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丘宏達,釣魚台列嶼主權爭執問題及其解決方法的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闋條研究中心,1991年)。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林田富,釣魚台列嶼主權歸屬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林金莖,戰後中日關係之實證研究(台北:中日關係研究會,1984年)。
林金莖,戰後中日關係與國際法(台北:中日關係研究會,1987年)。
林田富,再論釣魚台列嶼主權爭議(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任孝琦,有愛無悔—保釣風雲與愛盟故事(台北:風雲時代,1997年)。
姜皇池,國際海洋法-上下冊(台北:學林,2004年 9月)。
徐葆光,中山傳信錄<第101帙>(上海:著易堂,1719 年)。
劉容生、王智明、陳光興主編,東亞脈絡下的釣魚台-繼承、轉化、再前進(新竹:清大出版社,2012年)
許惠祐編,台灣海洋(台北,海岸巡防署,2005年)。
許文堂,台灣與琉球、釣魚台、南海諸島的歸屬問題(台北:台灣教授協會,2015年)。
吳定,公共政策(臺北,中華電視公司,1999年)。
馬英九,從新海洋法論釣魚台列嶼與東海劃界問題(台北:正中書局,1986年)。
馬英九,釣魚台列嶼主權爭議回顧與展望(台北:中國反共愛國聯盟,1996年)。
翁明賢,止戈為善:釣魚台爭議的和平解決(台北:長江企業行,2012年)。
蔡育岱,人類安全與國際關係:概念、主題與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4年11月)。
傅啟學,中國外交史上冊(台北:商務印書館發行,1987年)。
楊仲揆,琉球古今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趙明義.,當代國際法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9月)。
區肇威,歸附釣魚臺-從漢疆突擊隊出發(台北:箐點有限公司,2012年)。
鄭海麟,從歷史與國際法看釣魚台主權歸屬(台北:海峽出版社,2003年)。
鄭海麟,論釣魚台主權歸屬(台北:海峽出版社,2011年)。
黨翔之,共匪竊下中國大陸分省地圖(台北:中華民國國防研究院敵情研究所,1966年)。
蕭崇葉、謝捷,使琉球錄(台北:學生書局影印本,1969年)。
陳其南譯、井上清著,釣魚台列嶼歷史嶼主權問題的剖析(台北:海山印刷廠,1973年)。
山口盛包,石垣町誌(那霸:沖繩書籍株式會社,1935年)。
吉田東五,增補大日本地名辭書(東京:合資會社富山房,1990年3月)。
吉田東伍,大日本地名辭書(東京:合資會社富山房,1910年1月)。
向多耐志邁,日本在中國(台北:中華民國歷史文化出版社,1973年)。
(二)期刊、論文
陳荔彤,「我國擁有釣魚台列嶼領土主權」,台灣海洋法律學報,5卷 1 期(2006年),頁85-98。
宇佐美滋,「尖閣列島問題」,收於程家瑞主編,釣魚台列嶼之法律地位(台北市:東吳大學法學院,1998),頁340-355。
琉球、「尖閣群島」,地學雜誌,第5卷60號(1898年9月),頁491-498。
見山崎直方、佐藤傳藏,大日本地誌,第10卷(1915年),頁166-194。
丘宏達,「釣魚台列嶼問題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6期(1972年6月),頁241-245。
黑岩恆,「尖閣列島探險記事」,地學雜誌,第12輯第140卷(1900年),頁476-483。
沙學浚,「釣魚台屬中國不屬琉球之史地根據」,學粹雜誌,第14卷第2期(1972年2月),現收錄於臺灣商務印書館《沙學浚--地理學論文集》,頁483-528。
「史上最成功925保釣全紀錄 熱血漁民戰勝蠻橫日船」,時報周刊(2012年9月28日),頁232-236。
楊仲揆,「從史地背景看釣魚台」,文藝復興月刊,第10期(1970年4月),頁2-5。
小藤文次郎,「琉球孤島的地質構造」,地學雜誌,第5卷第49號(1897年10月),頁1-8。
高岡大輔,「尖閣列島周邊海域之學術調查」,沖繩季刊,第56號(1971年3月),頁107-108。
丘宏達,「日本對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的論據分析」,政大法學評論,第5期(1971年12月),頁3-4。
楊仲揆,「釣魚台列嶼主權平議」,文藝復興月刊,第28期(1972年4月),頁535-534。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閣議決定書」,東京,明治二十八年一月十四日,參見:張啟雄,「釣魚台列嶼的主權歸屬問題-日本領有主張的國際法驗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 期(下)(1993年),頁107-136。
趙欣燕,「釣魚台列嶼地理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教育,第18期(1992年),頁109-126。
湯家玉、孫茂慶,「釣魚島百年風雲」,黨史縱覽,第7期(2003年),頁12-19。
陳鵬仁,「周恩來與田中角榮會談釣魚台的歷史紀錄」,海峽評論,第268期(2013年4月),頁33-34。
蔡增家,「近期釣魚台主權爭議及我應有的戰略佈局」,中共研究,第46卷,第8期(2012年8月),頁47-53。
蔡增家,「東海和平倡議與近期臺日中釣魚台主權爭議」,展望與探索,第10卷(2012年9月),頁8-9。
(三)報紙
李竹園,「我國積極探勘海底蘊藏石油」,中央日報,1970年8月12日,A1版。
仇佩芬,「臺日簽漁業協議,捕魚範圍增4530平方公里,釣島漁權大突破」,中國時報,2013年4月11日,Al版。
宋燕輝,「讓東海變為和平之海」,中國時報,2013年4月15日,A17版。
黃菁菁,「日讓漁權,為牽制中台聯手」,中國時報,2013年4月11日,A4版。
(四)網路
