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9 19: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翊瑄
研究生(外文):Yi-Hsuan Wang
論文名稱:運動鞋之品牌形象、代言人可信度、品牌態度與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Relationship among Brand Image, Endorser Credibility, Brand Attitude, and Purchase Intention of Sports Shoes
指導教授:李城忠李城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Jong Lee
口試委員:楊志強包冬意李城忠
口試委員(外文):Chih-Chiang YangDong-Yi BauCheng-Jong Lee
口試日期:2015-05-0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運動健康管理學系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3
中文關鍵詞:品牌形象代言人可信度品牌態度購買意願
外文關鍵詞:brand imagespokesperson trustworthinessbrand attitudewillingness to purchas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96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隨著健康的重視程度提升,運動人口遽增,運動鞋的需求明顯增加。現今的運動鞋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因此企業為了增加運動鞋銷售量,無不費盡心思運用許多的行銷策略,而為了在眾多品牌中突顯自身的品牌,許多企業不斷提升品牌形象與增加消費者對產品的品牌態度,並紛紛邀請名人為其產品代言,吸引消費者產生情感的認同,進而購買其產品。故本文選擇以知名運動鞋作為研究產品,來探討品牌形象、代言人可信度、品牌態度與消費者購買意願之關係並應用於運動鞋之市場之可能性。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知名運動鞋消費者為對象,共回收有效問卷 321 份,以結構方程模式(SEM)作為分析工具。研究結果發現:(1)品牌形象與代言人可信度分別對品牌態度有直接影響效果。(2)品牌形象與品牌態度分別對購買意願有直接影響效果。(3)代言人可信度對品牌形象有直接影響效果。本研究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供業者參酌。

Along with people’s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health and a drastic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exercise participants, there has been a noticeable growth in the demand for sports shoes. Given the intense competition of in the market of sports shoes, many brands are developing different marketing strategies to increase the sales of sports shoes. In order to achieve brand differentiation, many companies strive to improve brand image and consumers’ brand attitude towards the products. Meanwhile, celebrities are invited to act as spokespersons to represent the products with the aim of eliciting consumers’ emo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in turn enhance their purchase intention. Thus, this study chose renowned sports shoes as the research product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rand image, spokesperson trustworthiness, brand attitude, andpurchase intention, as well as whether the correlation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market of sports sho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consumers of some renowned sports shoes. A total of 321 vali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brand image and spokesperson trustworthiness have direct impacts on brand attitude; (2) brand image and brand attitude have direct impacts on willingness to purchase; (3) spokesperson trustworthiness has direct impacts on brand image.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the reference of relevant businesses.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iii
目錄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公式目錄 ix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5
第三節研究問題 5
第四節研究對象與範圍 6
第五節名詞釋義 6
第六節研究流程 7
第二章文獻探討9
第一節知名運動鞋 9
第二節品牌形象 10
第三節代言人可信度 14
第四節品牌態度 19
第五節購買意願 22
第六節研究變項間的關係24
第三章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研究架構. 27
第二節研究假設28
第三節研究變項之操作性定義與衡量32
第四節研究工具 35
第五節資料收集 39
第六節資料分析方法 42
第四章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45
第一節樣本資料分析. 45
第二節信度與效度檢驗. 52
第三節整體結構模式分析 61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67
第一節研究結論67
第二節管理意涵71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72
參考文獻74
一、網站部分74
二、中文部分74
三、英文部分82
附錄一預試問卷 88
附錄二正試問卷 91
表目錄
表 2-1 品牌形象之定義與相關觀念彙整12
表 2-2 專業性、吸引力、可靠性衡量法彙整18
表 2-3 特定之溝通效果 20
表 3-1 衡量構面、操作性定義及來源參考彙整34
表 3-2 品牌形象之衡量構面及問項35
表 3-3 代言人可信度之衡量構面及問項36
表 3-4 品牌態度之衡量構面及問項37
表 3-5 購買意願之衡量構面及問項38
表 3-6 個人背景相關問項38
表 3-7 預試問卷各變項量表信度分析40
表 3-8 預試問卷分析彙整41
