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5 23: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亦嚴
研究生(外文):Yeh, Yi-Yan
論文名稱:霹靂布袋戲角色服飾與兵器設計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Puppet Costumes and Their Weapons Design in Pili Puppet Drama
指導教授:阮綠茵阮綠茵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uan, Lu-Yin
口試委員:陳俊宏曹融阮綠茵
口試委員(外文):Chen, Jun-HongTsao, JungJuan, Lu-Yin
口試日期:2014-06-2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亞洲大學
系所名稱: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視覺傳達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1
中文關鍵詞:霹靂布袋戲布袋戲戲偶服飾戲偶服飾兵器戲偶兵器
外文關鍵詞:EpiliGlove PuppetryPuppetsCostumesPuppets CostumesWeaponsWeapons Puppe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311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臺灣的傳統民俗藝術「布袋戲」,是大眾的娛樂活動之一,戲台上營造著一股氛圍,驅使群眾圍觀,屏息以待,被舞弄的戲偶們演繹著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徐徐如生的模樣讓台下的人們無不著迷於眼前的事物,受到了無數男女老幼的歡迎與喜愛。初期從野台戲到無線電視台播放、影音媒體、獨立電視台、拍攝電影和空間展演等,爾後邁向國際化,成為現今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保留了傳統的技藝,結合西方娛樂元素,創造全新的故事架構,場景、戲偶設計、表演手法、服裝造型、道具設計和劇情編排推陳出新,以嶄新的手法呈現,風格強烈、拍攝手法細膩,視覺特效搶眼,影響層面廣泛,吸引不同年齡層族群的目光與模仿,紛紛爭相朝聖。
本研究以歷史文獻與焦點團體法為研究方法,整理戲中服飾造型的演變與武器設計的造型樣式,篩選出187個戲偶服飾和221種兵器種類,加以統計、分析,再利用分眾分類法探討不同類別的戲偶角色之設計特性。
研究結果發現霹靂布袋戲充份利用服飾與兵器展現出角色的特質,其設計原則可歸納為三項:服飾強調戲偶的身份地位;兵器凸顯戲偶的個性並呈現其行事風格;色彩外顯戲偶心理層面和潛在的個性。這三者互相搭配呼應。
本研究並針對角色個性與整體服裝造型設計,以素還真與一頁書戲偶為範例,由其名稱、服裝種類、服裝功能、服裝配色之主色和點綴色、紋飾等六項,就其造型概念加以解讀。
接著本研究就霹靂布袋戲劇中角色所使用的兵器,探討其背景、象徵性和色彩義涵,發現角色持有兵器之色彩意象與其性格對應,獨特造型的兵器賦予角色鮮明的風格,提高戲劇張力,以之達到渲染效果。
本研究結果可供布袋戲相關產業塑造角色造型與兵器及周邊產品等設計之應用與參考。

The Taiwanese glove puppet drama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raditional folk arts. It provides entertainment for people of all walks of life and enriches the content of their life as well. The puppet displays the multi-culture, a combination of classical and traditional music, literary references and folk songs. When the puppet shows started on video. These video rentals gave new life to Taiwanese puppet. They also brought the new puppet craze. Moreover, the sword-swinging puppets have given a centuries-old tradition place in modern life. The puppet shows not only preserved the conventional skills but also combine the western fancy elements to create the brand new story structure and role model style design. And it will surely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the audience. In this study, we used the history and the focus groups as references. We summarized the evolution of the role model’s clothing and style, even the patterns of the weapons design. Moreover, we screened and selected 187 kinds clothing and weapons of the puppets. Also,we analyzed and used the folksonomy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he puppet. We found the puppet show used the clothing and the weapon to show the personal character of the role model. And based on the results, for the each role model, the clothing showed the status, the weapon showed the behavior and the color showed the personality. These three elements also concurred to each other as well. The findings discovered the thunderclap cloth bag show sufficient share unfolds the role using the clothing and the weapon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its principle of design may induce is three items: The clothing sexually harasses the partner the status status; The weapon highlights the play partner's individuality and presents its conduct style; Color apparent play partner psychology stratification plane and latent individuality. These three mutual tie-in sales echo.And we aimed at the role model of its personality and custom design, such as the puppets of Su Huan-jen and one page book, in this study. Also, we discussed the name, clothing, other clothing features and color of the puppetsBesides, the characters in this puppet show, we discussed the background, symbolic meaning of role models and the made color of the customs. In this study, we found the weapon with its color image was corresponding to the personality of the belong role model. The unique weapons could give the much stronger characters to the role models and also bring the higher dramatic intensity in puppetry.
