「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社會支持量表」預試問
卷之極端值比較表 114
附錄六 「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量表」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表 115
附錄七 「醫事放射師工作倦怠量表」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表 115
附錄八 「醫事放射師社會支持量表」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表 115
附錄九 「台灣北區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以
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研究問卷 116
附錄十 「台灣北區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以
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專家效度題目 122


















表次
表1-2-1 醫護人員工作壓力文獻來源 14
表2-1-1 學者對工作倦怠意義、內涵彙整表 20
表2-3-1 工作倦怠之徵候與影響 25
表2-4-1 社會支持對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變項之調節研究結果表 38
表3-2-1 北部地區正式樣本分佈表 42
表3-2-2 樣本及研究對象描述統計 43
表3-3-1 預試問卷發送與回收狀況 49
表3-3-2「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社會支持正式問卷」信度分析
編配表 52
表3-3-3「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量表」正式問卷之因素分析表 53
表3-3-4「醫事放射師工作倦怠量表」正式問卷之因素分析表 55
表3-3-5「醫事放射師社會支持量表」正式問卷之因素分析表 56
表3-3-6「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社會支持研究」正式問卷題目
編配表 57
表4-1-1 醫事放射師在工作壓力各構面所知覺之現況摘要表 61
表4-1-2 醫事放射師在工作倦怠感受各構面之情況摘要表 62
表4-1-3 醫事放射師在社會支持感受各構面之情況摘要表 63
表4-2-1 性別在研究變項的差異分析表 64
表4-2-2 年齡在研究變項的差異分析表 65
表4-2-3 年資在研究變項的差異分析表 67
表4-2-4 婚姻狀況在研究變項的差異分析表 69
表4-2-5 教育程度在研究變項的差異分析表 70
表4-2-6 服務醫院層級在研究變項的差異分析表 71
表4-2-7 所屬科別在研究變項的差異分析表 74
表4-2-8 工作職位在研究變項的差異分析表 76
表4-2-9 所屬縣市在研究變項的差異分析表 77
表4-2-10 服務醫院屬性在研究變項的差異分析表 79
表4-2-11 工作時間型態在研究變項的差異分析表 81
表4-3-1 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Pearson相關矩陣表 82
表4-4-1 工作壓力對工作倦怠的迴歸分析表 83
表4-5-1 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典型相關線性組合 85
表4-5-2 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各構面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85
表4-6-1 混合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 87
表4-6-2 ATI混合迴歸分析之事後考驗結果摘要表 88
表4-6-3 社會支持在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獨立樣本t檢定 90
表4-6-4 「主管之社會支持」混合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 92



圖次
圖2-2-1 Cherniss(1980b)工作倦怠形成的三個階段 22
圖2-4-1「社會支持」變項調節「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變項圖 39
圖3-1-1 研究架構圖 40
圖3-4-1 研究程序圖 58
圖4-5-1 典型相關分析徑路圖 86
圖4-6-1高社會支持在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交互作用圖 89
圖4-6-2 低社會支持在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交互作用圖 89
圖4-6-3 高低社會支持兩組之迴歸線的交互作用圖 91
圖4-6-4 高低主管社會支持兩組之迴歸線的交互作用圖 92
中文文獻
王俊民(1990)。國民中學教師成就動機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時華(2000)。醫療機構從業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足感與職業倦怠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國揚(2002)。角色衝突、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係之探討—以財政部台灣省中區國稅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瑞安(1999)。公立非正規成人教育機構員工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學習需求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瑞霞、林惠娟、郭明娟、石芬芬(1989)。某醫學中心臨床護理人員工作滿足感,A/B人格類型與壓力症狀關係之探討。護理雜誌,36(4),47-57。
王嬋媚(2004)。高中職轉型為綜合高中組織變革、教師角色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以社會支持為干擾變項。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靜琳(2004)。護理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專業承諾之相關性研究。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衛生署,2003。中華民國92年衛生統計---公務統計。台北,行政院衛生署編印。
吳宗立(1993)。國民中學組織結構、教師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盈江(1993)。醫學中心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感受之探討。醫學繼續教育,3(2),274-286。
吳敏鳳(1996)。臨床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壓力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惠(1998)。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燕(1995)。 台灣地區大學圖書館館員工作倦怠現象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茂興、余伯泉(1995)。工作社會心理學。台北:巨流。
李晉男(2002)。台南科學園區高科技研發人員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瑞文(2002)。國立大學校院人事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榕峻(2005)。安寧療護醫療團隊工作壓力與壓力調適之研究。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秀娟(2001)。精神醫療機構護理人員工作壓力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立勳(1986)。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控制信念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林月娜(2001)。國小專任行政人員角色衝突、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立曼(2001)。戶政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論
文。
林志鴻(1998)。資訊人員工作倦怠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蓉(2001)。幼兒教師任教職志、工作壓力及社會支持之質性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幸台(1986)。國民中學輔導人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
報,9,205-238。
林金生(2003)。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之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信昌(1998)。新聞從業人員工作倦怠現象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昭男( 2001)。國小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林清山(1980)。多變量分析統計法。台北:東華書局。