表 4-1 樣本結構分析46
表 4-2 不同性別消費者在各變數之差異性檢定表47
表 4-3 不同身份消費者在各變數之差異性檢定表 48
表 4-4 年齡對各變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一覽表49
表 4-5 教育程度對各變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一覽表50
表 4-6 每週運動次數對各變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一覽表51
表 4-7 正式問卷各變項量表之信度分析52
表 4-8 量表適配度指標與參考標準值對照53
表 4-9 品牌形象驗證性因素分析適配度彙整55
表 4-10 品牌形象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彙整56
表 4-11 代言人可信度驗證性因素分析適配度彙整58
表 4-12 代言人可信度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彙整58
表 4-13 品牌態度驗證性因素分析適配度彙整60
表 4-14 品牌態度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彙整60
表 4-15 各量表之潛在構面區別效度分析結果彙整61
表 4-16 整體結構模式適配度彙整62
表 4-17 整體結構模式迴歸係數分析彙整63
表 5-1 研究假說驗證結果67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8
圖 2-1 態度要素與要素展開21
圖 3-1 研究架構圖27
圖 4-1 品牌形象驗證型因素分析結構圖55
圖 4-2 代言人可信度驗證型因素分析結構圖57
圖 4-3 品牌態度驗證型因素分析結構圖59
圖 4-4 理論模式初始結構圖62
圖 4-5 整體結構關係模式圖64
公 式 目 錄
公式 4-1 組合信度54
公式 4-2 帄均變異抽取量54
參考文獻
一、網站部分
教育部體育署 。 檢索日期: 2014 年 11 月 28 日 。 取 自http://www.sa.gov.tw/wSite/public/Data/f1388042711722.pdf
Nike (2015)。維基百科。檢索日期:2015 年 1 月 20 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0%90%E5%85%8B#.E6.AD.B7.E5.8F.B2
Adidas (2015)。維基百科。檢索日期:2015 年 1 月 20 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4%9B%E8%BF%AA%E9%
Puma (2015)。維基百科。檢索日期:2015 年 1 月 20 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PUMA
Reebok (2015)。維基百科。檢索日期:2015 年 1 月 20 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4%90%E6%AD%A5
二、中文部分
于慶華(2012)。La new 企業之促銷活動、消費者涉入程度與品牌態度對購買意願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卞廣祥(2013)。球鞋之品牌形象、品牌態度、從眾行為對消費者行為意圖之影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尹俊傑(2008)。運動員代言人可信度對廣告效果及消費者購買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學生為例。臺北市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文宣(2013)。消費者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知覺與企業品牌形象、品牌態度及購買意圖的關聯模式─以星巴克為例。國立勤益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傳中(2012)。品牌依附、品牌態度及品牌承諾對品牌忠誠的影響-以 iPhone 手機為例。南台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朱利夫(2011)。代言適配度、廣告態度、品牌態度與代言人態度關係之研究─以王建民代言為例。台北市立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漢斌(2009)。公益行銷與品牌權益關係之研究—以玉山銀行與王建民為例。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何慧儀、簡敏如(2011)。電子雜誌品牌知名度對知覺價值及購買意願之影響。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58-269。
吳淑鶯、彭康達(2010)。消費者對航空公司的品牌知曉、認知品質與知覺價值在品牌態度及購買意願上之影響。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3(2),1-17。
李光勳(2004)。廣告代言人與代言品牌的形象差異性及代言人可信度對廣告效果影響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佑剛(2009)。代言人可信度、代言商品認知與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相關研究─以王建民為例。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李坤展(2010)。品牌形象、知覺品質、知覺價值、購買意願及消費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捷安特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城忠(2011)。應用統計學。新北市: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
李城忠、曾淑萍(2011)。運動贊助對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影響之研究-以歐都納爲例。休閒運動健康評論,2(2),119-143。
林永順、蔡青園、陳正帄(2013)。咖啡連鎖業品牌形象、服務品質對品牌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屏東 85 度 C 咖啡連鎖店為例。育達科大學報,35,1-30。
林妙雀、李建裕(2010)。吞世代青少年品牌形象及品牌態度之研究─以同儕從眾行為為干擾變數。行銷評論,7(4),525-556。
林明珠(2008)。談「偶像崇拜」在運動行銷之應用。中華體育季刊,22(2),86-91。
林建文(2004)。原品牌態度、知覺契合度與促銷活動形式對品牌延伸後品牌態度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建煌(2002)。消費者行為(一版)。台北市:智勝文化事業。
林晉頡(2007)。運動員代言效果、國家認同與產品購買意願之分析:以王建民代言宏碁與麥當勞產品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彩梅、方顯光、陳宏儒(2010)。產品屬性對品牌形象、製造來源國形象與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以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為例。華人前瞻研究,6(1),53-63。