These findings may supply the glove puppet related industries the much more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creations and applications in role modeling and design.

謝 誌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X
1.緒論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動機 2
1.3名詞釋義 3
1.4研究範圍與目的 3
1.5研究流程 4
2.文獻探討 5
2.1布袋戲的歷史 5
2.1.1臺灣布袋戲的源流 5
2.1.2霹靂布袋戲的興起 9
2.2中華服飾特徵與意涵 16
2.3色彩分析顏色涵義 29
2.4戲偶造型之設計與製作 30
2.5戲偶功能之演變過程 31
2.6戲偶服飾之設計與製作 35
2.6.1戲偶外型的演變 37
2.7兵器型制 39
2.8霹靂布袋戲角色設計相關研究 41
3.研究方法 45
3.1研究的步驟與內容 45
3.2歷史文獻法 45
3.3焦點團體法 46
3.4分眾分類法 48
4.霹靂布袋戲角色服飾造型之研究 49
4.1霹靂布袋戲角色常見服飾形式之分類 49
4.2霹靂布袋戲角色服飾分類解析 51
4.3服飾風格解析 56
4.4霹靂角色服飾與現實人物服飾設計比較特點 63
4.4.1戲偶角色服飾色彩意涵 65
4.4.2著名戲偶角色服飾分析 66
4.5角色個案服飾解析 68
5.霹靂布袋戲兵器造型設計之研究 75
5.1霹靂布袋戲兵器的分類 75
5.2兵器分類解析 76
5.3兵器色彩設計 88
5.4戲偶角色慣用兵器 100
5.5角色性格與兵器對應關係 104
5.6角色與其兵器整體造型設計案例解析 106
6.結論與建議 111
6.1結論 111
6.2霹靂戲偶角色服飾設計之發現 111
6.3霹靂戲偶角色兵器造型設計之發現 111
6.4解析霹靂戲偶角色色彩分析之發現 112
6.5建議 113

參考資料 114
附錄一、霹靂布袋戲之2000〜2014年度最受歡迎前十名正反派霹靂角色 123
附錄二、霹歷布袋戲網站之反派角色和正派角色所使用兵器 125
附錄三、霹靂布袋戲之角色的使用兵器率與喜好偏向哪種顏色之分析 128

圖目錄
圖 1-1 (左圖)傳統布袋戲、(中圖)霹靂布袋戲、(右圖)《聖石傳說》電影 2
圖 1-2研究流程圖 4
圖 2-1傳統布袋戲 7
圖 2-2皇民化布袋戲 8
圖 2-3金光布袋戲 10
圖 2-4雲洲大儒俠之藏鏡人與史艷文 11
圖 2-5 (左圖) 一頁書、(右圖) 葉小釵、(右圖) 素還真 12
圖 2-6 狼城疑雲的室內舞臺劇場 14
圖 2-7 (左圖) 聖石傳說、(右圖) 霹靂英雄榜之爭王記 14
圖 2-8 (左圖) 火爆球王、(右圖) 天子傳奇 15
圖 2-9多元文化‧掌中風華之時尚設計秀 15
圖 2-10漢族服飾演變過程之秦漢到範例 16
圖 2-11~2-12 (左圖) 素還真與紋飾圖、(右圖) 一頁書與紋飾圖 17
圖 2-13龍之紋飾 18
圖 2-14鳳凰之紋飾 19
圖 2-15麒麟之紋飾 19
圖 2-16魚之紋飾 20
圖 2-17獅之紋飾 20
圖 2-18雄雞之紋飾 21
圖 2-19羊之紋飾 21
圖 2-20龜鶴之紋飾 22
圖 2-21蝴蝶之紋飾 22
圖 2-22蝙蝠之紋飾 23
圖 2-23牡丹之紋飾 23
圖 2-24蓮花之紋飾 24
圖 2-25落花生之紋飾 24
圖 2-26蔓草之紋飾 24
圖 2-27蟠桃之紋飾 25
圖 2-28靈芝之紋飾 25
圖 2-29瓜瓞之紋飾 26
圖 2-30囍之紋飾 26
圖 2-31卍字之紋飾 27
圖 2-32旭日東昇之紋飾 27
圖 2-33瓶之紋飾八寶之紋飾 28
圖 2-34如意之紋飾 28
圖 2-35瓶之紋飾 28
圖 2-36瓦當文之紋飾 29
圖 2-37 (左圖) 傳統戲偶、(右圖) 金光戲偶、(右圖) 霹靂戲偶 32
圖 2-38 (左圖) 湛江雲的碩大胸肌、(右圖) 下酆都的性感侗體 33
