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3 12:34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戴淑貞
論文名稱:
海峽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有關「國民政府時期」(1925-1948)教材之比較研究—以人物和事件的敘述為討論中心
指導教授:
廖隆盛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8
中文關鍵詞:
兩岸教育
、
歷史教科書
、
國民政府時期
、
政治意識形態
、
課程設置
、
歷史教育
、
教材比較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0
點閱:1110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6
摘 要
教育是立國的根本,國家發展的動力,而且是一個國家達到政治整合以及營造國民意識的主要工具。其中,歷史教育在整個教育的體系中佔有一個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不僅僅發展一個人的「歷史感」和「社會感」最有效的科目,更是國家培養民族精神與愛國意識的重要學科。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看,歷史教育與史學研究有所不同,除本身獨特的知識結構和學科性質外,更著重歷史的教育意義,自然在史實的選擇、目的與方法上,帶有較為強烈的主觀成份。臺海兩岸基於特殊的時空背景,在歷史教育的發展上,更充分表現出濃厚的政治意識型態。在兩岸互動頻繁的今天,兩岸人民無論在政治立場、價值觀念或者思維模式,還是存在著極為鮮明的差異,也間接造成彼此溝通和瞭解的障礙。因此,如何在兩岸政治意識的對抗中,讓歷史教學能做出更客觀的敘述、排除政治及黨派意識型態的影響,使歷史學科更具實用的價值,是本文研究的原因。
本論文主要是以文獻探討與內容分析法為主,再加上統計、歸納、比較等方法。別針對兩岸前後十年、各四個版本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有關國民政府時期的教材內容,以人物與事件的選擇和撰述為討論中心,作「量」和「質」兩方面的統計和分析,並對其中所呈現的意識型態進行討論,比較兩岸歷史教科書內容上的異同得失,最後提出結論和一些看法。
第一章是說明本文研究的動機、目的、方法、步驟,以及研究的範圍與限制。第二章部分,分別就雙方的教育思想,和不同時期的歷史教學目標及教材大綱,來說明高中歷史教育的發展與變化。第三章和第四章部分,則是針對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國民政府時期」之教材內容,有關人物和事件的選擇與撰述進行探討。第五章結論的部分歸納出五點:
一、兩岸歷史教育的發展,反映出時代政治變化的軌跡。
二、兩岸皆以各自觀點表述中國現代史的發展,並試圖證明及鞏固其政權合法 性。
三、民族精神與愛國思想教育為雙方歷史教育的重要目標,但隨著臺灣社會多元化與教育改革的發展,臺灣高中歷史教材較為重視歷史教育的本質。
四、不同政治意識型態影響兩岸教科書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選擇與撰述。
五、中國大陸以鮮明的政治意識型態主導教科書內容,臺灣則隨政治民主化的進 展表現出更多元的風格。
兩岸歷史教育不僅反映出時代的變遷,也看出教科書與政治意識型態間的綰合關聯。民族精神教育非解決教育問題的萬靈丹,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應拋棄本位主義,跳脫政治化約,回歸知識與教育的本質,以客觀的態度呈現歷史的發展,而不使教科書淪為政治宣傳的工具。歷史的價值與目的,最重要的是人文教育的基礎,應該給予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教導學生民主的價值和尊重他人的行為,培養具有民主及人文素養之健全的心性,才是教育更深層的價值。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兩岸高中歷史教育的發展---------------------------------------------------------11
第一節 戰後臺灣高中歷史教育的發展----------------------------------------------------12
壹、國民黨的教育思想-------------------------------------------------------------------12
貳、戰後台灣高中歷史教學目標與教材大綱的演變-------------------------------16
第二節 中共統治下中國大陸高中歷史教育的發展-------------------------------------40
壹、中共的教育思想----------------------------------------------------------------------40
貳、中國大陸高中歷史教學目的與教學課程的演變-------------------------------47
第三章 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 「國民政府時期」教材內容有關人物敘述之
探討--------------------------------------------------------------------------------------65
第一節 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分析-以民國82年國編版和民國93年康熙版為例----------------------------------------------------------------------------------65
壹、民國82年國編版---------------------------------------------------------------------66
貳、民國93年康熙版---------------------------------------------------------------------78
第二節 中國大陸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分析-以1993年人教版和2004年人教版
為例-------------------------------------------------------------------------------------90
壹、1993人教版---------------------------------------------------------------------------91
貳、2004人教版--------------------------------------------------------------------------106
第三節 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國民政府時期」有關人物敘述的比較---------116
壹、1993年國編版與人教版之比較--------------------------------------------------116
貳、2004年康熙版與人教版之比較--------------------------------------------------121
第四章 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國民政府時期」教材內容有關事件敘述之
探討------------------------------------------------------------------------------------125
第一節 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分析-以民國82年國編版和民國93年康熙版為例--------------------------------------------------------------------------------126
壹、民國82年國編版------------------------------------------------------------------126
貳、民國93年康熙版------------------------------------------------------------------136
第二節 中國大陸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分析-以1993年人教版和2004年人教版
為例-----------------------------------------------------------------------------------149
