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2 22: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趙樑
研究生(外文):LIANG CHAO
論文名稱:高等觀光餐旅技職教育實習前課程之教學品質、學習態度與實習滿意度之不對稱效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asymmetric effect study on the Teaching quality 、learning attitud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courses before the practice training o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at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指導教授:方彥博方彥博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作者未提供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觀光事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觀光休閒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0
中文關鍵詞:投入品質教學品質產出品質過程品質不對稱效果學習態度實習滿意度
外文關鍵詞:output qualitystudy mannerasymmetric effectsatisfaction of the coursesprocess qualityinput qualityteaching qual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9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實習是目前各大專院校推廣的重點,是學生對於生涯選擇的模擬過程,這過程可能將影響學生未來職業選擇及生涯發展,對其有深遠之影響。本研究欲了解學生實習結束後,回想在實習前學校所開設的課程是否對實習有幫助,並檢討自己在校時的學習態度是否影響學習成效。並對實習學生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實証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於實習制度及後續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以北部地區三所科技大學實習課程結束返校的學生為例,採用教學品質構面歸類的基礎(分為投入品質、過程品質及產出品質三個構面),並利用不對稱效果觀點(asymmetric effect)來探討實習前課程之教學品質的損失和獲得所呈現出之不對稱反應,此方式能更精確地暸解學生對於教學品質的滿意程度及信任程度,進而暸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對於後續實習滿意度的影響。
整體而言,研究結果證實實習前課程教學品質與學生的學習態度之間確實有不對稱效果存在。再者,學生的學習態度對於實習滿意度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本研究之研究發現,期冀作為日後學校在安排實習相關課程之參考,調學生學習之最佳效果。
Internships, preparing student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future workplaces, have currently become the development focus of most of colleges or institutions. This process may have an impact on students’ career choices and even career development. This study took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if there’s any help with the courses offered after practice training and review their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at school affect learning efficiency. With empirical research questionnaires proposed for internships, this study concluded with the system of practical training and subsequent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findings.
This study took students, from three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northern region, who just came back to school after the Internship Program as examples with applying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That is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input quality, process quality and output quality). and used the asymmetric effect viewpoint to discuss before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quality the curriculum loss and obtains asymmetric response presented. By this way we can precisely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satisfaction and trust degree regarding teaching quality. Furthermore, we can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n students’ study manner regarding the following practic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s for the whole, the findings confirmed that the teaching quality before the practice curriculum and students’ study manner exist the asymmetric effect. Furthermore, student''s study manner will also have the remarkable positive influence regarding the practic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Research, we hope the school will take the discovery of this research for the arrangement practice correlation curriculum and adjust the effect of students’ learning.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誌謝 v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步驟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8
第貳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實習前課程 9
第二節 教學品質 12
第三節 學習態度 18
第四節 實習滿意度 23
第五節 教學品質、學習態度與實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26
第六節 應用不對稱效果於實習前課程教學品質滿意度之衡量 2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33
第二節 問卷設計 38
第三節 研究設計 42
第四節 資料分析法 43
第肆章 實證分析 45
第一節 樣本結構分析 45
第二節 敘述統計量分析 48
第三節 問卷信度與效度分析 52
第四節 教學品質之迴歸分析 65
第五節 路徑分析 6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2