圖 2-39霹靂布袋戲之武打戲 34
圖 2-40 (左圖) 炎熇兵燹戴白色的血紋面具、(右圖) 炎熇兵燹真面目 36
圖 2-41 (左圖) 早期素還真之臉譜、(右圖) 後期素還真之臉譜圖 38
圖 2-42中國傳統兵器之十八般武器範例 41
圖 2-43霹靂布袋戲書籍相關服飾造型與兵器 41
圖 4-1(左圖) 以前人物、(中圖) 現實人物、(右圖) 霹靂角色為青陽子 51
圖 4-2(左圖) 以前人物、(中圖) 現實人物、(右圖) 霹靂角色為素還真 52
圖 4-3(左圖) 以前人物、(中圖) 現實人物、(右圖) 霹靂角色為葉小釵 53
圖 4-4(左圖) 以前人物、(中圖) 現實人物、(右圖) 霹靂角色為一頁書 54
圖 4-5(左圖) 以前人物、(中圖) 現實人物、(右圖) 霹靂角色為源武藏 55
圖 4-6(左圖) 以前人物、(中圖) 現實人物、(右圖) 霹靂角色為闇影魑首 56
圖 4-7~4-8:(左圖) 倦收天、(右圖) 現實戲劇人物具有仙風道骨風格服飾 57
圖 4-9(左一)織語長心、(左二)北辰元凰、(中)六禍蒼龍、(右一)戢武王、(右二)槐破夢 58
圖 4-10~4-11:(左一) 歌仔戲之明華園戲劇 孫翠鳳 、(左二) 明朝皇帝 58
圖 4-12(左圖) 茶理王、(中圖) 寒煙翠、(右圖) 秦假仙 59
圖 4-13(左圖) 十九世紀中紳士服、(中圖) 現代袍服、(右圖) 現代牛仔裝 59
圖 4-14(左圖) 孽角、(中圖) 戰獸天戮、(右圖) 翼天大魔 60
圖 4-15具有神魔鬼怪風格服飾 60
圖 4-16(左圖) 無名、(中圖) 策馬天下、(右圖) 萬古長空 61
圖 4-17~4-18:具有說唱花子風格服飾 61
圖 4-19(左圖) 洺雙錆葉、(中圖)殊十二、(右圖) 一留衣 62
圖 4-20~4-21:具有奇異獨特風格服飾 62
圖 4-22(左圖) 咒世主、(中圖) 魔王子、(右圖) 鬼如來 63
圖 4-23~4-24:具有邪魔兇惡風格服飾 63
圖 4-25霹靂布袋戲中原有戲偶角色 64
圖 4-26霹靂布袋戲中原有戲偶角色 65
圖 4-27素還真圖片引用自問鼎天下設定集 65
圖 4-28(左圖) 霹靂狂刀 葉小釵、(右圖) 霹靂英雄榜之風起雲湧 葉小釵 66
圖 4-29(左圖) 霹靂圖騰 葉小釵、(右圖) 霹靂封靈島 葉小釵 67
圖 4-30(左圖) 霹靂龍城聖影 葉小釵、(右圖) 霹靂刀戟戡魔錄 葉小釵 67
圖 4-31(左圖) 霹靂神州 葉小釵、(右圖) 霹靂神州之天罪 葉小釵 67
圖 4-32(左圖) 霹靂神州之天罪 葉小釵、(右圖) 霹靂兵甲龍痕 葉小釵 68
圖 4-33(左圖) 霹靂問鼎天下 葉小釵、(右圖) 霹靂轟定干戈 葉小釵 68
上圖 5-1實際兵器之劍的造型、下圖 5-2霹靂兵器之劍的造型 77
上圖 5-3實際兵器之刀的造型、下圖 5-4霹靂兵器之刀的造型 77
上圖 5-5實際兵器之槍的造型、下圖 5-6霹靂兵器之槍的造型 78
上圖 5-7實際兵器之棍的造型、下圖 5-8霹靂兵器之棍的造型 78
上圖 5-9實際兵器之戟的造型、下圖 5-10霹靂兵器之戟的造型 79
上圖 5-11實際兵器之叉的造型、下圖 5-12霹靂兵器之叉的造型 80
上圖 5-13實際兵器之钂的造型、下圖 5-14霹靂兵器之钂的造型 80
左圖 5-15實際兵器之鉞的造型、右圖 5-16霹靂兵器之鉞的造型 81
上圖 5-17實際兵器之斧的造型、下圖 5-18霹靂兵器之斧的造型 82
左圖 5-19實際兵器之盾牌的造型、右圖 5-20霹靂兵器之盾牌的造型 82
上圖 5-21實際兵器之鈎的造型、下圖 5-22霹靂兵器之鈎的造型 83
上圖 5-23實際兵器之弓的造型、下圖 5-24霹靂兵器之弓的造型 84
上圖 5-25實際兵器之鞭的造型、下圖 5-26霹靂兵器之鞭的造型 85
上圖 5-27實際兵器之錘的造型、下圖 5-28霹靂兵器之錘的造型 85
上圖 5-29實際兵器之拐的造型、下圖 5-30霹靂兵器之拐的造型 86
上圖 5-31實際兵器之撾的造型、下圖 5-32霹靂兵器之撾的造型 87
上圖 5-33實際兵器之鐧的造型、下圖 5-34霹靂兵器之鐧的造型 87
左圖 5-35實際兵器之流星的造型、右圖 5-36霹靂兵器之流星的造型 88
圖 5-37綠色兵器之方圓百卉 89