壹、1993人教版-------------------------------------------------------------------------149
貳、2004人教版-------------------------------------------------------------------------166
第三節 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國民政府時期」有關事件敘述的比較----------183
壹、1993年國編版與人教版之比較--------------------------------------------------183
貳、2004年康熙版與人教版之比較--------------------------------------------------189
第五章 結論-------------------------------------------------------------------------------------201
附 錄
附錄一 民國十八年到民國二十九年的中學課程標準之歷史課程目標--------------211
附錄二 民國18年之「中華民國教育實施方針」----------------------------------------213
附錄三 民國35年「台灣省公私立中學新舊制各年級調整辦法」-------------------214
附錄四 民國82年「國編版」中國現代史之章節目錄----------------------------------216
附錄五 民國93年「康熙版」中國現代史之章節目錄----------------------------------217
附錄六 西元1993年「人教版」中國近代現代史之章節目錄-------------------------218
附錄七 西元2004年「人教版」中國近代現代史之章節目錄-------------------------220
附錄八 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章節比較表--------------------------------------------------223
附錄九 中國大陸高中歷史教科書章節比較表--------------------------------------------226
徵引書目------------------------------------------------------------------------------------------231
徵 引 書 目
一、文獻資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編,《毛澤東同志論教育工作》,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訂,《高級中學中國歷史教學大綱(草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1月第二版。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草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8月。
4.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1975~198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7月第一版。
5. 李汝和主修,《臺灣省通志》卷五教育志制度沿革篇第二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6月。
6. 何鳳嬌編,《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資料彙編》,台北:國史館印行,2000年11月初版。
7.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1974年6月。
8. 教育部,《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1984年6月。
9. 教育部,《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6月。
10.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南京:民生印書館,1948年12月。
11.教育部,《修訂中學(公民、國文、歷史、地理)科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1952年12月。
12.教育部,《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與文化社,1956年1月。
13.教育部,《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1962年7月。
14.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1971年2月。
15.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1983年7月。
16.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1996年5月。
17.教育部秘書室,《教育部公報》,第272期,1997年8月。
18.臺灣省教育廳編,《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高中教育篇),台中:台灣省教育廳,1985年。
19.張健主編,《中國教育年鑑(1949–1981)》,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1984年。
二、教科書
1. 國立編譯館編,《高級中學歷史(第三冊)》,1993年8月9版。
2. 王仲孚編,《高級中學歷史(下冊)》,台中:康熙圖書網路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2月修訂四版。
3.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編著,《高級中學課本-中國近代現代史(必修)》(上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2月
4.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編著,《高級中學課本-中國近代現代史(必修)》(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7月。
5.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編著,《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
6.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編著,《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中國近代現代史(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1月。
三、專書
1.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先總統蔣公有關論述與史料》,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出版,1985年4月再版。
2.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教科書比較研究》,台北:臺灣書店,1989年12月。
3. 王壽南等,《海峽兩岸國民(初級)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比較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3年4月。
4. 王炳照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台北:五南圖書,1994年3月。
5. 王仲孚,《歷史教育論集》,台北:商鼎文化,1997年6月。
6. 王晴佳著,,《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8月。
7. 北京師大、天津師大、北京師範學院歷史教學法教研室等編著,《中學歷史教學法概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3月。
8. 羊憶蓉著,《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2月。