第二節 理論與實務意涵 73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 74
參考文獻 75
附錄 88
一、 中文部份
丁嘉慰(2008)。國民中學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雲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
王信智、陳淑菁(1997)。建教合作方案的沿革。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7), 37-39。
王偉仁(2010)。臺東縣綜合高中學生體育課程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研究,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臺東縣。
王登群(2004)。觀光旅館業對實施三明治教學實習之滿意度研究—以技專校院餐旅相關科系實習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健康管理學院,台中市。
王福林(1990)。新竹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成就之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田培林(1983)。教育學新論。台北:文景。
朱永蕙、鍾政偉與莊政翰(2004,3月)。天祥晶華教育合作案實施效益之研究-從學生觀點。銘傳大學2004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
朱敬先(1986)。學習心理學。台北:千華。
江義平(2000)。教學服務品質衡量模式建構及分析之研究,亞太管理評論,5(1),95-115。
何光明和楊玲惠(2011)。餐飲技職教育學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自我效能對職涯選擇影響之研究-以大同技術學院餐飲管理系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6(2),80-107。
余品欣(2010)。非正規教育機構成人學習者知覺產品價值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武典(1971)。從心理動力學觀點談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教育文摘(615), 5-11。
吳武典(1987)。影響學習因素的動力觀。張老師。台北,38-63。
吳青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五南。
吳婉如(1992)。臺灣地區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北。
吳淑禎和吳武忠(2006)。實習生的工作表現與工作滿意分析-以觀光產業為例。餐旅暨家政學刊。3(4),473-491。
巫佳靜(2008)。校外實習對高職餐飲科學生職涯規劃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高職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台北。
李佳玄(2007)。合作式國中技藝教育學程教師效能、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生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雲林。
李明昌(1997)。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學習態度及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李振清(2006)。建立有效教學機制-教師發展是高等教育評鑑的核心議題。評鑑雙月刊。3,9-12。
李婉柔(2010)。南部科技大學商管系學生之實習成效分析: 自我效能及未來就業意願之探討。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李嵩義(2002)。空中大學學生自我調控學習策略與其學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李麗美(2002)。松年大學學源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李福登(1998)。三明治教學在技職教育之驗證-國立高雄觀光餐旅專校實施案例。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7),29-30。
杜紹萍(1999)。合作學習對成人英語學習成就、行為及學習滿意度之實驗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沈煒比(2012)。國軍軍歌教育教學品質、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國防大學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班,台北市。
阮富月(2012)。學校本位教學品質評鑑指標之建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卓欣蓉(2011)。教師外表吸引力與教學品質對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正面口碑傳播之影響。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周思穎(2006)。餐旅業建教合作生實習滿意度與未來從事餐旅業意願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桃園。
周虹君(2002)。社會工作碩士班學生實習安置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官淑如(1997)。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千惠和郭惠君(1997)。同儕個別教學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學業表現與學習態度效果之研究。特殊教育季刊,12,125-152。
林公孚(2007)。教育品質與評鑑制度之探討。品質月刊,43(6),41-45。
林建彰(2005)。大學生微積分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實證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逢甲大學應用數學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林美智(2000)。空中大學師生互動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林軒黛(2009)。從學生能力取向探討實習前「四技餐飲教育課程」之成效—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林清財(1986)。國中學生對學習態度之調查分析。輔導月刊,22(5),31-36。
邱心怡(2011年11月6日)。教師教學品質之論述。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4)。擷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64-25.htm
邱錦昌和黃國彥(1998)。我國教育視導制度改進之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研究。
施信華(2001)。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洪久賢(2003)。從美澳餐旅教育發展模式反思台灣餐旅教育之發展。師大學報:教育組,48(2),125-150。
洪良志和馮莉雅(2006)。影響餐旅類科學生校外實習因素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為例。高雄餐旅學報,8,215-233。
紀文祥(1965)。大學及高中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范秀春 (2004)。高職學生旅遊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桂竹英(2004)。平衡計分卡運用於軍事院校校務發展績效衡量之研究-以空軍軍官學校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研究,15,172-229。
馬芳婷(1989)。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春興和林清山(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媛甯(2011)。Kano二維品質模式應用於個案科技大學教學品質之改善。教育實踐與研究,第24卷(第2期),129-162。
