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20: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如明
研究生(外文):Ju-Ming Yang
論文名稱:國防文物導入大學全民國防教育之應用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in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指導教授:梁朝雲梁朝雲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傳播學系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0
中文關鍵詞:國防文物軍事遺址大學全民國防教育輔教場所
外文關鍵詞:the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military ruins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assistant education lo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5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 要
大學全民國防教育係全民國防教育之一環,承接國中小學及高中國防教育、銜接社會及政府機關(構)在職國防教育,國防文物則運用文化資產促進國民心理防衛,有利防衛作戰的精神動員,達到總體作戰的心戰戰略。而妥善管理各類具全民國防教育功能之軍事遺址、博物館、紀念館及其他文化場所,並加強其對具國防教育意義文物之蒐集、研究、解說與保護工作,將有利於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經常方式實施、多元教學活動」之目標達成。本研究架構以「國防文物」為核心,並結合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國際情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防衛動員、國防科技」五大教育主軸,以及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國家安全、國防科技、軍事知能、兵學理論、軍事戰史」等五大領域,藉由專家深入訪談之方式,對軍事遺址、博物館、紀念館、烈士陵園及其他文化場所等國防文物,導入大學全民國防教育之議題進行瞭解與探討。本研究結論為(一)國防文物對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關聯密切,且為極佳輔教場所;(二)可應用於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國防文物眾多,且活化運用豐富;(三)積極審查指定國防文物,俾利應用於大學全民國防教育;(四)博物館的行銷推廣,利於導入大學全民國防教育之應用;(五)結合社區營造,型塑「全民國防、在地有責」;(六)強化數位運用,建構「國防文物、虛擬實用」。最後除提出「國防文物的指定、宣教必須活化」;「軍史館應擴大為軍事戰爭博物館」;「軍史役政公園成為衛星輔教場所」等建議外並嘗試「國防文物與觀光結合的規劃」,俾做為應用「國防文物」以活化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運用參考。

關鍵字:國防文物、軍事遺址、大學全民國防教育、輔教場所
Abstract
A Study on the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in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The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s linked together by the All-out Defense Education Law with elementary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senior high school, social, and governmental (in profession) education. The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makes use of the cultural asset to improve people’s psychological defense, be advantage of mental mobilization, and carry out the PSYOP strategy of total operations. Keeping all kinds of military ruins, museums, memorial halls, and other cultural locations with the All-out Defense Education function under good control, and enhancing the gathering, studying, explaining, and protecting works of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will be benefit to reach the goal of “practicing usually, teaching diversely” in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also be related with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s five cores,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national policy, all-out defense education , 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five study fields, national security, 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military capability, military tactics, war history. Through the interview with professional,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subject of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in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 1. The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2. There are plenty of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diversity of their usage. 3. To review and examine the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positively is advantage of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4. The marketing of museum is advantage of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5. Combination community to build the responsibility in the National defense. 6. Strengthens the digital application to constructs the virtual practical in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suggests that “the review, examine, and education of the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ought to be with imagination and ingenuity”, “the Armed Force Museum ought to extend to a military warfare museum”, and “the disused military armament exhibition park ought to become a assistant education location”. Also, it attempts to “make a plan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as well as sightseeing” in order to give a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heritage of national defense in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書名頁 ……………………………………………………………………… i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 ii