9.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9月初版。
10.汪知亭著,《台灣教育史料新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4月初版。
11.汪學文著,《中共教育評析》,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1987年7月。
12.李園會著,《九年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台北:文景出版社,1985年12月初版。
13.李建興著,《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6月初版。
14.林宗義,《臺灣的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社,1989年11月初版。
15.林玉體著,《台灣教育面貌40年》,台北市:自立晚報社,1991年11月一版四刷。
16.吳家瑩著,《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展史-國民政府時期(一九二五~一九四0)》,台北:五南圖書,1990年3月。
17.洪永木主編,《最新六法全書》,台北:雷鼓出版社,1988年1月。
18.恩格爾等著,張明貴譯,《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3月四版。
19.祝基瀅,《政治傳播學》,台北:三民圖書公司,1990年9月三版。
20.徐雪霞,《光復以來中學歷史教科書變遷及意識型態分析系列之一:國初中本國史》,台南:供學出版社,1991年6月。
21.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中小學人文學科教育目標研究報告》,台北:三民書局,1987年10月。
22.陳伯璋編著,《意識形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1988年10月初版。
23.陳木杉著,,《中共編寫「中華民國史」真相探討》,台北:國立編譯館,1994年5月。
24.章年海著,《中學歷史新教材新教法》,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25.黃政傑等研究,《高級中等教育制度之研究》,台中:台灣省教育廳,1990年6月。
26.黃政傑等,《大陸地區高中教育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1992年6月。
27.黃政傑等,《大陸高中教育政策與教育內容之研究-教育政策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1994年4月。
28.張其昀主編,《先總統蔣公全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4年4月。
29.張安然著,《三民主義的教育思想》,台北:水牛圖書出版社,1987年2月。
30.張念宏主編,《教育百科辭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8年。
31.張安然著,《三民主義的教育思想》,台北:水牛圖書出版社,1987年2月。
32.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初版。
33.彭懷恩著,《台灣政治變遷40年》,台北市:自立晚報社,1992年7月一版四刷。
34.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編,《列寧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
35.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編,《馬克思恩格斯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2 月。
36.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委員會出版,1953年11月初版。
37.厲以賢主編,《馬克思列寧教育論著選講》,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3月。
38.廖隆盛等,《大陸高中教育政策與教育內容之研究-歷史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1994年4月。
39.鄭世興著,《中國現代教育史》,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10月再版。
40.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27),1991年10月。
41.臧嶸,《歷史教材縱橫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
42.瞿葆奎主編,《中國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
43.瞿葆奎編,《教育學文集:課程與教材》(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
44.顏慶祥,《教科書意識形態分析: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比較》,台北:五南圖書,1997年2月。
四、論文
(一)學位論文
1. 尤玉文,《台灣國小教科書中國家認同概念之演變-以1949年後之社會與音樂教科書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2. 朴福仙,《中共高等教育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4月。
3. 李德濬,《中國大陸中等教育改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12月。
4. 林淑惠,《臺灣政治民主化對高中歷史教科書人物選擇的影響-以中國現代史為例》,國立臺灣師大歷史系碩士論文,2003年1月。
5. 吳碧琴,《戰後我國大學入學制度與高中歷史教學的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5年1月。
6. 盛蕙珍,《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現代史重大事件之比較分析》,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文化教育組碩士論文,1997年6月。
7. 陳盈穎,《臺灣地區五十年來高中中國史歷史課程的演變與中國史教科書的編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3年7月。
8. 黃家彬,《中共史學理論與中學歷史教科書編寫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9. 董國彥,《中共中等教育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10.顏慶祥,《海峽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政治意識形態之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研所博士論文,1995年7月。
(二)期刊論文
1. 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組,〈誰改造誰—評凱洛夫的教育學〉,《紅旗》,1970年,第2期。
2. 王受榮,〈教育政策、教育立法與社會變遷:政府遷台以來之實例分析〉,《教育研究雙月刊》,第47期,1996年2月。
3. 王仲孚,〈試論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特性〉,《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十一卷第6期,2001年4月。
4. 江炳倫,〈臺灣地區的政治教育〉,收錄於林宗義等,《臺灣的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9年11月初版。
5. 朱言明,〈兩岸關係變遷-兼論從三民主義看兩岸未來發展〉,《孫學闡徵》,第2期,1999年3月。
6. 李國祁,〈歷史教育的目的與使命〉,《近代中國》,第3期,1971年9月。
7. 李國祁,〈歷史人物的評價〉,《歷史月刊》,第59期,1992年12月。
8. 李筱峰,〈期待一個理性的歷史教育〉,《中國論壇》,第十五卷,第10期,1983年2月。
9. 呂芳上等主講,〈中國現代史教學上的幾個問題座談會記錄〉,《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一卷第4期,1990年12月。
