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4: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佳嘉
研究生(外文):CHENG, CHIA-CHIA
論文名稱:會展APP建置專案之專案溝通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APP Project Communication Study-A Case Study
指導教授:阮明淑阮明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AN, MING-SHU
口試委員:陳士伯林志鳳
口試委員(外文):CHEN, SU-POLIN, CHIH-FENG
口試日期:2018-07-1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傳播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2
中文關鍵詞:會展APP專案管理專案溝通專案溝通雜訊個案研究
外文關鍵詞:Exhibition APPProject ManagementProject CommunicationProject Communication NoiseCase Stud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4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任一成功的專案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客戶與個案公司在溝通過程中避免「雜訊」干擾,溝通可以暢行無阻。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對某個案公司之會展APP專案進行分析與討論。首先,透過預設之六個風險之關鍵字組檢索該專案之相關文件,並以內容分析法分析其內容,用以確認該專案之風險問題,以及分別說明客戶視角與個案公司視角之專案溝通雜訊。接著,輔以深度訪談法分析該專案之溝通要素,結合前述文件內容分析結果,探討該專案之溝通雜訊形成原因與團隊經驗教訓。本研究之四點結論如下:(一)在本個案中,以回溯相關文件驗證專案管理六個風險原因,有利於找出專案溝通之問題;(二)本個案在專案各階段所確認之溝通雜訊,影響專案需求解讀與解決方法之採用;(三)在本個案中,客戶與個案公司對於該專案之反饋,皆認為「管理利害關係者期望」為產生最多雜訊之溝通要素;(四)在本個案之專案執行過程中,不同階段皆有其溝通雜訊。為避免或減少溝通雜訊,作者提出不同階段之溝通雜訊解決方法。本研究以某個案公司之會展APP專案為例,回溯分析並總結該專案之溝通雜訊,以及提出解決方法。本研究之貢獻在於對個案公司以其如何建立有效溝通之隱性知識管理機制提出建議,並提供專案經理與團隊成員參考,可降低風險與提升專案品質。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for any success project is to avoid “noise” and make unimped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lient and case company. This study adopted the method of case study to analyze and discuss a project for Exhibition App of the company. Firstly, we retrieved the relevant documents from the App project through the keyword group set for six presumed risk, and analyzed documents with content analysis for confirming the risk problems of the APP project, and explained the project communication noise from each perspective between client and case company respectively, supplemented by in-depth interviews to analyze the communication elements of the APP project, combined with previous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document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 project communication noise and the team's lesson learned. Four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In this case, backtracking project-related documents to verify the causes of six risk problems could help to find out the problem of project communication. (2) All communication noises confirmed by the case at each stage of the project impact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oject requirements and the adoption of solutions. (3) In this case with review and feedback from the client and the case company, it infers the "managing stakeholder expectations" where generate the most communication noise. (4) During the execution of the project, there are distinct noises at different stages. In order to avoid or reduce the project communication noise, the author proposed solutions for project communication noise in different stages. This study took the case of a company's exhibition APP project as an example, and backtracking with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APP project's communication noise, and proposed solutions.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suggestion for creating an effective communicating of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mechanism, as well as a reference to project managers and team members to reduce risks and improve project quality.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表次 iv
圖次 v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會展產業 5
第二節 虛擬會展之內涵與發展 6
第三節 專案管理 8
第四節 專案管理九大知識領域與專案溝通之要素 11
第五節 溝通雜訊與專案失敗關鍵 14
第參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8
第一節 研究流程 18
第二節 研究個案之背景說明 1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23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9
第肆章 研究結果 36
第一節 會展APP專案之相關文件內容分析 36
第二節 六大專案溝通風險原因之相關文件詳細內容分析 48
第三節 專案溝通之要素訪談分析 57
第四節 專案七大階段回溯六大風險 66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8