授權書 ……………………………………………………………………… iii
中文提要 …………………………………………………………………… iv
英文提要 ……………………………………………………………………… vi
誌謝 …………………………………………………………………………… viii
目錄 …………………………………………………………………………… ix
表目錄 ………………………………………………………………………… xii
圖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4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名詞定義 5
一、國防文物 5
二、大學全民國防教育 6
第四節、研究方法簡述 6
第五節、研究貢獻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我國大學全民國防教育與國防文物運用 9
一、依法推行的全民國防教育 9
二、逐年轉型的大學全民國防教育 12
三、國防文物的管理研究宣導 15
四、小結 18
第二節 中共大學全民國防教育與國防文物運用 18
一、形式多樣的大學全民國防教育 18
二、文宣宏效的愛國教育基地 20
三、寓教於樂的紅色旅遊規劃 24
四、小結 26
第三節 國防文物的活化運用與推廣行銷 26
一、國防文物的保存、再運用 26
二、國防文物與文化觀光的關聯 28
三、國防文物館的推廣與行銷 30
四、小結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方法選用 35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8
一、訪談對象的選取 38
二、深入訪談法 42
三、研究工具 44
四、訪談流程 47
五、信度與效度 49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0
一、資料紀錄與整理 51
二、資料分析與設計 51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53
第一節 「國防文物」對「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關聯性 53
一、國防文物闡釋大學全民國防教育五大主軸 53
二、國防文物充實大學全民國防教育五大領域 54
三、國防文物精實大學全民國防教育校外教學 56
四、小結 57
第二節 我國可應用於「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國防文物」 58
一、國軍歷史文物館的參訪 58
二、國防文物、遺址的活化 59
三、軍史役政公園的普設 60
四、眷村文化區的再運用 61
五、小結 62
第三節 「國防文物」應用於「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優、劣勢分析 63
一、優勢部份 63
二、劣勢部份 67
三、小結 70
第四節 應用「國防文物」以活化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行銷參考 71
一、推動全面機能 71
二、善用社會資源 72
三、發揮種子培育 73
四、結合文化觀光 74
五、小結 75
第五章 結論 7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7
一、國防文物對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關聯密切,且為極佳輔教場所 77
二、可應用於大學全民國防教育的國防文物眾多,且活化運用豐富 77
三、積極審查指定國防文物,俾利應用於大學全民國防教育 78
四、博物館的行銷推廣,利於導入大學全民國防教育之應用 78
五、結合社區營造,型塑「全民國防、在地有責」 79
六、強化數位運用,建構「國防文物、虛擬實用」 8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1
一、國防文物的指定、宣教必須活化 81
二、軍史館應擴大為軍事戰爭博物館 82
三、軍史役政公園成為衛星輔教場所 84
四、國防文物與觀光結合的規劃嘗試 86
第三節 後續研究方向建議 89
一、擴大研究範圍 89
二、增加訪談對象 89
三、聚焦文化行銷 90
參考文獻 91
Cooper. and Schindler (2003)。企業研究方法 (古永嘉譯,2003) 臺北市:華泰。
Strauss and Corbin(1997)。質性研究概論。(俆宗國譯,1997)。台北市:巨流。
人事行政局(2005)。政府機關機構全民國防教育實施辦法進修訓練。2006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cpa.gov.tw/cpa2004/pftrain/download/EXTR94120102.doc
中國文明網(2006年1月15日)。「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2004年)[公告]。北京市: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瀏覽時間:2007年7月7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godpp.gov.cn/zt_/2006-01/15/content_6053664.htm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2005年05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公告]。北京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07年7月6日,取自: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6/content_975.htm
中國紅色遊編委會(2007)。中國紅色遊-紅色旅遊完全圖文手冊。北京市:中國紅色旅遊出版社。
中國國務院(2004年12月27日)。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2007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gf81.com.cn/22/22_5.htm
孔方正(2005)。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樹德科技大學旅館業環境管理研究所授課講義。瀏覽時間:2007年6月25日,取自http://www.pws.stu.edu.tw/fckung/file/QR.pdf
文化資產網(2007)。多元查詢。2007年11月29日。取自http://chmis.cca.gov.tw/chmp/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CityQueryAction.do?cityAreas=south¢erLevel=on&siteId=101&recordCount=19&cityIds=16&iscancel=true¤tPage=1&method=doSearchByCaseCity&caseName=
王安玲(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市:高點。
王金海、祖笠荃(2005年10月18日)。連戰參觀大連旅順愛國主義基地。人民網。2007年07月07日,取自:http://tw.people.com.cn/BIG5/14810/3780873.html
王淑芬(1999)。社會研究法。台北市:保成。
王淑芬(2005年12月27日),瀋陽艦做軍艦博物館 年維護費一千五百萬元。中央社,瀏覽時間:2007年3月31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5/12/27/n1168268.htm
