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2 18: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呂金隆
研究生(外文):Chin-Lung Lu
論文名稱:晶圓製造廠瓶頸管理模式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Bottleneck Management Model for Wafer Manufacturing
指導教授:何正斌何正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Pin H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工業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瓶頸判定機器加工率最大有效產能最大產能
外文關鍵詞:Bottleneck identificationMachine work ratioMaximum effective capacityMaximum capac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3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眾所皆知製造系統中的最大產出限制在瓶頸資源。然而,追求非瓶頸資源的機器使用率只會增加系統中在製品的數量、破壞生產的節奏以及降低交期的準確性;因此,尋找並管理瓶頸資源成為管理者所要面對的重要議題。一般而言,系統中的長期瓶頸判定是以機器使用率最高、最少產出及在製品最多者此三種指標為主,本研究之目的為發展一個更佳的判斷指標最大有效產能(Maximum Effective Capacity;MEC),並和其他判定方式做比較。
本研究提出的機器加工率是為了要計算MEC,而機器加工率與傳統機器使用率的唯一差異在於前者將閒置時間去除,在此閒置時間的定義為機器可生產卻沒有生產所耗費的時間;MEC對於非瓶頸工作站而言,表示若其成為瓶頸工作站時所能發揮的最大有效產出。
本研究並以某矽晶圓廠的實際案例來驗證MEC的實用性,機器運作狀況的資料來自於切片、倒角、研磨三區,計算得知MEC最小的為研磨區;在瓶頸管理簡例的模擬實驗中為了使整體產出增加至8000片,於是將原本的瓶頸站研磨區增加一台機器,結果顯示新的瓶頸將飄移至倒角區,針對倒角區並可重新依據MEC來幫助系統達到最適的作業狀態。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maximum throughput of a manufacturing system is limited by the bottleneck resource. However, pursuing high machine utilizations especially in non-bottleneck resources will increase the amount of WIP (work in process), destroy production tempo and decrease the rate of OTD (on time delivery). Looking for the bottleneck and control it be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of a manager. In general, machine with the highest machine utilization, WIP levels and lowest production are the three major indices to identify the long-term bottleneck.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better index, maximum effective capacity (MEC), and compare with the other three bottleneck identification indices.
Machine work ratio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MEC.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machine work ratio and traditional machine utilization is that the former index discards the pure idle time. Pure idle time is defined as the time the machine is waiting for no reason. MEC for non-bottleneck workstation can be treated as the maximum throughput that the workstation can produce if it were the bottleneck resource.
A real case from a silicon wafer factory was used to check the validity of using MEC. Data from slicing, edging, and lapping workstations show that the minimum MEC was happened at lapping.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throughtput to 8000 pieces in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bottleneck management, ading one machine in the original bottleneck. lapping would cause the bottleneck switch to edging.New protection on edging according MEC will help the system to approach its optimum operation condition.
誌 謝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錄 IV
表 目 錄 VI
圖 目 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4
1.3 研究目的 5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1.5 研究流程 7
1.6 論文架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2.1 機器使用率 10
2.2 系統瓶頸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3.1 連續觀察式工作抽查法 21
3.2 COWS量測機器加工率之施行步驟 27
3.3 模擬技術 34
3.4 模擬實驗施行的程序 36
3.5 模擬軟體ASAP簡介 37
3.6 矽晶圓廠瓶頸模擬系統 38
第四章 機器加工率之量測 41
4.1 個案簡介 41
4.2 檢驗機器加工時間分配 47
4.3 以COWS量測機器加工率信賴區間估計值 74
第五章 瓶頸判定暨管理模式 86
5.1 使用最大有效產能判斷長期瓶頸 86
5.2 瓶頸站管理模式 90
5.3 瓶頸站管理模式之驗證 9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2
6.1 結論 102
6.2 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 103
參考文獻 104
簡 歷 109
中文部份
1.王震宇,李榮貴,1993,「以限制理論研究在迴路作業下機器當機對生產績效的影響」,中國工業工程學會82年度年會論文集,頁282-288。
2.史欽泰,1998,1998半導體工業年鑑,工研院電子所。
3.林明獻,2000,矽晶圓半導體材料技術,全華科技,台北,頁622-644。
4.何正斌,黃忠智,1999,「連續觀察式工作抽查方法於機器使用率之研究」,中國工業工程學會88年度年會論文集,頁252。
5.何正斌,陳啟斌,1999,「利用連續觀察式工作抽查法、瞬間觀察式工作抽查法、及群組測時技術量測及評估機器干涉」,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NSC88-2213-E-211-007)。
6.何正斌,陳啟斌,2000,「以交替式卜瓦松過程為程序模型來比較三種工作抽查方法」,工業工程學刊,(Accepted, to be appeared)。
7.邱玉嬋,1996,「日商來台搶攻半導體」,天下雜誌,187期,頁118-123。
8.胡黃德,1988,整合式的工廠設備設計及佈置模式,博士論文,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系。
9.徐金、鄭嶸、黃玉譯,1996,工作研究導論,五南圖書,台北市,頁339-400。
10.陳明德,1997,單元製造系統之設計與績效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NSC86-2213-E-194-006)。
11.張盛鴻等,1999,「以限制理論為基礎之晶圓派工法則」,工業工程學刊,第16卷,第2期,頁209-220。
12.黃承龍,1998,瓶頸漂移現象之分析與其管理對策之研究,博士論文,交通大學工業管理學系。
13.黃忠智、何正斌,1999,「以連續觀察式工作抽查法量測員工寬放率」,第一屆亞太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成功大學企管系。
14.黃忠智,2000,以連續觀察式工作抽查法建立工時比例信賴區間估計值之研究-以機器使用率及員工寬放率為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
15.楊艾俐,1997,「一年賺兩百億的人-張忠謀的策略傳奇(下)」,天下雜誌,187期,頁118-123。
16.楊大和,梁勝銓,蘇朝墩,1998,「應用類神網路構建晶圓製造廠產品組合與機器利用率關係模式」,中國工業工程學會八十七年度年會論文集,頁1005-1010。
17.馮堯欽,1998,晶圓製造廠產品組合、機器利用率與系統平均在製品存貨水準模式之建構-考慮隨機性模式,碩士論文,交通大學工業管理學系。
18.鄭純媛,王順生,李孟樺,1998,「半導體生產設備故障維修專家系統知識擷取之研究」,中國工業工程學會八十七年度年會論文集,頁988-99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