張菡琤(2004)。實習情境對實習生專業承諾之影響-以餐旅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張新仁(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教育部(102年1月)。教育部技職司。擷取自技職教育再造方案-落實學生校外實習課程作業手冊: http://www.edu.tw/Default.aspx?WID=560d2ade-378e-4cb6-8cb4-c2ce2b227759
教育部(2013年1月2日)。各級學校基本資料。擷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http://www.edu.tw/Default.aspx?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許全守(2000)。三明治課程在高等教育的實施策略。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8, 46-51。
許國書(2004)。國中學生生涯發展教育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研究所,彰化縣。
郭賓德和莊珠明(2006)。校外實習課程衝突影響因素對學生就業意願影響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飲管理科系為例。餐旅暨家政學刊3(1),113-131。
郭德賓(2004)。技職教育實務課程學生滿意度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飲實務課程為例。餐旅暨家政學刊,1(1),85-100。
郭德賓(2006)。餐飲技職教育校外實習學生滿意度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飲管理系為例。餐旅暨家政學刊3(2),187-204。
陳立真(2008)。影響餐旅系學生校外實習適應舆學習成效因素之分析研究-以澎湖科技大學餐旅系爲例。高雄餐旅學報,10(1),41-64。
陳秀慧(1985)。高中學生英文學習態度與方法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昭雄(1989)。職業科目教學方法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陳容芯(2000)。成人參與電腦第二專長教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紫玲(2011)。學生對校外實習滿意度與續留產業影響之分析:以高等技職教育餐旅觀光相關學系為例,第八卷 (第一期),21~38。
陳繁興(2008年3月15日)。技專校院實習制度實施之探討。擷取自高教技職簡訊: http:www.news.high.edu.tw/news011/2007110101.asp?c=0600。
曾玉玲(1993)。臺北市高智商低成就國中學生學習信念與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馮炫傑(2011)。高職餐飲管理科建教生在校學習、建教實習滿意度與未來餐飲進路規劃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旅教育研究所,高雄。
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鍍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黃旭均(2004)。課程品質管理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23,81-96。
黃明玉(2003)。成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班級學習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楊立中(2010)。國軍深造(指參)教育教師教學品質量表建構之研究─以國防大學陸、海、空軍指揮參謀學院為例。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資源管理及決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葉明勳(2005)。體育課教學品質、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及運動行為意向。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趙志揚(1998)。教師教學品質與教育系統。教育實習輔導季刊,3(4),9-16。
劉宗文(2012)。成交地區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品質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
劉若蘭(2003)。從學生滿意度談大學教學成果的提升。學術廣場,42(1),22-23。
劉修祥(2004)。餐旅人力資源部門主管觀點之觀光教育:教學、實習、就業、徵才暨合作夥伴關係的探討。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3,101-113。
劉明盛(2008)。應用Kano 模式探討大學教育品質-以某科技大學為案例。品
質學報,15(1),39-61。
劉煒仁(2001)。品質機能展開應用於教學品質之研究-以國防管理學院為例。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劉瀚升、楊雅閔、鄭富元與葉龍泰(2010)。實習滿意度與未來從事餐旅業意願之探討-以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餐旅管理學系學生為例。稻江學報,4(2),143-161。
蔡明砡(1991)。老人教育學員學習滿意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長青學苑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台北市。
談心怡、林廣易與王登群(2010)。觀光旅館業對實施三明治教學實習制度之滿意度研究-以技專校院餐旅相關科系實習生為例。創新研發學刊,6(1),1-17。
鄧之卿(2006)。台灣高等餐旅教育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餐旅暨家政學刊,3(2), 153-167。
鄭秀玲(2011)。兩岸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鄭增財(1995)。台北市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學習態度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鄭耀嬋(2004)。國小融合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13期),215-260。
蕭安成(1998)。隔空與非隔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頃向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賴保禎(1980)。學習態度測驗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賴鑫城(1992)。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學業成就、師生關係對學校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鍾瑞彬(2005)。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在自我觀念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
蘇良仁(2007)。探討軍校教學品質提升之研究-以憲兵學校為例。國防大學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饒達欽和鄭增財(1997)。談教師教學品質。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2,7-11。
二、 英文部份
Anderson,W.& Mittal, Vikas,E. (2000), Strengthening the Satisfaction-Profit Chain,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3(2), 107-120.
Anderson,W, & Sullivan, A. W.E. (1993),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for Firms, Marketing Science12(2), 125-143.
