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8 04: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春峰
研究生(外文):LEE, CHUN-FENG
論文名稱:台灣銀行業面對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的機會與挑戰
論文名稱(外文):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aiwan’s Banking Industry on the Third-party Payment System for E-commerce
指導教授:蔣成蔣成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徐政訏葉鳴朗
口試日期:2014-05-1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貿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7
中文關鍵詞:銀行業
外文關鍵詞:Bank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20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拜科技進步所賜電子商務成為少數逆勢成長的產業,近幾年網購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消費模式。而電子商務中的第三方支付更是近年來的新興議題,有鑑於第三方支付於各國法律規範、實際運作仍有差異存在,本論文首先就第三方支付之意涵、流程、主要國家現況與問題分述介紹。
而過去多由金融機構主導推動的金融服務電子化,近年來卻呈現不同的發展趨勢,因為第三方支付業者的崛起,不僅取代銀行業者多年來獨攬的代收、代付業務,同時也掠奪了銀行業者的既有客戶及既有商機,因為第三方支付業者的積極與反應快速,不僅提供了便捷又多元的支付方式,也滿足了客戶的需求,第三方支付業者更做到了銀行業者數十年來所無法達成的變革與創新。因此,本研究透過美國PayPal、中國AliPay(支付寶),以及本國較具代表性之第三方支付業者歐買尬(AllPay歐付寶)等國際間不同營運模式之第三方支付服務中,找尋台灣銀行業如何能透過虛實整合及產業競合等模式,進而邁向金融國際化的金融創新價值。
最後透過金融業者與非金融業者的實際訪談及文獻的整理,彙整出金融業者當前所面臨的現況與問題,並提出各業者的建言與創新之可能。而金融業者若能與這些非金融業者合作,憑藉本身經營本業所累積的龐大客源及優越的科技掌握力、或是進行異業結盟,結合金流、物流、資訊流及行銷服務以提昇收益等,相信一定能將營運範疇拓展至全球市場,並為台灣金融業開闢出一條全新的康莊大道。
Under the global economic downturn, technological advances make e-commerce become a minority industry of contrarian growth, and online shopp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sumption pattern glob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third-party payment system in e-commerce has been the emerging topic in recent years.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s in national legal norms and the actual operations of the third-party payment system, this study firstly introduces respectively the connotation, processes,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ird-party payment systems in major countries.
The electronic financial services led mostly by financial agencies before, in recent years, have shown different trends. The rise of the third-party payment industry not only replaces the monopoly on the collection, payment services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over the years, but also attracts the existing customers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The fast positive reaction of the third-party payment industry not only provided a convenient and diverse method of payment, but also met the needs of customers; also, it realized the change and innovation that the bankers could not achieve for dozens of years. Therefore,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of international third-party payment services such as the U.S. PayPal, China AliPay, as well as the distinguished representative service in our country, AllPay, to determine how Taiwanese banks utilize the modes of integrating with the actual and virtual situations, and industries competition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the global market.
Finally, through the actual interviews and data collection from both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ies, it collec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faced by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propose possible suggestions and innovations for each industry. And i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can work with non-financial industries to utilize the accumulated huge customer base and superior technological mastery, or conduct a cross-industry alliance, and combine the cash flow, logistics, information flow and marketing services to increase the revenue and so 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industry can expand the scope of operations to the global market and open a new position for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 Taiwa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子商務
第二節 第三方支付服務概念
第三節 本國與國外對於第三方支付之規範4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之國際典範與現況探討
第一節 美國第三方支付:PayPal
第二節 中國第三方支付:支付寶AliPay
第三節 台灣第三方支付
第四節 台灣銀行業與第三方支付服務作業情形

第四章 台灣銀行業面對第三方支付的機會與挑戰
第一節 第三方支付對銀行業務之影響
第二節 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在業務之競合關係
第三節 銀行業跨足第三方支付市場之風險
第四節 銀行因應之策略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研究發現
第三節 研究建議參考文獻
附錄 1訪談對象資料表
附錄 2訪談問題
附錄 3訪談摘要
英文
期刊
1.Amit,R.&Zott,C.(2001),“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2,pp.493-520.