王逸峰(2005)。文化資產與觀光之理論與概說。文化資產保存與觀光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23-46。
付昱(2006)。49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熏陶千萬廣州孩子。廣州日報網路版。2006年6月24日。瀏覽時間:2007年1月24日,取自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www.southcn.com/news/gdnews/zhusj/200606240077.htm
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10月1日)。我校在中國民眾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設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學人民武裝部。2007年11月29日。取自http://news.njtu.edu.cn/News_Detail.aspx?n_id=7728
台南市文化觀光局(2007年9月19日)。鄭成功文化節。2007年11月29日。取自http://culture.tncg.gov.tw/blog/koxinga/index.php
台灣旅遊聯盟(2007)。2007年10月21日。取自http://travelfunny.network.com.tw/AlbumMax12323.html
央視國際網(2005年6月20日)。「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2004年)[公告]。北京市: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瀏覽時間:2007年2月14日,取自:http://big5.cctv.com/travel/special/C14171/20050620/101589.shtml
幼獅編輯小組(2000),大學軍訓1,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幼獅編輯小組(2005),大學軍訓2,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交通部觀光局(無日期)。觀光客倍增計畫。瀏覽時間2007年10月16日。取自http://admin.taiwan.net.tw/auser/b/doublep/double.htm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7)。國防文物及軍事遺址管理實施辦法。[公告]。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2007年11月19日,取自http://law.moj.gov.tw/fn/fn4.asp?id=43850
朱艷芳與謝復剛(2005)。國防實務研究方法。臺北市:前程。
米高.奎因.巴頓(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臺北縣新店市:桂冠。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5)。政府機關機構全民國防教育實施辦法(94年12月1日)。[公告]。台北市: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5年11月24日,取自:http://www.cpa.gov.tw/cpa2004/pftrain/download/EXTR94120102.doc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華民國94年2月5日華總一義字第09400017801號)。[公告]。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7月23日,取自:http://www.cca.gov.tw/law/html/4-1.html
宋耀光(2005)。軍事公園博物館 初步選定保力。聯合新聞網。瀏覽時間2007年5月24日。取自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2687445.shtmlp
我宣誓向祖國效忠(無日期)。台北市:聯合線上公司。2007年10月1日,取自: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cherylcshome&f_ART_ID=515070
李坤建(2006年11月25日),二廢棄戰車 將進駐湖口老街,中國時報。瀏覽時間:2007年5月24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602+112006112500138,00.html]
易游網(2006年1月24日)。廈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7年11月29日。取自xiamen.yiyou.com/html/15/612.html - 24k
林秋芳(2001)。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導覽手冊。台北市:雅凱
俄羅斯新聞社(2007)。普京:人民團結是通向俄羅斯未來成功的橋梁。2007年11月5日,取自http://big5.rusnews.cn/eguoxinwen/eluosi_neizheng/20071105/41950123.html
美國資訊網(無日期)。天佑美國。2007/09/12,取自http://usinfo.org/PUBS/AmReader/p640.htm
胡幼慧(1997)。質性研究。台北市:巨流。
桃園縣文化局(2001)。大溪武德殿。2007年9月25日。取自http://www.tyccc.gov.tw/leisure/leisure_content.asp?TKey=3129&DKey=345
海洋大學(2007)。軍訓室教案下載區。2007年11月27日。取自http://www.stu.ntou.edu.tw/military/Page_Show.asp?Page_ID=3011
耿曙(2005)。深度訪談:意義、實踐、問題。質性研究方法研習營。台北:政大。2007年10月8日,取自http://class.adte.nknu.edu.tw/UploadDocument/86_%B2%60%AB%D7%B3X%BD%CD.pdf
國防法規資料庫(2001)。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民國 90 年 11 月 14 日 修正)。[公告]。台北市:國防部。2007年2月2日,取自:http://law.mnd.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A007000013
國防法規資料庫(2003)。國防法(民國 92 年 01 月 08 日 修正)。[公告]。台北市:國防部。2007年2月3日,取自:http://law.mnd.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A000000033
國防法規資料庫(2005)。全民國防教育法(2005 . 02 . 02 修正)。[公告]。台北市:國防部。2007年2月12日,取自:http://aode.mnd.gov.tw/publication/Laws.aspx?id=37
國防法規資料庫(2006)。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傑出貢獻獎勵辦法。[公告]。台北市:國防部。2007年2月2日,取自:http://law.mnd.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A008000014
國防部(2004)。九十三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市:黎明出版社
國防部(2006a),國軍96年度「全民國防知性之旅」營區開放注意事項。瀏覽時間:2007年7月3日,取自http://meo.ntcb.edu.tw/ezcatfiles/meo/img/img/070123034909.doc
國防部(2006b),2006年11月29日推展「全民國防教育」部內(外)協調會會議資料。
國防部(2006c)。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2007)。國軍歷史文物館。2008年1月24日,取自http://museum.mnd.gov.tw/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93年度提升軍史展示服務品質績效報告,瀏覽時間:2007年5月12日,取自http://museum.mnd.gov.tw/93achievement.doc
