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有四:首先補充中國服裝史上對龍紋研究之不足, 其次嘗試中國服裝史上整合性研究的新領域,再者加強中國設計與文化間 的研究,最後為提供現代設計師豐富的設計資源,以作為創作的靈感及文 化紮根的動力,以回應本土化及國際化的需求,建立設計的文化與風格。 對於尋求中國的文化定位,將有莫大的助益。論文內容以商周至清末織品 服裝上的龍紋為研究對象,初步探討其龍紋設計的造型演變及象徵意義在 歷代的轉折與變化,因此在內容上:首先探討龍紋在織品服裝上運用的起 源,分析原始時代龍的形成及其運用在服裝上的因素,以追溯服裝上運用 龍紋裝飾的根源思想。其次討論影響龍紋在織品上設計的共通性及特異性 因素,在共通性方面分析龍的設計理念及歷代的風格特徵,以做為分析織 品服裝上龍紋設計的基礎。在特異性方面討論織品上功能、工藝及象徵意 義上對龍紋設計的影響,以明瞭織品上龍紋設計風格變化的緣由。繼之分 析織品服裝上龍紋的設計風格及其演繹過程。最後再嘗試將龍紋的設計與 象徵意義間歸納出其中的互動關係,以做為後續研究的基礎。龍紋在織品 服裝的發展上可簡約地劃分為三期,早期:商周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龍紋 在服裝上除冕服制度對龍紋的使用有較嚴格的限制外,其它並無明顯的規 制。中期:隋唐至宋元時期,龍紋的使用限制增多,開使成為特定階層使 用的圖紋,龍的設計開始定型及理想化。晚期:明清時期,龍紋成為帝王 專屬的象徵,對於運用莫不嚴格規定,成就龍紋「儀式性」、「工具性」 的特質,將設計與象徵意義發展至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