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2 18: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蘇昱中
研究生(外文):Su Yu Chung
論文名稱:國術道館連鎖經營之研究-以鄭子太極拳如魚太極學院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Chain Store Management on Chinese Martial Arts:The Case of Jenq Tzyy Tai Chi Chuan Ru Yu Tai Chi Academy
指導教授:葉公鼎葉公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EH,Kong-t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學院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連鎖國術道館太極拳
外文關鍵詞:Chain StoreChinese Martial Arts OperatorsTai Chi Chu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6
  • 點閱點閱:15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國術道館連鎖經營之研究-以鄭子太極拳
如魚太極學院為例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鄭子太極拳「如魚太極學院」連鎖經營和成功關鍵因素,並以深度訪談鄭子太極拳如魚太極學院的經營者,學員採問卷調查之方式,總共發出問卷270份,回收問卷260份,回收率達96%,有效件數24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達94%。獲致的主要結果如下:
一、鄭子太極拳如魚太極學院經營者深度訪談結果
(一)經營者的經營理念上,可歸納出:理想、保送升學的管道、口碑行銷、鄭子太極拳推廣、健康指導、武術技能、社交等。
(二)組織經營形式上以法人、公司、個人等三種形式。
(三)教練及師資來源皆由各院自行培訓;課程的安排上各
院皆以四類為主分別為:拳架班、高級班、小帖、大帖。
(四)目前營收情形其經費主要來源有三類分別為:募款、學員學費、政府經費補助。
(五)經營者對道館規模或活動場地的看法為:在活動場地位置及停車的問題。
(六)目前經營或推廣所遭遇的困難主要來源包括有:場地、市場競爭、學員招募不易和對太極拳的觀念等因素。
二、問卷調查之結果
(一)性別方面:男性學員多於女性。
(二)道館部份:年齡皆集中在31-50歲的學員最多,
外場地集中於41-60歲及16-25歲的學員。
(三)婚姻方面:大多數是已婚者。
(四)通常與誰一起來參與活動:以家人、朋友最多。
(五)參加班別:道館部份以小帖、大帖最多,外場
地以拳架班為多。
(六)學員獲得道館活動消息來源而來報名:以親朋好友最多,占大多數。
(七)參與動機:以可促進身體健康第一位、第二位太極拳運動吸引我、第三由朋友或老師的推薦,滿意度促進身體健康第一位、第二位學習功夫方面的知識和技術、放鬆心情第三位。
(八)學員滿意度方面順位:促進身體健康、對教練或老師教學、學習功夫方面的知識和技術、對上課教材的感覺。
(九)學員到道館或活動場地的距離:大多以10公里以內。
(十)學員平常一個月花在育樂休閒的預算有多少:總館及
立中分院集中於2000-5000元,外場地集中於1000元
以下。
三、本研究提供的建議:
(一)改善管理技巧,例如建立正確的經營理念,調整財務情況和開拓銷售管道。
(二)妥善利用參與者的人口統計變項所提供的資訊,以發展促銷策略。
(三)強化外場地以培養重度使用者。
(四)根據本篇論文研究結果,後續研究者可調查其他運動組織的經營管理或針對鄭子太極拳如魚太極學院社所提出的新的行銷組合,對其消費者滿意之滿意度加以追蹤研究。
關鍵字:連鎖、國術道館、太極拳
A Study of Chain Store Management on Chinese Martial Arts:The Case of Jenq Tzyy Tai Chi Chuan Ru Yu Tai Chi Academy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uccess factors of management on Jenq Tzyy Tai Chi Chuan Ru Yu Tai Chi Academy. Through in depth interview from the top managers of this institute,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from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institute (260 samples were asked to answered the questionnaires, while 245 of them were valid. The valid returned were 94%.)The import results were shown as follows:
A. The results from in depth interview with the managers of Jenq Tzyy Tai Chi Chuan Ru Yu Tai Chi Academy:
1. The managers pay a lot attention to their goals on Tai Chi promotion, study promotion opportunity offering, word in mouth marketing, health promotion, Martial Arts skill learning, and social activity.