2.Applegate,L.M.,Holsapple,C.W.,Kalakota,R.,Radermacher,F.J.,&Whinston,A.B.(1996).“Electronic commerce:building blocks of new business opportunit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 Commerce.6(1):1-10.
3.Freeman,C.&Soete,L.(1994)Work for All or Mass Unemployment?Computerized Technical Change into the TwentyFirstCentury,London,London Printer.
4.Greenstein, M., & Feinman, T. M.(2000). Electronic Commerce: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 Control. NY: McGraw-Hill.
5.Kalakota,R.&Whinston,A.B.(1996),Frontiers of Electronic Commerce,MA:Addison-Wesley.
6.Kalakota,R.&Whinston,A.B.(1997),Electronic Commerce-A Manager’s Guide,MA:Addison-Wesley.
7.Kalakota,R& Robinson.M(2001) e-Business 2.0:Roadmap for Success.
8.Laudon,K.C.&Traver,C.G.(2002),“E-commerce:Business, Technology, Society. ”Boston:Addison Wesley.
9.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1999). About Electronic commerce. Retrieved January, 2, 2011 from http://www.NIST.gov/
10.Neuman, B. Clifford(1995), “Security, Payment, and Privacy for Network Commerce.”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Vol. 13,no. 8,p.p. 1523-1531.
11.Zwass,V(1996),“Electronic Commerce:Structures and Issu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onic Commerce,1(1):3-23.

中文
書籍
1.方文昌,管理資訊系統,台北: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2.方文昌、汪至堅,電子商務與行銷網路,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3.吳萬益,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出版社,2011年四版。
4.林宜學,台灣銀行業實務,宏典文化出版,2009年。
5.胡幼慧,質性研究,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二版。
6.陳雪美譯Kalakota&Whinston著,電子商務管理概論 Electronic Commerce:A Manager’s Guild ,跨世紀電子商務出版社,1999年初版。
7.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8.盧希鵬,電子商務:產業架構、經營模式與電子化策略,雙葉書廊,2005年。
9.欒斌、陳苡任與羅凱揚,電子商務,台北:滄海,2011年。
期刊
1.王玉學、楊麗君、李悅書,第三方支付法律規制的探討-經濟與社會發展,第6卷第5期,2008年。
2.王健全,證交資料619期,102年11月15日。
3.王興詠、林珮瑜、張尹,第三方支付產業現況與發展-彰銀資料,63卷,頁2-29,2014年1-2月號。
4.白新恩,第三方支付專法將上路-台灣銀行家,頁52,2014年4月號。
5.李智仁、賴建宇,初探中國大陸第三方支付體系與監理概況-今日合庫,456期,頁47-64,2012年12月號。
6.李榮謙、方耀,電子支付系統與電子貨幣發展、影響及適當的管理架構-中央銀行季刊,第23卷第3期,頁7-15,2001年。
7.林婷鈴,銀行國際化併購只合性模式觀念之探討-中華管理評論,第3卷第3期,頁29-52,2000年。
8.林博文、陳怡之、龔慈霙,策略聯盟傾向、技術研發與企業無形資產之蓄積-台灣管理學刊,第3卷第1期,頁59-72,2003年。
9.侍安宇、遲淑華,台灣銀行業跨足第三方支付業務之評估-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25卷第2期,頁80-102,2012年6月。
10.徐勇、劉金弟,第三方支付信用風險分析及間管機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第10期,頁167-169,2010年。
11.葉榮椿、陳宜檉,郭勝煌、鍾盼兮,台灣地區電子商務研究主題趨勢分析之研究-美和學報,第31卷第2期,頁41-61,2012年。
12.蔡宗霖,從美國PayPal經驗與歐盟支付服務指令論我國第三方之付之現狀與未來-科技法律透析,頁47-63,2009年10月。
13.蔡宗霖,網路交易支付大躍進:簡介中國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科技法律透析,頁9-13,2010年11月。
14.劉柏立、與李儀坤,主要國家電子支付業務之現況與展望-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25卷第3期,頁59-97,2012年。
15.鄭菀瓊,科技化創新金融服務規範研析-以行動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為例,頁11-38,2008年3月。
16.謝孟珊,第三方支付法治問題研析-科技法律透析,頁14-38,2013年2月。
論文
1.江彥廷(2013),兩岸網路銷售平台必較研究-兼論台商如何利用網路銷售平台進軍大路,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論。
2.何俊毅(2008),臺灣二次金融改革政策工具應用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3.沈景衡(2002),企業導入電子商務評估模式之建立-以B2C網站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林育椿(2008),電子支付交易之報酬及產業聯盟分析,樹德科技大學金融與風險管理系碩士論文。