國家安全會議(2006)。2006國家安全報告。[公告]。台北市:國家安全會議。
國防部(2008)。中華民國97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市: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
張天莉(1998)。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天安門廣場。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教育部(2005),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社會教育課程及教學活動實施計畫。瀏覽時間:2007年5月11日,取自http://jirs.judicial.gov.tw/change/200512/37247.html
教育部(2006a)。我國軍訓教育的沿革。2007年9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ILITARY/EDU2364001/history.html
教育部(2006b)。2006年3月20日「各級學校推動全民國防教課程實施辦法」草案總說明。
深圳大學(2005年10月17日)。高品質高標準創造性開展軍訓 雙校園雙提升雙豐收追求卓越。2007年11月29日。取自http://www1.szu.edu.cn/newspaper/article.asp?id=1170&classid=182
陳介玄(2004)。企業研究的深度訪談與資料分析。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81-100。
陳文茜 (2007年5月19日)。文茜世界周報。台北市﹕中天電視台。
陳文茜 (2007年9月1日)。文茜世界周報。台北市﹕中天電視台。
陳木杉、黃世輝(1997)。八十六年度台灣省政府公務人員研習發展──地方文化資產保存利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成果專輯。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陳剛(2007)。裁軍。北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2007年10月3日,取自: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14404/2007/07/24/1965@1689931.htm
傅朝卿(2005)。從國際文化觀光談台南市孔廟文化園區之經營管理。文化資產保存與觀光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頁:129-144。
曾信傑(2005)。文化行銷:博物館在都市再生中扮演之角色。博物館學季刊,19卷(4期),33-47頁。
湖南網(2005年6月7日)。「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1994年8月23日)[公告]。北京市:中共中央宣傳部。瀏覽時間:2007年1月28日,取自:http://gov.hnedu.cn/web/0/200506/07113610234.html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市,城邦文化發行。
黃光男(1997)。博物館行銷策略。台北市:藝術家。
黃光男(1999)。文化行銷與博物館:條件與時機。新世紀•新方向:博物館行銷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瑞茂、蕭麗虹(計畫主持)(2002)。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利用國外案例彙編。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黑龍江教育資訊網(2003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教委、文化部、民政部、共青團中央、國家文物局關於充分運用文物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通知」(1991年8月28日中宣發文【1991】9號)[公告]。北京市:中共中央宣傳部。瀏覽時間:2007年2月4日,取自:http://www.hlje.net/class_zcfg/view.cfm?acid=A6D8ECC0B8747FB7C28E0D64C7DFCBE8&time=20031213
新竹市文化局(無日期)。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瀏覽時間2007年9月25日。取自http://www.hcccb.gov.tw/chinese/13museum/mus_b01.asp?station=102
新華網(2007年10月06日)。同濟不斷創新內容形式 尋找貼近學生軍訓模式。2007年11月29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edu/2007-10/06/content_6836455.htm
新華網廣東頻道(2006年11月0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公告]。北京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07年7月6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gd.xinhuanet.com/newscenter/ztbd/2006-11/03/content_8422849.htm
楊陽、霍鳳嗚、姚振(2005)。大學生國防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楊蘊哲(2003)。網路遊戲產業人才培育政策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7年10月6日,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 (編號:091NTPTC620003)
楊鐵虎(2007年10月21日)。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閉幕,近250萬人參觀展覽。2007年08月21日。人民網軍事频道。取自: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8221/61117/88603/88697/6140381.html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卷4期。頁17-23。
葉志堅(1998)。虎門魂:鴉片戰爭博物館。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寧夏國防教育網(2007年3月22日)。石嘴山陸軍預備役工兵團。2007年11月29日。取自http://www.nxnews.net/2978/2007-3-22/44@215842.htm
趙宏進(2006年10月27日),大雅鄉「潭雅神綠園道」增加F-5E戰機展示區,中央社。瀏覽時間:2007年5月24日,取自http://news.yam.com/cna/life/200610/20061027484487.html
劉再進(2006)。軍訓通訊第 724 期 / 服務。2007年11月28日。取自http://140.111.1.169/mildata/articlesys/view_article.asp?art_id=665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4)。八十三年度全國文藝季──菊島古蹟頌澎湖古蹟知性之旅∼西嶼行∼。
鄭自隆、許安琪、洪雅慧(2005)。文化行銷。台北縣:空大。
謝登旺(2007)。大學軍訓課通識化芻議。劉阿榮(主持人),元智大學第一屆「國防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桃園縣,元智大學。
顏豪章(2005)。我國全民國防教育之政經分析,1949-2005 [摘要]。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7年2月3日,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 (編號:094NTU0522703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