2. The form of their organization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public foundation, company, and individual style.
3. The coaches human resource of this institute were trained by their own, while the curriculum for participants could be divided into Chuan-Ja, High —class, Dah-Tieh, and Sheau-Tieh.
4.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are from donation, tuition fees, and public funds subsidizing.
5. The managers pointed that the ideal location for their sites depended on their activity, and parking situations.
6. The difficulties for their promotion were location, other competitors, the willing of people to take part in their programs, and the public’s concept related to Tai Chi.
B. The results from questionnaire survey:
1. Gender: Most of them are male.
2. Age: The main ages of the consumers within this academy were between 31-50, while the main ages of the consumers in outside training site were separated into two groups: one were between 41-60, the other are between 16-25.
3. Marriage status: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married.
4. Company: The company for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5. Class taking: The majority of participants in academy took Dah-Tieh and Sheau-Tieh classes, while the participants in outside training site took Chuan-Jar class.
6. Information: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got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ir families and friends.
7. Motivation of participation: The first three motivation factors for participants to attend the classes which Jenq Tzyy Tai Chi Chuan Ru Yu Tai Chi Academy offered them were: health, the attraction of Tai-Chi, and the introduction by family members or their friends.
8. Consumers’ satisfaction: This factor were ranked from health promotion, satisfied with the instruction from their coaches, satisfied with the learning Martial Arts, and satisfied with the i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curriculum.
9. Traffic: Most of them spent their traffic time within 10 minutes to arrive the sites.
10. Expenditures on recreation activities: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within the academy expenditures on recreation activities were 2,000-5,000 NT dollars; while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outside training site were less than 1,000 NT dollar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of this study gave recommendations as follows:
1. Improve their management skills, such as to establish the right management concept, adjust their financial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explore their sale channels.
2. Well use of the demographics of their participants when developing promotion strategies.
3. Reinforce on their outside training sites to generate more heavy users.
4. Follow up research can be developed by referr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ch as to investigate the management of some other sport organizations, or track the participants’ satisfactions of Jenq Tzyy Tai Chi Chuan Ru Yu Tai Chi Academy after the managers provide new promotion packages.
Key words: Chain Store 、Chinese Martial Arts Operators、 Tai Chi Chuan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名詞解釋---------------------------5
