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1 05: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煒如
研究生(外文):CHANG,WEI-JU
論文名稱:民間公益團體調解勞資爭議問題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Labor Disputes Mediators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指導教授:張佳菁張佳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Chia-Ching
口試委員:張力李沿儒
口試委員(外文):CHANG,LILI,YAN-RU
口試日期:2014-01-0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華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連鎖加盟業服務創新產業碩士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5
中文關鍵詞:勞資關係服務協會勞資爭議勞資調解
外文關鍵詞:Industrial relations associationlabour disputeslabour medi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4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針對勞資爭議調解事件,探討勞資爭議問題是否會因為勞資雙方特性之不同而有所差異性,其調解成效與結果是否會因為調解問題及所涉及之法案而有不同結果。藉由「中華民國勞資關係服務協會」在2012年11、12月發生勞資爭議調解案件資料藉由統計分析來達成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茲將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1. 從影響勞資爭議問題之差異分析發現顯示,勞方特性除了居住地區與職務對涉及法案無顯著差異以及月收入對調解問題及涉及法案皆無顯著差異之外,其餘勞方特性皆顯著具有差異;而資方特性對調解問題及涉及法案皆有顯著差異。
2. 從勞資爭議調解成效之差異性分析發現勞動基準法之勞動契約並非全部如調解方法和解,仍有可能發生勞資雙方不同意或歧見過大而無法達成和解。
3. 從勞資爭議調解結果之差異性分析發現工資調解問題較其他調解問題更能完全符合勞方調解結果;涉及法案為勞動基準法之工資問題較其他法案更能達成如調解方案之和解,其調解結果之原因與上述調解成效相呼應。

The study is about conciliation events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traits of both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making a thorough inquiry on whether the effectiveness of meditation and the act involved cause different results. The study is mostly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labour dispute mediation cases from Association of Labour Relations of R.O.C in November and December in 2012. The below ar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1.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n the issue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has shown that despite where the laborers locate and are occupied, all individual trait of the laborers has significant deviation to the dispute mediation cases and the revenue issues.
2. Based on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n labour dispute mediation cases, labour contracts in Labour Standard Act do not reconcile under the mediations but can fail to reconcile as both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have extremely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cases.
3.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has shown that among all the results of the labour dispute mediation cases, wage mediations are more likely to fully comply with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laborers. Wage mediations in Labour Standard Act reconcile the mediations. Its results work in concert with the following wherefo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勞資關係之相關文獻 7
第二節 勞資爭議之相關文獻 10
第三節 勞資調解之相關文獻 1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5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26
第四節 操作變數 27
第五節 研究方法 29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30
第一節 勞資爭議事件之敘述統計 30
第二節 影響勞資爭議問題之差異分析 34
第三節 勞資爭議調解成效之差異分析 45
第四節 勞資爭議調解結果之差異分析 4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9
第一節 結論 49
第二節 建議 52
參考文獻 54
中文文獻 54


附錄一:中華民國勞資關係服務協會處理勞資爭議調解案件流程圖 55
附錄二:臺北市政府勞資爭議調解申請書 56
附錄三:中華民國勞資關係服務協會勞資爭議調解紀錄 60
附錄四:勞資爭議調解案件之統計表 63

1.于明宜(1983),勞資協調發展經濟,三民書局出版社。
2.吳培安(1995),勞資關係過程中的重要角色-工會,中國勞工,941期,頁10。
3.陳月娥(1994),為我國勞資爭議處理中介團體定位,勞資關係月刊,12;6:390-395。
4.陳繼盛(1994),我國現行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之研討,民事法律專題研究(三),司法週刊社。
5.黃丹力(2010),「談判新時代 談判要領之理論、技巧與實踐」,學富文化出版社。
6.黃癸楠(1995),中美勞資爭議處理法制及比較,勞工行政,第84期,頁23-31。
7.黃越欽(2000),勞動法新論,翰蘆出版社。
8.劉士豪 (2011)「我國勞資爭議協調與調解程序初探」,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碩士論文。
9.衛民、許繼峰 (2011)「勞資關係:平衡效率與公平」,前程文化出版社。
10.鄭津津(2001),我國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之現況與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6期。
11.簡良機(1991),勞資爭議立法規範及處理制度之研究,五南出版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