林錦清(2001)。組織焦慮影響員工結構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玲茹(2002)。社教機構員工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鈺娟(2004)。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壓力反應與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惠文(2004)。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政府員
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嘉宏(2000)。領導方式、角色壓力及社會支持與百貨公司專櫃人員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靜芳(2003)。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淳、劉紹興(1995)。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生活壓力之關係,中華職業醫學雜誌,2(3),110-119。
崔來意(2000)。高科技公司女性專業人員工作-家庭衝突、工作倦怠及離職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郁芬(2000)。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嫣紅(2002)。安寧病房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碩士論文。
張曉春(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式-以社會工作員為例(上)(下)」,思與言,21(1),(2),66-79,179-201。
張錦標、祝年豐、董潔、顏瓊姿 (2000)。台灣地區某系統醫院醫事檢驗人員工作壓力及其因應之研究。中華職業醫學雜誌,7(2),77-83。
許曉玲 (1995)。精神科急性病房護理人員個人特徵、工作壓力及其與職業疲潰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志純(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盈卿(2000)。空服員之工作壓力、工作滿意、休閒滿意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玉(2003)。人事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文教行政人員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政興(2002)。台灣北部醫學中心藥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陳梅麗、蔡欣玲、王瑋(1996)。護理人員壓力量表之信效度測試。護理研究, 4(4),355-361。
陳榮茂(2001)。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文論文。
陳蓮妃(2002)。國民中學訓育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小琳(1988)。國中導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美容(2003)。醫院藥師壓力源與壓力反應的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台生、黃新福、張世杰(1994)。工作倦怠的文獻探討。銓敘與公保月刊,4 ( 3),12-23。
黃彩霖(2002)。醫院行政人員的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工作投入、專業承諾及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珍(1988)。國中教師背景因素、工作情境、人格特性與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珍、黃珊、林麗滿、孫愛德(2001)。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情形及相關因素之探討,長庚護理,12(1),1-9。
葉龍源(199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光榮(2001)。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貴鋒(1986)。國中教師角色衝突、角色不明確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美雲(1995)基層農會家政指導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傑夫(1988)。我國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玉惠(1991)。工作壓力的實證研究-以台北市報社文字記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劉威德 (1994)。國中教師教學成敗歸因、社會支持與教學自我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淑慧(1987)。助人工作者職業倦怠量表之編制與調查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金田(1998)。國民中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關係。教育研究資訊,6,69-87。
蔡美儀(1992)。我國女性教育主管性別角色、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工作適應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澍勳(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璧煌(1989)。國民中小學教師壓力之研究。師大學報,34,75-114。
鄭美娟(2002)。負面情感作用對社會支持、角色壓力源與工作倦怠影響關係之研究。國立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娟、蔡芸芳、陳月枝(1999)。台灣東部某區域醫院加護單位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和調適行為之研究。慈濟醫學,11(2),164-170。
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琇玲(199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調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菊英(2002)。高屏區國小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出版社。
藍豔柔(2003)。醫務社會工作者之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闕美華(2000)。國中小教師情緒智慧、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振楊(2004)。國軍心輔官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專業承諾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文川(1999)。醫學中心醫事放射師輻射安全知識之調查。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守謙(2000)。資訊人員職業焦崩與離職決策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博士論文。
蘇素美(1995)。美國教師的職業倦怠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35(3),135-147。
蘇慧瑢(1988)。護理長的角色期望與角色衝突的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Akroyd, D., Caison, A., & Adams, R. (2002). Patterns of burnout among U.S.
radiographers. Radiologic Technology, 73(2), 215-23.
Akroyd, H. D., & Shewchuk, R. M. (1990). Factors related to job satisfaction of radiographers. Radiologic Technology, 61(6), 472-477.
Arie, R., & Yoram, N. (1993). Work stress, job burnout, and work outcomes in a turbulent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23(3), 75-96.
Babakus, E., Cravens, D. W., Johnston, M., & Moncrief, W. (1999). The role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in sales force attitude and behavio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7(1), 58-70.