第五節 研究範圍---------------------------7
第六節 研究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術體系---------------------------8
第二節 經營的成功因素與困難因素----------19
第三節 專業性之運動行銷------------------22
第四節 連鎖經營相關探討------------------29
第五節 文獻總結--------------------------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34
第四節 資料處理--------------------------49
第五節 研究流程--------------------------50
第四章 個案描述
第一節 鄭子太極拳的歷史------------------52
第二節 鄭子太極「如魚太極學院」----------53
第三節 鄭子太極「如魚太極學院」總館------54
第四節 鄭子太極「如魚太極學院」分館------55
第五節 鄭子太極「如魚太極學院」外場地----57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各場學員問卷之結果與討論--------58
第二節 經營者訪談之結果與討論------------9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19
第二節 建議-----------------------------124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126
英文部份--------------------------------135
附錄
附錄一鄭子太極拳如魚太極學院學員
參與行為調查研究問卷(預試)---------137
附錄二鄭子太極拳如魚太極學院學員
參與行為調查研究問卷(正式)---------142
附錄三財團法人如魚太極文教基金會捐助
及組織章程-------------------------147
附錄四如魚太極學院建館收支表------------152
附錄五經營者訪談大綱--------------------154
表 目 錄
表2-2-1師徒制與教練至制之比較簡表-------17
表2-2-2國術體系簡表---------------------18
表3-3-1預試問卷回收狀況表---------------39
表3-3-2參與動機項目分析-----------------40
表3-3-3參與滿意度項目分析---------------41
表3-3-4參與動機信度分析摘要表-----------42
表3-3-5參與滿意度信度分析摘要表---------42
表3-3-6問卷回收情狀況表-----------------43
表3-3-7參與動機因素分析摘要表-----------45
表3-3-8參與滿意度因素分析摘要表---------47
表3-3-9參與動機信度分析摘要表-----------48
表3-3-10參與滿意度信度分析摘要表--------49
表5-1-1性別分佈表-----------------------59
表5-1-2年齡分佈表-----------------------60
表5-1-3教育程度分佈表-------------------61
表5-1-4職業分佈表-----------------------62
表5-1-5月收入分佈表-------------------- 63
表5-1-6婚姻分佈表-----------------------64
表5-1-7通常與誰一起來參與活動-----------65
表5-1-8到道館或活動場地的距離分佈表-----66
表5-1- 9 參加班別分佈表 ----------------67
表5-1-10 通常如何到達場地分佈表---------68
表5-1-11 一週到館次數分佈表-------------69
表5-1-12 道館活動消息來源分佈表---------70
表5-1-13 平常一個月花在育樂休閒的預算有多少
分佈表--------------------------71
表5-2- 1 學員動機順位表-----------------74
表5-2- 2 學員滿意度順位表---------------76
表5-3- 1 不同館別在學員參與動機及參與滿意度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9
表5-3- 2 性別在學員參與動機及參與滿意度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81
表5-3- 3 婚姻在學員參與動機及參與滿意度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83
表5-3- 4 年齡在學員參與動機及參與滿意度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85
表5-3- 5 收入在學員參與動機及參與滿意度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87
表5-3- 6 與誰參與在學員參與動機及參與滿意度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9
表5-3- 7 學歷在學員參與動機及參與滿意度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1
表5-3- 8 職業在學員參與動機及參與滿意度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3
表5-3- 9 到館次數在學員參與動機及參與滿意度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5
表5-4-10訪談對象基本資料表 -------------97
圖 目 錄
圖2-1現代國術本質的內容表解圖-----------13
圖2-2國術館相關行業圖-------------------15
圖3-1研究架構圖-------------------------33
圖3-2研究流程圖-------------------------51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中國武術精華(1991):中國武術精華。香港:珠海出版公司。
方世榮譯(民86)::行銷學原理(Kotler原著)。台北:東華書局。
王大琛(民76):展望未來的國術研究。中華國術季刊,3卷3期,7-8頁。