圖 5-38黑色兵器之邪之刀 90
圖 5-39白色兵器之洗墨鯤鋒 91
圖 5-40紫色兵器之紫龍影 92
圖 5-41灰色兵器之嘸狗利 93
圖 5-42紅色兵器之末日神話 94
圖 5-43黃色兵器之如是我斬 96
圖 5-44橙色兵器之佛刑禪那 97
圖 5-45藍色兵器之無聲之狂 98
圖 5-46褐色兵器之覺劍 99
圖 5-47素還真與般若劍、劍柄 105
圖 5-48葉小釵與天劍、越限之刀 105

表目錄
表 2-1顏色正面與負面涵意分析 30
表 2-2各個朝代時期的十八般兵器類型 40
表 4-1角色服飾種類百分比 50
表 4-2霹靂布袋戲之素還真服飾造型分析表 69
表 4-3霹靂布袋戲之一頁書服飾造型分析表 69
表 4-4霹靂布袋戲之柳生劍影服飾造型分析表 70
表 4-5霹靂布袋戲之葉小釵服飾造型分析表 70
表 4-6霹靂布袋戲之羅喉服飾造型分析表 71
表 4-7霹靂布袋戲之他化闡提服飾造型分析表 71
表 4-8霹靂布袋戲之犬若丸服飾造型分析表 72
表 4-9霹靂布袋戲之酆魁刑天師服飾造型分析表 72
表 4-10霹靂布袋戲之羽人非獍服飾造型分析表 73
表 4-11霹靂布袋戲之香獨秀服飾造型分析表 73
表 4-12霹靂布袋戲之北狗服飾造型分析表 74
表 4-13霹靂布袋戲之意琦行服飾造型分析表 74
表 5-1綠色兵器之角色分析 90
表 5-2黑色兵器之角色分析 91
表 5-3白色兵器之角色分析 92
表 5-4紫色兵器之角色分析 93
表 5-5灰色兵器之角色分析 94
表 5-6紅色兵器之角色分析 95
表 5-7黃色兵器之角色分析 96
表 5-8橙色兵器之角色分析 97
表 5-9藍色兵器之角色分析 98
表 5-10褐色兵器之角色分析 99
表 5-11角色偏向哪種兵器的使用率分析 101
表 5-12角色持有專屬兵器偏向哪種顏色機率之分析 103
表 5-13霹靂布袋戲之槐破夢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06
表 5-14霹靂布袋戲之羅喉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06
表 5-15霹靂布袋戲之素還真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07
表 5-16霹靂布袋戲之殊十二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07
表 5-17霹靂布袋戲之一頁書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07
表 5-18霹靂布袋戲之葉小釵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08
表 5-19霹靂布袋戲之擎海潮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08
表 5-20霹靂布袋戲之銀羽風少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08
表 5-21霹靂布袋戲之月神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09
表 5-22霹靂布袋戲之魔王子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09
表 5-23霹靂布袋戲之七巧神駝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09
表 5-24霹靂布袋戲之銀鍠朱武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10
表 5-25霹靂布袋戲之蘊果諦魂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10
表 5-26霹靂布袋戲之愁落暗塵兵器分析與整理歸類表範例 110


外語資料
1.Couleurs du monde﹐Geographie de la couleur﹐Editions Le Moniteur1999.