Bhanugopan, R., & Fish, A. (2006).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job burnout among
Expatriates. Personnel Review, 35 (4), 449.
Brissie, J. S., Hoover-Dempsey, K. V., & Bassler, O. C. (1998). Individual,
situational contributors to teacher burnou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asearch, 88(2), 106-112.
Caplan, G. (1974). Social Support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Behavioral Publications.
Cherniss, C. (1980). Staff Burnout: Job Stress in The Human Services, Beverly Hill: Sage Publications , Professional Burnout in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New York: Praeger.
Cherniss, C. (1980b). Professional Burnout in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New
York: Praeger.
Chiriboga, D. A., & Bailey, J. (1986). Stress and burnout among critical care and medical surgical nurses: A comparative study. Critical Care Quarterly, 9(3), 84-92.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300-314.
Cohen, S., & Wills, T. A.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310-357.
Cooper, C. L., & Marshall, J. (1976). Occupational sources of stres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lating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mental ill health. Journal of Occupation Psychology, 49, 11-28.
Cooper, C. L., Sloan, S. J., & Williams, S. (1988). Occupational Stress Indicator Management Guide, Nfer-Nelson, Windsor.
Colligan, M. J., Smith, M. J., & Hurrel, J. J. (1977). A review of NIOSH stress research. Proceedings of the Occupational Stress Conference. Los Angeles, Calif :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ordes, C. L., & Dougerthy, T. W. (1993).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on job burnou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8(4), 621-659.
Cronin-Stubbs, D., & Rooks, C. A. (1985). The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burnout of crital nurses: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Heart Lung, 14, 31-39.
Crosby, C. S. (1987).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burnout in radiological technologists. Radiology, 9(2), 52-54.
Cutrona, C. E., & Russell, D. W. (l990). Typ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pecific stress:
Toward a theory of optimal matching. In B.R.Satason, I.G.Sarason, & G.R.Pierce. (Eds.), Social support: An Interactional view (pp.319-366).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Davis, H. (1977). Human Behavior at Work.Organizational Behavior(5th Ed). New York : McGraw-Hill.
Elit, L., Trim, K., Mand-Bains, I. H., Sussman, J., & Grunfeld, E. (2004). Job satisfaction, stress, and burnout among Canadian gynecologic oncologists. Gynecologic Oncology, 94, 134-139.
Erlen, J. A., & Sereika, S. M. (1997). Critical care nurses,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stres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6 (5), 953-961.
Etzion, D. (1984). Moderat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on the stress-burnout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9, 615-622.
Etzion, D. (1988) .The experience of burnout and work/non-work success in male and female engineers: A matched pairs comparis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7, 163-179.
Farber, B. A. (1983). Introduction: A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burnout. In B. A. Farber
(Eds.)Stress and Burnout in Human Services Professions. New York :
Pergaman Press.
Fisher, D. C. (1985). Social support and adjustment to work: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Management, 11(3), 39-53.
Freudenberger, H. J. (1974).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0(1),159-165.
Gaines, J., & Jermier, J. M. (1983). Emotional exhaustion in a high stress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6, 567-586.
Graham, H. T., & Bennett, R. (1992).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London : Pitman.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
Ivancevich, J. M., & Matteson, M. T. (1980). Stress and work: A managerial perspective. New York: Scott Foresman.
Jacobs, S. R., & Dodd, D. K. (2003). Student burnout as a function of personality,
social support, and workload.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evelopment, 44(3),
291.
Jamal, M. (1984). Job stress and job performance contyoversy: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3, 1-21.
Jamal, M. (2005). Burnout among Canadian and Chinese employees: A cross-cultural
Study. European Management Review, 2(3),224
Jhun, H. J., Cho, S., & Park, J. T. (2004). Changes in job stress,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 and complaints of unfavorable working conditions among nurses
after the adoption of a computerized order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Occupational Environmental Health, 77, 363-367.
Johnson, J. & Sarason, I. G. (1978). Life stres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ternal -external control as a moderator variab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2, 205-208.
Kahill, S. (1986). Relationship of burnout amo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sts to professional expectations and social support. Psychological Reports, 59(3), 1043-1053.
Kahn, R. L., Wolfe D. M., Quinn R. P., Snook J. D., & Rosenthal, R. A. (1964).
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Y:Wiley & Son.
Kirmeyer & Doughterty, T.W. (1988). Work loan tension, and coping : Moderation effects of suppevior. Personel Psychology, 41, 125-139.
Koesten, J. (2005). Reducing stress and burnout for financial planners. Journal of
Financial Planning, 18(10), 64-70.