「尖閣諸島」,維基百科,http://ja.wikipedia.org/wiki/,瀏覽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中海監船威脅,日籲漁船退避釣魚台」,自由時報電子報,2013年3月22日,http//iservice.I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781731&type=%E5%9C%8B%E9%9A%9B,瀏覽日期:2013年7月12日。
「釣魚台主權爭議與護漁問題」,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安全組,2005年7月6日,http://old.npf.org.tw/Symposiumls94/940714-NS.html,瀏覽日期: 2013年10月23日。
「史上最成功925保釣全紀錄 熱血漁民戰勝蠻橫日船」,時報周刊, 2012年9月27日,http://magazine.chinatimes.com/ctweekly/20121005003330-300106,瀏覽日期:2012年12月21日。
「美日反動派陰謀掠奪中朝海底資源」,人民日報,1970年12月4日,https://media.people.comcnlnl2012/10115/c192371-19268216.htr,瀏覽日期:2013年10月24日。
「決不容許真日反動派掠奪我國的海底資源」,人民日報,1970年12月29日,http://bbs1.people.comcnlpost/2/0/1I123530541.htr,瀏覽日期:2013年 10月24日。
「日本必須停止在釣魚島問題上制造新的事端」,人民日報,2012年6月11日,http://dailynews.sina.com/gb/cbn/chnpolitics/phoenixtv/201206111/11363460931.html,瀏覽日期:2013年10月6日。
「例行記者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2年9月11日,http://www.fmprc.gov.cn/mfachn/fyrbt602243/jzhsl602247/t968441.shtml,瀏覽日期:2012年12月18日。
「台灣外交部歷年來就釣魚台主權問題之聲明一覽」,公眾外交協調會,2012年8月19日最新發表於外交部網站:http://www.mofa.gov.tw/official/Home/Detail/93d9a0d1-97dd-49c4-8705-c283f6a9ebd6?arfid=7f013c3f-f130-44a9-905f-84cbaba2eca6&opno=907477b5-1d95-4205-a89d-320ed4806d4b,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18日。
「東海和平倡議-主權在我,共同開發」,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稿,2012年9月7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103&itemid=28083,瀏覽日期:2012年12月21日。
「蔡英文主席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會談」,民主進步黨,2010年11月1日,https://www.dpp.org.tw/search?keyword=%E5%AE%89%E5%80%8D%E6%99%89%E4%B8%89,瀏覽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中華民國對釣魚臺列嶼主權的立場與主張」,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C641B6979A7897C0&sms=F9719E988D8675CC&s=03AAB061351E859D,瀏覽日期:2012年11月25日。
「钓鱼台撞船事件,中日两国相互提抗议」,BBC NEW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0/09/100907_china_japan_diaoyu_crash.shtml,瀏覽日期:2012年11月25日。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瀏覽日期:2013年11月12日。
「釣魚島事態升級對中日經濟有哪些影響」,上海證卷,2012年09月14日, http://news.hexun.com.tw/2012-09-14/145833366.htmlo,瀏覽日期:2012年11月5日。
林保華,「從稀土看日中經貿戰」,自由時報電子報,2012年10月10日,http://www.1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i0/today-o9.htmo,瀏覽日期:2012年11月5日。
張茂森,「互看不順眼,喜歡中國的日人剩3%」,自由時報電子報,2012年9月25日,http://www.1ibertytimes.com.tw/2012/new/sep/25/today-p5.htmo,瀏覽日期:2012年11月5日。
李正修,「東海和平倡議,符合亞太安全利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年8月27日,http://www.npforg.tw/post/1/1 1226,瀏覽日期:2012年11月5日。
許世函,「日爭釣島傷經濟,去年萎縮今年弱勢」,自由時報電子報,2013年1月17日,http://history.n.yam.com/tlt/th/20130117/20130117148179.htm1,瀏覽日期:2013年5月10日。
「在日本領空附近飛行的中國飛機」,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2014年3月5日,http://www.mod.go.jp/j/approach/defense/ryouku/index.html,瀏覽日期:2014年2月10日。
「東亞戰略概觀2013」,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2013年3月30日,http://www.nids.go.jp/publication/east-asian/j20I3.html,瀏覽日期:2013年7月15日。
二、外文部分
