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孫岩章,環境污染與公害鑑定,初版,科技叢書,台北市,民國九十年。
〔2〕邱聰智,公害法原理,再版,輔仁大學法學叢書,台北市,民國七十六年。
〔3〕陳王琨,營建工程環境管理與污染防治,初版,淑馨,台北市,民國八十五年。
〔4〕陳慈楊,環境法總論,台北市,三版,陳慈陽出版,民國一百年。
〔5〕章裕民,環保署85年度專案研究計劃-營建工程逸散粉塵量推估及其污染防治措施評估,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研究報告,台北市,民國九十五年。
〔6〕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噪音管制資訊網噪音陳情案件現況,2012年4月10日,取自http://ivy1.epa.gov.tw/noise/AA/A-04-1.htm
〔7〕林耀煌,「營建工程噪音污染預防與環境管理系統」,工業防治污染季刊,第69期,129-141頁,1999。
〔8〕Daryl N. May, handbook of noise assessment, Van Nostrand Co., New York, 1978.
〔9〕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操作許可辦法,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民國八十二年。
〔10〕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噪音管制資訊網:環境噪音等級,2012年5月1日,取自http://ivy1.epa.gov.tw/noise/BB/B-05-01.htm。
〔11〕環境基本法總說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民國九十一年。
〔12〕社團法人台灣法學會,環保署95年度專案研究計劃-公害糾紛處理機制與策略之規劃-危害環境設施的損害責任探討分析(以歐盟為例)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研究報告,台北市,民國九十五年。
〔13〕洪振發,低頻噪音防制技術及實例探討,中華民國振動與噪音工程學會,台北市,民國九十六年。
〔14〕洪振發,「營建工程噪音管制法規」,台北市營建噪音防制技術研討會,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台北市,2011年9月。
〔15〕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害糾紛處理資訊系統:公害糾紛處理程序處理機制,2012年4月23日,取自http://ivy5.epa.gov.tw/sedr/zh-tw/Appraisal_Flow.aspx。
〔16〕Office of the Deputy Prime Minister, “Compulsory Purchase and Compensation Booklet 5: Reducing the Adverse Effects of Public Development - Mitigation Works,” London, October 2004.
〔17〕李旭寧,「美、日、台環境糾紛解決制度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1年。〔18〕林奇青,「從行政法學觀點論公害防治與救濟」,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民國75年。〔19〕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環保署92年度專案研究計劃-「公害糾紛處理機制研析與環境保護協定推廣」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台北市,民國九十二年。
〔20〕行政院經濟建設委會:法規衝擊影響評估(RIA)制度之推動策略及國際經驗,2012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3276
〔21〕行政院經濟建設委會:法規衝擊影響評估(RIA)制度簡介,2012年5月23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8639
〔22〕經濟部,中小企業法規調適檢討報告書,經濟部,台北市,民國98年。
〔23〕朱鎮明,法規衝擊評估制度-以愛爾蘭《優質管制—白皮書》為中心分析,2012年6月1日,取自http://www.ntpu.edu.tw/pa/news/94news/attachment/951003/2-3.pdf〔24〕噪音管制法實施細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民國七十三年。
〔25〕社團法人台灣行政法學會,環保署99年度專案研究計劃-99年度環境保護協定推廣及輔導簽訂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台北市,民國九十九年。
〔26〕許定國,「環境保護協定」,東海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0年。〔27〕中華民國企業環境保護協會,華民國企業環境保護協會主辦『環境保護協定推行座談會成果報告,中華民國企業環境保護協會,台北市,民國九十七年。
〔28〕環境保護協定參考樣本(1994年4月公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民國九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