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籍:(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中文)
O 小野 著,《想要彈同調》,台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9月初版。
O 王詩琅 譯註,《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5月初版。
O 王曉波 編,《台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初版一刷。
O 史明 著,《台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美國聖荷西:蓬島文化公司,1980年9月初版。
O 李筱峰 劉峰松 著,《台灣歷史閱覽》,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4年4月初版一刷。
O 李喬 著,《小說入門》,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一刷。
O 杜武志 著,《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7月。?
O 呂正惠、林孝信、曾健民、陳映真 編,《台灣鄉土文學o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1998年12月初版一刷。
O 施懿琳、楊翠 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下冊,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5月。
O 垂水千惠 著,涂翠花 譯,《台灣的日本語文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2月初版一刷。
O 施正鋒 著,《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7月初版一刷。
O 黃英哲 編,涂翠花 譯,《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一刷。
O 梁明雄 著,《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
O 郭洪紀 著,《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初版一刷。
O 戚嘉林 著,《台灣史》第四冊,農學股份有限公司經銷,1998年8月三版一刷。
O 盛寧 著,《新歷史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0月初版三刷。
O 陳芳明 著,《左翼台灣》,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0月初版一刷。
O 葉石濤 著,《文學回憶錄》,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4月初版。
O 葉石濤 著,《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0年1月初版一刷。
O 葉石濤 著,《走向台灣文學》,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初版部,1990年3月初版一刷。
O 葉石濤 著,《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6年9月再版。
O 葉石濤、鍾肇政 編,《閹雞》,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7月三版。
O 張恒豪 編,〈奔流〉、〈反殖民的浪花〉,《台灣作家全集--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前衛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四刷。
O 張京媛 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月初版二刷。
O 彭瑞金 著,《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8月初版一刷。
O 游勝冠 著,《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7月初版。
O Ziauddin Sardar 著,陳貽寶 譯,《文化研究》,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5月初版一刷。
(日文)
O 井上清 等人著,《日本歷史20--近代7》,東京:岩波書店,1976年7月一刷。
O 中島利郎、黃英哲 編,《周金波日本語作品集》,東京:綠蔭書房,1998年3月一刷。
O 江間常吉 著,《皇民化運動》,台灣:駐在台灣內地記者協會出版,1939年6月。
O 佐藤源治,《台灣皇民鍊成講話》,台北:新高堂書店,1942年5月。
O 尾崎秀樹 著,《近代文學?傷痕》,東京:岩波書店,1991年6月一刷。
O 林景明 著,《日本統治下台灣?「皇民化」教育》,東京:高文研,1997年11月一刷。
O 後藤博美 著,《皇民鍊成訓育型態》,東京:啟文社,1941年3月。
O 垂水千惠 著,《台灣 日本語文學--日本統治時代作家 》,東京:五柳書院,1995年1月。
O 高山凡石 著,《道》,台灣:台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1943年12月。
O 楢崎武 著,《大皇國民?鍊成》,台北:新高堂書店,1942年1月。
O ???o????? 著,淺野豐美 譯,《植民地--帝國50年?興亡》,東京:讀賣新聞社,1996年12月一刷。
二、會議論文:(按出版與發表的時間排列)
O 林瑞明 著,〈騷動的靈魂--決戰時期的台灣作家與皇民文學〉,《日據時期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3年6月初版。
O 彭小妍 著,〈皇民文學與歷史論述〉,「近代日本與台灣」研討會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主辦,1998年12月。
O 陳萬益 著,〈去除污名,重建精神家園--戰後有關「皇民文學」爭議的省思〉,「近代日本與台灣」研討會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主辦,1998年12月。
O 中島利郎 著,〈「皇民作家」的形成--周金波 關於遠景出版社『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近代日本與台灣」研討會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主辦,1998年12月。
三、期刊雜誌:(按出版的時間排列)
(中文)