林碧霞(2007)。品牌形象及產品知識對購買意願之影響價格折扣干擾效果之探討。大同大學事業經營學系所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瑋珍(2006)。品牌形象與品牌態度對購買意願之影響研究。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金明吉(2002)。來源國效應、品牌形象認知對產品品質認知影響─以資訊科技產品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侯佳伶(2012)。品牌形象、代言人可信度、廣告頻率及媒體類型對廣告效果之影響。龍華科技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姜誌成(2009)。廣告代言人、廣告訴求及品牌形象對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洪秀慈(2009)。名人認同、代言人可信度、品牌評價與消費者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以王建民代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高毓伶(2006)。品牌形象、品牌態度對顧客滿意度與品牌忠誠度之影響研究。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張原誠(2007)。以廣告倫理為干擾變項探討化妝品廣告代言人對廣告效果影響。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梁懷良、高月慈、林鉦棽(2011)。運動員代言人與產品配適度之文獻回顧。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1(3),191-213。
莊正汶(2013)。品牌形象、品牌態度、品牌個性與自我概念一致性、從眾行為與購買意願之關係─以 Apple 品牌帄板電腦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莊旻潔(2002)。群體規範、認知、認同對產品態度與忠誠度的影響─以青少年之偶像崇拜行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士軍(1987)。管理學。臺北市:東華。
許秀貞、鍾志強(2011)。目的地意象,參與體驗,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登山步道遊客為例。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1(3),44-64。
許儷齡(2005)。代言人類型及其可信度來源對消費者運動參與及運動鞋購買意願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成業、徐玉榮(2011)。不同性別運動員代言人對消費者可信度、廣告效果及購買意圖影響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8(2),1-18。
陳俞婷(2014)。品牌態度、產品涉入、顧客價值對購買意願之影響-以置入性行銷為中介變項。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政琨(2014)。銀行品牌形象推廣對企業金融業務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富邦銀行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盈太、黃尹佐、蔡佳容(2011)。臺灣咖啡品牌形象對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嘉南學報,37,589-597。
陳証達(2002)。企業形象、服務補救期望與補救後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文大商學報,11(2),71-90。
陳裕仁(2004)。名人代言人與產品相關度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傅永德(2008)。品牌形象、服務品質、顧客滿意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兆豐銀行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彭金燕(2000)。代言人可信度對廣告效果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程紹同(2000)。企業最佳代言人。天下雜誌,105,114-119。
程紹同(2001)。運動行銷商戰剖析:運動場上拼行銷。台北市:漢文。
程紹同、江澤群、黃煜、彭小惠、呂佳霙等譯(2003)。運動行銷學(原作者:B. J. Mullin, S. Hardy, &W. A. Sutton)。台北縣:藝軒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1)
黃少章(2010)。品牌形象、品牌個性、品牌態度、品牌偏好與運動商品購買意圖關係之研究。運動傳播學刊,3,130-148。
楊政樺、郭哲君(2009)。NBA 共同品牌之品牌形象、品牌態度與購買意願之研究。國北教大體育,4,125-134。
葉浩喻(2010)。運動品牌代言人可信度、品牌形象、廣告效果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以楊丞琳代言 adidas 為例。國立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千慧(2005)。代言人─產品使用者的性別符合性、來源可信度與自我監控程度對廣告效果的影響。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俊傑(2003)。高雄市國小學童運動用品中程度之探討─以運動鞋為例。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歐佩雯(2009)。運動代言人對品牌知名度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蔡淑妹(2002)。運動品牌代言人可信度來源因素對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靜宜(2011)。廣告代言人、品牌形象、知覺價值、品牌權益與購買意願之分析與模型建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靜宜(2014)。運動服飾品牌知名度、品牌偏好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以彰化縣國中教師為例。大葉大學運動健康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蔡曜光(2011)。品牌形象與消費者涉入對購買行為之研究-以連鎖咖啡館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鄭志富、吳國銑、蕭嘉惠譯(2000)。運動行銷學(原作者:B. D. Pitts,&D. K. Stotlar)。台北市:華泰。(原著出版年:1996)
盧葦蓁(2004)。透過品牌要素、廣告代言人形成品牌態度之研究-以少淑女流行服飾業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富峰(2009)。行銷管理(二版),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
賴協軍(2008)。Nike 運動產品消費者對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模式之研究—線性結構方程模式之驗證。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薛瓊娟(2008)。運動選手之代言人可信度對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以王建民為例。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謝孝鴻(2010)。代言人可信度與延伸相似度對品牌延伸評估影響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鍾志強(2008)。大學校院運動會服務品質與參與者行為意圖之關係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1),73-83。