Andre,T., Whigham,M, Hendrickson, A.& Chamber (1997),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versus other School Subject, U,S,: Iowa.
Associ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American, (1999),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Brooks K. (1994), Total quality teaching:Microanalysis of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 Texas:Dallas.
Chang,C. K, Chen,C. M.& Hsu,L. C. (2010), Applying loss aversion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customers’ asymmetric responses to service quality on post-dining behavioral intentions: An empirical survey in the restaurant sec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9, 620-631.
Chang,C. K, Chen,C. M, Hsu,L. C, & Kuo,T. N. (2012), (Published online) Integrating loss aversion into 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bsite quality and website user’s behavioural intention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18.
Darom,E.& Rich,Y. (1988), Sex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toward school,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8(3), 350-355.
Downey, J. D. (1988), Hospitality internships: An industry view,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9(3), 18-20.
England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Higher, (2008/10/8),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 andlearning , Retrieved, http://www,hefce,ac,uk/learning/TInits/cetl/
Falk, Hammer,schmidt M.& Schepers,T. (2010), The service quality-satisfaction link revisited: exploring asymmetries and dynamics, Journal of Academic Marketing Science(38), 288-302.
Fishbein,M.& Ajzen, I. (1972), Attitudes and opin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3(1), 487-544.
Flammger,M. D. (1991), Nontraditional students and postsecondary school satisfaction, Master’s project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Buffalo,(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62 077).
Haladyna, T., Olsen, R.& Shaughnessy, J. (1983), Correlates of class attitude toward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0(4), 311-324.
Harvey, L.& Knight, P. (1996), Transforming higher education, Buckingham: SRHE,
Hativa,N.& Goodyear,P. (2002), Teacher thinking, beliefs and knowledge i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Kluwer Academic.
Horng, J. (2004), Curriculum analysis of foods and beverag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aiwan,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9(2), 107-119.
Ju,J., Emenheiser,A. D., Clayton,R. H., & Reynold (1998), Korean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internship experiences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in Korea,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3(1), 37-44.
Kahneman& Tversky, A. D. (1984), 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American Psychologist(39), 341-350.
Kahneman,D.& Tversky,A. (1979),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2), 263-292.
Knight, P. (2006), Quality enhancement and education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12(1), 29-40.
Ko,W. (2007), Training, satisfaction with internship programs, and confidence about futurecareers among hospitality students: A case study of universities in Taiwan, Journal ofTeaching in Travel & Tourism, 7(4), 1-15.
Lam& Ching, L. T. (2007),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n internship program: The case of Hong Kong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6, 336-351.
Lawn,M. (1991), Social constructions of quality in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 V5 n1-2, 67-77.
Lin,H. J., Lee,R.T., & Jen,W. (2008), Assessing asymmetric response effect of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service quality in an integrated psychologic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 model of intercity bus passengers: A case of Taiwan, Transportation, 35, 129–144.
Martin,L. C. (1988), Enha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a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 The Physical Education, 45(4), 196-209.
Mittal, Ross, W. T., Jr., & Baldasare, P. M.V. (1998), The Asymmetric Impact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Attribute-Level Performance on Overall Satisfaction and Repurchase Inten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62(1), 33-47.
Mittal,V., Ross,T. J. W.& Baldasare,P. (1998), The asymmetric impact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attribute-level performance on overall satisfaction and repurchase inten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62, 33-47.
Oliver, Rust, R.T.& Varki, S. R. L. (1997), Customer delight: foundations, findings, and managerial insight, Journal of Retailing(73(3)), 311-336.
Palmer, J. A. (1998), Principles of services marketing, London: McGraw- Hill.
Patton, Q. M.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Rust, C. (2007), Towards a scholarship of assessment,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32(2), 229-237.
Sahney, S., Banwet, K. D.& Karunes, S. (2006),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quality in education: Application of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and path analysi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7(2), 265-285.
Slavin, E. R. (1997), Education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 (5th ed.),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 bacon.
