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8 05: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世彬
研究生(外文):Shih-Pin Chen
論文名稱:動手修單車:大學廢單車的環境教育實踐
論文名稱(外文):Fixing Bicycles Ourselves: Th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ith Junked Bicycles on campus
指導教授:顧瑜君顧瑜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Jun G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學門:環境保護學門
學類:環境資源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論文頁數:92
中文關鍵詞:環境教育動手做單車物質經濟
外文關鍵詞:environmental educationDo It Ourselvesbicyclematerial econom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因應大學廢單車現象而發起的廢單車環境行動。該行動透過組織行動社群與倡議動手做來探求物質經濟環境教育在大學廢單車上的實踐可能。在2012年6月到2013年12月之間共完成了「跟單車說再見」、「以工換車」、「單車賦活節」、「賦活工作坊」、「OPEN NIGHT」、開設通識實做課程與社區孩童的單車修復陪伴等活動。筆者透過經營社群與策劃環境行動來執行此環境教育實踐中的行動研究,試圖在廢單車的修復活動中發展以物質經濟環境議題為起點的環境教育。透過參與觀察,筆者發現從動手做單車翻新的過程可以讓同學認知到物質經濟與環境間的關係,而透過培養物質情感則可建立此環境教育中的情意價值。至於培養日常生活的動手做風氣,將可讓人們擁有反抗過度消費的能力,進而實踐個人的環境行動。所以動手做算是此環境教育的行動技能培力核心。最後,筆者從社群經營經驗反思到社群裡的培力應引入單車教育的共同培力,而非只有環境教育。而為了延續校園的環境教育實踐與發展社區的單車陪伴教育,此環境行動將出走校園帶動另一場社會行動:從社區單車合做工作室為起點,開創單車合做社會企業。

關鍵字:環境教育、動手做、單車、物質經濟



Abstract

The study was an action research to develop 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 with junked-bikes on campus to reflect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material economy world. We took the initiation in fixing junked-bikes as environmental action and recruited the volunteers. We carried out the activities to improve the reuse of junked-bikes and hence developed the practicing mod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 First we took the knowledge of the environmental issue behind the stuff with the activities of DIO(Do It Ourselves).Secondly, we fostered the emotion to the stuff on everyday life so we won’t abandon stuff easily. Finally, we encouraged people practicing fixing skill so we could fight the over-consumption. We firmly believe DIO is the action compet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ith the familiar junked-stuff. Besides,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build up the volunteers group with more knowledge and activities about bicycles, not only the environmental issue.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bicycle, Do It Ourselves,
material economy


目錄
圖表目錄 3
第一章、 研究緣起與目的 5
第一節、 環境教育在大學校園裡的實踐 5
第二節、 大學的廢單車現象 8
一、 大學的廢單車 8
二、 大學裡的新、舊單車演替 10
第三節、 大學廢單車的環境教育課題 12
一、 物質經濟對環境的影響 12
二、 大學廢單車的環境教育 18
第四節、 實踐作為研究的起點 22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行動研究 25
第二節、 研究歷程階段 26
第三節、 行動策略的多樣 28
第四節、 研究資料收集方法 29
第三章、 廢單車環境行動 31
第一節、 行動緣起 31
一、 單車與環境教育 31
二、 行動研究中的行動 33
第二節、 行動目標與策略 34
一、 行動目標 34
二、 行動社群架構 34
第三節、 廢單車環境行動歷程 37
一、 跟單車說再見 38
二、 以工換車(大學版本的Earn-A-Bike) 39
三、 單車賦活節 40
四、 單車賦活工作坊 45
五、 社區的陪伴修復 47
六、 OPEN NIGHT 48
七、 單車合做社裡的社群學習 49
八、 通識課程裡的實做學習 52
第四章、 單車合做社裡的環境教育實踐 55
第一節、 翻新單車的啟示 55
第二節、 對單車的物質情感 59
一、 跟單車說再見 59
二、 單車的使用意義 63
第三節、 動手做的實踐精神 65
一、 做自己家當的主人 65
二、 環境教育中的公平正義 69
第四節、 通識課程中的遊戲 73
第五節、 行動社群的學習實踐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物質經濟環境教育如何跳脫廢單車的侷限 79
一、 物質經濟環境教育的成形 79
二、 廢單車現象得以被解決嗎? 80
第二節、 單車教育在環境教育中的發展 82
一、 單車教育 82
二、 行動的單車教育實踐 83
第三節、 陪伴教育作為環境教育的延伸 87
一、 大手牽小手 87
二、 單車陪伴教育的發展 88
第四節、 從工作室開始的社會企業革命 90
參考文獻 91
附錄一 93

大愛電視,2014,20130808《年輕人讚起來》跟單車說再見。http://www.youtube.com/watch?v=tkrhcmB0xy0,取用日期:2014年2月13日
看守台灣,2014,戴奧辛毒鴨 毒從那裡來。http://www.taiwanwatch.org.tw/drupal/node/748,取用日期:2014年2月13日
葉文杰,2014,東華千輛單車拍賣 場面熱鬧。http://www.ndhu.edu.tw/files/16-1000-36080.php,取用日期:2014年2月16日
王順美,2004,〈環境教育領域中的對話〉。《環境教育研究》1(2):47-69。
李明璁,2009,《物裡學》,頁162-165。台北:遠流。
高佩瑤,2011,〈學術型研究組織「倡導環境教育法」之溝通行動研究:〉。《環境教育研究》9(1):109-142。
郭實渝,2004,〈環境教育哲學基礎:人文與自然科學結合之探討〉。《環境教育研究》1(2):23-46。
張育傑,2008,〈北縣自行車教育實施之現況與建議〉。《北縣教育》65:76-79。
畢恒達,1990,〈東西的意義與環境轉變〉。《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5(1):41-56。
Altrichter, Herbert, Peter Posch and Bridget Somekh 著、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臺北市:遠流。
Dewey,John著、薛絢譯,2006,《民主與教育》台北:網路與書。
Elliott, John,1991,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 change.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Hines,J.M.,Hungerford,H.R. andTomera,A.N.,1986-87,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8(2):1-8.
Horton ,Dave ,2006, “Environmentalism and the Bicycle.” Environmental Politics, 15(1): 41-58.
Jesen, B. B. and Schnack, K.(1997) The action competence approach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3(2):163-178.
Jickling, B.(1992) Why I don’t want my children to be educate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3(4):5-8.
Leonard, Annie, and Ariane Conrad,2010, The story of stuff : how our obsession with stuff is trashing the planet, our communities, and our health--and a vision for change (1st Free Press hardcover ed.). New York: Free Press.
Matthew B. Crawford,2010,Shop Class as Soulcraft:An Inquiry Into the Value Of Work. New York: Penguin Group
Robotton, I.(1994)Beyond behaviorism: making EE research education. In : R. Mrazek(Ed.) Alternative Paradigm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Monograph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vol. VIII. OH: The 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