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討自由基對1,6- 雙烯(1,6- dienes)的力成環化反 應,因為所產生的中間體,5- 己烯自由基(5- hexenyl )成環反應,受到動力控 制(kinetic control ),環化的結果,其位向和立體選擇(regio-and stereosel- ectivity),很值得有機化學家們探討。 1964年N .O .Brace 等人最早提出有關雙烯丙基(Diallylsystem )加成環化 方面的報導,1977年M .E .Kuehne把乙硫醇(Ethanethiol )加成環化到二甲 基二烯丙基丙二酸酯(Dimethyl diallylmalonate),結果得立體選擇性高的產物( 順/反式,6:1)。1961年S .J .Cristol 以過氧化二苯甲醯(Benzoy pe- roxide)為起始劑,把氯化磺醯加成到含有扭力(strained)的烯類(Norbornene) 上。1971年Y .Amiel 報告利用銅觸媒把氯化磺醯加成到乙炔上,1972年M .Asscher 等人則利用銅觸媒把苯環上帶有官能基的氯化磺醯,加成到乙烯和丁二烯 。 本論文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把氯化磺醯經由自由基反應,試者加成環化到幾種含有1 ,6- 雙烯類的化合物上,探討其所表現出的位向和立體選擇性,和文獻上的報告相 比較。 研究的結果發現N-烯丙基- 丙烯醯胺類(N-Allyl-acryoylamide)和二甲基二烯丙基 丙二酸酯類(Dimethyl diallylmalonate)能順利進行氯化磺醯的力成環化反應。結 果得到五種由氯化甲苯磺醯加成環化的產物,和三種由氯化甲烷磺醯加成環化的產物 。對於受質(substrate )和氯化磺醯反應的相對比率也做了比較- (1:10,1 :5,1:2),結果顯示1:10是較佳的條件。氯化磺醯加成環化的結果,大都 是5-exo的產物,並沒有6- endo的產物。因而也推測出其可能的反能機構,這些結 果和相關文獻報導相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