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1.1111人力銀行。〈2015上班族創業意願調查〉。http://www.1111.com.tw/news/surveyns_con.asp?ano=73719。
2.EFT中文網科技。〈“分享經濟”時代來臨〉。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2575?full=y。
3.Gareth R. Jones. & Charles W.L. Hill (2013). Theory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10th ed. 朱文儀、陳建男譯 (2013)。《策略管理》。台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4.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3/12/13/top-ten-ways-to-take-advantage-of-the-sharing-economy/。
5.MIC產業情報研究所。〈2016高科技產業十大趨勢〉。https://mic.iii.org.tw/micnew/IndustryObservations_PressRelease02.aspx?sqno=420。
6.SmartM電子商務網。〈分享經濟正夯!網路平台如何打破傳統媒合模式〉。https://www.smartm.com.tw/article/383335cea3。
7.台灣經濟研究院。〈共享經濟崛起對臺灣中小企業之機會與挑戰〉。http://idac.tier.org.tw/DFiles/20150430153917.pdf。
8.杜晉吉(2015)。微型創業者創業偶然力與創業績效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微型創業者為例。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研究所,嘉義縣。
9.亞力克斯.史戴芬尼(2015)。共享經濟時代:從分享房屋、技能到時間,顛覆未來產業與生活的關鍵趨勢。台北市:商周出版。
10.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伊夫.比紐赫(2012)。《獲利世代》。台北市:早安財經。
11.東方線上。〈Uber和Airbnb這麼火紅!5張圖,告訴你台灣企業如何搭上「共享經濟」熱潮〉。http://www.isurvey.com.tw/7_eol/2_detail.aspx?id=4052&utm_source=weekly&utm_medium=title&utm_campaign=word。
12.林介平。〈史上最低!全球IT競爭力排行 台灣跌至18名〉。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4-16/59043。
13.邱昰芳(2015)。共享經濟顛覆傳統,打造創新服務模式。台灣經濟研究院,38(8),18-24。
14.科技報橘。〈Uber帶給社會什麼啟發?線上預訂按摩到府服務〉。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5/01/09/uber-inspired-o2o/。
15.科技報橘。〈你還沒想到能靠出租什麼賺錢嗎?快來看共享經濟的十大商機〉。
16.馬克.強生(2010)。《白地策略:打造無法模仿的市場新規則》。台北市:天下文化。
17.高克瑋。〈共享經濟如何成為新創公司的最愛〉。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257/130/2727。
18.康廷嶽、黃柏偉。〈由國際共享經濟發展探究我國中小企業商機〉。中小企業發展季刊。http://www.tier.org.tw/achievements/pec3010.aspx?GUID=a56e6e00-90dc-4d8e-af1d-7a3a2de32465。19.陳佑怡。〈協同共享經濟,翻轉幸福的商業力量〉。https://www.moea.gov.tw/MNS/doit/industrytech/IndustryTech.aspx?menu_id=13545&it_id=36。
20.陳威如、余卓軒(2013)。《平台革命:席捲全球社交、購物、遊戲、媒體的商業模式創新》。台北市:商周出版。
21.陳建源(2009)。制度信任、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對消費者使用意圖之影響-以行動商務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專班(EMBA)碩士論文。22.陳映竹(2012)。《開放式創新發展模式與成功關鍵分析》。台北市: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23.陳茂南(2015)。由「連接」觀點,談共享經濟與中小企業的發展。台灣經濟研究院,38(8),74-79。
24.黃奇隆(2013)。電子商務平台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以Amazon.com網站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25.黃海榮(2008)。信任的建構與網上拍賣,香港MCS研討會論文。
26.黃瓊慧(2015)。實虛整合與跨通路電子商務商業模式之探索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27.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04年度中小企業法規宣導手冊-中小企業經營法制-中小企業運用第三方支付服務〉。http://law.moeasmea.gov.tw/pdf/104%E5%B9%B4%E4%B8%AD%E5%B0%8F%E4%BC%81%E6%A5%AD%E7%B6%93%E7%87%9F%E6%B3%95%E5%88%B6-%E4%B8%AD%E5%B0%8F%E4%BC%81%E6%A5%AD%E9%81%8B%E7%94%A8%E7%AC%AC%E4%B8%89%E6%96%B9%E6%94%AF%E4%BB%98%E6%9C%8D%E5%8B%99%E6%89%8B%E5%86%8A.pdf。
28.賈凱傑(2015)。共享經濟的發展及其對傳統商業活動影響初探。台灣經濟研究院,38(8),20-25。
29.鄭惠嘉。〈Yahoo!奇摩拍賣e路狂飆,推出信用卡認證制!〉。http://www.ectimes.org.tw/shownews.aspx?id=4829。
30.鍾采霏(2013)。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之商業模式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商管研究所,台北市。
二、英文文獻
1.Botsman, R. & Rogers, R. (2010). What's Mine Is Yours:The Rise of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HarperCollins.
2.Johnson, W. M., Christensen, M. C. and Kagermann, H. (2008). Rein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6(12), 57-68.
3.Juggernaut。〈How TaskRabbit Works: Insights into Business & Revenue Model〉。http://nextjuggernaut.com/blog/how-task-rabbit-works-insights-into-business-revenue-model/。
4.Kaplan, J. M., & Warren, A. C. (2007). Patterns of entrepreneurship, Hoboken, NJ : Wiley.
5.Mahadevan, B. (2000). 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 An anatom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2(4), 55-69
6.Rogers, M. E.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7.Shafer, M. S., Smith, J. H. and Linder, C. J. (2005). The Power of Business Models. Business Horizons, Vol. 48 Issue 3, 199-207.
8.Shafer, S., Smith, H., and Linder, J. (2005). The power of business models. Business horizons, 48(3), 199-207.
9.Stähler, Patrick.〈Business Models as an Unit of Analysis for Strategizing.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http://staehler.info/english/definitions.htm。
10.Taskrabbit web side。https://www.taskrabb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