羅少卿、劉曉蔓(2010)。青少年購買運動鞋消費行為研究。2010 年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66-77。
羅晨溦(2010)。體驗行銷、品牌形象與運動涉入對女性消費者購買運動產品意願之研究—以 Nike Women 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三、英文部分
Aaker, D. A. (1991). Manage brand equ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Aaker, D. A. (1996). Building strong bran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Arjun, C. (1999a). Does brand loyalty mediate brand equity outcomes? 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7(2), 136-146.
Arjun, C. (1999b). Globalization and the research imagination.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1(2), 229-238.
Biel, L. A. (1992). 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2(6), 6-12.
Bower, A. B.,& Landreth, S. (2001). Is beauty best? Highly versus normally attractive models in advertising.Journal of Advertising, 30(1), 1-12.
Carter, D., & Rovell, D. (2003). On the ball: What you can learn about business from America’s sports leaders (1st ed.).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DeVellis R. F. (1991).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Dobni, D. (1990). In search of brand image: A foundations analysi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7, 110-119.
Dodds, W. B., Monroe, K. B., & Grewal, D. (1991). Effects of price, 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8(3), 307-319.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1), 39-50.
Freiden, J. B. (1984). Advertising spokesperson effects: An examination of endorser type and gender on two audience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4, 33-41.
Garretson, J. A., Fisher, D., & Burton, S. (2002). Antecedents of private label attitude and national brand promotion attitud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Journal of Retailing,78(2), 91-99.
Grewal, D., & Krishnan, R. (1998). The effects of store name, brand name, and price discounts on consumers’ evaluations and purchase intentions.Journal of Retailing, 74(3), 331-352.
Guiltinan, J. P., Paul, G. W., & Madden, T. J. (1997).Market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programs.New York: McGraw-Hill.
Hair, J. F. J.,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New Jersey: Prentice-Hall.
Hawkins, D. I., Best, R. J., & Coney, K.A. (1992). Consumer behavior: Building marketing strategy. New York: McGraw-Hill.
Joseph, W. B. (1982). The credibility of physically attractive communication: A review.Journal of Advertising, 11, 15-24.
Julie, M. M., Anthony, D. C.,& Dena,S. C. (2006). Quantifying brand image: Empirical evidence of trademark dilution, American Business Law Journal, 43(1), 30.
Kamins, M. A., & Marks, L. J. (1991). The perception of kosher as a third party certification claim in advertising for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brand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3), 177.
Keller,K.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7(2), 1-22.
Kelman, H. C. (1961). Processes of opinion change.Public Opinion Quarterly,25(1),57-78.
Kotler, P. (1997).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9th ed.).New Jersey: Prentice-Hall.
Kotler, P. (2003).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11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Kotler, P., & Keller, K. L. (2009). Marketing management (13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Lafferty, B. A., Goldsmith, R. E.,& Newell, S. J. (2000).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credibility and celebrity crediblity on consumer reaction to advertisements and brands.Journal of Advertising, 29(3), 43-54.
Lankford, S. V., & Howard, D. R. (1994). Developing a tourism impact attitude scale. Annu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1(1), 121-139.