第三節 研究貢獻 80
第四節 後續研究 81
參考文獻 82
表次
表 3- 1 專案溝通之要素 25
表 3- 2 深度訪談對象 27
表 3- 3 六大風險主題假設之關鍵字檢索結果 32
表 3- 4 專案溝通流程之「投入、工具及產出」分析 33
表 3- 5 資料編碼 35
表 4- 1「消費金額超過預期」關鍵字資料內容分析 36
表 4- 2「網站查詢功能」關鍵字資料內容分析 39
表 4- 3「主機空間承載量不足」關鍵字資料內容分析 40
表 4- 4「展館 Wifi 不順暢」關鍵字資料內容分析42
表 4- 5「硬體設備租用不足」關鍵字資料內容分析 43
表 4- 6「缺乏人員訓練與安排」關鍵字資料內容分析 44
表 4- 7 出現最多風險主題關鍵字之資料分類架構 45
表 4- 8「消費金額超過預期」之問題原因辨識表 48
表 4- 9「新增需求,影響專案時程」之問題原因辨識表 49
表 4- 10「主機空間承載量」之問題原因辨識表 51
表 4- 11「展館 Wifi」之問題原因辨識表 52
表 4- 12「硬體設備租用量」之問題原因辨識表 53
表 4- 13「人員訓練與安排」之問題原因辨識表 53
表 4- 14 不同視角六大問題之原因差異 54
表 4- 15 深度訪談中與「六大風險主題」及「專案溝通之要素」之相關議題 65
表 4- 16 雙方溝通雜訊 72 表 4- 17 雙方溝通雜訊導致之「風險原因、利害關係者需求差異及解決方式」74
圖次
圖 2- 1 綜觀專案管理知識體系領域及其過程示意圖 12
圖 2- 2 專案溝通發生溝通雜訊 15
圖 2- 3 專案管理的金三角 16
圖 3- 1 研究流程圖 18
圖 3- 2 專案管理流程圖 20
圖 3- 3 個案各階段之具體工作內容 20
圖 3- 4 個案專案管理-七階段進程圖 29
圖 3- 5 個案公司資料庫之資料分類架構 30
圖 4- 1 本專案溝通雜訊示意圖 70

一、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民107)。會展產業調查與會展產業規模評估。取自:https://www.meettaiwan.com/mtfiles/mt//doc/201701/1485225360321-0.pdf
經濟部推動會議展覽專案辦公室(民106)。2020年國際會議趨勢及我國策略研究。取自:https://www.meettaiwan.com/mtfiles/mt//doc/201702/1487216606563-0.pdf
朱延智(民97)。企業管理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民105)。數位行銷來臨,迎接全球會展產業新時代。台灣會展季刊,20,5。
林青青(民105)。從數位時代談青年會展人才培訓。台灣會展季刊,20,7。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民104)。會展產業整體推動計畫。經濟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10312-1032350548)。臺北市:經濟部。
陳淑莉、方婷婷、陳玉蒼(民105)。會展產業概論。臺北:華都文化。
謝杰華(民90)。虛擬會展管理系統的功能與特點。廣西科學院學報,17(4),221-223。
林大飛(民89)。虛擬展覽與傳統展覽。今日會展。
耿健美(民99)。我國虛擬會展業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初探。科技資訊,23,85-85。
于靜娜(民101)。國內虛擬會展研究文獻綜述。經濟研究導刊,29,38-39。
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民105)。虛擬展覽對實體展覽之影響。取自:https://www.meettaiwan.com/mtfiles/mt//doc/201609/1473216545659-0.pdf
袁帥(民106年9月1日)。會展經濟新時代:傳統展會+線上展會打造聯合行銷模式【新聞群組】。取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8962097。
袁帥(民106年1月15日)。互聯網+會展業深度融合,2017年將進一步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新聞群組】。取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4888218。
PMI 國際專案管理學會台灣分會譯(97年)。專案管理知識體指南(四版)。臺北:宏典文化。
中華專案管理學會(民107)。專案具備有那些基本特性。取自:https://goo.gl/hyMaSi。
熊培霖審訂(民93)。專案管理知識體系導讀指南。臺北:博頡策略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熊培霖、蘇佳慧、吳俊德譯(民91)。專案管理知識體系導讀指南。臺北:博頡策略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張國洋(民97年3月30日)。Triple Constrain (專案金三角)【新聞群組】。取自:https://www.projectup.net/article/view/id/309。
李慶章(譯)(民93)。資訊科技專案管理。臺北:新加波商湯姆生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周明憲譯(民93)。軟體工程實務-系統分析、設計與測試(初版)。臺北:博碩文化。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民99)。臺灣會展產業行動計畫-臺灣會展躍升計畫。取自:https://www.meettaiwan.com/zh_TW/menu/M0000822/%E6%9C%83%E5%B1%95%E9%A0%98%E8%88%AA%E8%A8%88%E7%95%AB%E4%BB%8B%E7%B4%B9.html?function=M0000822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民107年5月31日)。加強提升我國展覽國際競爭力方案【新聞群組】。取自:https://goo.gl/nAnjhY。
許光華(民95)。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初版)。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勇(民96)。會展項目管理(初版)。四川:重慶大學。
專案經理雜誌(民103年6月27日)。會展產業導入虛實整合及微定位技術創新應用服務【新聞群組】。取自:https://goo.gl/UdxRAq。
林佳玟(民98)。產品設計公司與委託客戶間溝通問題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鄧成連(民88)。設計管理:產品設計之組織、溝通及運作。臺北:亞太。
黃耀賢(民100)。專案溝通管理對軟體開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黃士杰(民90)。由專案管理的關鍵成功因素來探討新產產品開發之績效─以 N 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Kris專案管理學院(民104年11月4日)。專案管理的五大流程定義與架構【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s://goo.gl/DC4JAo。
胡述兆(民84)。個案研究方法。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孫義雄(民93)。深度訪談法與犯罪成因之探索。通識教育教學及硏究方法學術硏討會論文集,221-232。
萬文隆(民93)。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二、英文部份
Newman, W. H., Warren, E. K., & McGill, A. R. (1987). The Process of Management: Strategy, Action, Result (6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Gaddis, P. O. (1959). The Project Manag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 89-97.
Cleland, D. I. & King, W. R. System Analysi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Colle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