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1.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第2刷。
2. (清)笪重光,《畫筌》,引載劉思量,《中國美術思想新論》,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
3. 大衛‧派柏,〈了解藝術〉,《佳慶藝術圖書館》,北市,佳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 安海姆著,李長俊譯《色彩與視覺心理學》,台北市,雄獅出版社,1976年9月初版。
5. 朱光潛原著,《文藝心理學》,童學潛改編,台北縣,漢相文化出版,2003年1月初版。
6. 朱光潛著,《談美》,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國79年初版。
7. 吳頤人,《篆刻法》,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1年初版。
8.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市,風雲時代出版,1994年7月出版。
9. 宗白華,〈中國詩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美學的散步Ⅰ》,台北市,洪範文學叢書,民70年8月初版。
10. 洪惠鎮,〈中西繪畫比較〉,《中西美術比較十書》,邱福星主編,河北,河北美術出版社,2000年6月,頁117。
11. 耿力虎,《色彩原理》, 台北縣:台科大圖書公司,2008/5月初版。
12. 曹昌武、曹曉楠著,《繪畫構圖》,山東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4年1月初版。
13. 莊子《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道,此謂坐忘。」意謂領悟此身非吾所有,萬境皆空,故爾忘記自身的存在,排除視聽聰明,離析外骸,去除心智,冥冥中與化育萬物的大自然融合為一體,這種境界叫「坐忘」。時報廣場出版,1988年,台北。
14. 朝倉直巳著,呂清夫譯,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新形象出版事業公司,台北縣,民82。
15. 黃賓虹,《黃賓虹話語錄》,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5年初版。
16. 楊仁祺編著:《嬰兒命名秘訣》,大孚書局出版,台南市,民81年出版。
17. 溫蒂.貝克特修女著,《繪畫的故事》,李惠珍、連惠幸譯,台北市,台灣麥克公司出版,1998年4月初版。
18. 葉朗著,《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5年1月初版。
19. 趙惠玲,《美術鑑賞》,台北市:三民書局 , 1995年9月初版。
二、 期刊:
1. (清)蔣驥,《續書法論》,引載黃澤昌,〈實處俱靈 斷處俱續——淺析中國書畫藝術中的虛實關系和美學特征〉,《臨沂師範學院學報》,山東:臨沂師範學院美術系,2001年第1期。
2. 林品章,<談設計的基礎---造型教育>台北,《美育月刊》,62期,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民84/8月。3. 林樹祥,〈中國畫經營位置的空白類型及其意蘊〉,《理論觀察》,1999年02期 。
4. 陳沁楨,〈第五篇—野獸主義及馬諦斯〉,《現代繪畫欣賞》,台北:美育月刊,26期,1992年8月。
三、 論文:
蔡維玲,〈集聚.等待—蔡維玲都市群像彩墨探討〉指導教授:李振明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水墨創作組碩士論文94/6月。四、 報紙文章:
張曼娟,〈孤單是一帖藥〉,聯合報,聯合副刊,97.12.20。
張照堂,〈布列松的眼界與視象〉中國時報,31版,人間副刊 ,民國78.10.15
五、 網站資料:
1. 〈三遠法〉,故宮e學園,繪畫辭典 http://elearning.npm.gov.tw/chinese_paintings/chi/dic/c1_c4_p1.html 。〈〉
2. 〈天人合一.征服自然〉,《中國山水畫與西洋風景畫的深度空間表現和哲學思維之比較》infodate.nctu.edu.tw/claire/teaching/pa/hw/90/hw39042501/comparison2-3.htm 。
3. 《電影:戀戀風塵 \ 把愛還諸天地》http://www.taiwan123.com.tw/song/movie/movie08.htm。
4. 《英二的個人空間- 雅昌藝術博客 》,〈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 〉﹐http:// blog.artron.net/?89128/viewspace-139614﹐
5. 聖嚴法師《是非要溫柔‧序》
〈王維,終南別業,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http://my.backchina.com/142392 2007-04-01 14:19:462008/10/12。
6. 《中国美术的意境之美的文章》討論站,時間:2007-5-22 22:31http://www.shihuashuhua.com/words.asp?id=3382,2008/11/20日
7. 《人民網》,秦嶺雲,http//www.people.com.cn/ 2007/11/06日
8.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佛教軼聞- 究極天地論壇》: 2008年5月15日www.explorefate.net/fatebbs/viewthread.php?tid=8321 -2008/12/04
9. 郭懷若,读画手记•牧溪的《六柿图》,發表於 http://blog.artintern.net/ghr/26076/## 2008-10-23 23:48:00
10. 洪秀雄http:// hong@www.lib.ncu.edu.tw (2008/12/04)
1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4415.htm2008/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