2.Michael T. Kaufman. Robert K. Merton﹐Versatile Sociologist and Father of the Focus Group﹐Dies at 92.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24﹐2003.
3.Lynne Ames. The View From / Peekskill;Tending the Flame of a Motivator.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2﹐1998.
4.Peters﹐Isabella﹐(2009). "Folksonomies. Indexing and Retrieval in Web 2. 0. "﹐Berlin:De Gruyter Saur. PP.153
5.Vanderwal﹐T﹐(2005). "Off the Top:Folksonomy Entries. "﹐Visited November 5﹐2005. See also:Smith﹐Gene. "Atomiq:Folksonomy: social classification."﹐Aug 3﹐2004. Retrieved January 1﹐2007.

日語資料
1.リイド社,《聖石傳説 Behind the Screen パーフェクト・メモワール》,2002,株式会社,日本
2.おかだえみこ,人形 【パペット】 アニメーションの魅力 ただひとつの運》,2003,河出書房新社,日本
3.川本喜八郎,《アニメーション&パペットマスター》,1994,角川書店,日本
4.川本喜八郎,《人形―この命あるもの》(What Is This Life Doll),2007,平凡社,日本
5.大波篤司,《図解 近接武器 (F-Files) 》,2006,新紀元社,日本
6.伯仲,《図説 中国の伝統武器》,2011,マール社,日本
7.西川明彥,《日本の美術No.523 正倉院の武器・武具・馬具》,2009,至文堂,東京。
8.学研マーケティング ,《図説・中国武器集成 決定版 【歴史群像シリーズ】 》,2006,學習研究社,日本

中文資料
1.Truth in Fantasy Editorial department 著,趙佳 譯,2009,《武器屋 The House of Weapons》,奇幻基地,臺北。
2.王怡文,2006,《木頭有靈能做我空心無奈寄人行-台灣布袋戲偶中生角的造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80∼82頁。
3.王淑惠,2010,《臺灣布袋戲女性人物造型之比較研究─以傳統布袋戲與霹靂布袋戲之旦角為例》,東方技術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62頁。
4.江武昌,1990,《臺灣布袋戲簡史》,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臺北。
5.沈平山,1986,《中國掌中藝術-布袋戲》,昌生藝品有限公司,臺北,50∼52頁。
6.呂理正,1991,《布袋戲筆記》,臺灣風物雜誌社,臺北。
7.吳清山、林天佑,2005,《教育新詞書 ( New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臺北。
8.阮綠茵、葉亦嚴,2014,《霹靂布袋戲角色服飾設計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設計組,臺灣之設計基因研討會,D組:數位多媒體設計,銘傳大學,桃園,2014年3月14日,23~29頁。
9.阮綠茵、葉亦嚴,2013,《霹靂布袋戲角色兵器之研究》,中華民國設計學會設計學術研究成果,臺灣設計研討會,G組:數位多媒體設計,義守大學,高雄,2013年5月25日,20~26頁。
10.吳立萍、董逸華、蔡亞倫,2006,《戲說人生:臺灣民間戲曲特輯》,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臺北,16~60頁。
11.吳明德,2005,《靂霹布袋戲劇本營構初探-以《霹靂異數之龍圖霸業》為例》,臺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
12.林昌湘,2012,《武林競艷.刀劍爭鋒:中華古兵器特展》,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新北,10~47頁。
13.林智隆、周柱尊、吳錦榮、吳淑華,2005,《古代兵器大展專輯》,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31~53頁。
14.林裕清,1997,《吉祥圖案應用於臺灣年節產業之吉祥商品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1~2頁。
15.周緯,1982,《中國兵器史稿》,明文書局,臺北。
16.皇甫江,2007,《中國刀劍》,明天出版社,中國 山東濟南市。
17.姚惠珍,2004,《黃家三個男人讓布袋戲不只是偶戲─從路邊野臺戲躍身數位電影的策略革新》;《商業周刊》第857期,臺北,104~107頁。
18.翁瑜敏 撰文,郭以德 攝影,2000,《偶戲傳家一世紀》,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出版社編輯部,宜蘭。
