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5: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徐俊宇
研究生(外文):Hsu Chun-Yu
論文名稱:具全方位照明之高效率LED燈泡
論文名稱(外文):High Efficiency LED Bulb with Full-Angle Light Field
指導教授:楊兆華楊兆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ng Chao-Hua
口試委員:廖承威黃金增
口試委員(外文):Liao Cheng-WeiHuang Chin-Tseng
口試日期:2013-07-1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明新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電機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3
中文關鍵詞:具全方位照明LED 燈泡PWM 控制返馳式恆流源
外文關鍵詞:all round LED bulbPWM controlfly-backconstant flow sour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主要以白光LED 元件設計一個具有寬範圍電壓輸入、低瓦特、恆流源與高效率的全方位照明LED燈泡。如今全球都朝向節能省碳前進,若能使LED燈泡取代一般燈管位置將可比LED燈管取代之效用還要好,且LED燈泡佔空間小、耗能小、拆裝便利等,在未來室內裝潢也可以更加方便。在電路架構的部分,是以返馳式轉換器為主,並加上具有高效能低電壓、QR電流模式及零電壓啟動的PWM控制IC組合而成。
本文具全方位照明LED燈泡其機構設計是採用散熱性較佳的鋁製板製作,以五角形作基準製作一組五角柱來放置電路與LED,LED則平均擺放在各邊平面上及上方來達到全面均勻的亮度。而本研究也會對此電路架構、操作原理加以分析探討並進行推導,最終研發製作一組具全方位照明的LED燈泡並測試。

The paper aims at designing an all round LED bulb of wide range voltage input, low Watt, and constant flow source with a white light LED component. At present,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have become a global trend, so if the common fluorescent tube can be replaced by LED bulb instead of LED tube, the efficacy will be even better, moreover, with lesser space occupied, energy consumed, easier in mounting and dismounting etc., LED bulb can also be more convenient for interior decoration. In the part of circuit framework, the LED bulb is composed of mainly fly-back converter, plus PWM control IC of high performance low voltage, QR current mode and zero voltage start.
The all round LED bulb mechanism design adopts aluminum plate of preferred heat dissipation to fabricate, based on pentagon shape to fabricate a set of pentagonal prisms to place circuits and LEDs, where LEDs are placed homogeneously on each plane of sides and the top to reach overall homogeneous brightness. And the study further analyzes, deliberates, and infers over the circuit framework, operation principle, in the end, a set of all round LED bulb is developed and tested.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圖 目 錄 vi
表 目 錄 ix
第一章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3論文大綱 3
第二章 LED特性分析與基本簡介 4
2.1 LED基本簡介 4
2.2 LED發光原理 5
2.3 LED特性 6
2.3.1 LED光學特性 7
2.3.2 LED電學特性 11
2.3.3 LED熱學特性 14
2.4 白光LED介紹 15
2.5 白光LED陣列形式 23
2.5.1 LED的陣列結構 23
2.6 LED種類 25
2.6.1 直管型LED燈 25
2.6.2 平板型LED燈 25
2.6.3 球泡型LED燈 25
第三章 具全方位照明LED內部驅動器電路架構 26
3.1 返馳式轉換器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16-17] 26
3.1.1 返馳式轉換器連續導通模式之穩態分析 29
3.1.2 返馳式轉換器不連續導通模式之穩態分析 32
3.2 控制IC之介紹 36
第四章 具全方位照明LED電路、機構設計與實作量測 41
4.1 具全方位照明LED驅動器元件規格與設計 41
4.2 具全方位照明高效率LED燈泡機構設計 48
4.3 具全方位照明高效率LED燈泡之量測 50
4.4 電路EMI量測 63
第五章 結論 69
5.1 結論 69
5.2 未來展望 70
參考文獻 71

[1] 周志敏,周紀海,紀愛華,LED驅動電路設計與應用,五南圖書,2008。
[2] 劉如熹,王健源 白光發光二極體製作技術,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
[3] William R. Young, Jr. and William Wilson, “Efficient Electric Vehicle Lighting Using LEDs”, Southcon/96.
[4]Motohiro Shirakura and Satishi Okubo, “Bright White LED Lights Up New Application”, Nikkei Electronics Asia, June 2003.
[5]劉志宏,“高功率密度LED燈具之研製”,私立明新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6] 陳鴻興、陳詩涵編譯,色彩工程學理論與應用,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
[7] 東亞照明網頁 http://www.chinaelectric.com.tw/word.htm.
[8] 類延愷,”LED顯微鏡之研製”,私立明新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2011。
[9] PIDA / 2009 /10 。
[10] 張詩意,”高功率白光LED之混光實驗模組設計及模擬優化”,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論文,2006。
[11]魏依玲,“我國白光(LED)照明產品商機之研究",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2001。
[12]“高亮度發光二極體市場發展趨勢與展望",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2004。
[13]許招庸,"現代照明實務",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14] 木島直人,”LED用螢光粉之開發動向”,三菱化學技術研究中心,2010。
[15] LED全球市場與台灣產業
[16]梁適安編譯,“高頻交換式電源應供應器原理與設計”,全華科技圖書,2002。
[17]梁適安,“交換式電源供給器之理論與實務設計”,全華科技圖書,2004。
[18] 林慶仁、宋自恆,“傳導性EMI量測系統的架構與原理”新電子科技雜誌第186期九月號,2001。
[19] 李建隆,”單級返馳式高功因LED驅動器”,私立明新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研究究所,2009。
[20] 財團法人光電工業協進會月刊,九月號(SU整理),2009/9。
[21] 楊家強,”光學模擬“,私立明新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22] 陳澤澎 “高亮度發光二極體”,電子月刊0015期,1996。
[23] 方嘉隆,”高效能主動功修正電路研製”,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論 文,2006。
[24]黃碩國,“嶄新單級並聯返馳式高功因電力轉換器之模式分析及控制器設計”,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碩士論文,2003。
[25]吳財褔、余德鴻,“電子安定器綜論",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26]吳財褔、余德鴻、劉原全,“單級高功因電子安定器"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27]王信雄,“FLYBACK 轉換器理論分析與設計實務",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先進電源科技中心訓練課程,2006。
[28]Robert Mammano,“Switching Power Supply Topology Voltage Mode vs. Current Mode",Texas Instruments,199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