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林同棪、蒲恩斯著,盧堅譯,1985,預力混凝土結構設計,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初版,台北。 [2] 林樹柱,1988,預力混凝土設計及施工,大中國圖書公司,台北。 [3] 劉賢淋,1995,預力混凝土精要,天佑叢書,初版。 [4] 林同琰/Burns 著,鍾功偉譯,1986,預力混凝土設計,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初版,台北。 [5] T. Y. Lin and Ned H. Burns, 1981, Desig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s, 3r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6] 盧堅,預力混凝土之設計,1981,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四版,台北。 [7] Comite Euro-International du Beton, 1993, CEB/FIP Model Code 1990 (Design Code), Thomas Telford Ltd. [8] 愛發股份有限公司,2007,Abaqus實務入門引導,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9] Post-Tensioning Institute, 2000, Anchorage Zone Design, USA. [10] 交通部,2001,公路橋梁設計規範,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二版,台北市。 [11] SIMULIA, 2008, Abaqus Analysis User’s Manual, U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