(一)期刊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951-1955, Basic Documents, Vo1. 1 , Washington, D.C: Govemment Printing Office, 1957, p.453.
Correlate of War Project,Meredith Reid Sarkees and Frank Wayman, Resort to War:1816–2007.CQ Press, 2010.
J. A. Shearer, Starker' s International Law, 1 lthed., London: Butterworths, 1994, p.442。
Martin Lohmeyer,“The Diaoyu Senkaku Islands Dispute Questions of Solverignty and Suggestions for Resolving the Dispute”.(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2008),pp.216-217。
Mark J. Valencia, “Energy and Insecurity in Asia"Survival, Vol. 39, No.3, 1997, pp.97-98.
Phil Deans, "Contending Nationalisms and the Diaoyutai/Senkaku Dispute", Security Dialogue, Vol. 31, No.1, pp.119-1310。
(二)網站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World Oil Transit Chokepoints” at http://www.eia.doe.gov/countries/ analysisbriefs/World_Oil_Transit_Chokepoints/wotc.pdf
, P. 5.
Julian E. Barnes, “U.S. Plans Naval Shift Toward Asia” The Wall Street Journal(Jun 2012)at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02303552104577439943137674490.html .
Kurt M., “Bureau of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Testimony Before the House 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 Washington, DC Oct 4, 2011”,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News & Enents(5 Oct 2011) at http://www.ait.org.tw/en/officialtext-ot1116.html
National Power Index(NPI), “2011 National Power Index”(6 Mar 2011) at http://nationranking.wordpress.com/2011/03/06/2011-npi/。
Office of the spokesman,“US Policy on Spratly Islands and South China Sea” Office Documents System of the United Nations(10 May 1995) at http://dosfan.lib.uic.edu/ERC/briefing/daily_briefings/1995/9505/950510db.html , p. 1-3.
Office of the Spokesperson, “Australia-United States Ministerial Consultations (AUSMIN) 2011 Joint Communiqué” U.S department of State(15 Sep 2011) at http://www.state.gov/r/pa/prs/ps/2011/09/172517.htm
Staff Wrier, “Countries Ranked by Military Strength (2013)”Global Firepower Provides(Jan 2013)” at http://www.globalfirepower.com/countries-listing.asp .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Th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2010 http://www.defense.gov/qdr/qdr%20as%20of%2029jan10%201600.
U.S Department of State, “Official Travel to the Region”, Office Documents System of the United Nations(4 June 2013) at http://www.state.gov/p/eap/trvl/index.htm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SPLOS/72, Office Documents System of the United Nations(May 2009) at http://daccess-dds-ny.un.org/doc/UNDOC/GEN/N01/387/64/PDF/N0138764.pdf?OpenElement .
U.S.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0, 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rss_viewer/national_security_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