19.高橋由美、涉川育由 著,荷燕 譯,1988,《使妳更出色的彩色服裝配色事典》,尖瑞出版,臺北。
20.張伯夷,1982,《中國兵器大全》,逸文初版有限公司,臺中。
21.張祐慈,2009,《霹靂布袋戲戲偶造型與角色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臺中,33∼34頁、73∼74頁、93頁。
22.張雲中、楊萌、徐寶祥,2011,《基於FCA的Folksonomy用戶偏好挖掘研究》,吉林大學管理學院,現代圖書情報技術,中國 吉林省長春市,72頁。
23.陳正之,1991,《掌中功名:臺灣的傳統偶戲》,臺灣省政府新聞處,臺中,177~217頁。
24.陳俊宏、楊東民,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新北,76頁。
25.陳長華,1970 第六版,《從電視布袋戲荒誕的劇情說起》,臺灣日報,臺中
26.陳龍廷,1991,《黃俊雄電視布袋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81∼84頁。
27.陳龍廷,2007,《臺灣布袋戲發展史》,前衛出版社,臺北
28.黃強華,2013,《霹靂人物出場詩選析》,霹靂新潮社,臺北。
29.黃強華,2013,《霹靂武器事典 7》,霹靂新潮社,臺北。
30.黃強華,2012,《霹靂武器事典 6》,霹靂新潮社,臺北。
31.黃強華,2010,《霹靂武器事典 5》,霹靂新潮社,臺北。
32.黃強華,2009,《霹靂武器事典 4》,霹靂新潮社,臺北。
33.黃強華,2007,《霹靂武器事典 3》,霹靂新潮社,臺北。
34.黃強華,2006,《霹靂武器事典 2》,霹靂新潮社,臺北。
35.黃強華,2005,《霹靂武器事典 1》,霹靂新潮社,臺北,1~2頁。
36.黃強華,2012,《天競鏖鋒設定集》,霹靂新潮社,臺北。
37.黃強華,2012,《問鼎天下設定集》,霹靂新潮社,臺北。
38.黃強華,2012,《聖魔戰印設定集》,霹靂新潮社,臺北。
39.黃強華,2012,《素還真人形書》,霹靂新潮社,臺北。
40.黃強華,2012,《葉小釵人形書》,霹靂新潮社,臺北。
41.黃強華,2007,《霹靂造型達人書》,霹靂新潮社,臺北。
42.黃強華,2003,《魅惑的霹靂世界》,霹靂新潮社,臺北。
43.黃強華,2000,《霹靂劍客列傳》,霹靂新潮社,臺北,6~4頁。
44.黃強華,2000,《霹靂刀客列傳》,霹靂新潮社,臺北,128~131頁。
45.黃強華,1999,《聖石傳說─電影全記錄》,霹靂新潮社,臺北。
46.黃強華,2011,《霹靂寶典第四部:刀戟戡魔錄 霹靂開疆紀》,霹靂新潮社,臺北。
47.黃強華、邱繼漢,2011,《霹靂寶典第三部: 龍圖霸業霹靂劍蹤》,霹靂新潮社,臺北。
48.黃敬欽,2008,《霹靂布袋戲特殊人物之造型符號探析》,私立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臺中。
49.葉立誠,2006,《服飾美學》,商鼎,臺北。
50.管倖生、阮綠茵、王明堂、王藍亭、李佩玲、高新發、黃鈴池、黃瑞菘、陳思聰、陳雍正、張文山、郭辰嘉、楊基昌、楊青田、童鼎鈞、董皇志、鄭建華、盧麗淑 著,2010,《設計研究方法》,全華圖書,新北。
51.楊惠中,2011,《霹靂布袋戲偶雕刻研究-以沈春福、徐柄垣、劉韋成昆仲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36∼41頁。
52.蔣豐維,2007,《中國兵器事典》,積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臺北。
53.劉還月,1990,《臺灣的布袋戲:風華絕代掌中藝》,臺原出版社,臺北,14~29頁。
54.蔡函吟,2014,《霹靂布袋戲「儒道釋」角色造型設計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碩士論文,高雄,1~2頁。
55.篠田耕一 著,顧時光 譯,1999,《中國古兵器大全》,萬里機構.萬里書店,香港。
56.戴欽祥、陸欽、李亞麟,1994,《中國古代服飾》,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新北,1~11頁。
57.謝中憲,2006,《臺灣布袋戲發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12∼19頁。
58.謝岱穎,1999,《雲州大儒俠史豔文圖鑑典藏特集》,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臺北。
59.謝德錫,1991,《五洲遍臺灣─布袋戲通天教主黃海岱》,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出版,臺北。
60.黃強華,1995,《霹靂月刊之第4期》,霹靂新潮社,臺北。
61.黃強華,1996,《霹靂月刊之第15期》,霹靂新潮社,臺北。
62.黃強華,1997,《霹靂月刊之第26期》,霹靂新潮社,臺北。
63.黃強華,2001,《霹靂月刊之第74期》,霹靂新潮社,臺北。
64.黃強華,2004,《霹靂月刊之第108期》,霹靂新潮社,臺北。
65.黃強華,2005,《霹靂月刊之第123期》,霹靂新潮社,臺北。
66.黃強華,2006,《霹靂月刊之第131期》,霹靂新潮社,臺北。

網站資料
1.Chinese martial arts shop - ChinaTown-Shop