Lee, R. T. & Ashfort, B. E. (1996). A meta-analytric examination of correlates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job burnout. Journal of Applied Pasychology, 2(81), 123-133.
Margolis, B., Kroes, W., & Quinn, R. P. (1974). Job stress: An unlisted occupational hazard.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16(10), 659-661.
Maslach, C., & Jackson S. E. (1981).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anual Palo Alto,
Califoni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Maslach, C., & Leiter M. P. (1997). The truth about burnout.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Maslach, C. (1976). Burn-out. Human Behavior, 5(9), 16-22.
McGrath, J. E. (1976). Stress and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 In M. Dunnett ( 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Rand McNally.
McGrath, A., Reid, N., & Boore, J. (2003). Occupational stress in nursi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40, 555-565.
McLaughlin,R. (1993). Job satisfaction among radiologic technologists in selected hospital imaging centers. Administrative Radiology, 12(3), 60-62.
Norbeck, J. S., Lindsey, A. M., & Carrieri, V. L. (1983).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norbeck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Normative data and validity testing. Nursing Research, 32, 4-9.
Norbeck J. S. (1981). Social Support : A model for clin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dvanced Nursing Science, 3(43).
Octim, B. (2001). Social Support. Nursing Management, 7(9), 22-24.
Park, K.O. (2007). Social support for stress prevention in hospital settings.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Health, 127(6), 260-264.
Patricks, P. (1981). Health Care Worker Burnout. Chicago: Inquiry.
Polworth, E. (1985).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the radiographer. Radiology ( London),
51(600), 334-342.
Robbins, S. P.(1998).Organizational Behavior(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Hall.
Robert, K., & Angelo, K.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5th ed.). The New York: McGraw-Hill.
Russell, D. W., Altmaier, E. & Van, V. D. (1987). Job-related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burnout among classroom teache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2, 269-274.
Sarason, I. G., Levine, H. M., Basham, R. B., & Sarason, B. R. (1983). 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The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1), 127-139.
Sciacchitano, M., Goldstein, M., & Diplacido, J. (2001). Stress, burnout and hardiness in R.T.s. Radiologic Technology, 72(4), 321-328.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Y : McGraw-Hill.
Shinn, M., Lehmann, S., & Wrong, N. W. (1984).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 40, 50-76.
Steinhardt , M. A., Dolbier, C. L., Gottieb, N. H., & McCalister, K. T.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rdiness, supervisor support, group cohesion, and job stress as predicitors of job satisf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7(6), 382-389.
Thiots, P. A. (1982).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studying social support as a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3, 145-159.
Tourigny, L., Baba,V. V., & Lituchy, T. R. (2005). Job burnout among airline
employees in Japan: A study of the buffering effects of absence and supervisory
sup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 5(1), 67-86.
Turner, R. J. (1981). Social support as a contingency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2, 357-367.
Wolfgang, A. P. (1988). Job stress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 A study of physicians, nurses, and pharmacists. Behavior Medicine, 14(1), 43-47.
Wong, K. S., & Cheuk, W. H. (2005). Job-related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in
kindergarten principals: The case of Macau.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19(2/3), 183-19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蔡金田(1998)。國民中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關係。教育研究資訊,6,69-87。
2. 黃瑞珍、黃珊、林麗滿、孫愛德(2001)。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情形及相關因素之探討,長庚護理,12(1),1-9。
3. 陳梅麗、蔡欣玲、王瑋(1996)。護理人員壓力量表之信效度測試。護理研究, 4(4),355-361。
4. 張錦標、祝年豐、董潔、顏瓊姿 (2000)。台灣地區某系統醫院醫事檢驗人員工作壓力及其因應之研究。中華職業醫學雜誌,7(2),77-83。
5. 張曉春(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式-以社會工作員為例(上)(下)」,思與言,21(1),(2),66-79,179-201。
6. 秦淳、劉紹興(1995)。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生活壓力之關係,中華職業醫學雜誌,2(3),110-119。
7. 吳盈江(1993)。醫學中心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感受之探討。醫學繼續教育,3(2),274-286。
8. 王瑞霞、林惠娟、郭明娟、石芬芬(1989)。某醫學中心臨床護理人員工作滿足感,A/B人格類型與壓力症狀關係之探討。護理雜誌,36(4),47-57。
9. 蔡璧煌(1989)。國民中小學教師壓力之研究。師大學報,34,75-114。
10. 鄭麗娟、蔡芸芳、陳月枝(1999)。台灣東部某區域醫院加護單位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和調適行為之研究。慈濟醫學,11(2),164-170。
11. 蘇素美(1995)。美國教師的職業倦怠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35(3),13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