10.呂實強,〈四十年來我國的高中學歷史教育〉,《教育資料集刊》,第16期,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1991年6月。
11.林本,〈我初中課程之演進〉,《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參考資料(第二輯)》,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編印,1960年1月。
12.吳清山,〈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國立教育資料館編),第23輯,1998年6月。
13.胡興梅,〈三民主義教育的哲學基礎〉,《中山學報》,第18期,1997年6月。
14.袁頌西,〈政治社會化-政治學中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思與言》,第七卷第 4期,1969年11月。
15.徐雪霞,〈大陸高中歷史教科書評析〉,《中等教育》,第四十六卷第1期,1995年2月。
16.唐勃,〈共產主義文教思想理論與政策〉,《銘傳學刊》,第十四卷,2005年3月。
17.孫元清,〈上海市中小學課程改革的進程、問題和解決方法〉,上海市中小學課程改革委員會。(上海市徐匯中學姚虹老師提供)
18.陳伯璋,〈台灣四十年來國民教育發反省與檢討〉,收錄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27),1991年10月。
19.陳三井,〈科技衝擊下的歷史教育〉,《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卷第2期,1999年2月。
20.陳泓達,〈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解〉,《東亞季刊》,第三十卷第4期,1999年10月。
21.許朝信,〈我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探討-以教育基本法制定為例〉,《教育政策論壇》,第四卷,第1期,2001年2月。
22.張玉法,〈我對中國近代現代歷史教學的一些意見〉,《中國論壇》,第四卷第8 期,1977年7月。
23.張明雄,〈四十年來臺灣地區高中歷史教育的回顧〉,《史學評論》,第十一期,1986年1月。
24.黃俊傑著,〈歷史教育的人文意義〉,收錄於其《歷史的探索》,東昇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2月初版。
25.黃政傑,〈台灣教育改革的政策方向〉,《教育政策論壇》,第三卷第1期,2000年2月。
26.廖隆盛,〈從教學目標與教材內容回顧我國近四十年來國(初)中的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師資培育機構國民中學分科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1997年。
27.管美蓉,〈當前歷史教學與考試的困境-兼論教科書開放編後的命題構想〉,《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十一卷,第6期,2001年4月。
28.錢穆,〈論中國歷史教學問題〉,《民主論評》,第八卷第8期,1957年4月。
29.盧士林,〈對中學歷史教學的回顧和幾點改進意見〉,《歷史教學》,第2期,1981年,2月。
30.戴寶村,〈我國歷史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史學評論》,第11期,1986年1月。
31.蘇壽桐,〈中學歷史教材三十年〉,刊於瞿葆奎編《教育學文集:課程與教材》(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
五、報紙
1. 《中央日報》,1975年11月4日,第一版。
2. 《人民日報》,1978年4月26日,第一版。
六、網站
1.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2138.htm
2.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 http://www.produce.pep.com.cn/content/intro/992.htm
3. 人民教育出版社,〈以現代化的角度看建國後中學歷史教學的發展〉,http://www.pep.com.cn/200406/ca425527.htm
4.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20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中學歷史發展概況〉,http://www.pep.com.cn/200406/ca436324.htm
5. 中華人民共合國教育部,〈教育50年大事紀(1949年至1959年)〉,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4984.htm
6. 中華人民共合國教育部,〈教育50年大事紀(1970年至1979年)〉,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4986.htm
7. 中華人民共合國教育部,〈教育50年大事紀(1980年至1989年)〉,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4987.htm
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3314.htm
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3313.htm
10.石筠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發展變化的歷史軌跡〉,http://www.pep.com.cn/200406/ca470258.htm
11.朱漢國,〈淺談普通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的新變化〉,http://www.pep.com.cn/200406/ca420322.htm
12.芮信〈高中《世界近現代史》(正式本)介紹〉,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5629.htm
13.李慧君,〈我國普通高中課程設置多樣化的研究〉,http://www.pep.com.cn/200406/ca472034.htm
14.唐加壽,〈高中新版「中國近代現代史」(下冊)修訂變化〉,http://www.pep.com.cn/200410/ca577639.htm
15.孫恭恂,〈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歷史教學大綱》中的「處理教學內容的若干原則」〉,http://zhjyx.hfjy.net.cn/Resource/Book/Edu/JXCKS/TS010097/0005_ts010097.htm
16.陳其,〈歷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http://www.pep.com.cn/200406/ca420324.htm
17.單懷俊,〈歷史教育的演進:從歷史教學大綱到歷史課程標準〉,
http://www.ncta.com.cn/index.pl/kbjd/bzjd/ywjy/ls?wid=572&func=viewSubmission&sid=552
18.無錫市教育研究中心網,〈歷史課程標準的框架結構研究〉,http://www.wxjyzx.com.cn/ReadNews.asp?NewsID=2481
19.新華網,〈中共中央關於印發《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通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3/16/content_2705546.htm
20.歷史教學網,〈中學歷史課程的設置和課程標準〉,http://courseware.ecnudec.com/zsb/zls/zls04/zls042/zls04201/zls042010.htm
21.謝安邦,《大陸教科書選用制度研究》,http://www.trd.org.tw/Cpast/895030/895030-13.htm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推文
推文
推文到facebook
推文到plurk
推文到twitter
Google bookmarks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台灣國小教科書中國家認同概念之演變─以1949年後之社會與音樂教科書為例
2.