Stan, Evans, K. R., Wood, C. M.& Stinson, J. L.S. (2007), TSegment differences in the asymmetric effects of service quality on business custom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21(5)), 358-369.
Suzuki,Y, & Tyworth, E. J. (1998),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modeling Sales- Service relationships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34(2), 87-100.
Suzuki, Y., Tyworth, E. J.& Novack, A. R. (2001), Airline market share and customer service quality-a reference-dependent mode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35, 773-788.
Titah& Barki, H. R. (2009), Nonlinearities Between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A Negative Synergy, MIS Quarterly,33(4), 827-844.
Tough, M. A. (1979), The adult’s learning projects:A fresh approach to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dult learning,(2nd ed,), Toron-to: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Tversky, A.& Kahneman, D. (1991), Loss aversion in riskless choice: A reference-dependent model,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6, 1039-1061.
Wilson, Peter (1998), Judge tells Wilson some affirmative action laws must stay, black issues in higher school, 15, 22-28 .
Yang, C. C. (2003),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measurement, 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13(4), 310-324.
Zopitatis,A. (2007), Hospitality internships in Cyprus:A genuine academic experience or acontinuing frustratio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9(1), 65-7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信智、陳淑菁(1997)。建教合作方案的沿革。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7), 37-39。
2. 江義平(2000)。教學服務品質衡量模式建構及分析之研究,亞太管理評論,5(1),95-115。
3. 吳武典(1971)。從心理動力學觀點談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教育文摘(615), 5-11。
4. 李振清(2006)。建立有效教學機制-教師發展是高等教育評鑑的核心議題。評鑑雙月刊。3,9-12。
5. 林公孚(2007)。教育品質與評鑑制度之探討。品質月刊,43(6),41-45。
6. 林清財(1986)。國中學生對學習態度之調查分析。輔導月刊,22(5),31-36。
7. 張媛甯(2011)。Kano二維品質模式應用於個案科技大學教學品質之改善。教育實踐與研究,第24卷(第2期),129-162。
8. 許全守(2000)。三明治課程在高等教育的實施策略。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8, 46-51。
9. 郭德賓(2006)。餐飲技職教育校外實習學生滿意度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飲管理系為例。餐旅暨家政學刊3(2),187-204。
10. 陳立真(2008)。影響餐旅系學生校外實習適應舆學習成效因素之分析研究-以澎湖科技大學餐旅系爲例。高雄餐旅學報,10(1),41-64。
11. 趙志揚(1998)。教師教學品質與教育系統。教育實習輔導季刊,3(4),9-16。
12. 談心怡、林廣易與王登群(2010)。觀光旅館業對實施三明治教學實習制度之滿意度研究-以技專校院餐旅相關科系實習生為例。創新研發學刊,6(1),1-17。
13. 鄧之卿(2006)。台灣高等餐旅教育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餐旅暨家政學刊,3(2), 153-167。
 
1. 國家公園解說志工的認真休閒特質、家庭休閒衝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2. 餐旅技職校院校外實習學生實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旅學院為例
3. 探討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對員工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影響
4. 大專院校觀光系學生校外實習環知覺、校外實習滿意度對其續留產業意願的影響
5. 協同學習法融入國民小學四年級社會領域教學對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6. 校外實習滿意度、實習輔導、實習成效與續留產業關係之研究-以澎湖高職生為例
7. 人格特質、專業承諾與實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實習生為例
8. 技職院校餐旅科系學生個人價值觀、實習經驗、學校倫理相關課程與倫理認知之關係
9. 影響社群網站成員幸福感與社群忠誠度因素之研究:以打工度假者為例
10. 社會支持、實習適應與實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大專院校觀光餐旅學生為例
11. 遊客真實性知覺、懷舊情感、流暢體驗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金門戰地觀光為例
12. 智慧資本與企業價值之關係-以家族企業為調節變數
13. 韓國影視明星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生日常生活行為之研究
14. 從入學到就業:高等技職教育學用落差之研究-以科大烘焙管理職群為例
15. 大專院校商管科系學生校外實習輔導、實習滿意度對其就業意願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