http://www.chinatown-shop.com/en/Kung-Fu-Tai-Chi-c-
2.E-PILI霹靂布袋戲之官方網站
http://www.pili.com.tw/
3.Folksonomy vanderwal.net
http://www.vanderwal.net/folksonomy.html
4.Folksonomy - New York Times
http://www.nytimes.com/2005/12/11/magazine/11ideas1-21.html
5.Home vanderwal.net
http://www.vanderwal.net/index.html
6.Martial Arts Store Equipment
http://www.dhaninjastore.com/
7.Palm Culture 掌中文化-Epili Networks•布袋戲源流
http://culture.pili.com.tw/trend/trend_006_p2.php
8.Shop for martial arts, combat sports and energy arts equipments
http://www.dragonsports.eu/en/
9.Timeline of Chinese clothing-Learning Chinese-Global Times Community
http://community.globaltime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997
10.Welcome to the Official Legend of the Sacred Stone Website
http://movie.pili.com.tw/tw/index.htm
11.ウィキペディア フリ 百科事典 > 武術 2014年5月31日頁面最後訂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AD%A6%E8%A1%93
12.十八般兵器之亮相蘭州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gs.xinhua.org/zhibobd/2007-07/07/content_10508963.htm
13.川本喜八郎 Official Web Site Topice 人形美術戲劇『三国志演義』
http://www.sakuraeiga.com/kihachiro/sakuhin.htm
14.川本喜八郎 Official Web Site サイトTOP
http://chirok.jp/index.html
15.川本喜八郎『死者の書』Web Site
http://www.sakuraeiga.com/kihachiro/index2.htm
16.大紀元新聞網 > 臺灣新聞 > 組圖「偶藝驚豔」臺北偶戲館擬真人型偶特展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4/5/n3839616.htm
17.大紀元新聞網 > 臺灣新聞 > 霹靂布袋戲 攻進美卡通頻道
http://www.epochtimes.com/b5/6/2/5/n1212004.htm
18.小西園掌中劇團 > 包羅萬象 > 兵器介紹
http://www.hhypt.com.tw/ugC_ShowroomItemAbout.asp?hidKINDID=7&hid
19.小寒資料集全文閱讀
http://www.b111.net/novel/2/2050/index.html
20.中國傳統吉祥圖案
http://znbox.blog.hexun.com.tw/64883415_d.html
21.巴哈姆特 > 哈啦區 > 主題討論 > 研究布袋戲文化綜合討論
http://forum.gamer.com.tw/A.php?bsn=867
22.互動百科 > 色彩學讓•菲力普•郎科羅(Jean•Philippe•Lenclos)2010年4月26日頁面最後修訂
http://www.baike.com/wiki/%E8%89%B2%E5%BD%A9%E6%B0%91%E4%BF%97%E5%9C%B0%E7%90%86?prd=so_1_doc
23.互動百科 > 漢服 2014年1月20日頁面最後修訂
http://www.baike.com/wiki/%E6%B1%89%E6%9C%8D
24.互動百科 > 翠微北征錄 2008年12月04日頁面最後修訂
http://www.baike.com/wiki/%E3%80%8A%E7%BF%A0%E5%BE%AE%E5%8C%97%E5%BE%81%E5%BD%95%E3%80%8B
25.古代兵器與現代武器
http://blog.renren.com/share/221670308/12299181108
26.古典布袋戲偶推廣中心 > 典藏觀摩 > 道具 > 兵器 > 長兵器
http://www.yikufang.com/products/products_list.php?offset=0&cid=271&upcid=239&catName
27.古典布袋戲偶推廣中心 > 典藏觀摩 > 道具 > 兵器 > 短兵器
http://www.yikufang.com/products/products_list.php?offset=0&cid=272&upcid=239&catName
28.白蓮楼 霹靂布袋戲
http://www.naksatra.com/pili/