王文科(民85):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行政院主計處(民76):中華民國職業分類標準。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民82):統計調查資訊季報。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行政院主計處(民86):中華民國行業分類標準及職業標準分類系統(第六次修正)。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8a):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參考資料16。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初稿) 。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8b):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參考資料 6。我國體育專業人力供需、運用及管理制度之研究(初稿) 。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8c):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參考資料7。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研究(初稿) 。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8d):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參考資料10。國民體適能促進策略研究(初稿) 。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8e):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參考資料15。我國民俗體育活動現況與發展策略之研究(初稿) 。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8f):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初稿) 。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8g):國民體育法修正後建立後續制度座談會報告書 。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司徒達賢(民86):策略管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如魚簡訊:第1期至第72期(民70.1.5-88.6.18日)。
李宜芳(民84):國術教練得共識與作為。國術研究,8期,100-107頁。
宋志堅(民75):太極拳的全民體育功能。中華國術季刊,3卷2期,13-16頁。
何靜寒(民88):傳統武義與二十一世紀。國術研究,15期,39-48頁。
杜光玉(民85):長春學苑學員參與運動性休閒活動課程目標之調查研究─以台北市及高雄市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泉(民82):spss/pc+實物與應用統計分析。台北: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李明軒、邱如美譯(民88):競爭優勢(上) (Porter原著)。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李敏玲(民86):運動連鎖服務業生命週期與經營策略之研究─以韻律舞蹈業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瑞瑯(民78):由跆拳道的發展談國術今後有的努力。中華國術季刊,5卷3期,15-17頁。
邱金松(民77):不同對象之體育經營策略。國民體育季刊,17卷1期,3-6頁。
邱金松(民80):民間體育組織的發展模式現代化觀點的試圖建購。國民體育季刊,20卷4期,72-76頁。
吳文忠(民46): 體育史。 台北:正中書局。
吳文忠(民69):中國歷代體育活動分類項目-民俗運動與國術教育發展問題研討。體育學報,2輯,1-12頁。
吳文忠(民73):中國武術的傳統與創新。中華國術季刊,1卷1期,2-15頁。
吳文忠、林偉立、陳雍元(民74):全國各級學校國術教學活動現況調查研究報告。中華國術季刊,2卷2期,10-17頁。
吳文忠(民78):重點體育學院武術專業教育概況。中華國術季刊,5卷3期,2-4頁。
吳弘達(民87):太極拳迷思。國術研究,14期,71-84頁。
吳志濱(民82):民國初年國術團體之組織與教學研究。國術研究,4期,3-14頁。
吳玠儒主編(民89) :台灣加盟連鎖體系介紹。 台北:聯經出版社。
吳國忠(民69):中國武術史料集刊第五集。台北:教育部體育司。
余朝權(民80):現代行銷管理。台北:五南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呂博裕譯(民86):服務管理(J.A.Fitzsimmons原著)。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何雍慶、周逸衡和譯(民74):行銷管理(上冊)。台北:華泰書局。
林永森(民87):運動商品化過程之研究─以運動大眾傳播媒體、運動經紀顧問業、運動設施服務業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娟娟(民79):影響連鎖經營型態之因素─我國零售業之實證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管管理碩士論文。
周業峰(民87):塑造形象-淺談國術賽會的塑造形象。國術研究,14期,96-102頁。
施振榮(民85):營造生生不息的台灣競爭力。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印製。
施儀良、胡智超(民85):太極拳動態平衡對人生保健管理之研究。國術研究,10期,3-14頁。
品照(民73):國術教育的價值。中華國術季刊,1卷1期,78-80頁。
洪敦耕(民78):現代社會之武術價值。中華國術季刊,6卷1期,36-37頁。
范文偉(民83):休閒產業經營之關鍵成功因素分析─以台灣職業棒球業為實證。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俊雄(民85a):台北市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經營管理型態之研究。運動管理論文集,台北: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高俊雄(民85b):台灣地區職業棒球產業分析模式。國民體育季刊,25卷1期,107-115頁。
高俊雄(民86):台灣地區運動服務業之發展概況。國民體育季刊。26卷3期, 頁135-143。
高俊雄(民87):運動商品化之探討─台灣經驗。中華民國大專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中華民國大專體育總會。
莊嘉仁(民82):清代台灣民間習武組織西螺振興社支源流及發展。名國術研究,4期,15-30頁。