O 黃武忠 著,〈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的特性--兼談研讀應有的認識〉,《書評書目》第八十六期,1980年6月出版。O 陳火泉 著,〈被壓靈魂的昇華 我在台灣淪陷時期的文學經驗〉,《文訊月刊》第七、八期,文訊月刊雜誌社,1984年2月出版。O 張恒豪 著,〈超越民族情結 重回文學本位 楊逵何時卸下「首陽農園」〉,《文星》第九十九期,文星雜誌社,1986年9月出版。O 朱浤源 著,〈「族國」與「國族」研究專號序〉,《思與言》第三十卷第二期,思與言雜誌社,1992年6月出版。O 彭堅汶 著,〈民族主義、國族建設與國家整合之關係〉,《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三卷第一期,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1992年6月出版。O 葉石濤 著,〈台灣文學本土化是必然途徑〉,《文學台灣》第四期,文學台灣雜誌社,1992年9月出版。
O 彭瑞金 著,〈當前台灣文學的本土化與多元化--兼論有關台灣文學的一些異說〉,《文學台灣》第四期,文學台灣雜誌社,1992年9月出版。
O 張恒豪 著,〈〈奔流〉與〈道〉的比較〉,《文學台灣》第四期,文學台灣雜誌社,1992年9月出版。
O 羊子喬 著,〈歷史的悲劇o認同的盲點--讀周金波〈水癌〉、〈「尺」的誕生〉有感〉,《文學台灣》第八期,文學台灣雜誌社,1993年10月出版。
O 義男 著,柳書琴 譯,〈周金波論--以系列作品為中心〉,《文學台灣》第八期,文學台灣雜誌社,1993年10月出版。
O 周金波 著,許炳成 譯,〈水癌〉,《文學台灣》第八期,文學台灣雜誌社,1993年10月出版。
O 王明珂 著,〈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九十一期,《當代》編輯部,1993年11月出版。O Lewis A Coser 著,邱澎生 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第九十一期,《當代》編輯部,1993年11月出版。
O 彭瑞金 著,〈另類文學還是異類文學?〉,《文學台灣》第二十三期,文學台灣雜誌社,1997年7月出版。
O 周金波 述,邱振瑞 譯〈周金波特輯 我走過的道路--文學o戲劇o電影〉,《文學台灣》第二十三期,文學台灣雜誌社,1997年7月出版。
O 陳光興 訪問記錄,唐維敏 譯,〈霍爾訪談之二 文化研究和國際化政治〉,《當代》第一百二十二期,《當代》編輯部,1997年10月出版。
O 彭瑞金 著,〈文學應有抗拒庸俗的能力與毅力〉,《文學台灣》第二十六期,文學台灣雜誌社,1998年4月出版。
O 游勝冠 著,〈在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徘徊--又見一場以「皇民文學」、「日人作家」為焦點的台灣文學論戰〉,《水筆仔》第五期,水筆仔工作群,1998年6月出版。O 周振英 著,〈作家周金波傳〉(第一回),《淡水牛津文藝》第三期,淡水牛津文藝社,1999年4月出版。O 周振英 著,〈作家周金波傳〉(第二回),《淡水牛津文藝》第四期,淡水牛津文藝社,1999年7月出版。O 宋澤萊 著,〈國族認同下台灣當代本土派知識階級的自我圖像--試介陳芳明散文的殊勝〉,《台灣新文學》第十二期,台灣新文學雜誌社,1999年7月出版。
O 周振英 著,〈作家周金波傳〉(第三回),《淡水牛津文藝》第五期,淡水牛津文藝社,1999年10月出版。(日文)
O 周金波 著,〈水癌〉,《文藝台灣》第二卷第一號,文藝台灣社,1941年3月出版。
O 周金波 著,〈志願兵〉,《文藝台灣》第二卷第六號,文藝台灣社,1941年9月出版。
O 陳火泉 著,〈道〉,《文藝台灣》第六卷第三號,文藝台灣社,1943年7月出版。
O 陳火泉 著,〈張先生〉,《文藝台灣》第六卷第六號,文藝台灣社,1943年11月出版。
O 〈徵兵制?????〉,《文藝台灣》第七卷第一號,文藝台灣社,1943年12月出版。
O 〈台灣決戰文學會議〉,《文藝台灣》第七卷第二號,文藝台灣社,1944年1月出版。
O 高山凡石 著,〈皇民文學????〉,《文藝台灣》第七卷第二號,文藝台灣社,1944年1月出版。
O 窪川鶴次郎 著,〈台灣文學半?年(1)--昭和十八年下半期小說總評〉,《台灣公論》,1944年2月出版。
O 〈台灣文學者?總蹶起〉,《台灣文藝》第一卷第二號,台灣文學奉公會,1944年6月出版。
四、報紙:(按發表的時間排列)
(中文)
O 鍾肇政 著,〈日據時期台灣文學的盲點--對「皇民文學」的一個考察〉,《聯合報副刊》,1979年6月1日。
O 鍾肇政 著,〈問題小說「道」及其作者陳火泉〉,《民眾日報副刊》,1979年7月7日。
O 陳火泉 著,〈道〉,《民眾日報副刊》,1979年7月7日~8月16日。
O 陳火泉 著,〈我能做些什麼?〉,《自立晚報副刊》,1984年5月24日。
O 應大偉 著,〈永遠的「皇民文學家」〉,《中央日報副刊》,1994年8月13日。
O 張良澤 著,〈正視台灣文學史上的難題〉、〈台灣「皇民文學」作品拾遺〉,《聯合報副刊》,1998年2月10日。
O 陳映真 著,〈精神的荒廢〉,《聯合報副刊》,1998年4月2日~4月4日。
O 葉石濤 著,〈皇民文學的另類思考〉,《民眾日報副刊》,1998年4月15日。
O 彭歌 著,〈醒悟吧!--回應陳映真〈精神的荒廢〉一文〉,《聯合報副刊》,1998年4月22日。
O 馬森 著,〈愛國乎?愛族乎?--「皇民文學」作家的自我撕裂〉,《聯合報副刊》,1998年4月27日。
O 張良澤 著,〈台灣「皇民文學」作品拾遺〉,《民眾日報副刊》,1998年5月10日。
O 張良澤 著,〈台灣「皇民文學」作品輯譯〉,《台灣日報副刊》,1998年6月7日。
五、碩士論文:(按撰寫完成的時間排列)
O 何義麟 著,《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台灣的教化政策與教化運動》,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O 吳玥瑜 著,《日據時期台灣同化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12月。O 王昭文 著,《日治末期台灣的知識社群(1940-1945)--《文藝台灣》、《台灣文學》及《民俗台灣》三雜誌的歷史研究》,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7月。O 柳書琴 著,《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1937.7-1945.8)》,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O 張韶筠 著,《日本統治期戰時体制下?台灣文學?????一考察--陳火泉?「道」?中心???--》,東吳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O 井手勇 著,《決戰時期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7月。六、網站論文:(按登載的時間排列)
O 簡素埩 著,〈「皇民化運動」波濤裏台灣作家的苦悶與國族身份認同問題〉,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網頁中的台灣文學線上論文,1998年3月。
O 王學玲 著,〈日據時期「皇民論述」的身份認同策略--以陳火泉〈道〉為主的討論〉,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網頁中的台灣文學線上論文,199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