5.范亦文(2012),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平台Alipay(支付寶)模式於台灣之可行性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6.徐立衡(2013),台灣線上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商業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7.陳宏欣(2010),台灣電子商務網站營運類型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商管專業學院碩士論文。
8.黃秀禎(2008),實地查核程序在企業併購之重要性分析,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9.黃莉婷(2012),企業合併之資訊揭露,銘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0.張自強(2010),電子金流法制之研究-以第三方付款機制為中心,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1.張曉平(2011),電子商務線上金流之研究,大同大學資訊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12.湯宗泰、林志彥、劉文良、湯宗益(2001),電子商務發展潛力與因應策略之差異分析,第七屆資訊管理暨實務研討會。
13.劉佳琦(2006),消費者對第三方線上金流付款機制使用意願之研究,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全球運籌組碩士論文。
14.賴亞筠(2012),第三方支付模式擔保交易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5.賴慶宇(2012),台灣與大陸第三方支付服務發展之比較,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薛夙珍(1998),電子商務付款系統之研究,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為出版博士學位論文。
17.鍾瑜(2010),電子金流法治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18.蘇堂豪(2002),智慧卡在連鎖業商業模式應用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站
1.NFC是什麼,2013年11月,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9112706159
2.NFC是什麼,2013年11月,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9112706159
3.PayPal官方網站,2013年11月,取自:https://www.paypal-media.com/about
4.PChomePay支付連官方網站,2013年10月,取自:http://mkt.ruten.com.tw/flow_integr_serv/2.html
5.支付寶官方網站,2013年11月,取自:https://www.alipay.com/
6.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4年3月,取自:http://www.100ec.cn/
7.什麼是KYC,2013年11月,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6121303580
8.艾瑞網,2014年3月,取自:http://www.iresearch.cn/
9.交通部台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入口網站,2013年10月,取自:http://www.freeway.gov.tw/Publish.aspx?cnid=193&p=2730
10.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站,歷年國家建設計畫,2013年10月,取自:http://www.cepd.gov.tw/
11.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2013年11月,取自:http://www.fisc.com.tw/
12.國立台灣大學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電子報,2013年10月,取自:http://www.cc.ntu.edu.tw/chinese/epaper/0002/20070920_2005.htm
13.淘寶網官方網站,2013年11月,取自:http://tw.taobao.com/
14.電子商務其內涵,2013年9月,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8072502521
15.電子支付-MBA智庫百科,2013年10月,取自:http://wiki.mbalib.com/zh-tw/%E7%94%B5%E5%AD%90%E6%94%AF%E4%BB%98
16.電子支付系統-馬克林的世界,2013年10月,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9Mpy7N6fEQXbLvM1eFpiIa0-/article?mid=5860
17.經濟部全國商工行政服務入口網,經商字第第10102442840號函公告,2013年10月,取自:http://gcis.nat.gov.tw/cod/history/1011224.html
18.經濟部商業司-2012電子商務年鑑,2013年10月,取自:http://ecommercetaiwan.blogspot.tw/2012/03/blog-post_4903.html
19.經濟部官網,即時新聞,2013年1月11日,取自:
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29234
20.經濟部全國商工行政服務入口網,中華民國101年12月24日經商字第10102442840號函公告,2013年9月2日取自:http://gcis.nat.gov.tw/cod/history/1011224.html
其它
1.「ECFA時代下的兩岸經貿關係-亞太研究通訊」,第九期,頁22-36,2011年。
2.林上祚,「第三方支付電子商戰開打-聯合報」,A6,2013年10月11日。
3.「金融研究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編印-金融研究報告」,2011年12月。
4.曾如瑩,「支付寶創獵人戰術挑戰台銀行業-商業週刊,1354期,頁64-65,2013年。
5.謝孟珊,「第三方支付法治問題研析」,2013年02月。
6.羅曜宗,「B2B的基礎-突破雜誌」,192期,頁66-70,2001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