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6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8 01: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語宸
論文名稱:檢視增加政府移轉性支出是否有助於改善生育率? ---門檻迴歸檢定之應用
論文名稱(外文):Will increasing government transfer payments improve the fertility level? An application of 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
指導教授:陳盛通陳盛通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謝耀智黃定遠
口試日期:2013-06-1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財稅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6
中文關鍵詞:生育率移轉性支出稅式支出門檻迴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4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透過門檻迴歸檢定之應用來檢視增加政府移轉性支出是否有助於改善生育率,探討移轉性支出是否真的能改善出生率,並且評估在不同解釋變數下對生育率之影響及對長期的經濟發展之可行性。本研究先匯整會對生育率有影響之解釋變數的相關文獻及實證研究,再透過Hansen (1996,2000) 的門檻迴規模型進行檢視,其實證結果顯示,實質人均GDP成長率 (GDP) 的實證結果為顯著負相關;稅式支出 (ITE) 的實證結果為正相關;失業率 (UNER) 的實證結果為負相關;死亡率 (DR) 的實證結果為顯著負相關;教育支出 (EDUE) 的實證結果在小於等於門檻值時和本研究實證結果相符為負相關,但是大於門檻值時本研究的實證結果為正相關;在移轉性支出 (TRE) 的實證結果在小於等於門檻值時和本研究實證結果相符為正相關,但是大於門檻值時本研究的實證結果為負相關。綜合本研究所彙整之文獻探討及各國之相關生育政策,採用門檻迴歸之實證方法進行實證分析,並以長期之經濟觀點為出發點,考量在不同解釋變數【人均GDP成長率 (GDP) 、 移轉性支出(TRE) 、稅式支出 (ITR) 、失業率 (UNER) 、死亡率 (DR)、教育支出 (EDUE)及移入人口(MOV) 】之下,分別對生育率的相關顯著性影響做實證分析結果,並且在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生育率高低會造成什麼影響 9
第二節 對生育率做哪些相關的研究 11
第三節 影響生育率的相關因素 14
第四節 政府政策針對移轉性支出對生育率的正反影響 18
第五節 其他國家政策比較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門檻迴歸模型之概述 28
第二節 門檻迴歸理論模型之推導 30
第三節 門檻迴歸效果檢定 33
第四章 實證分析結果 38
第一節 生育率理論模型推導之實證方程式 38
第二節 變數之來源與資料收集 41
第三節 實證結果分析 4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6
第一節 結論 56
第二節 建議 59
參考文獻 60
陳盛通及李建強 (2004),「擴大政府規模能否促進台灣的經濟成長?」,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未出版論文。
余清祥及賴思帆 (2006),「台灣與各國生育率模型之實證與模擬比較」,人口學刊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No. 33, 33-59。
何艷宏及吳芷瑩(2008),「我國中央政府預算形成模式:非對稱性條整之實證研究」,私立逢甲大學財稅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宗正及吳貞宜 (2007),「以Hansen門檻迴歸探討台灣股票市場異常報酬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統計學系研究所為出版碩士論文。
陳盛通及張琳惠(2009),「中央銀行獨立性是否左右預算赤字通往通貨膨脹之路?跨國實證研究」,私立逢甲大學財稅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莊希豐及陳亞為(2011),「貿易開放與所得不均:以門檻迴歸法分析」,臺北大學經濟學系出版,經濟研究 (Taipei Economic Inquiry),47:2,185-224。
張倉耀及許志嘉(2004),「中國大陸貨幣需求涵數之實證研究-非線性方法之應用」,私立逢甲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鳳琴(2012),「台灣股匯市與美國股市連動性之再探討」,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二期。
廖述誼及林炤君 (2012),「已調整綜合所得稅制鼓勵國人增加生育之成本效益分析」,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Azarnert, L.V. (2004),“Redistribution, fertility, and growth: The effect of the opportunities abroad”,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8, 785 – 795.
Barro, R. J. (1989),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 ”,Working Paper no. 3120. Cambridge, Mass.: NBER, September 1989.
Becker G.S., Murphy K.M., and Tamura R. (1990),” Human Capital, Fert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3rd Edition), 323 – 350
Becker, G.S. (1991) ,”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 Enlarged ed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Baughman, R., and Dickert-Conlin, S. (2007), “The earned income tax credit and fertility”, Springer-Verlag , Published online, 24 November 2007.
Crump, R.,,Goda, G.S., and Mumford, K. (2010), “Fertility and the personal exemption: comment“, NBER Working Paper No. 15984 May 2010, Revised June 2010 JEL No. C22, H2, J13.
Chen, D.L. (2002) ,” Income distribution dynamics with endogenous fertilit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7 , 227-258.
Croix, D.DL., and Doepke, M. (2003), “Inequality and Growth: Why Differential Fertility Matters”, National Fun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JEL J13, O40.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