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與現貨價格的關聯性一向受到學術研究者,政府管理部門以及市場中實際交易者所重視,而期貨與現貨價格間究竟存在何種關係,相關文獻不外乎研究期貨與現貨間的領先落後關係;再者,研究期貨價格的不偏性,亦即檢定期貨價格是否為未來現貨價格的不偏估計。本文除研究期貨與現貨價格間領先落後關係及期貨價格的不偏性外,亦探討不同模式現貨價格的預測績效。 為使本研究具有代表性,分別選取農產品、金融期貨各一作為研究對象,即玉米與S&P 500股價指數。作者嘗試加入次近期(next nearby)期貨價格來檢定價格間的因果關係,又由於價格數列常存在非恆定(nonstationary)的現象,所以本文研究方法包括單根(unit root), Johansen(1998, 1991)最大概似的共整合(cointegration)方法,並且以共整合向量形成誤差修正模型(ECM)進行因果關係檢定,而以對共整合向量作線性限制檢定來檢定期貨價格的不偏性,最後以ECM, VAR, 貝氏VAR, ARIMA四模式分別作24期的現貨價格樣本外預測,以比較其間的預測績效。 經過本文的實證過程得到的結論可簡述如下: 1.玉米與S&P 500股價指數之期貨與現貨價格間存在共整合的長期均衡關係。 2.玉米期貨與現貨價格間存在反饋效果,也就是沒有那個價格在結合新訊息上會總是快於其他價格。而在S&P 500股價指數則得到現貨價格領先期貨價格,且最近期期貨價格領先次近期期貨價格的結果。 3.就此兩交易標的商品而言,皆拒絕了不偏性假說,表示期貨價格為未來現貨價格的偏誤估計。 4.就預測模式而言,並沒有任一模式絕對優越,仍須視使用情況而定,但ECM確可捉住數列的長期趨勢,而BVAR的確也可減少VAR中過多不重要參數所導致的預測偏誤。
|