莊嘉仁(民85):國術師徒制與運動教練制度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嘉仁(民86a):國術師徒制之研究。國術研究,11期,45-58頁。
莊嘉仁(民86b):中國武術之傳承模式探討。國術研究,12期,15-21頁。
莊嘉仁(民86c):中國武術傳承模式中師徒制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6卷2期,38-44頁。
翁志成(民80) :我國大專學生國術社團研究。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陳金冰(民80):休閒俱樂部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忠(民81):太極拳運動之腦腦波研究。桃園:國立體育學院國術研究中心。
陳振遠、陳振田邊譯(民81):行銷管理─分析、規畫與控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教育部體育司(民65):中國武術史料集刊第三集。台北:教育部體育司。
國立體育學院(民80):台灣區地方國術發展史專題研究第一階段研究成果報告。桃園:國立體育學院國術研究中心。
國立體育學院(民81a):國術振興及推展研討會報告書。桃園:國立體育學院國術研究中心。
國立體育學院(民81b):國際中華武術推廣現況調查專題研究。桃園:國立體育學院國術研究中心。
國立體育學院(民81c):台灣地區國術發展國術振興及推展研討會報告書。桃園:國立體育學院國術研究中心。
國立體育學院(民81d):國術資深專家門派調查專題研究研究成果報告。桃園:國立體育學院國術研究中心。
國立體育學院(民83):台灣與大陸地區推展國術組織和方式之比較研究。桃園:國立體育學院國術研究中心。
國術史稿撰述小組(民74):國術武德及宗師之歷史形象。國民體育季刊,14卷4期,70-78頁。
國術史稿撰述小組(民75):簡介國術史稿之編撰。國民體育季刊,15卷3期,46-52頁。
國術史稿撰述小組(民76):國術門派。國民體育季刊,16卷1期,39-46頁。
崔樂泉、張純本(民82):中國武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程紹同(民83):國內運動休閒與體適能企業之慨況介紹及經營策略分析。桃園:1994年國際體育管理科學研討會專刊。
張在山編譯(民80):非營利事業的行銷策略。台北:國立編譯館。
張瑞仁(民76):專業性服務業行銷策略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耿介(民83):我國公立高中體育教師對體育教材意見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永賢(民83):探討太極拳對中老年人的運動效益。國術研究,5期,57-65頁。
黃金柱(民81):體育運動策略性行銷。台北:師大書苑。
黃金柱(民82):體育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黃寧一(民78):提深中國武術的品質。中華國術季刊,5卷3期,5-7頁。
黃廣治(民71):中國武術的科學化。國民體育季刊,11卷4期,22-26頁。
楊宗文(民87):傳統武術展的策略性思維論。國術研究,14期,31-45頁。
詹德基(民82):台灣與大陸地區推展國術組織之比較研究。國術研究,3期,17-34頁。
葉憲清(民87):體育教材教法。台北:正中書局。
趙錫民(民69):中國武術史料集刊第五集。台北:教育部體育司。
廖運正(民83):跆拳道館業者經營重要因素與行銷策略分析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樊正治(民75):民俗體育的倡導與推廣。國民體育季刊,15卷3期,1-7頁。
樊正治(民81a):台灣區地方國術發展史專題研究第二階段研究成果報告。桃園:國立體育學院國術研究中心。
樊正治(民81b) :國術的體育本質運動本質及特性表解初探。 國術研究,2期,62-73頁。
樊正治(民82):台灣地區國術田野調查訪問及問卷設計與實施。國術研究,3期,84-96頁。
樊正治(民83):太極拳與史學研究。國術研究,5期,3-18頁。
樊正治(民88):省思傳統體育的意義及推。國術研究,15期,35-38頁。
鄭曼青(民46):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台北:時中拳社。
鄭曼青(民66):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台北:時中拳社。
劉文宏(民80):我國服務業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照金(民80):我國體育專業人員證照制度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寶玉、黃連順(民88):談太極拳的養生特點。國術研究,15期,71-78頁。
鄧仁榮(民82):我國連鎖體系加盟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伸裕(民85):身體活動研究法。台北:力大圖書有限公司。
謝智謀(民80):職業棒球運動觀賞行為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遐齡(民84):台北市高爾夫練習場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行為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克銘(民71):會計師從事業務廣告可行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宜龍(民87):國術運動如何有效的尋求企業贊助。國術研究,14期,85-89頁。
蔡宗信(民84):民俗體育範疇與特性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4卷3期,68-76頁。
鍾志強(民80):中國武術之行銷管理。中華體育季刊,18輯,38-42頁。
鍾志強(民86):傳統體育之推廣與振興。國民體育季刊,26卷2期,39-42頁。
藍孝勤(民84):國術門派形成與分類之探討。國術研究,8期,17-28頁。
藍孝勤、邱丕相(民84):論太極拳的修身養性價值。國術研究,8期,90-96頁。
羅開明(民73):國術分類法研究。中華國術季刊,1卷1期,53-60頁。
羅開明(民75):國術之倡導及推廣。國民體育季刊,15卷3期,8-11頁。
蘇士博(民82a):台灣地區國術館問卷調查分析報告。體育學報,16輯,165-182頁。
蘇士博(民82b):台灣區唐手道發展之探討。國術研究,4期,44-59頁。
蘇士博(民84):國術堂號之命名方式暨其相關行業之探討。國術研究,8期,73-89頁。
二、英文部份
Bolton,R.N.and James,H.D.(1991).A Multistage Model of Consumers Assessments of Service Quality and Valu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7 ,375-384.