海峽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之比較分析
3.
中共高等教育制度之研究
4.
中國大陸中等教育改革之研究
5.
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現代史重大事件之比較分析
6.
中共史學理論與中學歷史教科書編寫之研究
7.
中共中等教育之研究
8.
比較台灣,中國,香港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對清末東北之敘述
9.
九五「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分析--以台灣史與中國史的歷史教科書為例
10.
高中歷史教科書「清領臺灣前期經濟」教材編寫的比較研究─以1999年和2006年審定本為例
11.
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的歷史教育--歷史教科書之分析
12.
國中歷史教科書中歷史人物的選擇與撰述─以秦漢史為範圍
13.
歷史教育與時代聚焦的轉變:以2000年高中歷史教科書下冊為例的討論
14.
戰後初期臺灣初級中學的歷史教育(1945~1968)-以課程標準與教科書分析為中心
15.
高中學生的歷史因果概念之探究─以「二二八事件」為例
1.
20.陳泓達,〈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解〉,《東亞季刊》,第三十卷第4期,1999年10月。
2.
19.陳三井,〈科技衝擊下的歷史教育〉,《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卷第2期,1999年2月。
3.
16.唐勃,〈共產主義文教思想理論與政策〉,《銘傳學刊》,第十四卷,2005年3月。
4.
14.袁頌西,〈政治社會化-政治學中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思與言》,第七卷第 4期,1969年11月。
5.
13.胡興梅,〈三民主義教育的哲學基礎〉,《中山學報》,第18期,1997年6月。
6.
12.吳清山,〈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國立教育資料館編),第23輯,1998年6月。
7.
10.呂實強,〈四十年來我國的高中學歷史教育〉,《教育資料集刊》,第16期,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1991年6月。
8.
8. 李筱峰,〈期待一個理性的歷史教育〉,《中國論壇》,第十五卷,第10期,1983年2月。
9.
7. 李國祁,〈歷史人物的評價〉,《歷史月刊》,第59期,1992年12月。
10.
6. 李國祁,〈歷史教育的目的與使命〉,《近代中國》,第3期,1971年9月。
11.
3. 王仲孚,〈試論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特性〉,《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十一卷第6期,2001年4月。
12.
2. 王受榮,〈教育政策、教育立法與社會變遷:政府遷台以來之實例分析〉,《教育研究雙月刊》,第47期,1996年2月。
13.
21.許朝信,〈我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探討-以教育基本法制定為例〉,《教育政策論壇》,第四卷,第1期,2001年2月。
14.
22.張玉法,〈我對中國近代現代歷史教學的一些意見〉,《中國論壇》,第四卷第8 期,1977年7月。
15.
23.張明雄,〈四十年來臺灣地區高中歷史教育的回顧〉,《史學評論》,第十一期,1986年1月。
1.
海峽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之比較分析
2.
「審定本」高中歷史教科書比較研究---關於「國共關係」教材部分
3.
兩岸國中歷史教科書關於中華民國史(1911年~1936年)之比較分析
4.
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現代史重大事件之比較分析
5.
兩岸對「辛亥革命」歷史解釋之比較:以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為例
6.
兩岸三地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冷戰時期」的書寫
7.
歷史認識與書寫—臺、日、中高中歷史教科書比較研究
8.
台灣與中國意識在國中歷史教科書中的角逐—以台灣歷史為例
9.
高中歷史教科書研究-以臺灣史教材為中心(1948~2006)
10.
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人物描述之比較研究
11.
台灣地區五十年來高中中國史歷史課程的演變與中國史教科書的編輯
12.
1995-2005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內容演變的比較研究—以中國上古史為例
13.
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審過程探討:政治意識形態
14.
海峽兩岸前期中等教育本國史教科書政治議題之比較研究
15.
比較台灣,中國,香港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對清末東北之敘述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