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憲法(2014)。
王家通(1998)。論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以概念分析為中心。教育政策論壇,1(2),118-131。王潔真(2008)。國民小學攜手計畫之政策執行研究-以苗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台中市。何俊青(2012)。學生在課後該學什麼?省思我國課後方案政策的內涵。臺灣 教育評論月刊,4期,74~75。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吳俊憲(2012)。夜光天使點亮教育的愛。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取自:http://www.tecr.pu.edu.tw/files/archive/1131_5914690a.pdf
吳國勳(2010)。臺中縣國民小學實施夜光天使點燈活動實施成效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臺中市。
吳清山、林天佑(1998)。教育名詞。教育機會均等。教育資料與研究,21,69。
巫佳穎(2014)。苗栗縣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周雅容(1997)。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調查研究,3,53。洪麗雯(2006)。「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成效評估研究—以J校國語科為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胡幼慧(1996)。焦點團體法、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原住民族教育法(2014)。
唐旭民(2013.)。嘉義縣國小辦理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執行成效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市。祝玉麟(2013)。屏東縣辦理夜光天使點燈計畫現況調查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翁春菊(2013)。雲嘉地區國民小學實施夜光天使點燈專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張建勛(1991)。我國教育機會均等政策之分析。台北:正中書店。
張淑惠(2012)。運用繪本故事落實夜光天使班學生品格教育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麗鳳(2014)。臺中市國民小學實施夜光天使點燈計畫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台中市。教育部(2008)。教育部即時新聞:劉揆: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夜光天使點燈計畫,照顧弱勢家庭學童,平衡教育落差。教育部,取自: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F8BAEBE9491FC830&;s- 183 -ms=99606AC2FCD53A3A&;s=AEFA5A44267A1B25
教育部(2008)。教育部即時新聞:劉揆: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夜光天使點燈計畫,照顧弱勢家庭學童,平衡教育落差。教育部,取自: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F8BAEBE9491FC830&;s- 183 -ms=99606AC2FCD53A3A&;s=AEFA5A44267A1B25
教育部(2010)。夜光天使點燈計畫資訊網。取自:https://nightangel.moe.gov.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
教育部(2013)。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夜光天使網站。取自:https://nightangel.moe.gov.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9
教育部(2013)。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夜光天使網站。取自:https://nightangel.moe.gov.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9
教育部社教司第四科(2008)。教育部推動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試辦計畫。2008年12月4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bulletin/B0031/9710教育部夜光天使點燈計畫乙案.doc.
梁文韜 (2005)。系絡、原則與社會正義—比較米勒及瓦瑟的多元主義正義論。歐美研究,35(3),28。
許木柱(民80)。弱勢族群問題。楊國樞、葉啟政編: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
郭為藩 (1996)。推動教育優先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文摘,37(4),3-13。彭富源 (2006)。提升學習弱勢學童學習成就之策略與作法-以苗栗縣國民中小學為例。2010 年12 月20 日,取自:http://woa.mlc.edu.tw/viewitem.jsp?itemid =000000000023324
黃建智(2012)。弱勢兒童品格教育服務方案之評估-以F校夜光天使閱讀方案為例。東吳大學,台中市。
黃德祥(2008)。弱勢學生復原力的培養與輔導。教育研究月刊,172,53-65。黃寶園(2006)。心理與敎育硏究法。臺北市:華立圖書。
黃寶園(2009)。工作壓力對工作滿足、職業倦怠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取向。教育心理學報,40(3),439-462。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
詹國政(2011)。桃園縣市國小教師參與「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榮泰生(2011)。Expert Choice在分析層級程序法(AHP)之應用。五南,台北。
劉燕妮(2012)。南投縣國民小學實施夜光天使點燈計畫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歐怡珍(2010)。新竹市國民小學實施夜光天使點燈計畫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元隆、侯相如(2009)。提升弱勢族群教育機會均等的教育政策分析:以課業輔導「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為例。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研習資訊雜誌社,26(3),47-54。蔡元隆、侯相如(2009)。研習資訊,26(3),47-54。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 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 (6),13707-13724。鄭添益(2002)。〈國民小學一年級教師對幼兒教育義務化看法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未出版,臺南。
謝金蓮(2012)。「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家長需求及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雲林縣國小為例。南華大學,嘉義市。
藍麗玉(2013)。國小弱勢學生「課後扶助夜光天使點燈計畫」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羅時桓(2008)。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在學校實施現況之研究-以苗栗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蘇源恭、王貿(2008)。放學後的競爭—課後補救教學政策。教育沙龍系列七活動手冊。臺北市。
貳、 西文部分
Baker, J. A. (1999).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urban at-risk classrooms: Differential behavior,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school.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57-70.
Coleman, J. S. (1988a). Socail capit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The ambiguous position of private sch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93942).
Hufner, K. (1991). Accountability. In Altbach, P.G. (ED).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An Encyclopedia (pp. 318-320). NY: Garland.
Jennifer, L.N.W. (1999). Selecting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indicators: Exploring states and local performances. Unpublished doctoral.
Kearns, K. P. 1996. Managing for Accountability: Preserving the Public Trust in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Odden, A. R. &; Picus, L. O. (1992). School finance:A policy perspective.
New York:McGraw-Hill.
Olson, D. &; DeFrain, J. (4th)(2003). Marriages and families: Intimacy,
diversity and strengths. New York: McGraw Hill.
Saaty, T. L. (1990).How to make a decis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48(1),9-26.
Symeou, L. (2007). Cultural capital and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education: Tales from two primary schools in Cyprus. British Journ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8(4),473-487.
Warfield, J. N. (1977). Crossing theory and hierarchy mapp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MC-7(7), 505-523.
Warfield, J. N., &; Cárdenas, A. R. (1974). A handbook of interactive management (2nd Ed.). I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