Brooks, C. M. (1994). Sport marketing: Competitive business strategies for sport.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Chelladurai,P.(1992).A classification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service: implication for management .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6, 38-51.
Cornwell, T. B. & Maignan, I(1998).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nsorship research.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7(1), 1-21.
Donald, R.C. & Willian, E.(1995).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Chicago: Richard D. Irwin Co.
Ishikawa,S.,Stotlar,D.K.,& Walker, W.L.(1996).Olympic Ga- mes Marketing in Japan.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5(4), 17-25.
Kinney,L.&McDaniel,S. R.(1996). Strategic implication of attitude-toward-the-ad in leveraging event.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10(3), 250-261.
Kotler, P.(1984). Marketing manage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esler , L. (1979).Man created ads in sport’s own image.Advertising Age ,8 5-8.
Mitchell, A. A. & Olson, J . C.(1961). Are product attribute beliefs the only mediator of advertising effects on brand attitud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 318-332.
Mullin, B.J., Hardy, S., & Sutton, W.A.(1993). Sport marketing.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
Petty,R.E. & Cacioppo,J. T.(1983). 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 Application to advertising, in advertising and consumer psychology. MA: Lexington Books.
Porter¸ M E (1985).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Y:The Free Press.
Stotlar, D. K.(1993) Successful Sport Marketing.Benchmaek , NJ:Brown
Stotlar, D. K.(1993) Sponsorship and Olympic Winter Game.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2(3), 35-43.
Solomon, M.(1996). Consumer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Sloves, S.(1998). Do sponsorships provide a gold mine or black hole?Marketing News, 32(3), 9.
Turco, D. M.(1994) Event sponsorship: Effects on consumer bra- nd loyalty and consumption.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3 (3), 35-37.
Zeithaml,V.A.(1988).Consumer Perception of Price, and Value:A Means 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April, 2-2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樊正治(民81b) :國術的體育本質運動本質及特性表解初探。 國術研究,2期,62-73頁。
2. 高俊雄(民86):台灣地區運動服務業之發展概況。國民體育季刊。26卷3期, 頁135-143。
3. 高俊雄(民85b):台灣地區職業棒球產業分析模式。國民體育季刊,25卷1期,107-115頁。
4. 吳志濱(民82):民國初年國術團體之組織與教學研究。國術研究,4期,3-14頁。
5. 吳文忠(民78):重點體育學院武術專業教育概況。中華國術季刊,5卷3期,2-4頁。
6. 吳文忠、林偉立、陳雍元(民74):全國各級學校國術教學活動現況調查研究報告。中華國術季刊,2卷2期,10-17頁。
7. 吳文忠(民69):中國歷代體育活動分類項目-民俗運動與國術教育發展問題研討。體育學報,2輯,1-12頁。
8. 樊正治(民75):民俗體育的倡導與推廣。國民體育季刊,15卷3期,1-7頁。
9. 邱金松(民80):民間體育組織的發展模式現代化觀點的試圖建購。國民體育季刊,20卷4期,72-76頁。
10. 詹德基(民82):台灣與大陸地區推展國術組織之比較研究。國術研究,3期,17-34頁。
11. 邱金松(民77):不同對象之體育經營策略。國民體育季刊,17卷1期,3-6頁。
12. 邱瑞瑯(民78):由跆拳道的發展談國術今後有的努力。中華國術季刊,5卷3期,15-17頁。
13. 宋志堅(民75):太極拳的全民體育功能。中華國術季刊,3卷2期,13-16頁。
14. 李宜芳(民84):國術教練得共識與作為。國術研究,8期,100-107頁。
15. 莊嘉仁(民82):清代台灣民間習武組織西螺振興社支源流及發展。名國術研究,4期,15-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