McCracken, G. (1989). Who is the celebrity endorser? Cultural foundations of the endorsement proces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6(3), 310-321.
Neal, W. D. (2000). For most customers, loyalty isn't an attitude. Marketing News, 34(8), 7.
Ohanian, R. (1990).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celebrity.Journal of Advertising, 19(3), 39-53.
Ohanian, R. (1991). The impact of celebrity spokespersons’ perceived image on consumers’ intenion to purchase.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1(1), 46-54.
Park, C. W., Jaworski, B. J., & Maclnnis, D. J. (1986). Strategic brand concept-ima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50, 135-145.
Pars, S. R. & Gulsel, C. (2011). The effects of brand image on consumers’ choi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 2(20), 227-238.
Percy, L., & Rossiter, J. R. (1992). A model of brand awareness and brand attitude advertising strategies.Psychology and Marketing,9(4), 263-274.
Pina, J. M.,& Martinez,E. (2003). The negative impact of brand extensions on parent brand image.The 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 12(6), 432-448.
Porter, S. S., & Claycomb, C. (1997). The influence of brand recognition on retail store image. 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Management, 6 (32), 373-387.
Schiffman, L. G.,& Kanuk, L. L. (2000).Consumer behavior(7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Sengupta, J.,& Fitzsimons, G. J. (2000). The effects of analyzing reasons for brand preferences: Disruptionor reinforcement.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7(3), 318-330.
Spears, N., & Singh, S. N. (2004). Measuring attitude toward the brand and purchase intentions. Journal of Current Issues and Research in Advertising, 26(2), 53-66.
Wang, X., &Yang, Z. (2010). The effect of brand credibility on consumers’ brand purchaseinten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brand awareness and brand image. Journal of Global Marketing, 23(3), 177-188.
Wilkie, W. L. (1994). Consumer behavior(3rded.).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Zeithaml, V. A., Berry, L. L.,& Parasuraman, A. (1996). The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60(2),31-4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何慧儀、簡敏如(2011)。電子雜誌品牌知名度對知覺價值及購買意願之影響。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58-269。
2. 何慧儀、簡敏如(2011)。電子雜誌品牌知名度對知覺價值及購買意願之影響。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58-269。
3. 吳淑鶯、彭康達(2010)。消費者對航空公司的品牌知曉、認知品質與知覺價值在品牌態度及購買意願上之影響。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3(2),1-17。
4. 吳淑鶯、彭康達(2010)。消費者對航空公司的品牌知曉、認知品質與知覺價值在品牌態度及購買意願上之影響。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3(2),1-17。
5. 李城忠、曾淑萍(2011)。運動贊助對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影響之研究-以歐都納爲例。休閒運動健康評論,2(2),119-143。
6. 李城忠、曾淑萍(2011)。運動贊助對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影響之研究-以歐都納爲例。休閒運動健康評論,2(2),119-143。
7. 林妙雀、李建裕(2010)。吞世代青少年品牌形象及品牌態度之研究─以同儕從眾行為為干擾變數。行銷評論,7(4),525-556。
8. 林妙雀、李建裕(2010)。吞世代青少年品牌形象及品牌態度之研究─以同儕從眾行為為干擾變數。行銷評論,7(4),525-556。
9. 林明珠(2008)。談「偶像崇拜」在運動行銷之應用。中華體育季刊,22(2),86-91。
10. 林明珠(2008)。談「偶像崇拜」在運動行銷之應用。中華體育季刊,22(2),86-91。
11. 林彩梅、方顯光、陳宏儒(2010)。產品屬性對品牌形象、製造來源國形象與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以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為例。華人前瞻研究,6(1),53-63。
12. 林彩梅、方顯光、陳宏儒(2010)。產品屬性對品牌形象、製造來源國形象與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以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為例。華人前瞻研究,6(1),53-63。
13. 許秀貞、鍾志強(2011)。目的地意象,參與體驗,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登山步道遊客為例。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1(3),44-64。
14. 許秀貞、鍾志強(2011)。目的地意象,參與體驗,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登山步道遊客為例。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1(3),44-64。
15. 陳成業、徐玉榮(2011)。不同性別運動員代言人對消費者可信度、廣告效果及購買意圖影響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8(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