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在探討台北市派出所轄區特性及其調整方案,透過治安分析,並經由變數資 料之蒐集之因子分析方法,顯示派出所轄區空間特性。進而以聚集分析方法,將相似 空間予以聚集,組合成較理想而均齊性高的派出所轄區空間分派,並再求取最具有空 間效率的派出所位置,建立一完整轄區空間體系。本研究選擇較具有前瞻性之松山區 作為實證研究,所得結果如下: 1.現有松山區8 個派出所轄區空間分派,經判別分析結果其正確分組百分數達五九. 一八%,顯示現有派出所轄區空間分派尚屬理想。惟現有派出所位置經分析顯示,均 不在最大空間效率中心位置,應予修正,以臻理想之空間體系。 2.依區域化理論將松山區調整成新的8 個派出所轄區空間分派,經判別分析結果其正 確分組百分數達六一.一一%,顯示比現有派出所轄區空間分派更佳,同時求得最具 空間效率的派出所位置,建立一完整派出所轄區空間體系模式可資應用。 3.為顧及提升對市民服務品質,增加警勤區防止犯罪、打擊犯罪之前題下,依上述同 樣方法將松山區調整成新9 個派出所轄區空間分派,經判別分析結果,其正確分組百 分數亦達五八.一六%,顯示該空間分派尚屬合理,並依同法求取最大空間效率派所 所位置,俾提供警政單位在考量派出所轄區調整之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