29.功夫網 > 兵器庫
http://www.tjgongfu.com/main/20081219532034/Page/20134261401959/
30.全球最大最專業的國防軍事百科 > 止戈國防百科 > 冷兵器
http://baike.zhige.net/index.php?category-view-183
31.全球功夫網兵器
http://www.qqgfw.com/BingQiList.aspx
32.百度百科 > 十八般武藝 2013年04月27日頁面最後修訂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67626/6925874.htm
33.虎尾布袋戲館「多元文化•霹靂再現」時尚設計秀
http://www.pili.com.tw/news/2009041511073931880/
34.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 Lin Liu-Hsin Puppet Theatre Museum
http://www.taipeipuppet.com/index-menu.html
35.佛家之法鼓全集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
36.典藏臺灣 > 傳統戲劇類-傀儡戲-道具 > 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 道具藏品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Catalog/List.jsp?ShowPage=4&CID=48251&CShowPage=1
37.政治符號 - UDN城市 > 討論區 > 臺灣意象-異像-藝相
2006年3月4日頁面最後修訂
http://city.udn.com/52727/1585919?cate_no=85811&pno=4&tpno=0
38.財團法人日本美術刀劍保存協會
http://www.touken.or.jp/
39.真快樂掌中劇團 > 布袋戲工藝藝術 >服裝與道具 >道具
http://www.bodehi.com.tw/bodehi_props.html
40.國立宜蘭傳統藝術中心 > 數位學習及典藏 > 傳統藝術資料庫
http://km.ncfta.gov.tw/index.jsp
41.惜浪巖掌中乾坤資訊站
http://www.silon.org/
42.雲林布袋戲館
http://tour.yunlin.gov.tw/huwei/
43.備前長船刀劍博物館
http://www.city.setouchi.lg.jp/~osa-token/index.htm
44.道門宗教之文化
http://www.daoisms.org/
45.傳統藝術主題知識網 > 布袋戲主題知識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kn.ncfta.gov.tw/NCFTA/middle/mcPS.html
46.臺北木偶劇團 Taipei Puppet Theater
http://www.taipei-puppet.com/
47.維基,百科全書 > 水滸傳 2014年6月7日頁面最後修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6%BB%B8%E5%82%B3
48.維基,百科全書 > 布袋戲 2014年2月21日頁面最後修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83%E8%A2%8B%E6%88%B2
49.維基,百科全書 > 十八般兵器 2013年11月13日頁面最後修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5%85%AB%E8%88%AC%E5%85%B5%E5%99%A8
50.維基,百科全書 > 分眾分類法 2013年5月15日頁面最後修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86%E4%BC%97%E5%88%86%E7%B1%BB%E6%B3%95
51.維基,百科全書 > 霹靂國際多媒體 2014年5月7日頁面最後修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C%B9%E9%9D%82%E5%9C%8B%E9%9A%9B%E5%A4%9A%E5%AA%92%E9%AB%94%E8%82%A1%E4%BB%BD%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52.歷史名劍故事
http://jdqx21cn.nease.net/lishi/index1.htm
53.霹靂スタッフブログ
http://blog.livedoor.jp/j_pili/
54.霹靂大代誌 - 霹靂風雲再起【2009FUSE紡織時尚週】
http://www.pili.com.tw/news/2009041017123342787/
55.霹靂創世錄之網站
http://pilicreateworld.myweb.hinet.net/
56.霹靂論壇–三十六雨布袋戲同人論壇
http://www.36rain.com/thread.php?fid=1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